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

“愛妃今日這是怎麼了,咱倆這恩愛夫妻不是過得好好的嗎?”韓淮楚望着安若素,好像不認識她似的。

“連大王的遠房大伯都知道,婆婆的生辰是在閏八月,大王這做兒子的,如何不知?”安若素冷笑道。

韓淮楚聞言就是一呆:“原來若素什麼都知道!她方纔問我只是試探。”

“兩千年後,大王做何營生,是否如今天這般富貴?”安若素止住眼淚,冷不丁問出這麼一個問題。

韓淮楚驀地出了一身冷汗,驚道:“愛妃何出此言?”

“臣妾道大王爲何這般才華橫溢,原來不過比世人晚生了兩千年。臣妾道大王爲何在戰場無往不利,原來不過是早知道戰場的勝負。大王現下雖然對臣妾寵幸,然天下一定便要撒手而去,留下臣妾在世孤身一人。大王對臣妾,瞞得好深也!”說着說着,安若素淚水又奪眶而出。

韓淮楚腦中頓時一片混亂。

“除了那該死的韓信,誰會對自己妻子道出這驚天的秘密?自己對那韓信一直深懷戒心,不讓他進宮見到安若素惹出風波。哪知他到底見到了安若素,這風波到底惹了出來。

那居心叵測的韓信將這秘密捅給安若素聽,又是什麼目的?他還說了些什麼?

安若素知道了這驚天的秘密,是否會爲自己隱瞞?面對一個知道自己將要棄她而去的妻子,再如何與她相處下去?”

“愛妃是否見過那韓德?”過了好半晌,韓淮楚沉聲問道。

“恐怕那韓德的真名叫做韓信吧。”安若素這麼一說,等於是默認。

“那廝還說了什麼?”韓淮楚怒問。

“原來大王娶臣妾爲妃,不過是看臣妾清白之軀受辱,怕你隱私拆穿。大王對若素,毫無感情也。”安若素哽咽道。

“這個殺千刀的韓信,連這檔事也說了出來!”韓淮楚暗罵一聲。

“愛妃錯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不說愛妃昔日爲寡人鬥敗聖劍門弟子煞費苦心,這幾個月夫妻下來,寡人早視愛妃爲至親親人。”韓淮楚看着安若素那梨花帶雨的樣子,想起這幾個月的恩愛,有點動情地說道。

“至親親人!”安若素冷笑一聲:“若是至親親人,大王爲何忍心棄若素而去?那未來有什麼好,難道比得過大王現在的顯貴嗎?”

韓淮楚嘆一口氣:“寡人在未來只是一介草民,顯貴當然比不上做這齊王。但那未來是寡人生養之所,寡人如何能不回去?留下愛妃在這世上孤苦伶仃,寡人深覺愧疚。”

“是否若素生不出孩子,無人繼承大王的江山,大王這才執意要走?聽說大王收雍鄉侯之子爲螟蛉之子,那伉兒不是可以繼承你齊王之位麼?”安若素突然止住眼淚說道。

“這個辦法倒是可行,只可惜那劉邦不會讓我坐穩這齊王。”韓淮楚是苦笑不迭。

“愛妃扯遠了。寡人之所以要走,並不是因爲不能誕下一男半女,而是未來有寡人的父母,親戚,朋友,還有同事——”這“同事”二字韓淮楚多年不叫,心裡起了個怪怪的感覺,繼續說道:“寡人的根在未來,不得不回去。”

安若素呆呆地望着韓淮楚,傷感地問道:“這世上難道就沒有大王留戀之人,值得大王不顧一切留下麼?”

“留戀之人!”一張人比花嬌的俏臉驀地出現在韓淮楚的腦海。

待天下大事一定,他在這世上唯一值得留戀之人,便是在大漠翹首期待他的心愛的追兒。

“三年之期快近了,追兒一定還在大漠等我。十年的光陰已經很長,足以讓若素留下美好的回憶。就不知她肯不肯隨我同去大漠?”

韓淮楚試探着說道:“若是寡人拋下這王位之後,在回到未來之前,要去一個遙遠的地方度過十載與一位故人相會,愛妃是否肯隨寡人同行?”

