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一點恩能抵萬般仇

第250章 一點恩能抵萬般仇

“鴻鵠規劃將西南分部由罪民區搬遷至重慶府,是新東林黨人故意漏給秦王知曉的。甚至丁桓能夠如此輕易的潛回帝國本土,也是在他們的默許之下完成的。”

聽到這些話,楊白澤並沒有流露出震驚的神情。

相反,他早就從一系列蛛絲馬跡中看出了端倪。

鴻鵠雖然是目前勢力最大的帝國叛逆組織,但實際上他們在帝國本土內的生存空間並不大。

因爲被稱爲‘本土’的兩京一十三省,早就被三教九流瓜分殆盡,作爲本序列的基本盤,幾乎沒有留給他們什麼‘縱橫捭闔’的餘地。

他們的主要生存土壤,是帝國本土之外的各大罪民區。

而所謂的基本盤,指的是轄區內百姓的基因更迭和序列晉升的主要方向,要和控制這裡的主流序列勢力相符合。

以成都府爲例,這裡是作爲道門在帝國西南的核心地盤,多年來經過道門思想的潛移默化和刻意培育之下,生活在這裡的百姓已經成爲道門序列從序者,作爲改變身份的最佳選擇。

所以他們在選擇序列之時,大概率都會選擇成爲道門序列。

同樣,他們的基因在一代代的更迭之下,也更適合這條序列。

而剩下的小部分百姓因爲各種原因成爲其他序列,也會在經年累月形成的社會認知的影響下,並不中意自己晉升的這條序列,從而通過人造道基等方式,刻意培養下一代成爲道門序列。

至於那些無法破鎖晉序的普通人,大部分也是生活在以道門各大道觀爲主成立的公司中,做一名勤奮上進的‘工奴’。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鴻鵠成員如果貿然進入帝國本土,或許還沒來得及捭闔煽動別人,自己就會被同化了。

就算不會被同化,暴露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提升。

裴行儉並不是新東林黨的人,而他之所以會被新東林黨提拔到重慶府出任知府,正是看中他這些年在成都縣做出的卓著‘政績’。

成都縣境內能出現儒家序列的夫子廟,背後正是他的手筆。

當然,這其中也和崽賣爺田不心疼的青城集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分出來‘千秋萬代’和‘及時行樂’孰輕孰重。

“丁恆怎麼會如此輕易的跳進坑裡?”

楊白澤對這位‘鴻鵠隱王’的天真感到詫異。

“因爲這是丁桓完成儀軌,晉升縱橫五犀首的最好契機。如果這次機會他錯過了,那他隱王的位置也坐不穩了。”

“雖然新東林黨只是將鴻鵠看作一頭爲自己下蛋的母雞,可一個序六就想在其中稱王,光是靠裙帶關係也不行,自己也得有點真本事。”

裴行儉語氣不屑道:“可他殊不知自己無論最終得手與否,都不可能活着離開帝國本土。”

“那秦王爲什麼要這麼做?”

楊白澤眉頭緊皺,“堂堂的帝國藩王,就算如今淪爲了一隻籠中鳥,也不至於拿自己當誘餌向新東林黨獻媚邀功吧?”

“隆武帝的子孫,確實沒有這麼不堪。”

裴行儉此刻臉上不見絲毫輕蔑和不屑,反而肅穆道:“秦王之所以會以自己爲誘餌,去誘殺丁桓。是因爲新東林黨承諾他,在除掉這位鴻鵠隱王后,就將他的封地由重慶府換到安南罪民區。”

“更換封地?”

楊白澤驚呼出口:“這怎麼可能?”

“在身處絕望之中的人的眼中,哪怕是一丁點虛無縹緲的希望,他也不會放過。”

裴行儉緩緩道:“秦王不是一個蠢貨,相反他是一個胸有抱負的藩王。所以纔會如此義無反顧的踏入新東林黨的算計之中。”

“只要他能將封地換地安南,遠離帝國本土,就能有機會招兵買馬,積蓄實力,數十年臥薪嚐膽,未必不能換來一個越甲吞吳的機會。”

言至此處,一老一少兩人同時陷入長久的沉默。

臉上神色複雜,似在感嘆,又似在哀悼。 許久之後,眸光又冷一分的楊白澤繼續說道:“秦王只會,也只能死在丁桓的手中。”

“只有這樣,這樣才能給這場動亂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新東林黨才能以清剿鴻鵠叛逆的名義,名正言順的將手伸進重慶府。而大義有虧的道門序列,根本找不到任何藉口阻攔。”

“畢竟如果道門序列還要繼續聲稱重慶府是他們的基本盤,那堂堂帝國藩王死在他們的地盤上這件事,不知道要拿多少人出來抵命。”

“所以老師您的意思是,就算李鈞這個變數不出現,他們也會有其他的辦法殺了秦王。在目的達到之後,也沒有必要再下重手懲治李鈞了?”

