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痕都斯坦玉器

這些玉器,做工一眼看去,就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漂亮。

玉器的器型主要是杯碗盤碟一類,而且器型也都不算小,但是仔細一看也都能看出來,這些應該都是實用器,並不屬於觀賞器。

這麼大個的玉器,用來做實用器,這氣魄可真是不一般。

而且玉器本身的材質,大多都是碧玉,並不是咱們國人所喜好的那種什麼羊脂白玉的類型,最最關鍵的是,這些玉器琢磨的都很薄。

就那麼薄薄的一層,透光度非常的好,這可和咱們中國古代玉器的雕刻手法不太一樣。

咱們中國個玉器,倒也不是沒有用玉雕琢出來杯碗盤碟的,只不過咱們雕刻出來的那些杯碗盤碟,大多都是被當做觀賞器來使用。

而且即便有雕刻出來的,器物也不會雕刻的這麼薄,一般厚度還都是又講究的,對於透光度而言,咱們講究的不是特別高。

因爲按照咱們國人品玉的角度而言,如果把玉器雕琢的太過薄的話,那麼透光度是高了,可是卻會影響這對玉石品質的鑑定了。

畢竟咱們國人品玉,更喜歡看着玉石內部的花紋變化,並不是喜歡看哪種薄薄的一層玉璧,根本看不見玉石本質的玉器。

另外咱們中國的傳統玉雕師傅,如果做這麼大器型的玉器的時候,往往都喜歡雜色玉雕的手法。

說白了就是在選材的時候,會喜歡使用有雜色的玉石來做原材料,希望使用有雜色的原材料,來提高最後成品的顏色交相輝映的成色,提高成品的美學程度。

如果是選用純色玉石爲原材料的話,一般也會選擇在最後的成品上留皮,一方面是留下原材料出處的考證辦法,一方面也是爲了增加器物最後的美感。

而眼前這種玉器,卻全然沒有咱們中國玉雕師傅琢玉時候的那些條條框框。

這就很是奇怪了,要知道全世界這麼多國家。喜歡玩玉,尤其是做玉雕的國家,到目前爲止,可以說全世界只有中國這麼一家。

哪怕是韓國和日本這樣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度。也會因爲材料貧瘠的緣故,根本沒什麼玉雕文化,他們國內的上層階級就算有收藏玉器的習慣,也都是靠貿易手段,從中國交易過去的玉器。 至於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琢玉的歷史。

而眼前這些和中國古代玉器,風格明顯迥異的玉器,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如果要是不懂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的話,見到這些玉器,肯定會蒙圈,但是金沐晨是誰?

他現在就算不敢號稱只是中國古董專家,但是這樣的東西,卻也心裡有一定的基礎判斷。

不過雖然是心裡有了底,在沒有仔細考證之前。卻也不敢貿然下定論。

他來到這個攤位前站定,然後開始仔細的打量起這個攤位上擺放的這些玉器來,這些玉器有很多品種。

大多都是杯碗盤碟爲主,當然其中又是以碟子,和瓶子最多,還有一些挺漂亮的碗,杯什麼的,不過這些東西,帶着太多使用過的痕跡,雖然也是老物件。但是金沐晨卻不太喜歡。

還沒等他開始細看,那個之前一直無所事事的印度攤主已經迎了上來。

“尊敬的客人,歡迎你來到塔塔爾的攤位前,我這裡專營各種玉器。你喜歡什麼儘管可以隨便看 ,如果有的看得上的,儘管招呼我過來。”

和以前遇到過的那些印度古董攤主一樣,這個印度攤主也一樣非常的熱情,儘管他那一口咖喱味的英語很是讓人難受,但是人家這態度可擺在這呢。

金沐晨笑眯眯的衝着他點了點頭。然後揮手示意他自己忙自己的去,不用管我,我看上什麼會招呼你的。

那位印度攤主 也很是懂事,可能也是和日本人打交道次數比較多,知道日本人的喜好,很快就遠遠的走到了一邊,然後自己摸出一根菸點上開始變抽,邊和另外一邊的一個攤位的攤主聊了起來。