“大王那故人是誰?要去什麼地方?”安若素疑惑地看着韓淮楚,問道。

“寡人那故人,是寡人一位至愛。寡人對她曾經深深辜負,要去大漠陪她十年,以補償寡人對他的歉疚。”韓淮楚隱隱約約地說道。

安若素譏誚地說道:“大王的至愛可真多啊!除了那在櫟陽的項王妃,居然還有一位在大漠的至愛。大漠那苦寒之地比起這齊王宮簡直一個在天,一個在地,若素去做什麼?若是若素陪大王去了,大王能留下不回未來麼?”

安若素話音落地,韓淮楚心中一片釋然。

“橋歸橋,路歸路。這位小妻子之所以嫁給我,是看中了我手中的權勢與地位。就把這幾個月與她度過的日子,當成一場旖旎的美夢吧。”

韓淮楚一聳肩,轉身就走。

安若素急忙問道:“夜已深,大王不宿在此,要去哪裡?”

“找韓信那廝去!”韓淮楚頭也不回說道。

“大王莫非要殺他?”安若素失聲追問。

韓淮楚回過頭來,只見安若素滿是緊張之色。

“愛妃放心。我這齊王之位還要還給那廝,怎捨得將他殺了?”韓淮楚嘿嘿一笑,邁開大步而去。

※※※

韓信很“泰然”地被請進了側殿。仰頭一看,只見韓淮楚坐在高座,一臉肅殺。

“如此深夜,大王爲何傳召小人?”韓信裝模作樣跪下行禮。

韓淮楚袖子一拂,左右會意,悉數退走。

“韓信,你乾的好事!”韓淮楚按住劍柄,大喝一聲。

那韓信賊嘻嘻一笑:“老兄生氣了?小弟我不過將我倆之間的秘密聊給嫂子聽聽,除此之外也無人知曉,何必生這麼大的氣?”

韓淮楚眼中厲芒直閃:“若只是這樣,姑且罷了。但你這樣做,究竟還有什麼目的?”

韓信舌頭一吐:“小弟哪敢還有什麼目的。只不過知道嫂子每日喂老兄苦藥,好心好意奉勸她不要再喂。”

韓淮楚目光刷地一下向韓信逼來。

“我知道你對王妃有非分之想。等我走後,若素終歸是你的人。但我還在這齊王之位時,千萬不要做出越軌之事,壞我名聲。”韓淮楚很嚴肅地說道。

韓信連連點頭:“這是當然。王妃是小弟的嫂子,小弟對她敬重得很,哪敢做什麼越軌之事。”

“你若是有叛亂之心,等我走之後,儘可放手爲之。但我未說走之前,不要肆意妄爲。”韓淮楚厲聲警告。

“叛亂?叛什麼亂?我韓信只想做個忠義名臣,怎會想到造反?”韓信口是心非道。

韓信話一說出,就見韓淮楚那銳利的目光咄咄望着自己,彷彿一下子將自己看穿。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小弟真要造反,也是被逼無奈啊。”韓信有點心虛地說道。

“唉!你且去吧。”韓淮楚嘆息一聲。

終於聽到韓淮楚說出這話,韓信如蒙大赦,趕緊告退。

韓淮楚望着韓信的背影,思潮翻滾,久久不能平靜。

※※※

“大王,王妃有請。”一位宦者手託拂塵出現在韓淮楚視線之中。

這位宦者是那安若素宮中的內侍,韓淮楚十分熟悉。他“哦”了一聲,問道:“王妃還未就寢麼?”

“大王不去,王妃哪能睡。王妃還在寢宮等着大王呢。”那宦者堆着笑說道。

韓淮楚一振衣裳,剛想站起身。又一個搖頭:“告訴王妃,寡人今日倦了,請王妃獨自安寢。”

那宦者驚詫地望了韓淮楚一眼,躬身而退。

至此之後,韓淮楚每夜獨宿,不進安若素寢宮半步。宮內宮外議論紛紛,都不知那風華絕代的齊王妃是哪裡觸怒了大王,不得大王臨幸。

※※※

轉眼之間,楚漢之爭又過去了兩個月。隨着年關的來臨,很默契地暫時休戰。兩邊將士,都等着過一個太平的新年。

“爲臣無能,喪師失地,罪該萬死!”廣武山項羽的王帳內,兼程趕回的季布桓楚惶恐不安地向項羽跪下請罪。

項羽一雙重瞳目光灼灼望着座下這兩位敗軍之將,恨不能將他們生啖。

喪師喪了多少?桓楚的七萬大軍打得只剩兩萬,季布的六萬軍馬也只留下四萬。二將合計下來,被齊軍殲滅了七萬人。失地又失卻哪些?整個薛郡與半個東海郡如今已不是西楚的江山。

