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開戰

五 開戰

齊國果然真如風浪所說的那般同意出兵魏國,不過以毛遂的看法,齊王對於上次趙國伐燕的事情很是不滿,所以這次齊國很可能在敗魏之後,會不遵守約定,西進濮陽,爲免被齊國拖累,風浪還是決定要小心爲好,於是便給了廉頗一道手令,讓他密切注意齊國動向,一旦齊國有所異動,立即出高唐南下濟水,逼迫齊國退兵,到時候連薛陵一帶他都別想要了。

而在齊國同意出兵之後,蓄勢待發的趙楚兩國也都做好了戰前的準備,伐魏大戰一觸即發。

趙王宮政事殿

“相爺,魏國爲了防備我們突襲,最近在安陽增兵10萬,看來這次魏國還是打算要跟我們打一場硬仗了。”姚賈說道。

“魏國舉國不超過50萬,這次一下子在安陽增兵10萬,他們果然並不擔心楚國,既然他們將重點目標對準了我大趙,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在安陽給魏軍制造一場慘敗。尉僚,我們現在全國有多少可用之兵?糧草戰資準備如何?”

尉僚道:“這次伐魏之戰,我國能戰部隊多達48萬,還不算上李大將軍手中那近4萬的騎兵,再加上上黨郡近5萬兵馬,合共約57萬。由於督亢去年大收,因此糧草戰資一應俱全,只待相爺一聲令下,便可揮軍伐魏了。”

57萬,這近乎是現在趙國能抽調出來的最大數目了。這幾年來,趙國不斷地擴大領地,先是上黨,後是燕南一帶,之後又攻破函谷關及燕三郡,可以說現在趙國是列國之中領土僅次於楚國的大國,而在領土擴大的同時。兵員也相應的增加,再加上現在趙國實行適當的軍功賞罰制度。所以兵員數目也大大的增加了。

風浪道:“以這57萬兵馬要滅魏國其實不難,但是要想守住魏國土地,不致得而復失,相信並不容易,所以好需要在座諸位共同努力才行。大將軍,你那4萬騎兵訓練進展如何?”這騎兵是此戰的重中之重,所以風浪也自然特別關心。

“回稟相爺。只要相爺一聲令下,大軍隨時都能出發。”李牧堅定地說道。

風浪道:“那本相就放心了,此戰事關重大,本相決定親征魏國,邯鄲所有事宜盡都交給虞卿代爲處理,韓非李斯等人輔助。姚賈,你立即給上黨郡馮劫去一道手令,讓他立即備軍待戰。只要本相命令一到,他便南下進攻酸棗、陽武,進逼大梁城。

李牧聽令,本相令你統兵10萬,入駐中牟城,待本相擊敗魏軍於安陽一帶之後。便立即出兵朝歌,過內河進犯平陽、桂陵,配合我軍形成一道合圍之勢,無論如何都要將魏軍給拖在濮陽一帶。

烏卓、滕盛、滕越聽令,本相命你等領軍10萬趕赴上黨郡,聽候廖立將軍調用。姚賈,王翦、尉僚、滕翼等一衆大將盡隨本相出征,此戰誓滅魏國,一戰而安中原腹地!”

底下衆大臣頓時一陣應和。

35萬大軍蜿蜒的蠕動在邯鄲前往滋縣地官道上,旌旗飄揚。好不壯觀。

五天之後大軍抵達滋縣。南長城及鄴城守將慶舍領軍前來迎接。

次日,大軍過長城。翻越漳水,行進三日之後終於抵達了鄴城。

“啓稟相爺,魏國得知相爺統軍親征,派出信陵君領軍10萬趕赴安陽,現在已經過了內河,預計10天之後便可抵達安陽。如果再加上信陵君的這支援軍部隊,安陽魏守軍將達25萬之衆,而且安陽據洹水防禦,易守難攻,地利對我軍極爲不利。”慶舍向風浪報告最新的消息。

風浪問向姚賈道:“現在楚國跟齊國有什麼消息傳來?”

“稟相爺,楚國出兵20萬入駐鄞陳,只待我軍攻打魏國,楚軍便可直接出兵攻打苦縣,進逼雎陽城,而魏王則以大將晉鄙領軍15萬入駐雎陽城。而齊國則調動頻繁,但是卻尚未有所動靜,很可能也是在等待我大軍攻魏的消息。”姚賈肅然稟報道。

風浪問道:“王翦,滕翼,你們對這場仗有何看法?”

