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

黃石公原在莊襄王中擔任股肱大臣,輔佐幼帝有功。後在帝國皇宮中被收爲門客謀臣,是專門研究兵法的大學士,曾用名“方衍”。宰相呂不韋主編的古代百科全書式著作《呂氏春秋》中“論威”、“決策”、“三略”等諸篇兵法,都是黃石公撰寫。後受呂不韋與秦皇逼交《太公兵法》之害,又看透他們狼狽爲奸的暴政手段,才棄仕與另三位大臣一道歸隱商山,這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商山四皓”之稱呼。

龍天羽聽到黃石公之名頓時想到了劉邦身邊第一謀臣張良,在秦末漢初的年代,雖僅是劉邦手下璀璨明星中的一顆,卻以“柔弱勝剛強”“功成身退”的思想倍受推崇。

三國時代,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天下奇才諸葛亮之時,曾道:“環古鑠今,只有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載的張子房纔可以與之相比……”可知歷史上對張良確有很高的評價。

“你在想什麼呢?能……能跟人家說麼?”女子明眸異閃,彎眉似蹙非蹙,俏目似喜非喜,出口相詢。

龍天羽回過神來,看到她異彩連閃的雙眼,肩若削成,腰若約束,延頸秀項,皓質呈露,氣質恬靜淡雅,如雲秀髮隨風飄散,彷彿謫落在塵間的仙子,叫人望之自慚形穢,驚呆片刻纔回過神道:“沒……沒什麼!”

那女子尚以爲他在尋思詩詞歌賦亦或發人省思的道理,聽他語氣似在隱瞞,幽怨地白了他一眼,說道:“倘若不便相告,不言也罷,人家並沒有爲難之意。”

龍天羽瞧她秀眉輕蹙,俏臉一片聖潔的光輝,玫姿豔逸,儀靜體閒,禁不住說道:“尚未請教姑娘芳名哩?”

女子嬌軀輕轉,仰首望向明月,側身俏立在男子面前,自然中展現出無限美好的曲線和冰清玉潔的仙容,淡淡道:“人家又沒有強迫你回答,幹嘛又來追問人家?難道沒有聽過‘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麼?”

龍天羽愕然吃驚,見她俏容微嗔,輕蹙黛眉,烏黑柔軟的秀髮在頭上結了簡單的髮髻,以玉簪固定,隨意有小撮髮絲散垂下來,另有一種獨特放任的韻味。

當下拱手施禮道:“姑娘你天仙化人,氣質雍容,仿如濯塵世之白蓮,叫我等自愧弗如,龍天羽多有冒犯之處,還請姑娘原諒則個兒,莫要與在下一般見識!”

女子聞言心頭一喜,轉過身來,見他一臉認真的模樣兒,不禁“噗嗤”一下,抿嘴嬌笑道:“你用不着行此大禮,更無須自謙,乾爹他老人家斷言,將來公子必非池中之物,定然錯不了;想來公子平日自負才華,此時卻卑躬屈膝,心中定會瞧不起我這女流之輩。”

龍天羽忙道:“姑娘說笑了,我發自內心地欣賞姑娘,不敢有半分輕視之心!”

那女子笑彎秋月,羞暈朝霞,秀眸射出精湛的光芒,呵氣如蘭道:“呆子!告訴你人家的名字吧!我複姓淳于,單名一個婉字。也不知你日後還會否記得?”

龍天羽心頭一熱,衝口說道:“我會記住一輩子的!”

淳于婉兒冰清玉潤的俏臉浮起兩朵紅雲,在月光的映照下,朦朦朧朧更增麗色,彷彿仙霧縈繞,實非塵世中人。

她沒有再言語,臉頰緋紅地轉過身子,坐在了亭中古琴旁,伸出膚若凝脂的素手撫在琴絃上,“叮叮咚咚”一串琴音流水不斷,節奏漸急漸繁,忽快忽慢,但每個音位都那麼準確,每個音猶有未盡的餘韻,使人全心全意去期待、去品嚐。

琴聲婉轉柔情,猶如天籟梵音,女子心有所思,伴着曲聲清唱起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聲音膩中帶細,柔中帶甜,玉音從鳴,或覺有靈峰橫貫天外,又感似鳴泉落自雲端。

龍天羽已完全融入音曲之中,聽着她唱的正是《詩經·鄭風》的子衿。

詩經是古代文化中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集周代詩歌三百零五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稱《詩經》。

龍天羽也記不得當晚自己是如何回到房內的,只覺自己的思緒隨着琴聲,飄蕩在整個幽谷,甚或整個天地。

接連兩天,淳于婉兒每日三次爲他按時換藥,並將三餐帶入他的房內,細微照顧,俏臉紅暈,卻每次都不肯與他交談,也不和他共餐,弄得龍天羽也不敢亂問。

淳于婉兒每夜彈奏良久,音韻一次較一次輕柔,彷彿琴聲之中充滿柔情蜜意,卻又複雜難明,弄得龍天羽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轉眼三日已過,龍天羽傷勢已無大礙,期待一日,卻未等到黃石公,不禁大感無趣。

