第一百零四章: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李澈當然是這場大宴的不折不扣的主角.

這一場大宴,與其說是成德準備發動對盧龍戰爭的一場動員大會,倒不如說是成德上下對於大公子李澈正式踏上政治舞臺的一種承認和祝福.

要不然,趙州刺史李安民,翼州刺史曹信,是完全沒有必要親自跑到深州來的.

自從十幾年前那一場席捲大唐的農民大起義之後,大唐便形成了節度使制度,名義上尊奉長安朝廷實則上自行其是的政局,所有這些大大小小的節度使還有節度使下面的這些手握重權的人都明白了一件事,沒有什麼比手裡強悍的力量更爲重要了.

只有槍桿子,刀把子,纔是保證自己榮華富貴的最有力的東西.

所以,一個有能力的能帶領他們保衛自己榮華富貴的領導人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具體到成德,能把他們這些人凝聚在一起的,也就是李氏了.現在是李安國,以後,自然就會是李澈.

但李澈想要得到這些人的承認,自然就要表現出他與衆不同的地方,表現出他能保證這些跟從他的人的利益不會折損,這光憑血統,光憑老子的餘蔭是決然不行的.所以這一場戰爭,便成了李澈證明自己能力的關鍵一戰.

這就像翼州刺史曹信,早早地發現自己的兒子實在是不堪重任之後,便早早地開始培養外甥王明仁,將曹王兩家的利益寄託在王明仁身上.如果曹信非要扶他兒子上馬也不是不行,但最終的結果,便可能是曹王兩家傾覆無日.

見識過了當年王公貴族如垃圾一般被踏落塵埃,曾經不可一世的貴公子們,要麼悲慘的死去,要麼淪爲社會最低層的一員,那些高傲的如同天鵝一般的驕嬌女們,現在在某些青樓勾欄之中依然能尋覓見她們的蹤影,這些新晉的權貴們無不是爲之警醒.

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讓下一代的領導人仍然能像他們一樣,有着強大的領導能力.

這一場戰爭,振武,成德,橫海三家聯手,目的卻不是想將張仲武徹底打垮,他們的目的只是瀛州,他們想要的是警告張仲武,老老實實的當你的盧龍節度使不好嗎?你想要改變這天下局勢,我們是不答應的.

所以在這三家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場警告之仗,戰爭的規模也算是有限.拿下瀛州,便是三家戰爭的終點.作爲節度使的李安國,自然就不會親自出徵,而橫海,振武也都是如此.

當然,這也是給張仲武一個明確的政治信號,咱們並不想與你打生打死,只要你適可而止,現在收手,那大家還是可以愉快地做好朋友的.

如果三家節度使親自掛帥出征,那對於盧龍發出的政治信號,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作爲李澈的首發第一戰,李安國也還是不敢怠慢的.節度使府下三千甲士,給了李澈一千五百人,再加上李澈自己的五百甲士,這便足足有了兩千人,李安民,曹信爲了表示對李澈的支持,各自出了五百甲士,而深州蘇寧與李澈的關係更不一般,卻是竭盡全力,麾下一千甲士盡數拿了出來,四千甲士的軍隊,已經佔到了成德常備兵力的一多半了,再加上四州一齊集結起來的三萬府兵,軍隊的規模並不小.

與成德相比,振武和橫海的軍隊規模就要小多了.振武出動了三千甲士,二萬府兵,橫海更少,只是由柳成林帶了一千甲士,一萬府兵出征,實則是因爲橫海境內不太安寧,節度使曹壽的兵力,忙着四處鎮壓地方呢!

李澈提三千甲士,二萬五千府兵爲主攻,深州刺史蘇寧則統帶一千甲士,五千府兵爲李澈護持後路以及協運糧草後勤.

而翼州刺史曹信的外甥王明仁,趙州刺名李安民的次子李波,都在李澈的親軍之中任職.

這一戰,李澈一旦功成,也是向外界宣告,他將成爲毫無疑問的下一代成德節度使.

朝廷的意思無關緊要.