王翦看着大營正中的那張地圖,說道:“信陵君爲人多智,手下又能人無數,這次我軍佔盡人數優勢,恐怕信陵君必定不肯跟我軍直接對抗,而是選擇用地利來拖住我軍。之前魏國派出魏柏年領軍前來安陽佈防,將安陽、防陵、黃城、蕩陰四城形成四角防禦陣形,使得我軍不能對安陽形成合圍之勢,而又能防備西面的中牟李牧所部,如今看來,信陵君是打算用拖延戰術逼使我軍不戰而退。”

滕翼道:“不錯,信陵君這樣一番佈局,我軍要衝破魏軍防禦線恐怕並不容易。如今魏國傾舉國之兵趕赴南北兩條戰線,如果齊國這時能夠出兵攻打薛陵一帶,騷擾魏國東北面,逼使信陵君被迫分兵趕援的話,那麼安陽防禦將大大減弱,如此一來我軍便可順勢南下進攻安陽。”

姚賈道:“但是以齊國如今地態度,他們只想着要混水摸魚,如果要他們一開始便跟魏國直接對抗,恐怕他們一定不會答應的,所以現在看來還是應該另外想辦法才行。”

“其實現在安陽內部也並非完全團結一致,信陵君抵達安陽之後,便是全軍統帥,而魏柏年只能是信陵君的副將,所有人都知道,信陵君跟龍陽君一直不和,如果我們能夠分化他們兩人,到時候魏軍內部不穩。我們就有了可乘之機了。”尉僚冷靜的分析道。

信陵君跟龍陽君不和地事情天下皆知,上次信陵君敗楚軍於雎陽之後,兵進苦縣威逼鄞陳,在佔盡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硬是因爲龍陽君的一場枕頭風,讓魏王改變心意召回了信陵君,自此兩人之間的矛盾就更加深刻了。而且自從上次風浪等人戳穿了信陵君、趙穆、田單三人之間地陰謀後。魏王也認識到了信陵君的野心,對他是處處戒備。還利用龍陽君來架空信陵君魏相的權力,將他投閒置散,如果這次不是趙國傾國之兵來攻,相信魏王也不會再度起用信陵君。

如今魏王聽任龍陽君地建議,用魏柏年充當先鋒,前來安陽佈防,名義上是信陵君的副將。但是實際上魏柏年就是魏王和龍陽君安插在龍陽君軍中地眼睛,嚴防信陵君再度陰謀擁兵自重,所以尉僚所提議地,挑撥信陵君跟魏柏年之間的矛盾是非常可行的。

不過事情卻遠遠的出乎了風浪等人的預料。

信陵君一到安陽之後,便立即架空了魏柏年的權力,將他投放到了軍中,而派出自己地親信將領佈防四城,將整個安陽一帶的防禦線牢牢的掌控到了自己的手中。看來信陵君也應該是看穿了魏柏年很可能會成爲自己軍中地隱患,所以他果斷地將他防備起來,徹底讓風浪等人的計劃落空。

“信陵君不愧是信陵君,有膽有謀,果然厲害啊。”風浪坐在大營之中,雖然剛剛第一次地交接便被信陵君給戳破了。但是風浪依然對整場戰事非常有信心。

尉僚佩服道:“信陵君這次大膽地架空了魏柏年,雖然得罪了遠在大梁的魏王跟龍陽君,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魏王跟龍陽君暫時來說也拿他沒有辦法,不過看來我們的計劃要重新部署了。”

風浪微笑道:“既然被信陵君給戳破了,那麼我們就跟他來明刀明槍的打上一場吧,姚賈,給中牟的李牧發去手令,讓他立即出兵攻打朝歌,得到朝歌之後就地駐紮待命。等候我進一步的指示。

滕翼。你領軍五萬東去,過內河繞過四城防禦線。直取黃城東面地繁陽;王翦,你領軍十萬入伯陽,威逼洹水南面的防陵;而我則率領主力大軍進逼安陽,我要看看,信陵君要如何化解這個包圍圈。”

風浪現在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兵多將廣,以35萬兵馬對戰魏軍25萬,如果集中一地的話,魏國憑藉着手握地利之便,趙軍很難得到任何便宜,可是風浪卻採用多線進攻,所憑藉的就是信陵君不能再分薄出兵力來防禦那些戰略意義較小的城池。雖然繁陽戰略意義相對不大,但是他位處於內河叉道,西北可過河入侵黃城,東南則可入頓丘俯視南方的濮陽。

