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回到漢中

大軍向漢中經發,途徑寧強縣的時候,漢川境內道路平坦許多,已可以坐馬車在順坦的大路通行了,在寧強備了三輛馬車,蒂絲娜自己一輛,卓凝君、杜冰月、洛非煙三女共乘一輛,而龍天羽則與婉兒坐在同一車廂內,以慰藉這段時間分離之苦,相思之情。

雖然沒有過激的親熱和合體交歡,但二人相依偎着,卻都泛起銷魂蝕骨的感覺,朝夕之合怎及得上心靈上的溝通共鳴!

龍天羽將破關被伏擊之後的事都說給了婉兒,包括他跟項雨馨、蒂絲娜的關係也毫無保留的跟她說了,在他心中,已經完全把自己和她當成一個人,要說來到這個時空最讓他相信和敬佩的人,就是淳于婉兒了。

淳于婉兒聽他有聲有色地講完這段萬里逃生的過程,僥是以她的定力,也不禁驚訝連連,面對數萬鐵騎兵的衝擊,突圍而出,一路向西,翻越了賀蘭山和祁連雪山,橫跨大草原,進入西域之地,穿越了白龍堆流動沙漠,繞過大半個西域,又跨過崑崙山、金沙江,穿行沼澤草地,就在鬆口氣的時候又被追兵趕上,廝殺一番,險些逃不過此劫,太驚險了。

“好險,夫君吉人自有天相,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相信通過這次生死劫,對你未來的氣運會更有好處,正所謂盛極則衰,如果太順了,反而會釀成大禍隱藏其中,夫君歷經磨難,就是一次考驗,就好比鳳凰涅盤重生,總而言之,這次的逃難危險是危險,但對夫君的好處卻大於弊!”淳于婉兒心有餘悸地安慰道。

龍天羽點頭道:“不錯,這就叫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經過這次失敗,讓爲夫明白了將士軍婚和尊嚴,以及他們的血腥,更瞭解了什麼是江山路、帝王心,還有如何做個開明的皇帝,想想以前總是爲夫在前面帶兵衝殺,事必躬親,身先士卒,更像一個將軍多過君王,日後都要有所改變!”

淳于婉兒玉手撫摸着丈夫的臉頰,把螓首枕在他的胸膛上,輕輕道:“這也不是夫君的過失,畢竟當時縱觀我漢軍中,並無幾位能獨一面的大將,曹參、灌嬰、周勃、樊噲、陳嬰他們很多都是第一次帶兵,第一次上戰場,經驗和火候都不足,夏侯嬰、張雲等人又太年輕了,任何人帶兵掛帥,遇到項羽這種級別的猛虎將帥,肯定難以抵擋,形勢所迫罷了,夫君能在這時醒悟過來,一點也不晚!”

龍天羽溫香滿懷,嗅着婉兒身上的天然幽香,看着那恬淡的氣質下,又帶着平凡女子紅暈的臉頰和春色,心中一動,湊在她的香脣上深深地吸攝住,過了片刻,熱吻過後,才說道:“只可惜漢軍中沒有像韓信一樣的將帥,那樣便可分兵兩路,由我對付項羽,由他對付其他諸侯,就容易多了,現在又多了個項雲,還有西北的匈奴,那冒頓單于也是一個厲害人物,要統一中原,光是這三路的對手,就足以壓懾住漢軍難以動彈!”

淳于婉兒也有同感道:“那韓信的確有些本領,要不是漢關一破關係着漢中的生死存亡,激發了漢軍保家衛國的死心,恐怕雄關真會被韓信破掉,只是,夫君不必擔心,經過這次兵敗,韓信回到楚國必定遭受冷嘲熱諷,項羽雖勇猛,但並非什麼開明君王的料子,即使韓信回去也是鬱郁不得志,而且陳平已經使了離間計,派不少說客到彭城捏造謠言謠,使項王對韓信產生質疑和隔閡,到時候要麼韓信被殺,要麼離開楚國投奔其他諸侯,縱觀十八路諸侯,敢收韓信的,也只有咱們漢軍了。”

龍天羽微微點頭,當初陳平在楚營裡很賞識韓信,並用性命擔保舉薦了他掛帥,現在立場不同,又使出離間計拖他下馬,甚至比他無路可走,有些滑稽啊,當真是‘成也陳平,敗也陳平!’

“婉兒,回去多派一些盯緊韓信的舉動,如果他出現什麼意外,及時救回漢中,這個人的作用非常大,絲毫不遜於十萬精兵的價值,有了韓信在,我相信他一個人就能對付項雲、項羽任何一位,即使不能戰勝,但也不會敗,能拖住他們,爲夫再帶兵尋找突破口,消滅其中之一,掉過頭匯合就容易多了。”龍天羽叮囑道。

淳于婉兒輕笑道:“還分配給人家任務啊,這次回漢中,所有大權都交還給你了,你纔是漢王,那些奏摺都堆積成山了,我可不理了,專心做我的王后去。”

龍天羽看着婉兒難得露出俏皮的一面,心頭一熱,在她美貌絕倫的玉頰上親個不停,與王后歡鬧起來。

經過三日的趕路,四千多人馬盔甲鮮明,劍戈閃亮,浩浩蕩蕩抵達漢中王城外,城郭縱橫百里,氣勢宏偉的城牆高五丈,巍峨聳立,正牆上還有女牆,女牆上再砌磚垛,磚垛間的垛口是守禦將士的瞭望孔和射擊口,城牆上還建有雄偉的城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樓頂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圍繞,下臨馬道。

