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和氏璧的推論

第181章 和氏璧的推論

春秋二寶中隨侯珠和和氏璧,衆人聽得比較多的就是和氏璧,關於它曾經演繹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完璧歸趙’典故。

“李先生,和氏璧不是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玉璽嗎?”

問這話的是一直給他們做拍攝的那個攝影師,三十多歲,腦後留着小辮子, 倒是有點文藝範。

“這事一兩句話說不清楚,還是先到我辦公室坐會,我給大家泡茶邊喝邊聊。”

幾人進入石子名辦公室,很快一壺茶泡開,香氣升起。

“等等,我把攝像開啓, 也算是留個素材。”攝影師比較敬業,他主要任務就是跟拍, 尤其是涉及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氏璧, 所以覺得將討論的過程拍攝下來應該會有用。

李墨喝一杯茶,口齒留香。

“我也只是隨口一說,關於和氏璧的來龍去脈史書上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其實流傳下來的都是含糊其辭,要說個明白太難,只能根據隻言片語推斷一二。”

“是啊,隔了兩千餘年,很多事情的真相都無法去證實。”朱昌平教授是考古專家,對這方面研究還是比較深刻的, “從出土的文物數據來看, 我個人覺得傳國玉璽和和氏璧關係不大。”

“朱教授,你是這方面的權威,我也想聽聽你的推測。”石子名給他倒了杯茶,又給其他人相繼倒一杯。

“就是閒聊聊, 比如這個傳國玉璽,你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最多, 都是那種很大,很方正沉重的塊頭, 其實在久遠的古代,玉璽尺寸真不大。比如說那個傳國玉璽,三國志說‘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方圓就是周長,漢寸大概2公分多,這麼看傳國玉璽實際尺寸寬約2公分,高2到3公分,實際尺寸並不大。”

“另外從出土的玉璧尺寸中得知,大尺寸的玉璧一般是圓形,直徑10到15公分,厚1公分左右,中間有空,方便穿繩。這種大尺寸比較少,比較多的還是小玉璧,方便隨身攜帶。而和氏璧, 既然也稱之位璧, 那厚度應該相差不大, 最多1公分出頭,並不具備製作成傳國玉璽的條件。”

“聽朱教授這麼一說,這前後還真是有矛盾衝突的地方。”符館長喝口茶笑了笑說道,“史書上記載的我們無法辨別真假,但從一些細節還是能夠推斷出一二。和氏璧在古代那麼有名,秦始皇也不會破壞它只取其中一塊來製作傳國玉璽,這理也說不通。”

攝影師就像在聽故事一樣聽得津津有味,他插嘴說道:“這麼說來和氏璧和傳國玉璽還真沒什麼關係。”

“話也不是絕對的。”李墨放下茶杯接着說道,“我對這些比較感興趣,所以曾經花了一段時間去研究。史書上記載了和氏璧的由來,其中《韓非子/和氏》有這樣一句話‘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

“大家重點關注一個字‘抱’,從這個動作來推斷,那塊未經雕琢的原石塊頭挺大,很重,所以要抱。而和氏璧不管厚度還直徑根本用不完原玉。”

“所以我有個推測就是傳國玉璽的用料根本不是和氏璧,但可能與和氏璧是同源,是用剩餘的原玉雕琢成的。”

李墨說完,又小喝一口香茶。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推論,大家當個故事聽聽就好。”

辦公室沙發上的幾個人都是這方面的老手,他們聽完李墨的推斷也不由點點頭,這事還真有可能。

“其實不管傳國玉璽是不是和氏璧做的,它們都已經失傳。史書上也沒有關於和氏璧的詳細記載,就算它此刻放在我們的眼前,誰也不敢說這個就是歷史大名鼎鼎的和氏璧。”

石子名有點回過味來,他眼睛一亮說道:“如果和氏璧是真實存在的,那它不是跟着始皇帝陪葬了,就是大概率後來落入到項羽手中,從他藏寶來看,和氏璧也有可能就在那些剩餘的鐵皮箱裡。如果能夠找到疑是和氏璧的玉器,那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一巨大的歷史事件去推斷它的真實身份。”

石館長這麼一說,其餘人都看向李墨。

李墨笑笑說道:“我的確是這麼想的,如果不是項羽寶藏出世,就算和氏璧放在我們面前,你們誰能認識呢?一沒根據,二沒線索,就算真是和氏璧,那時也最多被當成一塊古玉罷了。”

“不過和項羽寶藏搭上關係,那出現疑是和氏璧的玉器,我們就有了根據線索去做研究。”

