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

一輪噴薄的紅日,自山峰一端奮力跳出,豔麗的朝霞映紅了天空,照在黃河兩岸將士的臉上。無數黑色的瞳孔,在溫柔地晨暉中充滿了血色和殺氣。

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八萬漢軍分別在衛軍三個防線登陸,特別是最後一個防線處,漢軍發動最猛烈的進攻,數次搶佔了防線的控制權,又被衛軍增援的人馬反搶回去,來回幾次,雙方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經過雙方粗略統計,漢軍一天內戰死了九千多人,而衛軍戰死了四萬多人,黃河中浮漂着無數具死屍,曾一度堵塞住河面,河底黃沙中浸染血跡。

被河水兇猛衝到下游的屍體也不計其數,導致沿岸不少漁夫、獵戶都知曉了衛漢黃河之戰對峙廝殺的慘烈。

“退兵!”

漢軍金銘收兵和撤兵號角都已經響起,陸地上正在廝殺的漢卒開始撤退,戰船上的弓箭手做掩護,壓制住衛軍的追擊和反撲。

“陳將軍,眼下進攻正猛,眼看就要拿下防線,何故退兵?”樊噲提着長矛,有些不大高興地問道。

陳平皺眉道:“這裡地形險要,山路崎嶇,大軍一時根本無法全部登陸,而且即使登陸後,衛軍扼守山上的隘口和關卡,我軍要想攻入,也是十分困難,對我們來說,這裡根本沒有戰略性,爲何還要死盯不放!”

樊噲嘿了一聲道:“既然沒有戰略性,那你還下令來攻這個防線,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陳平橫了樊噲一眼,說道:“這是漢王定下的渡河戰略,前三次渡河不過是爲了吸引衛軍的注意力,分散敵軍兵力,把衛軍拖成疲勞之師,而我軍仍有數萬人在船上憋足了勁兒,一直未派出作戰,養精蓄銳,都是準備最後一次渡河決戰了。”

“最後一次渡河?”

“不錯,四渡黃河!前三次已經渡完,順利地拉開了衛軍的防線,現在馬上返回上游,正面發動最強的進攻。”

“哦,原來是這樣,我說你怎麼不讓本將軍打頭陣呢,敢情最後決戰還沒開始呀!哈哈——”樊噲笑的格外有豪情。

陳平點頭後轉身對着傳令官道:“傳令下去,大軍掉轉舵頭,朝着上游逆河溯上,全軍準備最後決戰。”

十艘鐵皮戰艦、數十艘大型戰船、上百艘中小船隻,開始在寬闊的河面上轉舵,又向河流上游渡去。

這一幕使陸地上的衛軍陷入了茫然,漢軍又退兵了,這是對方第三次退軍了,每次退軍都朝着不同的防線殺去,讓衛軍忙於增援,事先安排的防線佈置都打亂了。

“漢軍退了,我們打敗了漢軍!”河灘岸上僥倖活下來的守軍歡呼起來。

衛將韋典望着漢軍的架勢,神色沉默,對着左右將領道:“漢軍的動向詭異,這是第三次進攻了,但每次氣勢雖猛,但兵力似乎並沒有投入多少,繼續鏖戰下去,我軍未必能守住,漢軍爲何會這麼快退軍?”

其它幾位副將搖頭,一副茫然。

晨陽照在河灘之上,龍天羽今日一副鎧甲親自到黃河岸邊指揮全局作戰,只要鏖戰過今日,拖住衛軍,那麼衛漢之爭,衛國就徹底敗了。

只見點將臺上臺下戰將如雲,謀士成排,甲冑在身,肋下佩劍,晨光射在他們的盔甲上,映射出道道寒光。

一見漢王登上高臺出來,所有的將士全體肅立,馬刺鏗然作響,然後跪拜下去,向漢王請安施君臣大禮。

龍天羽揮手讓衆將士起身後,說道:“今日之決戰,關係到我漢室統一黃河以北的諸侯國,魏國、韓國已如驚弓之鳥,剩下少許人馬縮在城池內,被韓信大軍逐一攻破,北方只有衛國以及趙國兩個敵國,趙國由韓信出兵討伐,這最大的勁敵衛國今日也要與我軍決戰了,早則黃昏,晚則半夜,我軍大規模渡江作戰。”

“臣等聽候漢王調遣,大破衛軍!”

