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駛向日本

楊一清答道:“皇上,照慣例,周邊屬國求援的時候,大明應當派兵相助,但是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其孤懸海外,若要派兵相助,必須動用大量船隻運送,還要看天氣適合與否,昔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多次派艦隊征伐日本,結果都大敗而歸,多半都是因爲遭遇了暴風雨所致,這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戶部尚書如今已是桂萼執掌,他聽到楊一清的話後說道:“皇上,微臣覺得楊大人的顧慮是有道理的,當年元軍艦隊確實屢遭暴風雨襲擊使元朝政府日本的計劃最終被放棄,不過這都是陳年的舊事了,據微臣所知,如今咱們大明來往於日本的船隻每年有上千艘之多,只要找一兩個得力的嚮導,大明的艦隊順利駛向日本是絕無問題的。”

正德嗯了一聲,說道:“就算天氣不成問題,這事也需從長計議,看來大家覺得咱們應該派兵去幫這位可憐的天皇咯?”

大家沉默了一下,工部尚書嚴嵩突然上前一小步,拱手道:“皇上,微臣認爲幫是要幫的,不過微臣覺得可以趁機從中獲取點好處,譬如說要日本天皇自動取消天皇稱謂,跟大明其他屬國一樣,只能稱王,還有……”

嚴嵩的話都說到正德的心坎上了,瞧其他官員的模樣,他們對嚴嵩的話也是認可的,只不過他們抹不開臉面將這些小人心說出來而已。

等嚴嵩說完了,正德輕撫短鬚,笑道:“嚴愛卿所言有理,日本乃區區彈丸之地,怎敢稱皇?這個稱號一定是要去的,其他的嘛……也很有道理,諸位愛卿覺得呢?”

皇帝都開口了,這些事確實對大明有利,其他人自然不會反駁,大家又將這些條款要求斟酌了一下,就定了下來。

“咳咳……不知皇上打算委派哪位大臣或者將軍前往日本幫助日本國主平叛呢?”楊一清最終還是將這個問題提出來了。

正德微笑道:“諸位愛卿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楊一清等互望了一眼,齊聲道:“我等舉薦賦閒在家的衛國公前往日本主持大局,衛國公年輕有爲,能力出衆,有多次大敗倭寇的戰績,正是前往日本幫助日本國主清除叛逆的最佳人選!”

段飛帶着些興奮的感覺回到了家裡,他去日本已成定數,想到終於可以踏上日本,將這個曾經給整個中華民族帶來深痛傷害的國家玩弄於鼓掌之上,甚至還可以想辦法讓其所謂大和民族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這個世上,段飛便忍不住興奮不已。

對日本沒有人道可言,一個字就足夠了——殺!

內閣大臣們奉命對這份國書守口如瓶,段飛則開始忙碌起來,他要徵調自己信得過的人,一起前往日本,還要準備一支艦隊,足夠的軍火,還有合適的理由……

如今西南五省和關外經過幾年征戰後都暫時安靜下來,段飛分別從這兩個地方抽調五千名熟練的火槍手回京,同時大量火槍、手雷生產出來補充過去,加上用新式方法訓練出來的士兵大量補充過去,足以保證這兩邊的威懾能力。

西南五省各族土改之亂,以及新佔領的韃靼領土內這幾年爆發了不少叛亂,戰火紛飛中許多人才脫穎而出,戚景、韓星、焦陽、焦旭、沈希儀等雖然被調回京城,但是他們都後繼有人,無需擔心這兩個地方在他們走後會出什麼差錯。

段飛隱約透露說要帶大家去日本,讓大家安頓好家眷,大家都興奮起來,戚景甚至將自己夫人帶來見段飛,他夫人已身懷六甲,他想要個兒子,見衛國公家裡連生三個都是兒子,所以帶夫人來沾點光,還請段飛給他兒子起名。

段飛笑道:“你就那麼篤定一定會生個兒子?若是生了女兒怎麼辦?”

