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

只聽那哨樓上蒯通大笑道:“趙氏後裔已絕,師弟卻到哪裡去找尋。不如降漢輔佐韓信,咱三師兄弟共創出一番事業來。”

就是那個韓信讓他一敗再敗,威名掃地,受盡奇恥大辱。不提那韓信還好,一提那名字陳餘就怒火攻心。

陳餘咬牙切齒下令道:“戚奉,速去奪回關隘,殺了這老賊爲你兄長報仇!”

戚奉的兄長戚康死在韓淮楚手中與漢軍是勢不兩立,聞言稱喏上馬就要攻寨。不料他屬下卻個個磨蹭就是不願上馬。好不容易催促那麾下騎兵上了馬,趙軍鼓聲響起,戚奉一馬當先衝在最前,就顯得身邊不對勁,回頭一看,其他人都慢吞吞落在他身後差了老遠。

跑得越快,越有可能成爲炮灰。

這還打什麼仗!那戚奉將馬首一撥,轉頭回來跪倒在陳餘面前,羞愧道:“末將無能,士卒皆無鬥志,這關隘難攻也。”

陳餘怒罵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我軍已是困死山道,爾等卻不肯用命,要爾等何用?”隨即高聲問道:“哪位將軍願去奪回營寨?”問了幾聲,卻無人應聲。

那陳餘大喊一聲:“大事去矣!”又噴出一口鮮血,就此昏厥於地。

陳餘這麼一昏,軍中無主心骨,衆將都慌了手腳。

這裡就只剩戚奉一個大將。那戚奉道:“萆山大營現在空虛,不如到萆山暫避,夜半大軍也好有個駐足的地方。”衆將皆是稱善。

於是用馬車將那昏迷不醒的陳餘載了,大軍掉頭改往萆山。

看見趙軍離去,那蒯通長吁一口氣,立即說道:“快備筆墨,寫下書信送給大將軍!”

韓淮楚自進入這井陘道以來一直在走鋼絲,那蒯通又何嘗不是在走鋼絲。

※※※

卻說趙軍這麼一掉頭,立即軍心崩潰,就有人開小差。那戚奉連斬數人都禁止不住,也只有由那些逃兵離去。一路上逃兵走散絡繹不絕,抵達萆山之時,那號稱的八萬大軍只剩下實數兩三萬人。

路途輾轉好不容易來到萆山,那戚奉只道一聲苦也。原來想要落足的營寨已被漢軍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現在也無人去提什麼攻打土門關大營了,只想着漢軍攻來如何防守。於是戚奉令士卒連夜在山頭修築工事。

那工事還未修好,就聽西面殺聲震天。卻是那綿蔓水漢軍正在山道上追殺趙軍敗兵。

這喊聲把正在行軍牀上奄奄一息的陳餘驚醒。陳餘悚然問道:“這是什麼聲音?”衆將一經解釋,陳餘驚道:“那薛禮兵敗了麼?”衆將答道:“該是這般。”陳餘又是一口血噴出,訝道:“那薛禮有八萬大軍,如何這快敗北?”

陳餘喘息良久,方穩住胸中那口濁氣,強撐起來轉顧四周,問道:“這是在哪裡?”衆將道:“這是在萆山。”陳餘驚懼道:“我軍去路兩面被漢軍所堵,還不突圍,難道要困死在這山中嗎?”衆將問道:“何處有路可以突圍?”陳餘道:“土門關前小路也。”衆將又問:“若是漢軍把住那小路,怎能突圍?”

陳餘嘆道:“本帥說的你們偏不相信。那土門關漢軍兵力稀少,如何敢出關攔阻?爾等皆被蒯通那老賊所騙也。”衆將是將信將疑。

在此插播一下,土門關前小路,繞趙軍營寨而走,十分艱險難行,通到那襄國北面的元氏城。

讀者會不會問,既然有路,爲何說漢軍只有攻下土門關才能走出這井陘道?

試想一下,趙軍當初有二十萬大軍,只須派一萬人將那小路守住築起壁壘,漢軍就別想通過。如今趙軍尚有兩三萬人,那陳餘估計蒯通的兵力單薄不敢出營,故只有硬闖這條路試試。

西面漢軍轉瞬即至時不我待,於是陳餘傳令全軍悉數下山,向土門關而行。

一到山下,便撞見那西路敗軍如潮水般而來,把陳餘一部隊形一衝就衝了個稀爛。自家兄弟搶路活命那是毫不謙讓,人馬互相踐踏約束不住。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漢軍來勢是兇猛無比。此時那陳餘縱有與韓淮楚一拼之心,在此情形下也是不敢應戰,只得依照原計劃往土門關逃來。