項羽戲下分封,給自家劃了九個郡,即樑、陳、碭、薜、東、蘄、東海、琅玡、會稽。那齊國軍事強人田榮立馬就不答應,不僅不交割琅琊郡,還把項羽立的濟北王田安搞定,奪了濟北,後來項羽伐齊奪下琅琊,卻因彭城之戰只好與齊國媾和,那琅琊郡也就不與齊國爭,算是默認了。

如今大梁已在彭越手中,再失去薛郡與半個東海,西楚九郡如今只剩下五個半郡,也就與目前的齊國大致相當。

再看那周邊環境,北方有張耳,南方有英布共尉,西面的劉邦已成一塊啃不下的硬骨頭。東面的韓信望而生畏。再加上一個在西楚腹地倒海翻江的彭越,項羽的處境簡直就是焦頭爛額。初進關中睥睨羣雄的強勢,已經一去不復返。

西楚將士紛紛陣亡,項羽也被迫走上瘋狂擴軍之路。如今的軍營內,見到五六十歲的老頭與十三四歲的小孩是常有的事。楚國大地十室九空怨聲載道。

治二將敗軍之罪?西楚將星隕落,如今能帶兵打仗的大將寥寥無幾。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殺了二人,項羽就是自毀長城。

“起來吧。汝二人能回來請罪,不似季心那般逃走,陪朕吃一下這年飯,朕已很欣慰。”項羽掩住怒火,一擡手,示意二將起來。

死罪雖免,活罪難逃。那季布免去東陽侯爵位,因收復下邳有功,保留後將軍職位,與項聲合兵一處協防東海。桓楚免去廣定侯爵位與薛郡郡守職務,軍馬併入薛茹軍中。

※※※

“想當初朕吳中斬殷通隨武信君起事,衆兄弟濟濟一堂,我項家軍好生興旺。如今軍中老將,只剩下一半也。”年飯上,那項羽忽然悲從中來,發出哀嘆。衆將聞之,都是興致索然。

龍且戰死,丁固身亡,周殷被俘,季心出走,而今在項羽麾下的老將,確實沒有幾人了。

正在飲宴間,忽聽帳外一陣吵雜,似乎有人爭吵。項羽怒道:“是何人敢在朕王帳外喧譁?將彼等帶上來!”

wωw◆тт kдn◆℃ O

那爭吵之人原來一個是項羽的親兵衛士,一個是伙頭軍。

項羽怒問:“今日正值朕與衆將飲宴,爾等爲何在帳外爭執,敗大家興致?”

那衛士跪下辯道:“小人非爲其他,只因伙房剋扣吾等年飯膳食也。”

“有這種事情?”項羽怒望着那伙頭軍,吃驚地說道。

那伙頭軍急忙解釋:“非吾等刻意剋扣。往年年飯,尋常士卒能分得肉食四兩,酒醴半斤。奈何今年糧秣徵集困難,平日裡都難吃飽,這年飯只有按往常分量減半。”

項羽聞言呆了一呆。

失去了淮南與南郡這糧食基地,楚軍的糧食問題變得尖銳起來。想要維持幾十萬大軍的消耗與那劉季爭奪天下,幾乎已經成爲不可能。

“弟兄們跟着朕受苦了。將朕案上這幾盤肉與這壺酒拿下去,犒勞一下帳外的兄弟。”項羽說道。

那項羽只能做到犒勞自己的親兵衛士,西楚數十萬大軍豈能人人分享他盤中的佳餚與壺中的美酒?衆將看着這一幕,都是默不作聲。

“冬日過後,那劉季必挾持諸侯再掀戰火。不知陛下如何抵禦天下諸侯之兵?”鍾離昧突然出聲問道。

江河日下,那西楚衆將也不談如何滅那劉季殺入關中了,想的都是如何抵禦。

“愛卿有此一問,必有良策。”項羽想了一想,說道。

“西楚之患,在於四面受敵也。單劉季一軍,不足爲慮。臣有一計,可讓陛下轉危爲安。”鍾離昧大聲說道。

項羽喜道:“愛卿且請道來。”

鍾離昧便奏道:“劉季能煽動諸侯反楚,不過是以分封惠人,以利相誘。若是陛下派出使者以財帛去往各國,冊封衆諸侯爲王承認其領地,雲那劉季有吞天之志,一旦得天下便要效仿秦廷削藩,亂諸侯之心。天下諸侯必不會相從。以劉季之能,奈我西楚何?”

