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技治國

龍天羽佇立在閣樓窗前,望着東方的天空,謂然輕嘆,江南大好河山就此拱手讓給了項羽,自己的軍隊和子民們還要萬里迢迢搬移過來,途中肯定疾病、疲勞等等會使一隻勇猛的義軍變成渙散不堪的軍隊。

再加上蜀道難行,懸崖峭壁奇多,幾十萬軍民難保沒有閃失,到達巴蜀深地南鄭損傷代價也不小啊,最大的難題還是人心問題,不知彭城打理的如何了?相信以蕭何的能力能做好後方的工作吧?

入蜀後該如何,肯定要養兵蓄銳準備來日逐鹿中原,統一天下。

歷史上記載楚漢之爭是四年,從楚強漢弱,到僵持不下,再到最後楚軍瓦解,圍困項羽於垓下,逼得西楚霸王自殺於烏江北岸,四年鏖戰啊,自己該不會要等那麼久吧。

龍天羽心想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也有一年半的時間,除了開始的半年在黃石谷與婉兒輕悠度過,其餘時間都是在起義抗秦、招兵馬買、南征北戰沒有閒着過,今日與楚方休戰,暫時有了緩和,也該靜下心來重整政體、發展經濟、改革軍事力量,畢竟治國不同於打仗,帶兵衝殺就可以,治國需要文武兼治,法制和仁政結合,對於未來時代的人,應該把二十一世紀的一切政治體制、法律有選擇應用在這個時代,相信肯定會有大突破。

還有簡單機械的應用,古代取四大發明等都可以提前在這個時候做研究,對軍事力量會有質一般的飛躍。

龍天羽想到這裡,精神爲之一震,終於想通在這個戰事緩衝階段該如何下手了,文治和改革比帶兵打仗要更令人傷透腦筋啊。

回到房內,龍天羽吩咐蘇紫和晏晴找來寫字用的紗布和自制的筆墨,一切準備好後,龍天羽坐在桌前,開始構思心中的想法:

首先是政體,既然被封爲漢王,也算附和了歷史的潮流,日後輝煌的大漢民族由此而來,去到巴蜀建立國制政體,按功勞和才能任免官職,蕭何爲宰相,負責全國行政和經濟宏觀調控,就相當於自己時代的總理,最高的行政長官,至於御史大夫、九卿、六部等等,儘量通俗易懂,官職最好按科級、處級、廳級、部級幹部來分。

其次是經濟,一切政體的本源,可以說建國之後強大靠什麼,就是經濟的強大,百姓豐衣足食,都邁入小康水平,太平盛世不難達到,即使對外用武也離不開強大的經濟後盾,採取的策略應該是鼓勵工商農,施行對外開放政策,拉動地方經濟等等,這還需要和蕭何、張良、婉兒等人商量。

第三是科技,這是最關鍵的,也是自己將投入巨大精力的重點工作,這個時代什麼最缺少,當然是科技,如果現在有了飛機大炮燈泡電話,別說楚國,就是整個世界也擋不住我了,但科技一切要從創造開始,比如指南針、火藥、造紙術、蒸汽機、感應電磁發電、電燈的普及等等,要製造的東西太多了。

第四是軍事,招兵買馬是壯大軍事力量最簡答的辦法,如何能讓一千人的實力超過敵軍一萬人嗎,這就是軍事力量的差距,除了選用特種兵各種訓練方式外,還要在硬件上進行改良,比如鋼鐵技術的應用,使武器甲冑的精良度大幅度提升,如果每支軍隊再配上幾門土炮,那力量絕對提升幾個檔次,同時把秦朝這種上將軍、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左右將軍、前將軍、中郎將、先鋒將軍、偏將軍、都尉、校尉、驍騎的軍銜名稱,最好換成司令軍師旅團營排班,這種晉級方式,更容易縷清關係。

第五方面則是教育,要把一些先進思想有選擇地教給他們,不到要學習諸子百家聖賢文章對他們進行儒化教育方便統治,還要創辦巴蜀軍校和地方學校,從政史地、數理化幾方面進行綜合教育,培養軍事將領和各方面人人,比如地球是圓的而不是方的,萬有引力定律,物理化學現象等等,都應該稍微透露一些。

第六是醫療方面,在這方面自己完全不通了,不過總體思路就是從天下徵集名醫和郎中到巴蜀,建立大型醫院,提高百姓的有病得到良好治療的福利待遇,可惜自己對中醫和西醫都不精通,不然的話,發明出阿莫西林、青黴素什麼的來,對人類的作用太大了。

龍天羽一股腦兒想了六大方面,概括了下一步要實施的戰略部署,就是富國強兵,打鐵還要自身硬,只有自身強起來,才能對外囂張!

不過,他也明白,這些理論對於未來人而言,幾乎是上過學的人動能知道的知識,放在這個時代,往往都會成爲驚世駭俗的言論,所以,實施起來絕對不能操之過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明確分工,一步步實現改革。

幸好我學的是大綜合,文理不分家,加上平時上網看的書多,不然胸中無墨,即使重生古代也會兩手抓瞎,被歷史古人所淹沒。

四女站在桌旁看着主公寫下的治國內容,瞠目結舌,簡直匪夷所思,聞所未聞,更別提見過哪國有實施的了。

“筱薇、芙蕊,你倆去把四位夫人和張良先生請來,我要和她們商量一下,治國的想法。”

筱薇、芙蕊兩個俏丫頭聞言後點頭退出去,帶着不可思議的神情前去通知婉兒她們,以及滿腹經綸的張子房。

龍天羽站起身幽幽一嘆,但願這次政論能行得通,富國強兵征服中原,甚至周邊的國度,讓大漢的版圖無限地擴展……

藍田城內,將軍府。

項羽提着霸王刀一陣狂砍,發泄當晚沒有戰勝龍天羽的怨氣,過了好一會收刀而立,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在他踏入中原前,其父曾千叮萬囑,一定小心一個叫劉邦的人,將來他會是自己致命的敵人,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易放過。

可是,劉邦早被龍天羽殺了,難道父親估算錯了,還是……龍天羽已經替代了劉邦,是我命中最大的剋星?

這件事一定要搞清楚,絕不甘心將來會輸給那龍天羽,與江山失之交臂。

“是否該寫一封信函,把目前的局勢及時反饋給智勇雙全的父親和冰雪聰慧的幾位母親?即使不需要父親親臨參戰,至少派來五萬大漠鐵騎和一些奇異謀士來輔助於我,這一場中原爭奪戰,還有誰是我的對手呢?”

項羽心中做了決定後,回房派婢女找來筆硯,親自執筆笨笨拙拙寫了一封信函,又把結拜兄弟荊濤召來,吩咐他帶兵三千騎兵,迅速繞走敦煌、樓蘭、大月氏,回到漠北草原上,把書信交給項羽之父,請求強大的外援。

荊濤驚訝道:“霸王要請三叔出山?他不是曾經說過,中原之戰是咱們後輩人的事,他不會直接參與的嗎?”

項羽點頭道:“不錯,但是可以調來幾萬漠北最精銳鐵騎和那些異國謀士,有他們加入,咱們還懼龍天羽日後捲土重來嗎?”

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一章 千鈞一髮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十二章 羣龍歸首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八章 天地之道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十二章 絕境逢生第六章 同生共死第二章 雙修之法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六章 雙修之境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三章 吞噬雄關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十章 退守長城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三章 夜戰劍聖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八章 才女雙飛第八章 心中女神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二章 入蜀征程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一章 燕丹勇士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九章 曉峰生死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八章 懷古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