公孫長明坐在李安國的左側,這是李安國下首的第一個位置了,充分體現了李安國對他的尊重與看重,在李安國的右側,原本應該是坐着趙州刺史李安民的,在鎮州,李安民的實力位居第二,但今兒是在深州,在是蘇寧的地盤,李安民便也只能往下挪一挪了.整個大廳裡,除了李安國一個文人,剩下的卻是武將.

如今的大唐節度使治下,文輕武重,各節度使重視武力更勝於重視文治,這已經是一個通病了.

公孫長明與大廳裡的氣氛格格不入,斜斜地歪坐在軟墊子上面,手肘撐着矮几,輕輕地晃盪着杯子裡的酒.

所有人都在談論着勝利.

沒有人覺得這場戰爭有失敗的可能.

即便是公孫長明,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什麼破綻來.現在張仲武的主要兵力仍然佈置在河東沿線與高駢對峙,在瀛州的石敬的確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但並不是一個擅長進攻的猛將,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穩,每每打仗,不過有功,但求無過.

在盧龍多年,公孫長明對於張仲武手下那些有名的大將,都還是很瞭解的.張仲武這樣的佈置,也就意味着,在這個方向之上,他的確是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單憑石毅麾下的三千甲士,一萬府兵,哪怕他就是緊急再徵召更多的府兵,也是沒有辦法抵擋來自三個方向上的三路夾攻的.

勝利完全是可期的,可自己的心裡,怎麼就這麼不踏實呢?

“先生.”一聲呼喊,把公孫長明從沉思之中驚醒了過來,猛然擡頭,便看見李澈一臉笑意地雙手端着酒杯,站在自己的面前.”馬上就要出征了,不知先生還有什麼教誨?”

公孫長明搖了搖頭:”你的軍略,節度使已經與我細細地講過了,沒有什麼問題.至於在執行這個方略之中出現了偏差需要及時去修正,也不是我能在這裡預測的,這就要看你的應變能力了.”

“既然先生都說沒有問題,那我就更有信心了,先生請滿飲此杯,我如得勝歸來,先生可得兌現諾言.”李澈笑道.

公孫長明一笑:”當然沒有問題,借大公子這杯酒,祝大公子旗開得勝.”

兩人都是將一杯酒一飲而盡,不管公孫長明對於李澈是什麼觀感,但在弄盧龍張仲武的這件事情上,兩人的目標是一致的.李澈要藉此確定自己在成德的地位,而公孫長明則是要替老友們出氣.

“怎麼不見樑兄?”李澈瞅了瞅公孫長明身後,一向與公孫長明形影不離的樑晗,居然不見蹤影.

“我讓他去盧龍那邊了.”公孫長明壓低了聲音道:”不知道怎麼的,我這心裡老是不踏實,這兩天也老做惡夢,所以派樑晗去打探一下,他跟着我在盧龍多年,對那邊的情形很熟悉,我讓他去瞅一瞅.”

李澈微笑道:”先生多慮了,不過先生對於李澈的這一片拳拳之心,李澈是感激不已.”

公孫長明嘿然一笑”我現在想弄死張仲武,張仲武又何嘗不想弄死我呢?我對他的底細瞭解太深了,他現在是隻恨我不死吧!”

“有先生相助,李澈必成大功.請先生再飲一杯.”李澈替公孫長明再度滿上酒.

“大公子不用管我了,這滿屋子的武將,纔是今日你需要關注的人,這一次的出戰,他們纔是公子你最大的助力啊!”公孫長明笑着道:”你老在這裡與我說話,他們可是要吃味的.”

“一幫大老粗,哪能與先生相比!”李澈輕笑道:”不過先生既然發話了,那我就先過去了.”

“你去忙!”公孫長明道.看着李澈走到自己下首的曹信,卻只是敬了一杯酒,淡淡地說了幾句話便離去了,公孫長明不由微微搖了搖頭.