自從上次魏國將鄴城及洹水北面一帶割讓給趙國之後,也就變相的將整個內河天險分出一半來給趙國,所以風浪如今纔有辦法進犯繁陽。但是如今濮陽跟安陽一帶都還在魏人手中,趙國根本沒有辦法直接突破內河,而滕翼進犯繁陽也不過是小打小鬧,是風浪爲求分薄信陵君注意給出的一招,現在就看信陵君如何接招了。

果然,信陵君在得知中牟的兵馬調動之後,立即增兵5萬到了蕩陰,大有一副你敢南下進攻朝歌,我便西取你中牟重城地打算,料準了風浪絕對不肯放棄中牟而取朝歌地心思,逼得李牧不得不駐紮在中牟,不能動彈。而在處理朝歌之危時,信陵君下令黃城防禦線東進,在內河跟洹水附近駐防,密切關注着繁陽的動向,讓趙國滕翼部除了硬拼之外,別無他途進攻繁陽。

雖然戰事一觸即發,但是對戰雙方卻根本沒有絲毫實質性地接觸,雖然趙國處於主攻地位,處處佔據了先機,但是在信陵君那滴水不漏的防禦面前,趙國也根本無法得到任何好處,整場仗又這樣拖了將近一個月,對戰雙方依然沒有任何想要硬拼的打算,而信陵君也一副好整以暇的等待着,因爲如果形勢就這樣發展下去的話,趙國將被迫就此撤軍。

趙軍大營之中,風浪舒服的靠在了背墊上,腦中浮現出了早就已經深深刻在他腦中的地形圖,不可否認,信陵君在整條佈防上面非常的成功,他料準了齊國根本不敢在雙方決戰之前有所動作,所以他纔敢於如此大膽的將防線佈置在安陽。也就是說,趙國只要能夠突破安陽防線,那麼之後魏國將一潰千里,但是現在問題是根本沒有辦法突破。

信陵君佔盡了地利,如果硬攻的話,趙軍不僅將損失慘重,還不一定能夠突破防線,到時候也同樣不得不撤兵求和,這個也就是信陵君的策略:拖。趙國現在有55萬兵馬在外,單是糧草戰資的損耗就是一個可怕的數字,而魏國雖然兩線作戰,但是如今楚國南面根本沒有開戰,所以真要就這樣拖起來,最後承受不住的肯定會是趙國。

現在魏國在安陽防線上的部隊總共有25萬,蕩陰7萬防備李牧部隊,而安陽10萬防衛趙軍主力,而黃城和防陵各4萬,可以說整個佈防非常的平均,沒有絲毫的漏洞,儘管在局部上面趙國佔據了兵員上的優勢,但是在整體上卻根本得不到任何的便宜。風浪現在手中有20萬兵馬,硬攻根本不可能攻下安陽,所以要想突破魏軍防線,就必須要用活了分離出去的滕翼部、王翦部跟李牧部。

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其中一部對魏軍陣地展開猛攻,利用人數上的優勢佔據主導,打亂魏軍的整條防線,那麼勢必將徹底激活整個局勢,而在這個上面,無疑王翦跟滕翼兩部比較划算,因爲李牧手中那四萬騎兵可是風浪的心肝寶貝,怎麼也不能用騎兵去攻城吧,而再看看王翦跟滕翼兩軍現在的地形,無疑王翦比較合適。

防陵位處安陽之西南,跟安陽、蕩陰互成依靠,配合安陽、黃城守衛着整個洹水防禦線。當然,洹水不是天險,趙軍要過洹水並不困難,所以如果風浪真決心要王翦硬攻防陵的話,只要風浪的主力壓上安陽,而李牧部只需要逼向蕩陰,便能逼使防陵單獨面對王翦部。

信陵君寧可丟失安陽也不願意放棄蕩陰,因爲如果失去了蕩陰,那麼魏軍就將徹底被包圍在了安陽一帶,斷絕了南下之路,到時候就只有任由趙軍宰割的命運了。

“姚賈,給王翦、李牧傳令,命李牧進逼蕩陰,而王翦則渡河進攻防陵,無論如何都必須要防陵給我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