這攤主不在來呱嘈,金沐晨倒也樂的個耳根子清靜,開始靜下心來欣賞這攤位上的玉器。

攤位的最上面,擺放着不少做工精美的玉盤子,這些玉盤子的雕工都很不錯,採用的都是古代西域常見的那種幾何圖形,盤壁都很薄,透光性非常的棒,盤壁和盤底還能看到西番蓮的雕刻紋飾。

盤子的口徑一般也都不小,最小的敞口都有二十多公分,大一點的都能有三十多公分寬,而且深度也都還夠,光是看樣子就知道這肯定不吃用來盛菜的盤子。

這應該是用來裝水果用的盤子,這樣的盤子,哪怕是別人用過的,金沐晨倒也並不嫌煩。

在看盤子上面擺放着的那些玉瓶,一個個做工也都非常的漂亮,大多個頭比較高,基本都是二三十公分的高度,而且和玉盤一樣,玉璧打磨的非常薄,透光性非常的好。

瓶子的形狀也都接近中國古代,西域風情的瓶子的器型,不過通過這些瓶子,就能看出這個類型的玉器,和咱們中國製造玉器最大的不同之處。

咱們中國古代製造的玉器,一般都特別講究素雅,也就是說這玉器,哪怕也是用來雕刻了杯碗盤碟這樣的實用器,但是除了會用雜色玉,或者是在玉器上留皮之外,其他就只是靠琢玉師傅的雕工技巧,以及雕刻出來的花紋來裝飾了,不會再採用其他的裝飾了。

而這些瓶子卻並不是這樣,這些瓶子瓶身上就帶有不少西番蓮,和紹良花的圖案,然後在一些重要的花瓣中間的位置,居然還特麼的有紅、綠、黃、藍等各色寶石鑲嵌期間。

而且還不止這些,在花紋的一些重點紋飾線條上,居然還掐了金線,在瓶子的口沿上還鑲有金邊,這樣的裝飾,可真是讓金沐晨開了眼界了。

光是看到這,基本就可以斷定,這肯定不是咱們中國特色的玉器了。

當然這樣的玉器,也不能說和咱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說起來咱們中國人玩玉,絕對可以說是從老祖宗誕生文明的時代就開始玩起的,比如在中華大地上最早的紅山文化開始,那時候出土的文物裡就有紅山古玉。

而到了後來黃河文明粉墨登場之後 ,那時候無論是夏代,商代,還是春秋戰國時期,都曾有出土過同時期古玉器的文物。

而到了漢朝時期,咱們老祖宗玩玉,終於是玩出了一個新的高峰。

漢朝上至帝皇,下至普通的百姓,就沒幾個不喜歡玉的,但凡有點身份地位的人,在死了之後,都會陪葬一些玉器。

窮一點的,就在嘴巴里,或者py裡塞上一塊玉,有錢有權,身份地位夠格的,那更是要穿着金縷衣下葬。

而漢朝之後,雖然咱們中國進入了一段戰亂時期,可是愛玩玉的習慣也一直不曾丟下。

到了唐朝,宋朝時期,玩玉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哪怕是到了元朝這個由蒙古人建立起來的朝代的時候,即便是蒙古人都深受咱們的影像,愛上了玩玉。

當時蒙古的貴族很多都喜歡隨身佩戴玉飾品,出嫁姑娘的時候,那更是要給姑娘們身上帶上一串玉珠子。

到了明清時代,隨着國家版圖的穩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玩玉的文化更是得到了興盛發展,終於到那位玉癡皇帝出現的時候,咱們中國人玩玉是玩到了一個最高的巔峰時期。

所以現在在古董市場上,乾隆皇帝時期的玉器,那肯定是最值錢的。

哪怕有所謂的漢八刀玉器,或者漢代的金縷衣那樣的寶貝,又或者是紅山古玉都價值不菲,有一些精品的價格,更是可以和乾隆時期的玉器叫板,但前兩個時代的玉器代表,價格之所以高,那是因爲他們身上具備更多的考古價值,而如果說到藝術價值,那還真就沒辦法和乾隆時期的玉器相提並論。