“長明,澈兒可是因爲你要收他做弟子而歡欣鼓舞呢!”上首傳來李安國的笑聲,公孫長明回過頭來,李澈的長相當真與李安國有七八分相像,也難怪李安國特別偏愛於他.現在的李澈,倒活脫脫是幾十年前那個年輕的李安國,而現在的節度使李安國,大肚子已經突出來了,平日裡最愛的倒是酒了.尚記得年輕的時候,他可是滴酒不沾的.

“此戰李澈得勝歸來,我便收他爲弟子.”公孫長明衝着李安國舉了舉酒杯.

“好,那我就先敬你這個老師一杯.”李安國開心地一飲而盡.

王明義低首彎腰悄沒聲息的從外頭摸了進來,坐在曹信的身後,探出頭去,低聲在曹信的耳邊說了一陣子.

曹信的臉上露出了驚訝之極的神色,竟是情不自禁地啊了一聲.

正在與公孫長明說話的李安國注意到了曹信的異樣,不由笑道:”曹兄弟,有什麼事情嗎?”

曹信定了定神,向上拱了拱手:”沒什麼事情,只是翼州來報,說是石邑那邊又過來了一幫流匪襲擊武邑.”

李安國勃然變色道:”橫海這是沒完沒了啦是吧?治下流民一波又一波?”

“節度使不必動氣,是好消息,不過幾百個匪徒而已,已經在武邑被當地青壯全部擊殺,全軍覆滅了.”曹信說着話的時候,眼光卻是落在了對面蘇寧的身上.

蘇寧手裡的酒杯啪的一聲落在了桌子上.

第六百九十二章:別無他路第二百七十四章:亂中取利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逆轉第九百七十五章:最後的瘋狂第八百零三章:荊南之戰(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渡河第七百三十五章:兄弟相制第二百六十章:盡收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處處碰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大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合格的外交家第十一章:看門人第五百三十章:李氏諸將第三百八十一章:棣州叛亂(下)第五百六十四章:李澤的官不好當第六百六十四章:醞釀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見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蓮花山大營(中)第八百四十四章:激 蕩(7)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第六百七十五章:我讓你投降第三百二十八章:逆轉第一千二百章:兩極第七百三十八章:戰揚州(下續一)第一百七十九章:話不投機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九百三十二章:戰鬥吧,兄弟們!(5)第三百一十章:出征第一百四十九章:戰爭的間歇第二百四十章:生計第八百四十章:激盪(3)第六十二章:辛苦公子了第九百二十五章:解除後患第一千零八章:朱一的新玩具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九百三十三章:戰鬥吧,兄弟們(6)第九百五十八章:虎牢之戰第十一章:看門人第九百六十八章:後院起火(1)第六百八十五章:李澤的憤怒所在第六百四十九章:狗仗人勢的進攻第三百四十章:長謀第三百四十四章:困難重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反應(上)第七百零二章:輕而易舉第一百八十三章:嬌憨不矯情的姑娘和渣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終究沒有奇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五百六十八章:家有喜事第三百零九章:覆滅第八百零四章:荊南之戰(再下)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諾言第五百六十七章:過年的感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有緣第八百零八章:長安事(上)第一千零九章:火炮第一千零一十六章:一刀兩刀三刀第二百三十九章:原因第三十一章:擋路的人都得滾開第三十九章:陪罪第六百四十二章:思歸第四百六十六章:爭權第七百四十三章:奴隸貿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柳如煙很不開心第三百八十九章:餿主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響應(下)第二百二十八章:決戰滄縣第五百零二章:碼頭第七百三十一章:花邊新聞第四百零四章:夫人駕到第二百七十章: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第八百四十二章:激盪(5)第八百九十四章:反悔第七百一十二章:全面發動第七百一十六章:勸說第二百二十一章:壞消息第二十六章:家有蛟龍第二百七十一章:昭義節鎮第三百二十五章:柳成林的困境第七百七十章:近鄉情怯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八百零七章:連鎖反應第六百八十章:初次見面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自斃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二百八十七章:比箭第一千二百一十章:連山第二百五十一章:宴請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反應第三百二十三章:軍隊第四百五十二章:人心離散第一百零七章:手可伸得真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求見第七百零六章:行險第四百六十一章:發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響應(上)第五百六十四章:李澤的官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