那追來的漢軍哪肯罷休,依舊是一路追殺,屠刀又落到陳餘的這支所謂的精兵頭上。一路上趙軍投降,走散,被殲滅者不計其數。在這條古老的井陘道上,漢軍大逞威風,屠刀一路揮舞不停。整支趙軍丟盔卸甲已是潰不成軍。此刻在他們眼中,就是那些弓不能挽號令不明的漢軍新兵,個個也是凶神惡煞。管他是新兵還是百戰老卒,只要被他們追上,一刀砍下,照樣能殺人。

趙軍搶路來到土門關前,果見漢軍不敢出營阻攔。衆將見狀只是失悔當初未走這條道路。那陳餘趁機道:“漢軍既然兵力單薄,如何能分兵去攻取襄國?那人頭一定是假,大王定然健在。”衆將這才相信其言。

吃後悔藥永遠來不及,此時要攻打土門關已是不能,只因身後漢軍追迫得緊。於是趙軍取道小路,投元氏城而來。

※※※

卻說韓淮楚領兵追殺到土門關前,關內漢軍出寨來迎,那是歡聲雷動。韓淮楚一見蒯通,喜極而泣,一把抱住蒯通,師兄弟兩人都激動得話也說不出來。

二人各領一軍兩線作戰,都是步步驚魂險象環生。只要有一方兵敗,另一方也不可倖免。雖然身不在一起,心卻牢牢牽記着對方。終於迎來此番大勝,此番勝利會師,心情可想而知。

過了片刻,二人分開,韓淮楚第一句話就問:“我軍弟兄還剩多少?”

灌嬰驕傲地說道:“還有兩千能戰的漢子,一千個暫時負傷,今後也能上陣殺敵的兒郎。”

韓淮楚心叫一聲僥倖,想着蒯通這一戰兇險程度絲毫不會亞於自己在河邊一戰。看着將士們那一副衣甲破碎身上掛彩的模樣,不由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不是漢軍將士拿命來玩,哪有他這個叱吒風雲名垂青史的漢大將軍!

正在這時,身後來人急報,說道綿蔓水來了一百艘趙軍戰船,將河面佔據。

“好險!原來陳餘師兄還有這一招狠辣手段!怪不得趙軍不戰也不退,原來想夾我軍一個餅乾!若不是蒯通先拿下土門關,今日笑傲沙場的就不是小生而是他陳餘了。”韓淮楚聽得出了一聲冷汗。

那張耳罵道:“此賊好生毒辣,萬不可讓那廝逃走。趙軍逃向元氏,還是追趕陳餘要緊。”

韓淮楚嘆道:“有泜水阻路,趙軍如何能夠渡河?只須戮力追趕,諒那殘兵敗將也不是我軍對手,定可將趙軍全殲不會有漏網之魚。只是本帥念及同門,不忍親自下這個狠手。就請宣平侯共德侯提一軍追去便是。到時給他一個全屍,讓他首級能夠保全,也算對得住師傅在天之靈了。”

蒯通哼了一聲,說道:“韓師弟今日僥倖勝了,能賜他一個全屍。不知若是敗在他手,那廝能不能對我師兄弟這般仁慈。”

那陳餘隻是一條漏網之魚,趙都襄國還有一條大魚——趙王歇。

襄國只有五千老弱病殘,韓淮楚不怕趙軍堅守城池,只怕那趙歇像鉅鹿之戰一樣棄城而逃。

二十萬趙軍已經土崩瓦解絕不是漢軍對手,趙國唯一剩下的一支勁旅就是那上黨郡的李吉兵團。若是趙歇逃到上黨,有那智勇雙全的師兄李左車領軍,雖然韓淮楚不懼一戰,卻又要大費周章。

“兵貴神速,必須挾大勝之勢,迅速圍住那襄國,不讓趙歇逃走!”韓淮楚憶起昔日在邯鄲受到的遭遇,心中興起了熊熊怒火。

“趙王歇,當初你把小生逼走,今日就讓你追悔莫及!”

於是韓淮楚下令分兵兩路,一路由張耳,傅寬領一萬人馬去追殺陳餘,餘者皆隨他南下,直撲趙都襄國。

※※※

泜水源出封龍山,東南流入趙州之臨城縣境,下流亦合於胡盧河。

今日這裡便是那趙國大將軍,成安君陳餘的葬身之地。

日到正中,幾隻黑褐色的大雕,盤旋在空中,發出刺耳的啾叫。濤聲陣陣,正爲那已是末路窮途的趙軍將士發出嘆息。

趙軍逃到這裡,只剩下五千殘兵敗將,個個是身心雙重疲憊。那陳餘更是一路咯血,就算漢軍不來追殺,眼看也是不活。

滾滾波濤,大河阻路,趙軍這些殘兵敗將偏偏找不到舟楫渡河。只聽身後馬蹄聲響,煙沙茫茫。卻是漢軍大軍追來。趙軍驚懼不堪,多向四下裡逃亡,那陳餘身邊只剩下一千死士。

那陳餘隻道一聲苦也,仰天大呼:“莫非老天今日要絕我陳餘乎!”