屋外月光下的仙子又撫起了琴絃,龍天羽翻來覆去地臥在牀上,心中暗罵自己如此不像男人,面對一個女子竟然手無舉措,虧自己還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要讓這等才女刮目相看,必須要有過人的本領,自己比這個時代的人,多出了兩千多年的知識,這就是財富,應該好好利用,她喜歡詩詞歌賦,就先從這方面入手。

翌日龍天羽走出了房舍,看到夕陽之下,遠處竹林的古亭之內淳于婉兒,正在撫琴。

山亭、竹林、瑤琴、一美人。

山風與琴音融合,空曠清美,仙音縈繞在山谷之內,像是在自娛自樂,又似乎在與大自然溝通。

龍天羽走到佳人一旁,今日淳于婉兒仍是一襲白衣長裙,與她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格外相配,雪膚櫻脣,容顏絕麗,他勉強控制住自己情緒,微笑道:“淳于姑娘,你的琴曲直如天籟一般,讓我敬仰不已,昨晚忽然有靈感,寫下一首詞賦,不知姑娘可否跟着在下的歌詞與聲調,彈出琴曲相和。”

淳于婉兒聽說他要唱詞賦,還是原創的,不禁來了興趣,按住琴絃,點頭道:“這個不難,你儘管唱來,婉兒自會撫出琴曲來和韻。”

龍天羽嘴角揚起一個弧度,十分的有殺傷力,微笑道:“那在下就在姑娘面前獻醜了。”接着他調整好嗓音,以一副深沉的深情清唱道:

“歲月難得沉默,秋風厭倦漂泊,

夕陽賴着不走,掛在牆頭捨不得我,

昔日伊人耳邊話,已和潮聲向東流,

再回首,往事也隨楓葉一片片落。

愛已走到盡頭,恨也放棄承諾,

命運自認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

壯志凌雲幾分愁,知己難逢幾人留,

再回首,卻聞笑傳醉夢中。

笑嘆詞窮,古癡今狂終成空,

刀鈍刃乏,恩斷義絕夢方破,

路荒遺嘆,飽覽足跡沒人懂,

多年望眼欲穿過,紅塵滾滾我沒看透。

自嘲墨盡,千情萬怨英傑愁;

曲終人散,發花鬢白紅顏歿,

燭殘未覺,與日爭輝圖消瘦,

當淚乾血隱狂涌,白雪紛飛都成空。”

一首《逍遙嘆》深沉地唱出來,有一股英雄落魄,看破世間恩怨的意境,淡泊寧靜,蒼涼雄渾,不失賢者雅士歸隱山林,嘯傲紅塵的感覺。淳于婉兒開始十分驚訝這個詞與調,完全與當世格格不搭,但她畢竟乃琴曲宗師大家,很快投入狀態,與龍天羽配合完成了這首詞曲。

撫琴過後,淳于婉兒仍有些不能釋手,站起身來,對着龍天羽婉然一笑道:“龍公子語出驚人,一身賢者氣質,用詞新穎獨特,他日必非池中之物,不知公子,這首詞賦可有名字?”

“我叫它爲《逍遙嘆》!”龍天羽回道。

“《逍遙嘆》,人既逍遙,卻仍不免嘆息,何等的意境才能寫下這樣的詞藻來,公子果然堪有大才,不知公子除此之外,還做有何詞?”淳于婉兒一臉期待地詢問道。

龍天羽有點發懵了,這丫頭果然才女呀,對詩詞這麼感興趣,當下胡謅道:“以前閒來無事,把玩詩經,覺得那些兮字和回覆助詞太多,不能淋漓盡致地表達情感,因此我就胡亂地寫了些詩詞,與詩經風格完全不符。”

“哦,公子也這樣覺得,倒與婉兒想法貼近,公子可否吟出一首自創詩來,讓婉兒也大開眼界呢?”淳于婉兒饒有興趣地問道。

“這個,當然可以。”龍天羽腦海迅速翻滾,想起了一首蘇軾的詞來,念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淳于婉兒這一刻,眼光由異彩變成了吃驚,還是首次聽到這樣的詩詞,如此的有美感和深遠意境,喃喃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婉兒聽到最美妙的詩句——”

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四章 陳勝請王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十二章 鳳舞豔樓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十一章 席前比劍第九章 劍透章平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六章 破衛水師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六章 城關失守第五章 死守關口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章 百步飛劍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三章 水淹廢丘第十二章 愛恨情仇第九章 仙女獻身第五章 插翅難逃第九章 化險爲夷第三章 入室伴狼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七章 歷史步伐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三章 伊人心醉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三章 天羽爭辯第四章 美人虞姬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九章 雲竹山莊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三章 刀境突破第九章 樊噲示威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四章 虎視漢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