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歷代帝王圖》現世

第110章 《歷代帝王圖》現世

“要說李墨的鑑寶能力,毫不誇張的說我是遠遠不如。”

石子名喝口茶水,感慨萬千。

“石館長,你和李墨相識?”一個歷史教授問道。

“我們是在金陵認識的,他說懂得三招絕技,一招是鑑定瓷器真僞的絕技‘彈指辯音’,一招是鑑定字畫的絕技‘天工之手’, 還有一招用來鑑定青銅器的絕技‘高山流水’。我是親眼見他施展過‘彈指辯音’,可以說是神乎其技。”

“石館長,李墨真有你說的那麼誇張?”

另外有個京大教授還有點不信。

“誇張?不,一點都不誇張。你們都知道前不久有人向金陵博物館捐贈了一幅石濤真跡《月下梅竹圖》,據符館長透露,那幅石濤真跡本來懷疑是大千先生的仿作, 但是李墨當着他們的面施展出‘天工之手’,最終確定是明朝石濤的真跡。”

“等那個黃金眼到了,我真要好好跟他交流一下。”

諸位專家教授都開始小聲議論起來,三點剛過幾分鐘,李墨敲響了會議室大門。

他剛推門走進來,就感覺到有十多道目光瞬間凝聚到自己身上。朱昌平站起來招手說道:“李墨,坐這邊。”

他給李墨依次介紹了下在座的京大教授和博物館的專家。

“大家好,我叫李墨。”李墨不卑不亢的行個禮,然後朝石子名笑道,“石館長,沒想到還驚動您了。”

“哈哈哈, 本來朱教授沒邀請我來,是我聽到其他專家的電話內容,一聽是你小子又找到了什麼了不得的寶物,所以就死皮賴臉的非要參加這場會議。”

石子名這麼說當然是開玩笑,不過這也說明他和李墨之間的關係還算極好, 一點也生分。

“小墨, 你也別再吊着大家胃口了, 把你撿到的寶貝拿出來讓我們大家見識一下。”

李墨拿下大揹包, 從裡面抽出一幅卷畫。

“這是唐朝的古畫, 由於原主人保存不當,已經破損嚴重,不過款識印章還很清晰,大家先看看。”

李墨緩慢的鋪開古畫,一個大致輪廓是人物畫像的圖展示在衆人眼前。看到上面滿是蟲蛀的洞和髒斑,會議室裡頓時響起一片惋惜聲。

要知道如果是郎餘令的真跡,以他擅長畫古賢的筆法,這幅畫如果還保存完好,那定是一幅了不得的古董。

“這最後的印章的確是郎餘令三字,篆刻體。”

“看這古畫破損程度,也無法真鑑別它的真假。”

朱教授隨即看向李墨:“這幅古畫先留着,回頭看看能不能修復一下。”

“好的。”李墨隨後當着衆人的面,重新撥開那個朽木卷軸的帽蓋,從裡面倒出一根紫黑色帶描金圖的圓棍。

尤其是紫黑色襯托描金效果,大家眼前一亮,頓時覺得金色耀眼,燦爛的奪目。

“有淡淡的清香,顏色紫黑,紋理不顯, 潤而有光澤,這用料的確是小葉紫檀。”

朱教授隨即又開始鑑賞上面的山水圖,崇山峻嶺隱於祥雲之中,水從深山而出,無始無終,整個畫面意境深遠。

最後看向那兩列字:內藏帝王圖,郎餘令夜筆。

這話可以理解爲,紫檀木腹中隱藏着帝王圖,郎餘令在夜裡下筆留言。

不管從用料,還是山水圖,描金效果,眼前這個應該就是唐朝郎餘令的作品。

“石館長,你看看。”

石子名早就心癢癢,他接過去仔細看了一遍,眼睛發亮,真是好東西呀,比京都博物館收藏的那個郎餘令作品要好幾次層次。

畢竟小葉紫檀這種材料算是木材中的帝王,別的不說,光是這個小葉紫檀木都價值頗高。

會議室裡,每個人都一一看了遍,他們議論個不停,相互提出自己的觀點。

“石館長,你對郎餘令作品非常熟悉,你的結論是什麼?”有個京大的歷史教授問道。

“的確是他的真品,說實話我看的眼熱呀,比我們博物館珍藏的那個都要好。”

在座的專家和教授經過討論一致認定這個‘紫檀描金山水圖’是郎餘令真品。

“小墨,我給你準備了一套專業工具,你挑選個合適的準備打開紫檀木的帽蓋。”

石子名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掏出一個工具包,打開后里面是各種精緻的小刀,鑷子,刀片和一個放大鏡。

這事別人不敢輕易的做,也只能李墨自己動手。他從工具包裡抽出一刀片,然後從自己包裡掏出個聚光手電筒和一塊柔軟的白色毛巾。

“朱教授,等會把光聚到這個位置。”

李墨將紫檀描金山水圖橫放在白色毛巾上,然後在燈光的照射下清晰的看到那條縫隙。

他一手穩住紫檀木,另外一手慢慢的將刀片鋒口插入蓋帽縫隙處。

“下手穩點。”