“此計朕已用過。那武涉說韓信自立未果,那韓信反掠去我州縣無數。愛卿這計恐無效也。”項羽搖頭道。

“韓信不願叛漢自立要做一個諸侯名臣,以重兵提防即可。人心各異,天下諸侯,未必如韓信一般想法。陛下不妨試之。旬月之間,必有收效。”鍾離昧仍堅持道。

“就依愛卿所奏。”項羽一拍掌,說道。

正說話間,忽有士卒來報,雲匈奴左賢王蘇合到來。

那冒頓單于與項羽結拜爲兄弟,兩國之間使者往來是常有的事。但那左賢王相當於丞相,地位在匈奴十分尊崇。左賢王親自出使楚國還是頭一遭。

項羽忙道:“快快請來。”

※※※

“左賢王,自鉅鹿戰後,多年不見,今日那陣風將你吹來?”座上項羽笑着問道。

蘇合將手按在胸前,彎腰施禮,說道:“知陛下與漢之爭戰況不利,蘇某奉我家大單于之命,特爲陛下解困而來。”

項羽皺起眉頭說道:“自海上被韓信打劫,朕與你匈奴的戰馬交易被迫中斷。現賊勢洶洶,單于大哥如何能解朕之困厄?”

蘇合高聲道:“現天下諸侯羣起反叛陛下,陛下雖神勇無敵,然四面受敵,雙拳難敵衆手。我家大單于願遣十萬控弦之士揮鞭南下,助陛下平叛。以我匈奴戰馬之良,將士騎射之精,陛下在南,我匈奴在北,南北夾擊,羣賊皆可夷平,大王再度稱霸天下亦非難事。”

蘇合話一說完,文武衆臣一陣議論。

那蘇合說的絕非大話。自吞併東胡以來,匈奴鐵騎橫掃漠北無任何敵手。十萬鐵騎南下,那趙王張耳,燕王臧荼之輩絕不是敵手,簡直就是中原各國的噩夢。

然而那匈奴狼子野心,早就覬覦中原的花花江山。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十萬匈奴軍入關容易,想讓他們回去漠北,卻哪裡容易?

那項羽曾得范增教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不糊塗,冷冷說道:“爾匈奴發兵助朕平賊當然是好。然單于大哥曾經與朕折弓立誓,只要朕在中原一天,爾匈奴軍馬絕不踏入中原半步。單于大哥莫非忘了?”

蘇合笑道:“哪裡忘了?正因與陛下立下重誓,七八年來我匈奴從未踏過長城半步。然那誓言只是說陛下身在中原,我匈奴軍不得南下。若是陛下身不在中原,我匈奴軍南下爲西楚助戰便不算食言。陛下大可將軍務託於親信之人,泛舟東海甚至去我匈奴故地一遊。這殲滅叛賊之事,就由我匈奴大軍與陛下親信之臣擔負。”

原來那冒頓是想鑽一下語言的空子。項羽一聽更是警惕,問道:“若是爾匈奴發兵助戰,不知單于大哥要朕如何相謝?”

“九原,雲中,雁門,代郡皆水草豐足,適宜我匈奴飲馬。只盼平亂之後,陛下能將此四郡讓與我匈奴,兩國永遠和睦。”蘇合昂着頭說道。

項羽聞言哈哈大笑:“九原,雲中,雁門,代郡,皆我中原百姓生息之地。若是朕答應將此四郡讓給爾外族,便要擔負千古罵名。請左賢王回去轉告我單于大哥,他的好意朕已心領。平亂之事,朕自擔負,不勞單于大哥費心。”

那蘇合好生失望,仍不死心道:“現陛下已爲天下諸侯公敵。若無我匈奴相助,爾西楚國只恐年內便要爲劉季所滅也。願陛下深思!”

項羽濃眉一剔,擲地有聲道:“我中原的山河,寧付劉季,不付異族。左賢王請回,再毋多言。”

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十四章 井陘古道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二十七章 拳頭夠硬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三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二十七章 拳頭夠硬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二十章 無米之炊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