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龍之九子

無名依舊對我和二丫的談話,不置可否,但是從她臉上的細微變化來看,二丫說的關於燕雲十八騎的事,似乎她也不太清楚。

“你的意思是,燕雲十八騎其實就是三十六侍羅?”我對二丫問道,繼續着和她的談話。“你這麼說,有確鑿的依據嗎?”

關於隋唐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過是口口相傳的民間傳說而已,所傳之內容,並不能視作正史,藝術加工的成份更多一點,所以歷史上是否真的有燕雲十八騎,那都還是個問號。

“歷史未必不是傳說,傳說也未必不是歷史。”二丫笑了笑說道:“我想,你也覺得燕雲十八騎和三十六侍羅有些殊途同歸的地方吧,你認爲這難道僅僅只是一種巧合?”

不可否認,二丫的這個問題,確實讓我無法迴避,同樣的武器制式,同樣的一席黑袍,同樣的絕世身手。甚至是同樣不苟言笑的處世之道,以及那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要是硬要說兩者之間有些關聯,也確實未嘗不可。

“那你覺得燕雲十八騎就是從三十六侍羅中分裂出來的,也就是那幫人的前身?”我朝山頂的方向虛指而去,既然無法推翻她的論點,我也就只好順着這樣的假設,和她繼續探討下去。(href=";傲神武尊)

“其實並非如此。”

“哦!”我心中一驚。“那是怎麼樣的呢?”

“你別忘了,燕雲十八騎的主人是靖邊侯羅藝。”這時已經行至半山腰了,一路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假寶哥派出去探路的那三個手下也沒回來。而奪了無名一支箭的那傢伙,應該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特殊情況,否則那支箭早就被他丟回來了,所以眼下衆人都有些放鬆警惕,再加之山路難走,基本都只注意腳下了。

越上一個陡坡,二丫繼續說道:“羅藝的身世,我不太清楚,歷史上記載的也是非常籠統,但我認爲他極有可能就是古羅國王室後裔,也就是說,他擁有掌管三十六侍羅的權利。”

“那按你的推斷,燕雲十八騎是正統三十六侍羅,可爲什麼傳至羅藝手上就只剩下十八人了。”我微微揚了揚眉。“你的意思是,另外那十八人,纔是那幫人的前身,他們早就背叛了羅國王室和三十六侍羅,分裂了出去?”

“不然!”二丫搖了搖頭。“當年乘公從強楚手中,奪回羅國故土一戰,可謂是抱着必死的決心,付出了慘重的代價。(href=";之最強血脈)”

“雖然秦王借給乘公十萬大軍,助他重返家園,但那都不是精銳鐵騎,甚至可以說是一羣烏合之衆。”二丫繼續說道。“所以,那一役真正的主力,還是三十六侍羅。”

“你的意思是,那一戰之後,三十六侍羅折損近半,三十六人只剩下了十八人?”我這時不免一陣唏噓,心中已經隱約有些明白了。

“沒錯。”二丫點點頭。

“可你這說來說去,也沒有說明白那幫人到底是什麼時候從三十六侍羅分裂出去的,還有讓你產生這樣一種推斷的依據是什麼。而且如此一支身懷神秘力量的隊伍,早已被訓練洗腦成爲死忠之士,又怎麼會輕易出現分歧,背叛主人?”我聽二丫說了那麼多,還是沒能說到點子上,這時候已經有些心急了。

“羅藝死後,將燕雲十八騎傳於其子羅成,而羅成當時已經決心反隋,有意歸唐。他怕燕雲十八騎殺戮太重,恐遭李家防範猜忌,遂在羅藝死後,就地解散了燕雲十八騎。並且唯恐這支殺人機器,爲羅藝報仇,屠戮中原,羅成還下令其永世不得入關。(href=";撲倒宰相)”

“就地解散了?”我嘴巴張了多大。“那後來呢?燕雲十八騎去了哪裡?”

“自然是回了關外,不過回到關外之後的去向,這可就說不清楚了。”二丫嘆了口氣。“燕雲十八騎神出鬼沒,無人能探其蹤,自被羅成就地解散之後的去向,別說歷史了,連民間傳說都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不過……”二丫繼續說道:“風雲際會,七百年後,華夏大地再一次迎來一場劇變,而以上古神獸命名的一支神秘力量也再一次登上了歷史舞臺。”

我感覺重點要來了,當即豎起了耳朵。

現在已經快要接近山頂,這時候山路愈發的陡峭起來,大歲儼然變成了帶路的人,走在最前面打着手電。只不過依舊什麼事也沒發生,一路順暢無阻,一行人只管注意腳下,埋頭趕路。

“長話短說吧!”二丫隨即將其中始末對我簡單說明了一番,無名則一直跟隨在我們左右,當一個默不出聲的聽衆。

二丫所說的那場劇變,就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饑荒遍野,戰火不斷的年月。(href=";鬥界天尊)當時一代雄主朱元璋帶領農民起義,一路披荊斬棘稱霸中原,直至一統江山。而世人皆知,朱元璋麾下有一位神人相助,此人就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先知先覺,料事如神的大軍師——劉伯溫!

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的象形一直都是位列仙尊,被傳爲神人,世人皆傳他是玉帝身前的一位大神。因爲凡間動盪,百姓疾苦,民不聊生,被玉帝派下凡間,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

據傳,劉伯溫授玉帝賜予斬仙劍,可以號令四海龍王,隨即率領龍之九子出世,以助朱元璋謀定天下,一統江山,平息了連年戰火,福澤天下百姓。

當時追隨劉伯溫輔佐朱元璋的龍九子,分別是:囚牛、趴蝮、睚眥、贔屓、嘲風、椒圖、螭吻、蒲牢、狻猊,而這九子,或者說是九個上古神獸,在三十六侍羅的編制中,也是佔有一席的。關於這一點,我當時還特意向身旁一直在聽的無名求證了一番,她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說,她們三十六侍羅中,確實有九人,是以龍九子命名的。

如果燕雲十八騎的傳說,你要硬說成是巧合,那麼這個關於劉伯溫和龍九子的傳說,難道也是巧合?