由於這是王城,修建用的石材和土木都是上等的,而且經過張良親自佈局城牆和城內的走勢,以河洛九宮之術,配合着八卦之形,佔有大氣運,鎮住漢中的局勢,都城的建築非同小可,關係到國家的興旺和運勢。

在漢王車馬隊來到城外時,外城兩裡處已經聚集了城內文武大員重臣前來迎駕,丞相蕭何、御史大夫趙堯、翰林學士院長張良,六部尚書、左右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六品以上官員,此外還有大長秋、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都尉等等大小官員都到齊了。

城外四周擠滿了百姓,各種身份的漢人,都來瞻仰漢王的風采,之前有謠傳漢王不理朝政,後來又謠傳漢王被伏擊出事了,此刻正是親眼目睹的時候。

都騎、都衛、御林三軍負責城內城外街道的安全護駕任務,呂臣爲本次護駕指揮使。

此等場合,後宮諸王妃也都來了,呂雉、柳詩詩、郭鈺瑩、張倩、瀟湘兒,還有剛隨巴族使者團來到漢中王宮不久的姬紫塵,六女下了馬車,輕裝淡薄,雍容華貴,俏麗在一起,翹首以盼丈夫的歸來。

龍天羽下了馬車,露出了偉岸的身軀,一副帝王的威嚴自然散發,接着王后淳于婉兒也跟隨下了馬車,二人並肩而立,龍鳳呈祥,男的渾身帝王之氣,女的母儀天下的氣質,相得益彰,與山崖上依偎佇立時那種瀟灑飄逸的神仙眷侶感覺又不一樣了。

“漢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文武百官呼聲震天,全部跪拜下去,還有周邊潮水般的人羣,也都在這一刻跪拜在地,黑壓壓一片,人頭涌涌。

這種浩大的場面,比之在成都接受百姓朝拜時還要多出數倍,自從他明白君王之道後,腦海內的信念變得碩大圓熟起來,宏圖志願更加堅定,胸襟更加寬廣開闊。

“這些都是我的臣子和子民,我成真正的古代的君王了!”龍天羽心中涌起了一些奇怪的想法,好像這一切像做夢一樣,隨時都能醒來,但又感覺真實無比。

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他龍天羽早就消失了,誰又能想象到,他回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楚漢時代,親手殺了劉季,還上了虞姬,擊敗過項羽,俘虜過韓信,收服了曹參、灌嬰、樊噲做小弟,還做了張良和蕭何女婿,這些流傳千古的人物,都因爲自己的出現而改變原本歷史的人生軌跡!

人生的成敗並不最重要,關鍵這個追逐夢想的過程讓人生精彩!胸襟兼容天下,宏願千秋偉業,浩然正氣,與史長存!

“衆卿家平身——”龍天羽回過神來,高喝一聲,充滿了帝王威嚴,這一刻,他都感覺自己還真的融入這個角色中,甚至未來的生活,他已經忘記了太多。

張良、蕭何、趙堯三人在前排左側,六位王妃在右側,後賣弄是兵部尚書周勃,侍郎呂皓、邱忠廉,刑部尚書陸賈,侍郎張九毅、齊欣,戶部尚書婁敬,侍郎慧明農、華無害,禮部尚書叔孫通,吏部尚書周昌,侍郎邢延峰、莊不識,工部尚書陳嬰,侍郎隋何、宣義,以及都城內其它各部門的官員,六品以上皆在百官行列之中。

而呂雉、柳詩詩六女眸光時刻不離開龍天羽的身子,若不是這等大場面,要保持矜持的王妃形象,她們早就飛奔過去投入夫君懷抱了,此刻唯有強忍着,芳心早已迫不及待了。

早龍天羽和婉兒的身後方,卓凝君四女、曹參、陳平、夏侯嬰、樊噲、王陵、袁英、張雲等將領,緊跟其後走向百官之前,漢中重要人物和臣子都聚集了。

“本王轉戰萬里,終於歸來,各位卿家今日回去速整理好各部門的奏摺要事,明日早朝議事!”龍天羽沉穩地說道。

“臣等明白!”文武百官躬身領命。

龍天羽攜着王后的手,朝着百官和周圍的子民道:“入王城!”

樂師奏起編鐘,都騎軍率先開道,隊列雄渾威嚴,戈槍閃爍着鋒寒的光芒,隨後都衛在後,漢王和王后登上龍輦,御林軍守護外側,內層密密麻麻的大內侍衛圍得如同鐵壁一般。

其他王妃也都上了鳳輦,一共十女做了四車,緊跟在龍輦之後,進入王城,向王宮進發,城內街道堆滿了百姓和過往的行人,萬人空巷,水泄不通,使繁華的漢中城更加熱鬧,百姓高呼着漢王和王后,喜慶洋洋,漢王歸來,立下宏願,該是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時候了。

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一章 井陘大捷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四章 鐵血軍魂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六章 未雨綢繆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五章 夜雨琴音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七章 陰陽互補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一章 天命難測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六章 將計就計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六章 風起雲涌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三章 東征在即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七章 算術法則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七章 算術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