“大破衛軍!”

將領與士卒開始高呼着,士氣如虹。

這時漢軍的戰艦船隻已經從下游快速渡水溯上,浩浩蕩蕩返回龍門鎮的河灘處,沒有靠岸補充糧草,也不給敵軍任何回援的機會,當船隻在河面上掉轉姿勢後,對準了正面的衛軍防線,一聲令下,戰鼓雷動,水軍全力進攻。

“轟轟轟——”

數十臺炮口對準了岸邊的倒刺欄杆以及戰壕、投石機處猛轟,摧毀敵岸的防禦工事,由於衛軍利用樹林山勢亂石丘鑿等種種天然條件,砍木立柵,一排排倒刺迎向漢軍,成爲有效抵禦矢石的防守工事,又挖出長達數裡的壕坑,漢軍要登陸衝上防線與衛軍交鋒,必須要清除這些障礙。

炮聲響過三巡,大小船隻上無數大弩,猛烈地傾瀉了出來,鋪天蓋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瀰漫了天際。

一箭半之地,普通弓箭還無法夠及,都是強弩遠射,壓制衛軍還擊。

隨着戰船逐漸靠近,雙方的弓箭開始發揮到極致,密集如雨,每一輪射擊,雙方都會有士卒中箭陣亡,相互收割着敵方的生命。

衛曉峰今日很早醒來,根據探子回報,昨晚刺殺行動失敗,讓衛曉峰鬱悶好久,這一刻見到漢軍大規模發動進攻,似乎察覺到某些陰謀的味道,大喝道:“全線除原定防線守衛外,其他人馬全部回防,漢軍的主要戰場,還是在這裡。”

一些斥候飛快出去傳令,調動兵馬回防,可這樣來去需要時間,而漢軍根本不給衛軍多餘的時間了。

接近七萬的水軍,逐漸靠向黃河岸邊,看來這一次要大舉登陸作戰了。

衛軍的投石機、弓箭、火油箭不停朝着漢軍船上射去,漢卒在船舵上排下好幾排的盾牌,嚴嚴密密挺進岸邊防線。

“酈琰、衛胠、林素冬帶領五千將士打頭陣,負責清除陸地河岸的阻礙,立即出兵!”陳平在主帥戰艦上下達了軍命。

軍命傳出後,頃刻從六艘大船放下了甲板,酈琰、衛胠、林素冬各帶人馬跳水登陸,五千士卒分別從三將的直屬步營中抽調,淌水向岸邊衝上去。

“殺——”

渡江作戰開始了,五千漢卒手持着盾牌,抵擋着箭雨,靠近第一排倒刺欄杆。

河灘防線上的衛軍弓箭手則盯死正在登陸的數千漢卒,朝着這些先鋒士猛射過去,很多士卒剛露頭就被射中了好幾箭,極其危險慘烈。

“靠近倒刺欄杆,用炸藥炸開。”

酈琰在親衛的掩護下,喝高一聲,指揮這支先鋒進攻。

“炸開——”

一些攜帶了火藥包和雷管的士卒把手中的火器插在倒刺欄杆上,隨即點燃導火索,緊接着只聽轟的一聲,把防線炸開一道豁口,幾個士卒一起上去,用刀劍劈砍繩索,要把豁口繼續擴大,一不小心,又被弓箭射到在地。

五千先鋒仗着火藥的威力,很快就破開了第一道防線,但也死傷接近兩千多人,付出很大的代價,距離衛軍主力防禦陣型,還有四道倒刺鏈鎖、一道戰壕防線,越過這些障礙,後面纔是衛軍的步兵與騎兵。

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章 榻上春色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四章 章邯之死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二章 政通仁和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十章 春色滿帳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十章 雙龍對決第七章 項王出兵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二章 千古紅顏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九章 千里突襲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二章 秦始皇陵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三章 入室伴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