“李先生,我服你。”攝影師豎起大拇指,其他人更對李墨高看一眼,因爲李墨想到了他們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哈哈哈,如果真的讓和氏璧出世,那今後的霸王寶藏館分量就可能要超越你們三大博物館,縱然數量不夠,可關鍵東西好啊。”

三位館長這麼一琢磨,分館除了沒有鎮國之寶的青銅器,可那八十一尊全副武裝的石人兵陣就彌補了一部分缺憾。至於其他的收藏,分館中有項羽十二面金鑼,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是商周時期的兩顆夜明珠,再加上那麼多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盛於的三十多個鐵皮箱裡還不知道有什麼至寶呢,想想那樣的分量還真不低。

“小墨有這樣的志氣還是值得鼓勵的嘛。”

符館長意味深長的笑笑說道。

“符館長,你們還不信。現在那分館正在加班加急的改裝,你們也都知道到時候會給我留一個獨立空間用的。項羽寶藏入駐的時候,我手裡的寶物也會入駐,到時候開一個古韻軒館。”

三位館長一愣,尤其是魔都博物館的劉館長對他了解的還不夠多,不由好奇的問道:“你手裡有多少好東西?”

“也沒多少,就幾件而已。”

李墨接着說道:“明洪武三爪暗龍同青釉雙耳瓶1件,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手鐲1件,唐朝閻立本神品畫作《歷代帝王圖》1件,至於其他的還有唐朝郎餘令的小葉紫檀山水描金圖1件,大明第一狂草祝枝山的《陋室銘》一件,宋朝蘇東坡的蘇軾藏硯1件,壺藝泰斗顧景洲的藏六抽角茶具一套。”

“對了,我手裡還有一塊重十斤左右的烏鴉皮田黃原石一塊,準備找雕刻名家將之雕琢成一個擺件,到時候也放在我那個古韻軒博物館裡。”

“還有幾個小玩意,不值一提就算了。”

李墨說完,屋裡一片安靜,其他人相顧無言。

(本章完)

第989章 青銅短劍第711章 三件巨寶第1183章 求救第640章 旁觀者清第943章 一箱銀元第375章 兩個選擇第941章 謫仙人的神作第734章 解密第12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45章 真沒什麼事?第531章 結婚證第496章 賭業大佬第314章 藏寶圖第461章 女大十八變第947章 一些有意思的線索第988章 青銅短劍第228章 盒中藏硯第829章 寶物帳石碑第1276章 李墨的條件第924章 古老的機械保險箱第950章 急流上的鎖鏈第216章 蛋殼黑陶杯第119章 你算哪根蔥第194章 有美女送吃的第716章 被人盯上了第1295章 嵌寶石黃金椅第1098章 改朝換代第618章 猜測第47章 惹上大麻煩第16章 那一抹青色第319章 可知他的身份?第220章 太優秀也是一種壓力第770章 庫藏品第1056章 我是個講道理的人第916章 灣島帶過來的藏寶第327章 國寶清單第918章 四百零八件藏寶第159章 有子如此第377章 鑑寶鬼才第775章 觸發機關第1093章 夠囂張第280章 心裡堵得慌第422章 還想讓你接手第829章 寶物帳石碑第847章 校方給的小驚喜第1215章 進入第二個副宮第1144章 藏寶洞猜測第1048章 頭蓋骨化石消息第709章 大忽悠第792章 神光幻影第111章 神品畫作第625章 居然被懟了第324章 芸黎有事第1361章 準備出發第888章 準備一探第296章 動身去南廣第1178章 天馬行空的思維第712章 必死之局第192章 圈子第1076章 古韻軒商業銀行第787章 天子駕六第1251章 城鎮集市第3章 清乾隆葫蘆瓶第1006章 真正的鎮店之寶第1246章 盒中藏寶第1015章 三大絕技第727章 轉機第1350章 漢玉出世第1059章 碰面第870章 仿乾隆琺琅彩虞美人題詩碗第1284章 聚集抗議第603章 老大的老大的老大第1212章 讓李墨做主第124章 臭棋簍子第491章 留一點最後的尊嚴第1255章 黃金島和珍寶谷第1277章 波哥大第1349章 解開心結第1084章 菜菜辭職第527章 落紅(二合一)第1270章 黃金湖第1042章 玉牌第1355章 小龍蝦節第364章 取寶僅有五天第1146章 推測第1005章 皇太極調兵信牌第164章 庫房也有寶第1137章 價值八千億美刀的合作第838章 國中之國第896章 入眼所見皆寶物第391章 壓倒性優勢第731章 發威第329章 暴怒第347章 目的地第506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275章 字聖第968章 貪念第126章 巨大銅鑼第526章 思睿同行(5000字大章)第1169章 赤峰古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