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

卻說項寶兒待琅琊先生跌落山谷之後,便回杉樹林尋回百戰寶刀,夥同大力士荊力,趕回城門。那守城的軍士,認得他是匈奴派來的使團中人,也不疑有他,放他們入了城。

項寶兒,荊力暗暗召集送親軍士,偷偷接近城門。他二人一起發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了城門。

項寶兒放出煙火訊號,埋伏在紅山腳下的冒頓,便率領鐵騎,殺入城中。

素來羸弱的匈奴士兵,如神兵天降,出現在東胡都城,讓東胡軍士措手不及。一干匈奴兵將,爲了雪割地奪美之恥,報侮辱公主之仇,個個奮勇,直如餓狼撲入羊羣,猛虎咆哮于山林。東胡都城,雖囤有八萬大軍,卻來不及調度,各自迎戰,亂作一團。欲戰的,欲逃的,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項寶兒一杆百戰寶刀,荊力兩柄百斤重的大鐵錘,直殺得東胡軍千軍辟易,哀嚎連天。

好不容易那那仁將軍莫日根組織了一隊人馬,趕來堵截,卻撞到比項寶兒更狠的煞星荊力,飛起一錘便砸中莫日根的腦袋,東胡第一猛將頓時變作了一具爛頭死屍。

這一下東胡軍軍心更亂。國君被刺,大將遭殺,東胡軍雖有八萬,卻羣龍無首,變成了匈奴鐵騎任意屠宰的羔羊。

城中燃起了雄雄大火,卻是被匈奴兵點燃。燃燒的烈焰,好似匈奴人心中熊熊的怒火。多年來被東胡人踩在腳下,卑躬屈膝,割地奪美,調戲公主,所有的帳,都要在這一天清算。過了這一日,匈奴便是這一塊大草原的主人。匈奴士兵的血性與鬥志,在這一日突然綻發出來。

※※※

王宮中,項追與薩仁將軍阿木爾還在纏鬥。有軍士急來稟報,“薩仁將軍,不要打了,匈奴軍隊已打進來殺到王宮了。快掩護太子殿下撤退吧。”阿木爾問道:“那仁將軍莫日根人呢?”軍士回報:“莫日根將軍已經殉國,現在無人主持大軍,我軍軍心大亂。”

阿木爾聞言倒吸一口涼氣。敵人來勢兇狠,自己恐怕不敵,於是趕緊棄了弒君的項追,急喚了太子,向宮外逃命。

那東胡太子,年紀才二十來歲,是烏力犍後納的美人所生。此時驚慌失措,沒了主意,只有隨着薩仁將軍慌亂逃命。

東胡尚有十萬餘大軍駐紮草原各地。只要太子在,一呼百應,東山再起也是可能。

一行人剛走到宮門,撞見一隊悍勇騎兵,簇擁着一人迎了上來。只見那人身披繡金戰袍,金盔金甲,赫然正是匈奴大單于——冒頓。

匈奴士兵高聲喝道:“哪裡走!”阿木爾已無鬥志,騎了馬,扭頭就逃。

一匹渾身如緞的烏黑寶馬,飛馳追上。項寶兒如旋風般追至,從背後揮起一刀,將薩仁將軍劈成兩半。

前方又涌出一隊匈奴軍士,領頭的便是那肌肉強健的荊力。荊力手持兩柄斗大鐵錘,暴喝一聲:“哪裡走!還不速速投降。”

年輕的東胡太子,腳下一軟,從馬上墜落,跪倒在地上。

※※※

硝煙散盡,紅都城中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只是一隊隊持械巡邏的匈奴士兵,一排排被大火肆虐過的焦垣斷壁,一串串淪爲賤奴的五花大綁的東胡王公,一堆堆無人收撿的遍地橫屍,讓這昔日繁華的墟市,變作了被人追憶的一塊傷心之地。

匈奴人獲得了空前的大勝。

紅都中八萬守軍全部粉碎,半數做了俘虜,被押送往匈奴單于庭。而東胡太子的投降,又導致東胡分散在草原上的其它部落的土崩瓦解,一舉解決了匈奴最強大的敵人。

這紅都處於兵家要塞,草原上的東胡殘部又各自爲戰,要各個擊破如裹中取物,只是時間問題,冒頓也不放在心上。只待鼓足餘威,逐一掃蕩。

東胡國曆年積累的金銀財寶,從周王室各諸侯國掠來的宗廟鼎器,數不勝數,全爲匈奴所有。南朝涌來的工匠,便成了匈奴的工匠,必將爲匈奴的製造業帶來一次長足的發展。

而最重要的,是匈奴人獲得了信心。歷年羸弱的形象,不戰自怯的軍心,在這一戰之後,便一掃而空。從此匈奴鐵騎,在這大草原之上,再不畏任何強敵。

※※※

冒頓於紅都王宮,大賞衆將。各位有戰功的王公大臣,均獲得了倍於原來的草場水源。其中日逐部功勞最大,冒頓便將從沙灣至紅山數百里的領地,封賞給了日逐王。

冒頓弒父自立,衆人心中對他本是不服。這一次紅都大捷,讓匈奴各將對他敬佩萬分,獲得匈奴各部落首領一致稱頌。有那還有不臣之心的人,見到冒頓已盡得人心,便自然打消了念頭。