只聽水聲淙淙,一艄公駕一獨木舟而來,在江上高呼道:“大將軍休慌,小民來渡你過河!”

將士們齊道:“如今有了船隻,大將軍快請渡河,收聚兵馬,保我大趙江山!”

二十萬大軍都打得沒了,這趙國哪還有兵馬可以收聚擋住漢軍兵鋒?二十萬趙軍依靠井陘之險,居然擋不住三萬漢軍的入侵,心高氣傲的陳餘還有什麼臉在這弱肉強食的戰爭年代混下去?陳餘苦笑一聲,說道:“本帥如今病入膏肓,只是廢人一個。今日戰死在此,也是吾之劫數。這小船載不了幾人,這機會還是讓給他人吧。”衆人苦勸他只是不聽。

過不多久,漢軍大將張耳,傅寬領軍追至,欺趙軍兵少有無盾牌護身,只把趙軍團團圍住,準備用箭射殺。

那陳餘大喊一聲:“這世上何出一個韓信,叫吾輩皆黯然無光乎!”跨上白龍馬,單人獨騎就向漢軍陣勢衝來。

這哪裡是來衝鋒陷陣,只是來尋死。那張耳一聲令下,漢軍亂箭齊發,陳餘死於萬箭攢心。

泜水悠悠,經兩千年滄桑歲月,現在幾乎已經乾涸。只留下清代詩人陳維崧的一首《念奴嬌》,供後人追憶那當年飛箭奪魂的戰爭場面:

雄關上郡,看城根削鐵,土花埋鏃。

十月悲風如箭叫,此地人稱鉅鹿。

白浪轟豗,黃沙蒼莽,霜蝕田夫屋。

車中新婦,任嘲髀裡生肉。

太息張耳陳餘,當年刎頸,末路相傾覆。

長笑何須論舊事,汦水依然微綠。

欲倩燕姬,低彈趙瑟,一醉生平足。

井陘日暮,亂鴉啼入枯木。

※※※

趙都襄國,即河北省邢臺市,在秦時名爲信都。因爲這是趙國開國君主趙襄子的故鄉,故又名襄國。趙孝成王定信都爲趙別都,以朝諸侯。鉅鹿一戰,趙都邯鄲被秦軍毀城,趙歇便以此爲都。項羽立張耳爲常山王,正式更名爲襄國。

卻說韓淮楚攻下井陘關,帶領漢軍將士馬不停蹄揚鞭南下,直取襄國。

那趙歇哪裡能想到二十萬趙軍一戰全部米西,壓根就無防備。聽見漢軍驟然攻城,嚇得魂不附體,忙叫那廣武君李左車領軍守城。趙軍倉促應戰,這時候卻哪裡來得及?漢軍只發動第一輪攻勢,那襄國便即淪陷在漢軍鐵蹄之下。

驚惶間,趙歇捲起細軟,由李左車保駕,領衛士出南門而逃。只想逃到上黨,與那趙將李吉會合,方能保住他趙國的江山不喪。

韓淮楚豈能容那趙歇逃脫引來後患?領輕騎是奮力追趕。並開出價碼,得獲趙王歇者賞金一千,得獲廣武君李左車者亦賞金一千。

那趙歇在韓淮楚眼中就是一匹癩皮狗,若不是考慮到他那趙氏後裔的身份在趙國有極大的號召力,這一千賞金也不會開出。倒是他三師兄李左車,在韓淮楚眼裡是貨真價實。

在這亂世之中,李左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能招徠李左車於麾下,漢軍隊伍裡不就又多了一位能獨擋一面的帥才?李左車,蒯通與自己縱橫家三師兄弟聯手,普天之下還有誰是敵手?

這是韓淮楚的想法,可是被他二師兄蒯通誤解了。

蒯通的故主武臣被李良所害,背後主謀正是這位師弟李左車。如今大仇人就在城中,他是不殺李左車不足以泄恨。只以爲韓淮楚懸賞一千金求李左車,也是爲了除去這個勁敵。

“李左車使李良弒殺武王,必得而誅之!”走之前蒯通咬牙切齒地對韓淮楚說道。

韓淮楚是笑而答應,心中卻想這兩個不共戴天的仇人,一個是自己的二師兄,一個是自己的三師兄,如何去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倒是一件棘手的問題。

這都是生擒李左車之後會遇到的難題,現在漢軍當務之急是追上那亡命而逃的趙歇。

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選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三十五章 見醢而反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三章 包羅萬象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三章 苦行頭陀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二十章 自立爲王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