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天降奇才

段飛打算沿着杭州、蘇州、揚州的路線一路獻俘,然後再派錦衣衛沿路護送,將宗設等倭寇送去北京,向正德獻俘,每到一地都會引起萬人塞巷的盛況,大家爭相來看宗設等被俘的倭寇,切身受過倭寇荼毒的人憤怒如狂又喜極而泣,段飛每到一地都要大肆宣揚徵集剿倭之策,當他在蘇州再次宣佈徵集剿倭之策的時候,早已準備親手向欽差大人獻策的蘇州人或是外地趕來獻策的人紛紛當場將自己準備好的東西獻上,其中還有段飛認得的人,譬如劉家鋪子的老祖宗親自帶着自己的兒子、孫子,一起來給段飛獻上他們研究出來的機關巧器,對付倭寇的時候或許有用,他們還當衆宣佈捐贈一千把鑌鐵鋼刀,那可是好幾萬兩銀子啊。

劉家鋪子造的東西質量自然是精巧之極,不過段飛親自過目之後卻對劉家三代能工巧匠說道:“劉老,這些刀本官就收下了,這些機關巧器嘛……用於暗殺和江湖爭鬥還成,在戰爭中就沒什麼大用了,而且打造費時維護費用昂貴,不適合推廣啊,劉老,現在是冷兵器與熱兵器交替的時代,火器遲早將替代刀槍成爲戰場上的主力武器,你們這些能工巧匠要趕上時代的潮流啊,華明,你帶劉老他們去參觀一下咱們帶來的火器,劉老便當知本官所言非虛了,那些東西很大一部分可是北派的匠人所打造的哦。”

帶着好奇與較勁的心態,劉老帶着兒孫跟着華明走了,段飛見前來獻策的人漸少,正要跟着去,突然有個孩子的聲音在人羣裡尖叫道:“大人,等一下,我有備倭妙策要親自獻給大人,請大人稍候!”

聽那聲音的尖銳程度,說話的人估計也就十三四歲,這麼小的孩子來獻策還是頭一回,段飛好奇地轉過身,向聲音傳來處望去。

只見人羣讓了開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大孩子拉着個瞎了只左眼的老人走出人羣向段飛走來,最後被金牛衛攔住,那孩子規規矩矩地向段飛一揖,說道:“大人,小子乃蘇州崑山縣人鄭若曾,這是我鄉老奚秋蟾,我們是來向大人敬獻防倭之策的。”

段飛笑道:“哦,原來如此,我還以爲你小小年紀就能向本官獻策呢,奚老,你有何策防倭呢?”

奚秋蟾突然向段飛跪下,重重叩了三個響頭才道:“請大人赦免罪民過去所犯的過錯,小人才敢向大人敬獻罪民用親身經歷換來的防倭之策。”

聽到奚秋蟾的話,四周百姓鼓譟起來,段飛向奚秋蟾凝目望去,啞然失笑道:“好,本官暫且先承諾赦免你過去所犯之罪,不過,倘若你向本官獻策之功不足以抵消你過去所犯之罪的話,本官還是會依律懲罰你的,至多酌情輕判而已,你現在可以當衆說出你的備倭之策了。”

奚秋蟾道:“大人,罪民年輕的時候曾經當過海盜,跟倭寇有過來往,還曾經去過倭國,罪民對倭寇及江浙、福建沿海島嶼、水路知之甚祥,罪民常跟若曾說海上的故事,在他要求下曾經講過許多殺倭寇的故事,這些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不過卻是罪民親身經歷所得,如今聽說大人徵集備倭之策,罪民在若曾幫助下整理出一整套海防之策,請大人們明鑑。”

段飛點點頭,說道:“親身經歷所得的經驗定有獨到之處,你繼續說。”

奚秋蟾道:“大人,倭寇往往利用清明前後的東北風大汛和重陽後的西北風小汛侵入江南,應在春汛、小汛前一個月,令各道統兵官分守信地,命其督領部兵出沿海兵船停泊之處,如在嘉湖,出三關;在紹興,出龕山、臨山、觀海、三江;在寧波,出定海、昌國、象山;在海門,出新河、鬆門;在溫州,出楚門、盤石、金鄉,安營操練,與兵船相表裡,如倭寇潛入海口,則水兵星羅於外,陸兵雲佈於內,趁其疲憊無備時,殲滅之。五月、十月底撤兵歸道。此法應通行浙直廣福各省,各衛相互守望,牽一髮而動全身……”

