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陣前對飲

夜街上人聲鼎沸,這時道路中央迎面相對着兩股車馬,都是漢中城邑內的達官貴族,而且由於龍天羽冊立王妃較多,個個受寵,因此她們的家族以及旁支也跟着水漲船高,有的仗着是皇親國戚的子弟和家將,便覺高人一等,經常在風月場合中一言不合,就會出手傷人,而刑部與司法部門剛成立不久,對於這些皇親國戚子弟也不敢過於轄制處罰,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那些尚書和侍郎等,都在等着時機,出現大爭執和人命官司,證據確鑿,再向漢王上奏。

正所謂天子腳下的都城,人人覺得官小,畢竟這裡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傅、尚書、侍郎、大將軍、大學士、一品大員等等,太多了,聚集在都城內,總之歷朝歷代,王城內的水渾着呢!

ωωω ◆t t k a n ◆¢ O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過出頭招風囂張的,往往都是些城府不深的螃蟹,真正的大鯨和蛟龍都蟄伏起來,靜觀其變,明哲保身,這纔是爲官之道。

呂家的侍衛聽到對方竟然是郭族的人,心中有些發愣,他們多少也清楚,皇宮內以淳于王后的地位最高,其次是楚才女李月瑤貴妃,然後纔是其他王妃,而在諸王妃之中,還要看其家族的力量,其中郭族以冶鐵稱雄天下,財力最爲雄厚,與漢室軍方交往密切,爲漢軍提供所有的兵器和甲冑,其郭族兩位公子均在朝中任有重要職位,家將和食客近萬,所以勢力最大。

至於其他王妃,其家族人丁不旺,又無實權在手,所以影響不大。

呂家侍衛見碰到了釘子,不敢硬抗,立即有兩名侍衛掉頭回去稟告,片刻只聽得後面坐騎上一人冷哼道:“真倒黴,竟然碰上了唯一忌憚的郭家人,讓路!”

三匹駿馬以及數十持戈的侍衛靠到路旁,閃出一條寬敞的路來。

轅車內二公子郭立仲本是要去太尉府與曹參商議兵甲之事,忽然車馬停住,掀簾問道:“前面發生何事?”

那郭族侍衛長郭興來到車窗口,拱手道:“回二公子,前面與一路車馬撞路,剛纔起了爭執,小的報出郭家之名,對方現已主動讓路。”

“哦,對方是哪一家大戶?”

“是呂家三豹,呂祿、呂臺、呂產,手下侍衛極其囂張,仗着呂家有王妃,就讓咱們讓路,屬下被迫無奈只好擡出郭王妃。”

郭立仲眉頭一皺,責備道:“家主說過,儘量不要在王城內爭權奪名,仗着皇親國戚就欺善壓民,囂張跋扈,打擊其它貴族和官吏,那樣只會招惹衆怒,加速家族的衰敗,這次就算了,下不爲例,去,拿黃金五十兩給呂家三豹,以表本公子內疚之心。”

郭興雖不知其意,但恭敬領命,在後車上領取五十兩黃金,送到呂祿等人面前,然後才隨着車馬遠去。

呂臺愕然道:“他這是什麼意思?要巴結咱們嗎?”

呂產大笑道:“沒聽郭族侍衛說嗎?他公子不知是和我們撞路,否則就讓咱們先過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咱們呂家的勢力已經讓王城貴族敬畏了,等來日呂雉王妃率先生下龍子,沒準還能當上皇后,到時候我們呂家就能成爲大漢第一家族了。”

呂祿低聲冷笑道:“這有什麼?大漢能不能躲過這次危機還不一定呢,連漢王最近都不上朝了,當初把彭城半壁江山用來換女人,害的咱們來到這個小盆地遭罪,你們真以爲他還要打中原,統江山嗎?難了,走吧,今晚還有楚國重要的人要見,不必理會這等不相干的事了。”

三人策馬在侍衛的簇擁下,直奔全城最熱鬧的風花場所之一‘攬月樓’。

……

漢明關外,兩軍對壘,一方是韓信帶來的親兵衛隊和數萬大軍,另一方是陳平帶出關外的守衛將士,劍拔弩張,雖然雙方陣列的將士未動,但從方陣中散出的兩股肅殺之氣如實質一般在上空對撞。

在方陣最前方的中間空地上,擺着一張酒桌,兩個墊榻,桌上擺放着酒甕、青銅杯爵和兩個盛放肉塊的鼎盤。

韓信和陳平對桌跪膝而坐,碰杯小酌,無視對方的軍陣和弓箭手虎視眈眈。

“陳兄,闊別多日,近來安好?”韓信微笑着問道。

陳平也笑道:“託韓兄弟的福,一切尚好,如果韓兄弟不來,相信愚兄會更好!”

韓信輕嘆道:“陳兄是在怪信大舉進攻漢川,絲毫不念往日兄弟之情吧?”

陳平搖頭笑道:“不,昔我共侍一主,愚兄力薦於你,是覺得韓兄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埋之可惜,這才排開萬難以身擔保;而今你我立場不同,正所謂戰場無父子,私事小,公乃大,你率大軍來襲關,愚兄絲毫不怪你,只是替你惋惜而已?”

韓信哦了一聲,淡笑道:“惋惜?如今韓信在楚國,身爲霸王收下第一將軍,統領大軍幾十萬,儘可施展生平所學,這一戰,只要攻入漢川,橫掃漢軍,然後再調轉大軍滅掉天下諸侯,使楚國統一天下,韓信便能超越戰國四大名將,李牧廉頗白起王翦的功業,將來著書立說,寫一部韓氏兵法,載入史冊,此生足矣,這一切夢想此刻盡在韓信掌控之中,談何惋惜?”