朱教授小聲提醒一下。

李墨手穩的很,在他聚精會神的撥弄下,紫檀木帽蓋一點點的退出來。

“再慢一點,小心鋒口。”

石館長看的緊張,他也忍不住小聲提醒下。

大概弄了十多分鐘,紫檀描金山水圖一分爲二,衆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向那個露出來的洞口。

“裡面真有卷畫。”朱教授立刻把聚光燈關閉,這種光對古畫的傷害蠻大的,他擡頭看下頂上的燈,“先等等,我把頂上所有小筒燈都關掉。”

等光纖都暗淡下來後,李墨才提起紫檀木抖了抖,裡面藏着的畫被倒了出來。

會議室很安靜,靜的只剩下衆人的呼吸。

李墨深呼吸口氣,將卷畫慢慢的鋪開,偌大的會議室長桌居然還不夠它完全鋪開來。

但僅僅是露出來的畫面就驚呆了所有人,包括李墨。

這幅畫是絹本,設色,畫面位橫卷,是一幅歷史人物肖像畫。畫面從右到左依次畫着帝王形象,僅僅鋪展開來的畫面中有前漢昭帝,漢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宣帝陳頊,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和陳後主陳叔寶。

“大家都讓一下,小心一點,把剩餘的畫面都鋪展開來,《歷代帝王圖》共有十三位帝王畫像,還有最後三個。”

朱教授示意大家都退後一步,暫時不要急着鑑賞。

李墨把先頭部分捲起來,再把最後的部分鋪開來,最後三位帝王形象圖露出了真面目,依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和隋煬帝楊廣。

各帝王形象圖前均楷書榜題文字,且均有隨侍,人數不等,形成全畫卷相對獨立的十三組人物,共計四十六人。

“李墨,快看下畫的最後可有題跋印章之類?”

石館長急切的問道。

李墨目光落在畫的最後,眼中露出精芒,聲音有力的說道:“有兩個,都是篆體,一個是閻立本印章,另外一個是郎餘令藏印。”

“太好了,這十之八九就是閻立本的真跡。”

會議室裡驚歎聲接連響起,有幾個專家已經掏出隨身攜帶的放大鏡靠近慢慢的看起來,他們動作輕柔,生怕不小心碰到它。

(本章完)

第1269章 晚宴第425章 山王坪第763章 反擊的機會第943章 一箱銀元第1198章 秘宮石牆第937章 太不像話第776章 非常危險第202章 黑馬第595章 不必再隱藏第1114章 鋼鐵巨獸第597章 鐵證第743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148章 準備唱一臺大戲第230章 有漏第1151章 李墨出手第175章 詩老傳藝第742章 新的技能第72章 壺藝泰斗第1章 以閃電之名第256章 未被發現的遺址第734章 解密第807章 最終結論第1044章 玩一次大的第628章 強勢打擊第62章 唐宮那點破事第156章 躲避風頭(第十更到)第1071章 四棱四方碧玉筆筒第894章 入口1306.第1306章 不帶他玩了第1227章 南下第804章 四足方鼎第668章 國外的古玩市場第272章 項羽寶藏館第134章 幕後老闆第716章 被人盯上了第603章 老大的老大的老大第106章 一幅破畫(求首訂)第822章 有點古怪第581章 長白山脈第824章 打臉的來了第213章 十笏園(五更)1310.第1310章 宮廷記的大起大落第515章 最早鑄造的銀元第833章 急眼了第150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更,求票求推薦)第688章 被盜的傳世名作第53章 高考第173章 詩老的太極拳第395章 我認輸第551章 來一個幹掉一個第144章 下餌第1003章 神仙眼來了第561章 前因後果第2章 神異的雙眼第643章 兩件首飾第1025章 大戰前第1064章 李墨講寶第23章 秦家大院第1254章 最大的計劃第6章第244章 當年存放的東西第938章 不可救藥第575章 徹底廢掉第164章 庫房也有寶第461章 女大十八變第1104章 唐人手抄本《登黃鶴樓》第1195章 規模龐大的秘宮第498章 太瘋狂第422章 還想讓你接手第951章 外公送的禮第476章 雲錦龍袍,翡翠腰帶第1094章 董其昌的字第978章 預訂一個拜師名額第1138章 地下真有寶第1174章 最大的恐龍化石第593章 清理山谷第914章 2500年前古幣第154章 被歷史帶歪了(第八更)第699章 價值四十億美刀第611章 說寶第579章 暗中憋着一股氣1311.第1311章 新的安排第565章 愛新覺羅家族的聖器第434章 打聽第1232章 師公最後的心願第650章 龍袍鳳袍第364章 取寶僅有五天第166章 唐四,五五,宋六第745章 九層寶塔第920章 還有重寶第9章 吃貨天性第615章 萬歲神衹牌第191章 京都的公子哥第445章 真沒什麼事?第974章 墜河第35章 五屏【竹石孤禽圖】第1253章 黃金寶藏第521章 戴笠的目的(二合一大章)第440章 全靠演技第288章 被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