奚秋蟾侃侃而言,才聽了幾句,段飛已對他刮目相看,只聽奚秋蟾說完陸上及近海的防倭之策,又道:“剛纔罪民所說只是下策,其實防倭之要,在查敵於千里之外,禦敵於大海之上,對於浙江南直隸的海防而言,因再海上建起三重防線,即會哨於陳錢島,分哨於馬績、羊山、普陀、大衢,爲第一重;出沈家門港、馬墓港爲第二重;總兵督發兵船駐紮海上爲第三重。洋山乃蘇鬆御倭海道之上游,舟山諸山是兩浙之屏翰,崇明諸沙是三吳之屏翰。定海海外諸山,舟山最大。定海乃寧、紹之門戶,舟山又定海之外番,保有舟山,對於寧紹乃至浙直尤爲關鍵……”

“夠了,奚老,你真的是個海盜?不會是讀書不成落草爲寇了吧?”段飛驚喜地說道。

奚秋蟾恭恭敬敬地說道:“罪民不學無術,經商不成終落成了海寇,剛纔所說的東西,都是罪民口述,由身邊這個孩兒替罪民歸納出來念給罪民聽,罪民背熟了纔在欽差大人面前獻醜的。”

段飛欣然看着奚秋蟾與鄭若曾,說道:“你們二位乃是本官徵集防倭之策以來最大的收穫,請二位隨本官回欽差行轅,本官要與你們好好詳談,共商備倭大略。”

奚秋蟾與鄭若曾確實是段飛自公開徵集防倭之策以來最大的收穫,其實他不知道這個小孩鄭若曾未來才真的了不起呢,他乃中國歷史上擁有海防意識的第一人,如果嘉靖皇帝能支持他後來所寫的50條“海防條議”的話,那麼大明將可以建起海上長城,保大明海疆萬世無虞。鄭若曾就是古代歷史上海上長城的籌劃者。他在自己親身經歷和遍查古籍的情況下,寫成《籌海圖編》,《使倭針徑圖說》等書,有作“誡諭將吏行軍節制申飭海防事宜”4條,“禁革事宜”4條,等等,曾對明末防倭起到重要作用,可惜明朝一亡,清朝又繼續閉關鎖國,鄭若曾的心血終於白費,連名字都被世人所淡忘。

第196章 化屍丸第667章 指點江山第325章 丫鬟查案第708章 鸞鳳和鳴第460章 楊森失陷第354章 秘密潛入第238章 坐井觀天第131章 網上來的屍體第453章 邪教鈞天第451章 大軍開拔第288章 簫寒歸來第647章 登陸之戰第22章 是誰打的悶棍第583章 正德要收義子第97章 陪皇帝玩牌第570章 官字兩張嘴第711章 定計平叛第251章 中華娛樂公司成立鳥第492章 好色閻羅第662章 螳螂捕蟬第711章 定計平叛第231章 夾棍伺候525章 官人我要第57章 真假雙包第232章 瘋狂第78章 望遠通天第285章 豪門後院第454章 束手無策第315章 招招致命第16章 兇器、兇殺現場第247章 天煞出世第41章 拖出去,打!第95章 俠之大者第136章 無罪有功第620章 趕鴨子上架第432章 人性也瘋狂531章 海上罪民第370章 斷事如神第722章 喪家之犬第161章 最後的瘋狂第486章 無中生有第233章 大姐姐小姑娘第675章 落井下石第63章 合璧!孤獨的劍!第381章 從一根毛開始第587章 當官就怕站錯隊第603章 誰來滅誰第198章 控制的誘惑第607章 殺寇立威第457章 驗天花屍第219章 逼出中情局第244章 強襲538章 段飛下江南第173章 改判風波538章 段飛下江南第54章 盜墓疑雲第727章 關白之位第712章 叛軍大營第490章 心中有秤第397章 膽小如鼠第357章 得勝而歸第693章 先翻舊賬第280章 證人死了第133章 小小突破第134章 村霸之死第219章 逼出中情局第425章 半日仙第77章 巧言令色第731章 擴張之路第467章 痘種公開第34章 看不到屍體的連環案539章 誰之過第447章 氣死尚書第253章 好溼啊好溼第415章 瘋狂兇手第475章 我要渡江第498章 正德放炮第688章 草原之潰第316章 剷除異己第196章 化屍丸537章 江南大敗第135章 要辦就辦錚錚鐵案第416章 入室行兇第211章 天生殺才第310章 狼子野心第310章 狼子野心第683章 軍事會議第236章 御姐第627章 血戰城頭第272章 審仵作第234章 女人都有兇器第77章 巧言令色第574章 掩耳盜鈴第48章 紅臉黑臉第97章 陪皇帝玩牌第205章 瞞天過海第344章 語驚四座第292章 少林高僧第22章 是誰打的悶棍553章 收網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