楊白澤自顧自搖頭冷笑:“新東林黨的人可沒有這樣的好心。”

“真正的變數不是李鈞,而是燕八荒。”

裴行儉沉聲道:“他們沒想到燕八荒會心甘情願獻出自己的意識,成爲大明律的守律人。這件事在黃梁律境之中的影響很大,無論是廟堂上的高官,還是民間的訟棍,都將燕八荒視爲帝國脊樑。”

“而且這些法家序列的人最是講規矩,如今三法司中居然出現了倒戈向鴻鵠的人,接下來法家序列必然會陷入一場清算之中。”

“所以這時候如果有人再動李鈞,將會成爲三法司轉移內部矛盾的把子,從而面對整個法家序列的怒火。”

楊白澤隱隱約約終於窺見了事情的關鍵,喃喃道:“而且李鈞手中還有燕八荒遺留的部分《職制律》權限,除非有人在黃梁律境內殺死成爲守律人的燕八荒,不然只能從李鈞手中獲得這些權限。”

原來真正在背後保護李鈞的人,竟然是那位死去的重慶府錦衣衛百戶。

楊白澤深吸了一口略顯冰冷的朝氣,可依舊感覺渾身熱的發燙。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這一點些許的光亮,正是自己在這個‘利字當頭’的世道之中繼續堅持的原因所在。

即便做不到和光同塵,起碼做到不同流合污。

“老師,您說李鈞會願意去倭民區嗎?”

楊白澤的聲音中透着些許擔憂。

“在這一點上,新東林黨的那些人難得聰明瞭一次啊。”

裴行儉感慨道:“朝廷在實施‘教化’政策,將罪民區百姓視爲帝國本土百姓同等對待之後,罪民區的從序者的數量急劇增多。這些人手中握有了超越普通人的力量後,野心和慾望自然也會蓬勃生長。”

“可當他們發現帝國上層的大門依舊沒有對他們敞開之後,一些野心勃勃之輩自然就轉身投入了鴻鵠這類叛軍的懷抱。”

“長此以往無疑會影響罪民區的長治久安,所以如今新東林黨準備擴大‘教化’的尺度,給予更多的罪民的優待和便利。此舉是在掘叛軍的根基,必然會激起他們的強烈反抗。”

“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去面對鴻鵠的反擊。設立在陽光下的倭民區宣撫使司和行走在黑暗中的錦衣衛,自然責無旁貸。”

“而且對李鈞這種如同蚍蜉般無依無靠的野生武夫來說,一點恩能抵萬般仇。他和佛道之間是源自序列立場的舊恨,但和鴻鵠卻是擺在眼前的新仇。”

“所以那把繡春刀他不會放下,鴻鵠他也不會放過。”

言盡至此,再無可說。

裴行儉擡頭看了眼天邊已經升起的旭日,再看向自己欲言又止的學生。

“行了,我們是時候該去赴任了。”

“是,老師。”

楊白澤將嘴邊的話吞入腹中,拱手行禮。

一老一少迎着旭日紅光,大步走出成都縣衙門。

就在裴行儉擡腳過縣衙門口高高的門檻之時,身上的素色長衫衣襟飄搖,陡然變爲一襲緋色官服,胸口處兩頭雲雁交頸而歌,繞樑不息。

第420章 不是隻有你們武序能打!第433章 對峙第527章 虎與鬼第361章 事兒上見第48章 誰又不是臨淵而行第439章 蘇策往事第258章 荒世集團(四)第196章 暴猿嘯林第528章 誰是小人物第258章 荒世集團(四)第333章 大浪之下,礁石不摧第311章 權限缺口第283章 刀光劍影第323章 百戶明王第268章 武序之戰(二)第245章 風雨將息(一)第339章 堂上雀第507章 官和匪第305章 未時(二)第9章 擦屁股,掀桌子第475章 忘天背命第113章 閥犬紅衫奴第30章 想打架?衝我來!第377章 髒心第515章 何爲鬼第430章 三清不二臣(二)第36章 第一次生意第243章 錦衣王謝第141章 牌九‘虎頭’第19章 清水袍哥第556章 無情無義事,有情有義人第300章 辰時(二)第304章 未時第524章 唱戲與掀桌第37章 槍械盜匪 義肢響馬第279章 仁德資本第121章 暗流涌動(一)第15章 所謂永生第18章 雕版符咒和神識第537章 醒者寡,愚者衆(五)第260章 情聖馬爺第296章 寅時(三)第309章 盤算第237章 意識搬運第506章 衣錦還鄉第75章 襲殺第366章 敞亮第101章 猛龍過江第528章 誰是小人物第505章 一個一個指出來第450章 同門‘情誼’第280章 集議定向第405章 閣皁山第554章 不修天心,修人心第323章 百戶明王第48章 誰又不是臨淵而行第533章 醒者寡,愚者衆第47章 教坊司第18章 雕版符咒和神識第564章 黃粱海獸第47章 教坊司第67章 上架感言第86章 獨夫第232章 大幕掀起第557章 風雨稍停第143章 等你拽第238章 腰斬隆圖第334章 獨行武序第285章 秋鶴第300章 辰時(二)第381章 算計和黑鍋第161章 小牌面第313章 黃擒龍第57章 切磋第366章 敞亮第105章 得手第335章 禍患(謝謝本命紅財神的白銀盟!)第533章 醒者寡,愚者衆第32章 何止三千!第410章 蟄官法第422章 惡鬥第502章 交還是不交第226章 錢財求仙第322章 三息第131章 向前走!第467章 新仇舊怨一併了結(四)第196章 暴猿嘯林第549章 魔威滔天(一)第328章 會場之爭第174章 更怕無人收屍第451章 風雨未央(一)第493章 禍水東引第113章 閥犬紅衫奴第197章 是人非仙第278章 送上門來第566章 跋扈馬王爺,愣種陳乞生第104章 讓他們打第251章 墨舟海運第273章 以暴制暴第538章 醒者寡,愚者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