戚景嘿嘿笑道:“若是生了女兒,就再繼續生下去,總能生出個帶把的吧?國公大人,卑職粗陋,請人給這小子取了個大名叫戚繼光,國公覺得這名字怎麼樣?”

段飛聽到‘戚繼光’三個字之後嘴巴都驚訝得何不攏了,他雙眼放光地向戚夫人的肚子瞅了一眼,神色怪異地說道:“好,這名字好,再好不過,他一定會繼承你的光榮傳統,將你能征善戰的本事發揚光大的!”

戚景聽了之後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

又過了數日,連烏懷安都被召回了京城,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也分別抽調了大量艦隻和新船組成了一隻新艦隊——北海艦隊。

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六月,正德下了密旨,段飛帶着所有召集來的部下來到寧波,如今的寧波不但早已恢復繁華,而且更勝往日,段飛在這裡駐足一日,會見了趕來相見的大海商們。

段飛稍稍透露了點要去日本發展的消息,這些大海商便怦然心動地請求同往。

段飛給他們三天時間做準備一起出發,因爲烏海雁手下經常跑日本的一個老船長說三天後風向正好,海流也正好,於是大夥兒等了三日,由北海艦隊和其他大海商集合起來的艦隊大小船隻超過一百多艘,浩浩蕩蕩地離開寧波,順風順水地向日本駛去。

日本,是由四個大島和許多小島組成的一個小國,日本國雖然比較小,歷史也不長,但是在這彈丸之地上自古以來便沒幾天安定的日子,各割據武裝不停爭鬥,曾經天皇是日本最高統治者,不過天皇如今只不過是個象徵或者說傀儡,實權自幾代以前就已經落到了幕府將軍手裡,然而如今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晴也成了傀儡,如今日本國內最大的兩股勢力大內氏、細川氏正在爭鬥不休,弄得日本國內是民不聊生,天皇的日子也不好過,在段飛派去日本的情報員接觸勸說引到下,天皇向大明天子求救也就水到渠成了。

段飛在江南剿倭,對大內氏和細川氏兩家截然不同,大內氏在日本國內佔據優勢地位,結果段飛便有些偏袒細川氏,連細川高國派來大明渾水摸魚並直接引發爭貢之役的宋素卿都沒有殺,倒是把大內氏派來的真正使臣宗設給活烹了,還把他的手下做成人彘送去給細川氏展覽,對大內氏打擊很大,不過段飛可不希望細川氏一家獨大,所以這幾年錦衣衛在這邊的人也不全是對大內氏的打壓,在兩家勢力相當的情況下,外情部的人在日本是左右逢源。

這次段飛率隊前來日本,預先給兩家打過招呼,因此船隊抵達日本坊津港近海的時候,這兩家都派了船隻前來迎接。

只不過驟然看到大明使節帶來這麼多的船隻,大內氏和細川氏兩家的人都吃了一驚,他們戰戰兢兢地來到旗艦上拜見,其中細川氏的派來的爲首之人正是宋素卿,大內氏派來的,是一個叫赤松直投的家臣。

段飛和顏悅色地接待對方,宋素卿見到他就定下心來,那赤松直投聽說大明來的使節竟然是衛國公段飛,他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段飛的名字在日本尤其是大內家可稱得上是如雷貫耳了,赤松直投勉強鎮定下來,對段飛道:“原來是衛國公親臨,看來貴國皇上非常重視這次使節團的來訪,不知衛國公此行爲何攜帶如此衆多的艦隻?似乎太過勞師動衆了吧?”