自羅國王室後裔乘公之後,三十六侍羅折損一半,經由羅藝之子羅成將其遣散,在到七百年後的元末明初,原本的十八人再次打了對摺,就只剩下九個人了。

“七百年間,又發生了什麼事,造成到了元末明初時期,三十六侍羅只剩區區九人?”我們這時已經上到了山頂,我一邊注意着腳下,一邊繼續問二丫。

“錯。”二丫鏗鏘有力的回道。“還是十八人,不過是分化成了兩撥人馬,各自爲營罷了。”

“額!”我略微一驚。“這話怎麼說?”

“天下已定,百姓安康,朱元璋之後,燕王朱棣奪了朱允炆的皇位,登基稱帝。龍九子見其英明,天下也歸於安生,便萌生退意,但是朱棣出於私心,不肯放龍九子歸天,後來見龍九子實在不從,便設計將其石化,成爲九尊石獸雕像,正所謂不能爲我所用,只有將其毀之。”

“以三十六侍羅的實力,在只有冷兵器的時代,想要將其一網打盡,豈不是難如登天。所以龍九子並非消亡,只是被朱棣設法困在了中原,無法出關而已。”

二丫說到這裡,我頓時醒悟,那九個三十六侍羅成員,留在了中原,和另外九人相隔關內關外,而古羅地隸屬中原,也就是說,無名他們現在這支三十六侍羅,很有可能就是那所謂的龍九子之後。

“兩撥人馬,分道揚鑣的真正原因,就源於當年羅成的那一道永世不得入關的命令。”二丫看出了我已經洞察了其中的玄機,便接着對我說道。“三十六侍羅一生只認一主,從無二心,在羅藝死去的那一刻,他們的主人就變成了羅成,主命絕不可違,遂十八騎浩浩蕩蕩返回關外,世代罔替,一待就是七百多年,期間從未踏足中原半步。”

“因爲羅成將十八騎就地解散,所以從那以後,十八騎便不曾再有過主人。”二丫嘆了一口氣。“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傳承下去的,不止僅僅只有羅成那道永世不得入關的命令,還有三十六侍羅誕生於世,最原始的使命。”

“守護古羅人的秘密!”我驚詫的插了一嘴。

“正是。”二丫點點頭。“所以時間長了,羣龍無首的十八騎因爲缺少凝聚力,而漸漸渙散成兩派主張。一派堅持認爲要遵守最後一任主人羅成的那道永世之令,一派則認爲三十六侍羅永恆不變的使命纔是高於一切的存在。”

二丫說到這裡,稍微停頓了一下,她看了一眼無名,才接着說道:“猰貐的先人,也就是當年馳騁中原的龍之九子,便是主張重返中原,回到故土,永世守護古羅人秘密的那一派。”

“所以……”我這時已經將一切都弄明白了。“那幫人其實是當年與龍九子分道揚鑣,繼續留守在關外的那一批三十六侍羅成員?”

第61章 對峙老鬼第6章 扭轉局面第72章 真假難辨第17章 前去匯合第40章 一起上路第45章 六個腳印第3章 山百合會第17章 一枚鑰匙第32章 車內分析第22章 無法承受第44章 戰時軍裝第16章 車站尋蹤第37章 去取東西第35章 到底爲啥第4章 差點中套第40章 捅來捅去第33章 一具屍體第12章 後記之那張字條第10章 天之九野第64章 找到東西第6章 當年一行第39章 全靠兒爺第24章 他跟我走第52章 尋找入口第16章 再回羅山第67章 找突破口第五十五六章 去找老齊第9章 落單小鳥第28章 龍潭虎穴第73章 二卷終章第47章 弓不借人第30章 分頭行動第16章 寶哥的煙第22章 一個時機第2章 三寶的血第36章 尋螺會師第21章 血腥探戈第38章 萬事俱備第47章 轉門之後第18章 十二石獸第37章 去取東西第5章 假戲真做第38章 萬事俱備第9章 還肉於鳥第30章 無人島上第68章 倆製造者第31章 水屍蛤蚧第47章 轉門之後第15章 後記之卷軸真相第17章 一枚鑰匙第4章 三男一女第82章 你決定了第15章 六壬盤宮第26章 找到二丫第17章 前去匯合第29章 真無底洞第33章 一具屍體第27章 限界祭血第5章 原來是他第25章 詭異力量第27章 找不到了第66章 三個沙哥第49章 龍之九子完本了向所有人表示感謝第29章 是誰動的第8章 出岔子了第45章 六個腳印第54章 幾方勢力第6章 教授講座第18章 一條後路第19章 再被下套第12章 後記之那張字條第20章 再次醒來第66章 去追他們第71章 終於得救第4章 高速三飛第28章 河水上下第13章 後記之駭浪又起第49章 誰設的局第4章 三男一女第28章 龍潭虎穴第63章 大歲的計第45章 時間不對第51章 真實目的第28章 河水上下第11章 竟然是她第9章 還肉於鳥第78章 拆穿了嗎第72章 真假難辨第33章 是蛆是蠱第13章 後記之駭浪又起第13章 喪心病狂第73章 二卷終章第5章 奇怪的人第39章 陣營不同第30章 如影隨行第10章 兄弟重逢第11章 竟然是她第73章 二卷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