唯一的遺憾是那諾敏闕氏吳姬之死。

遊牧民族對貞操觀點十分淡薄,那冒頓原還想接吳姬回來。哪知吳姬竟然想不開,在寢宮中留下一封遺書,雲自己被那烏力犍老賊凌辱,不能以清白之軀侍奉大王了。而後投繯自縊。

冒頓聞之嘆道:“諾敏闕氏爲我匈奴,以身事那老賊,讓我匈奴吞併東胡,實有功於國。本王怎會計較她的清白。”

於是傳旨厚葬吳姬,立碑表彰諾敏闕氏的功績,不提。

※※※

大戰之後就是歡慶。數不清的牛羊美食與那馬奶酒堆滿席上。

此戰項寶兒兄妹一個殺死敵國國君,一個奪下城門,功勞自是巨大。奈何這兄妹無意做官,被曠世佳人虞芷雅催促,便要辭行,回去見他們父親。冒頓挽留未果,無奈只有送了幾車厚禮,派了一隊軍士,護送他們回陰山。

這一戰張良助冒頓攻滅東胡,爲的是向匈奴借兵。席上張良便要冒頓踐約助兵,下長城助三晉盟復國。

“先生助本王攻滅東胡,居功至偉,本王自當踐約。然東胡殘部尚在負隅頑抗,而匈奴兵只六萬,一時之間實不能分兵。先生放心,本王非無信之人。待天下英雄刺殺嬴政成功,本王自會提舉國兵馬,叩關而入長城,助爾三晉復國。然河套之地,爲我族故地,本王勢在必得,可得先生允否?”冒頓又拋出這個問題。

張良看那冒頓神態,目光冷峻中爍出一股霸氣,心中就是一凜,“難道我無意間爲我中原百姓樹了一個強敵?匈奴鐵騎踏破長城南下中原,若僅僅只想奪回河套也就罷了。而這匈奴單于能隱常人之所不忍弒父自立,又能答允那屈辱的條件來個千里奔襲攻滅東胡,豈是尋常中人?依冒頓的野心,很可能踏平我們中原。到時何人能攖其鋒?我豈不是引狼入室?”

張良心中,不由對自己貿然助匈奴擊敗東胡國,剷除匈奴稱霸草原的最大勁敵,消滅了牽制它的對手,產生一絲悔意。她一念如此,便對冒頓兌現諾言,借兵復國的期待減淡了不少。

張良便道:“但願大單于不要進了長城之後,貪戀我中原的富庶,錦鏽的河山。”

冒頓被她猜中心思,忙道:“子房先生說哪裡話。我冒頓入了中原,絕不會戀棧不去的。中原雖好,卻不是我們祖祖輩輩遊牧草原的匈奴人過得慣的。”

張良將話激那冒頓道:“大單于可願發誓?”

冒頓尋思一陣,說道:“只要寶兒王弟身在中原一天,我就絕不會揮軍南下。”

張良道:“好,你我擊掌盟誓。”下席而來,伸出纖纖秀手,舉到冒頓眼前。

冒頓一陣猶豫,想要不立誓,被張良牽手伸到面前,終於還是勉強與張良擊了三下。

※※※

酒宴過後,紅都城門,未盡的硝煙之中,張良與荊力各騎一匹馬,出城而來。

“姐姐,我們再去哪裡?”荊力問道。

張良馬鞭向南一指,決然道:“當然趕去河南境內,與天下英雄匯合,擊殺秦皇羸政,報你我的國仇家恨!”

二人上馬,頭也不回,直奔長城而去。

※※※

筆者鄭重警告,想當穿人,回到前朝當皇帝,王爺,大將軍,環肥燕瘦羣美納於一懷,回到古代當皇妃,萬千寵愛在一身的朋友,先做好無後的準備。項少龍無後,膝下盡是兄弟們過繼的兒女。

項少龍隱居大漠,是如何打發他悠閒的時光,與六位美嬌娘過着神仙般的生活,請看下章。

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五章 討債而來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三十章 彭城大戰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四章 蕭何弄計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八章 僞遊夢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