段飛笑道:“貴使難道還擔心本國公有何企圖不成?須知本國公身負重任,事關大明與日本兩國邦交,豈能輕忽大意?沿途倭寇橫行,本國公不多帶些船,只怕路上不太安生啊,何況本國公帶來的船隻雖多,但是貴使剛纔應該已經看到了,這些船掛的都是大明各大商家的旗幟,他們也是擔心水路不安全,因此才聚合在一起,隨本國公的船隊前來日本經商的。”

赤松直投神色悻然,卻不敢反駁,事實上經過這幾年的剿倭,大明沿海早已沒有大股倭寇,就算偶爾有些不知死活的倭寇出現,轉眼也會被撲滅,段飛帶着艦隊大舉來到日本,用防備倭寇偷襲爲藉口,實在是有點欲蓋彌彰啊。

江輝在艙外向段飛打了個眼神,段飛微微一笑,對赤松直投說道:“不瞞貴使,這次本國公是奉了皇命,幫助細川家剿滅你們大內氏而來,這個答案貴使總能明白了吧?”

赤松直投的臉刷地一聲變成了雪白,他反應也挺快,挺身就想站起逃竄,但是他剛有所行動,一截劍尖突然從他喉結處穿出,瞬間又消失了,赤松直投捂着脖子,眼睛突兀地嗬嗬幾聲,駭然扭頭一看,只見一個貌美如花身穿紫衣的女子正站在他背後,受傷提着一支寒光閃閃卻沒有染血的劍。

赤松直投終於倒了下去,他的脖子詭異地只冒出了少許鮮血,他的屍體迅速被拖了下去,江輝走了進來,向段飛稟道:“大人,大內家的船已被我們控制住了,船上的人該如何處置?”

第706章 龍雛鳳種第93章 考驗到了第618章 挺進桂林第310章 狼子野心第199章 神水菩薩第569章 四個女人第441章 改革開放第178章 爲你吸毒第384章 一念之差第453章 邪教鈞天第709章 五福臨門518章 靈機一動第481章 靈雪現身第130章 戲語逗丫鬟第504章 拆分禮部第450章 聖女神君第575章 重振泉州第383章 爲什麼是你!第633章 改土自治第11章 又出命案了第230章 彎弓射天狼第697章 一統韃靼第72章 鳳求凰543章 陰差陽錯新書警路官途已經上傳第331章 銀針制魂第383章 爲什麼是你!第415章 瘋狂兇手第613章 自由的天堂島第175章 一無所懼第614章 自由世界第451章 大軍開拔522章 男兒當自強第469章 買三送一第154章 江上追兵第169章 並蒂蓮花第443章 財源廣進第713章 兵戈所向第238章 坐井觀天第590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220章 天意無常第450章 聖女神君第58章 我做你的人質第717章 梟雄授首第730章 君主立憲第226章 龍牙刃第144章 段飛問案第371章 裸死街頭第6章 菜鳥出現場第707章 終極信任第661章 難解之謎第8章 連哄帶嚇第690章 殺入河套第328章 你走吧第298章 三疊浪第153章 竊美偷香第490章 心中有秤548章 倭寇之野望第373章 尋跡追兇第400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181章 驚天逆轉第340章 闖關安不渡第556章 威震杭州衛第604章 衆志成城第459章 痘種有毒!第153章 竊美偷香第603章 誰來滅誰第29章 各個擊破第607章 殺寇立威第241章 百毒邪功第260章 東廠客卿第474章 虛晃一招第687章 節節炸第65章 血戰城頭547章 錢塘試炮第180章 必死之局第583章 正德要收義子第710章 褻玩公主第595章 清官嚴嵩第36章 武林高手在大明第428章 我叫李鋼第483章 浪子回頭第55章 一聲巨響第280章 證人死了第393章 瞽目神眼第182章 朝堂之爭第715章 決戰沙場第210章 滅絕人性第301章 順藤摸瓜第412章 點將529章 急流勇退第291章 歹毒和尚第680章 大清洗第361章 欲擒故縱第572章 神經使團歸國記第705章 圖窮匕見第59章 豎屍街頭第669章 絕處逢春第565章 淑妃有請第276章 一驚一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