而正因爲這位乾隆皇帝喜歡玉器,所以在他統治的時代,不光是中國國內的琢玉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甚至連帶着一些周邊地區也開始誕生了琢玉的產業。

就比如在當時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西部的地區,就因爲福康安曾經打穿過喜馬拉雅山的緣故,暢通了當地的上路,而誕生了一種專供中國皇帝的玉器。

也就是後來被乾隆皇帝前前後後一共題詩了二十幾首的,痕都斯坦玉器!

這種玉器,說白了就是伊斯蘭風格的玉器。

因爲東西方審美情趣的不同,在西方人眼裡,玉石根本就算不上什麼精美的寶石,所以儘管和西方人接觸爭鬥了那麼多年,但是在伊斯蘭世界,最早並沒有玉器這東西誕生。

哪怕是和唐朝文化交流最多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是在清朝的時候,這種狀況卻發生了改變,尤其是福康安率軍打穿了喜馬拉雅山,一路打到尼泊爾之後,他這一行可不光是爲清政府穩定了對西藏的統治權,最關鍵還是打通了和中亞地區的商路。

第1206章 毒餌第472章 黃金島第144章 多情國王的寶貝第1146章 不簡單第192章 來自法國第658章 日本帶路黨第844章 超級國寶第364章 王學明的試探第599章 德國債券第33章 贏家第1275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579章 密會第1195章 武林秘籍第1283章 怎麼知道的?第169章 外家橫練高手第514章 拍賣會第1285章 好算盤第380章 洗剪吹一條龍第243章 搞什麼鬼?第1144章 旁敲側擊第534章 我做十五第867章 利息第714章 一石二鳥第1131章 滅口第50章 再會美國甜心第154章 上帝都不能阻止我們賺錢第857章 惡狗廣田鬆繁的收藏第1272章 一般黑第188章 與有榮焉?第1248章 統一思想第1296章 坑爹啊第1268章 告一段落第296章 漁夫,螳螂和黃雀!第163章 魚餌第1135章 老爸老媽要來第157章 第一次地下交易第526章 水墨寫意畫的精髓第494章 形勢逆轉第1261章 興師問罪第893章 驚變第263章 美國鬼市第845章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孫第580章 黑手們第375章 恭喜你了,唐迪馬喬!第1109章 仇家的來歷第968章 穿幫第1078章 殘忍的真像?第240章 奇葩設計第1190章 造不如買第1144章 旁敲側擊第1148章 動心第446章 澳洲二手甩賣節第1099章 耍我啊?第495章 最無情是帝王家第400章 奇怪的燒火棍第365章 ‘意大利人’卡波特第441章 薅資本主義的羊毛第769章 有故事的皇帝第815章 恐怖大片第509章 蒙面酒會第366章 意大利往事第904章 刻意逢迎第266章 包圓第746章 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第785章 結束和開始第1056章 假毛賊VS假警察第784章 木馬屠城第963章 可怕的後果第6章 送外賣第486章 豬腳光環第467章 倒天鵝郵票第1031章 齊人之福第916章 天塌地陷第750章 磨刀霍霍第810章 火燒九段阪(2)第1047章 銀行的竹槓第974章 留下他更有用第219章 油畫工廠的變遷第429章 地下小拍第1194章 叛國者第1254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808章 大事件第729章 VIP客戶第430章 免費託第561章 張飛罵李逵第955章 灣灣故博的鎮館三寶第1083章 卸下包袱第878章 警察上門第1059章 碰瓷第1099章 耍我啊?第253章 銀匠大師第157章 第一次地下交易第544章 同行同學第1216章 大好消息第488章 蘇丹陛下第1005章 威逼利誘第1070章 充分準備第373章 驅狼吞虎第629章 要錢不要命第320章 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