陳平心中一凜,暗想原來韓信竟然有這麼大的抱負,原來只以爲他要統兵征戰沙場,只爲求的王侯將相的爵位,現在看來,卻有與古人兵法大家一爭長短之雄心,而且還要著寫兵法,流傳後世,萬古流芳,這就大不簡單了。

自古數百年出一聖,兵聖、文聖、劍聖、匠聖等等,現在都已經成爲中古諸子,如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莊子、孫子、鬼谷子、魯班子等等,這些開宗立派,著書立說,影響數百年後的社會,甚至還要一直流傳下去,流芳千古!

韓信見陳平一臉愕然,繼續說道:“我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一場仗,如果龍天羽親來,而且傾注漢軍主力,勝算五五分,現在久久不見龍天羽御駕親征,想必是看不起我韓信吧,到時候漢川四處烽火,生靈塗炭,他雖有萬恨,悔之晚矣!”

陳平也非一般謀士將領,城府頗深,而且心計百出,立即恢復神色,雖然心中對這韓信更多出幾分忌憚,但也不會慌亂陣腳,肅然道:“韓兄弟,今日愚兄看在昔日情面,與兄弟聚首一談,你雖有青雲之志,兵神之才,可惜投錯了賢主,項羽這人天生神勇,力能扛鼎,膽色過人,每次征戰都身先士卒殺兵斬將,一人能獨殺數百敵兵,可謂當世少見的猛將,也是熱血方剛、不可一世的武人,但他殺戮太重殺氣過盛,還常屠城坑殺降兵,性格孤傲自負、剛愎自用,不善納言,專寵親信和自家子弟,對有功之臣獎罰不公,對治國更是一竅不通,霸王可爲無敵戰將,卻不可爲君王賢主!”

“雖然歷朝歷代都是靠武力打江山,開國立業,奪取天下,但這些開國明君哪個不是文武雙全,如果要選其一,至少是文在先,武在後,只要懂得用人和馭將之道,心胸開闊廣納良言,懂得治國安民之道,才能爲君,韓兄弟若連這一點看不清楚,將來必有大難,即使你攻破了漢川,手握數十萬大軍,項羽必然心存猜忌,一旦你功高蓋主,恐怕難以善終,更不要說有機會著寫兵法,流傳後世,性命都難保了,還談什麼夢想?”

韓信凜然一笑,喟嘆道:“縱觀殷商周朝,春秋戰國,歷朝歷代的將領,都逃過不出功高蓋主,自噬自身的命運,這一點古今相同,明主也好,昏君也罷,皆會如此,難道韓信在投靠漢軍,有一天手握百萬雄兵的時候,龍天羽會高枕無憂?如果我的鋒芒蓋過了他,恐怕韓信死得更快吧!”

陳平搖頭道:“你錯了,愚兄之所以棄楚從漢,不是因爲漢王劍術高超,帶兵如神,這些也只是一個將帥該做的事!陳平是被漢王的胸襟氣魄以及仁義之舉所打動,尤其是他心胸開闊,選賢任能,但凡英雄不問出身,只看賢德和才能,賞罰分明,知人善任,愛惜百姓,深明治國之道,這纔是明主大義所在!如果韓兄弟能投靠漢軍,將來的成就定然能超過戰國四大名將,直追管仲樂毅,孫武吳起,如果一意孤行,倒行逆施,助紂爲虐,帶領大軍殺伐成性,必遭天下百姓唾棄!”

韓信眉頭一皺,畢竟他年剛二十四五,正是熱血方剛之時,麾下統兵數十萬,銳氣正盛,聽到自己會遭到天下百姓唾棄,心中不悅,而且聽對方之意,明顯對漢王死心塌地的追隨,要想招攬回楚根本不可能,遂橫了心,舉杯道:“事在人爲,韓信自會小心應對,何況霸王對信有知遇之恩,委以重任,授予鎮西大軍,放手而爲,反觀漢王,昔日令韓信遭受胯下之辱,函谷關又大敗我韓信,淪爲階下囚,這些屈辱若不討回,韓信自覺念頭無法通暢,積怨越深,神智難明,更別說要著書立說,流芳千古了!陳兄,乾了這杯,日後戰場上再相逢碰面,就莫怪韓信不念昔日之情了。”

陳平心中感慨,知道今日終難說服韓信投效漢室了,暗歎可惜,臉色不愉,舉杯道:“好,愚兄言盡於此,韓兄弟好自爲之吧!”

二人碰杯後,同時一乾而盡,從此之後,便是欲置對方於死地的敵人了。

韓信起身,雙手交叉躬身向着陳平一禮,然後大手一揮,大軍兵甲鏘鏘,開始移動,韓信回到侍衛隊,蹬上馬背,揚長而去,數萬士卒跟隨尾翼。

陳平起身後,輕嘆一聲,接下來的大戰又要無休止地廝殺了,轉身回到後面的侍衛羣衆,對着身旁幾位校尉道:“派些探子迅速到關中和彭城一帶,秘密散發韓信將要投靠漢軍的消息,造謠越撲朔迷離越好,衆口鑠金,瞧瞧項羽的心胸有多大?能忍住幾時?”

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九章 曉峰生死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一章 范增毒計第七章 論政天下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八章 定計滅匈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章 鳳舞九天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九章 賀蘭關破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五章 兵臨山下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六章 挑撥離間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四章 殺伐戰場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五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