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

謝觀應輕聲道:“王爺要守北涼,不惜畫地爲牢,不管外人理解與否,都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謝某人對此並不欣賞,但因爲王爺既然是大將軍徐驍的兒子,也就明白了。那麼在這個選擇後,北涼和西蜀即便成爲不了盟友,可同樣能夠不用成爲生死相向的敵人。無謂的意氣之爭,沒有意義,更沒有意思。”

謝觀應盯着徐鳳年,笑眯眯道:“就像你我六人今天是喝着茶,餘味無窮,而不是喝酒,一罈烈酒開了封,喝光了,撐死就是醉死一場,喝的時候很盡興,但是第二天少不了頭疼。”

徐鳳年只問了一個問題,“謝先生有沒有想過,中原會多死幾百萬人百姓?”

謝觀應陷入沉默不語,良久過後,反問道:“那你有沒有想過,如何纔算真正繼承徐驍打爛豪閥根基的深層意志?”

徐鳳年冷笑道:“謝先生是想說,從大秦帝國到大奉王朝,再到春秋九國,就沒有哪個堪稱中原正統的皇帝,是寒庶出身?只有出了這麼一個皇帝,徐驍馬踏中原,纔算功德圓滿?”

徐鳳年放下茶杯後,緩緩說道:“或者按照謝先生的說法,有意思?”

謝觀應爭鋒相對道:“大秦稱霸時,洛陽是那中國之地,大奉時,青州是中原,到了離陽,江南纔是中原,如果有一天,多死幾百萬人甚至是千萬人,卻能兼併整個北莽,讓北涼這西北塞外成爲中原,又有何不妥?功成之後,贏得數百年天下大定,今日多死之人,就是後世少死之人。”

徐鳳年搖頭沉聲道:“有些賬,不是這麼算的。”

謝觀應並沒有因爲徐鳳年的反駁而惱羞成怒,笑意輕鬆,“都說王爺向來從不做虧本的買賣,跟西域爛陀山的六珠菩薩是這樣,跟徽山大雪坪的軒轅青鋒也是這樣,跟化名寇北上的涼州副將寇江淮還是這樣,跟魚龍幫那個叫劉妮蓉的小姑娘更是這樣。在來陵州之前,我跟蜀王打了一個賭,賭你會不會讓呼延大觀正大光明出現,結果是我輸了。可見王爺這趟南下,看上去氣勢洶洶,其實還算有誠意。”

徐鳳年笑道:“謝先生是一位謀國之士,但卻不是什麼精明的生意人,並不瞭解我到底是如何跟人做買賣的。再者,謝先生不如黃三甲,這麼多年不過是拾人牙慧,黃三甲把春秋當作一塊莊稼地打理,親歷親爲,風生水起。可謝先生你歸根結底,只是個翻書人,前半輩子遠遠稱不上寫書人。春秋謀士,黃三甲,我師父李義山,元本溪,納蘭右慈,甚至不算嚴格意義上謀士的張鉅鹿,都要比先生更加……沒那麼畫地爲牢,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當然,先生臨了,耐不住寂寞,試圖爲自己補救一二,於是在天下找來找去,從頭翻了一頁頁春秋書,這纔到了自古不成氣候的西蜀,想要別開生面。”

謝觀應神情一滯。

謝謝如墜雲霧,不理解這個姓徐的到底在兜什麼圈子。爲何養氣功夫極好的謝先生會爲之當真動怒?

徐鳳年突然轉頭看向她,壞笑問道:“謝姨,聽不懂了吧?”

謝謝頓時爲之胸悶氣短。

澹臺平靜會心一笑。

她作爲世間最擅長望氣之人,有一點點蛛絲馬跡就足以讓她探尋到天機。比如黃三甲的“寫書”身份,謝觀應的“背書”職責。黃三甲的大局不動小處篡改,最後的結果竟然不是早早暴斃,而是硬生生熬到了古稀之年,大概也稱得上是善終了。這足以讓一絲不苟兢兢業業背書的謝觀應感到憤怒,就像兩個同年考生,有人鑽了科舉空子輕輕鬆鬆進士及第,另外一個本本分分應考,自認才學相當,才撈了個同進士出身,如何能夠不憤憤不平?現在又有一次機會擺在眼前,於是後者想要搏一把,不但要把黃三甲,還要把荀平、元本溪、李義山、納蘭右慈、趙長陵這些“科舉同年”都全部壓下一頭,他要讓自己贏得問心無愧。聖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澹臺平靜之所以會離開涼州來陵州趟這渾水,正是她跟半個同行的謝觀應走到了徹底的對立面,認爲謝觀應的行徑屬於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大逾矩”!至於之前謝觀應捕捉西蜀蛟龍,那僅是兩人分道揚鑣的微妙兆頭,不過她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被人當面破道天機的謝觀應一笑置之,以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王爺說趙惇死早了,我倒是想說趙長陵死早了。”

他又補充了一句,“李義山則是死晚了。”

徐鳳年面無表情道:“同樣作爲謀士,元本溪是死晚了。”

謝觀應看着這個年輕人,哈哈大笑,問道:“那敢問我謝某人,是不是也死晚了?”

徐鳳年沒有說話,但是徐偃兵和澹臺平靜已經同時站起身。

謝謝完全不畏懼這種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氛圍,相反有一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快感。至於自己的生死,她早已置之度外,而且她不覺得站在他身邊,自己會

有什麼危險。

錯過了這個男人的春秋,她不想再錯過他爭奪天下的任何棋局。

就當謝謝以爲那徐偃兵和南海觀音宗宗主會大打出手,她今天再一次猜錯,同爲女子的澹臺平靜用看白癡的眼神看着她,問道:“在這裡等死?”

謝謝正要說話,就給身材高大的白衣女子拎小雞一般拎出院子。更讓謝謝吃驚的一個事實,是跟她們一起離開的,還有那個照理說應該留在院子裡給那家

夥當幫手的徐偃兵。

那姓徐的難不成是想要以一敵二?

瘋了吧?

澹臺平靜隨手把謝謝輕輕丟開,望向院落,問道:“真的沒問題?”

徐偃兵平淡道:“最壞的境地,也就是讓呼延大觀趕回來。”

澹臺平靜感慨道:“個人而言是這樣,但是對北涼來說,已經是最壞的處境了。”

徐偃兵點了點頭,沒有否認,不過他轉頭笑道:“不過澹臺宗主不覺得這樣的北涼王,會比較解氣嗎?”

澹臺平靜無奈道:“別的不說,這場賭氣對整個天下的影響,肯定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徐偃兵笑了笑,“越是如此,才值得徐偃兵這種不懂廟堂不懂大勢的無知匹夫,選擇站在北涼。”

謝謝冷笑道:“一個境界大跌名不副實的武道大宗師,逞什麼匹夫之勇。真當自己天下無敵了啊!”

從來不跟一介女流一般見識的徐偃兵,破天荒罵道:“你個娘們懂個卵!”

謝謝瞠目結舌,她總不能辯解自己其實懂個卵吧?

此次陵州之行,確實讓這位蜀地男兒盡折腰的大美人有點心理陰影了。如果不是因爲那個男人也出自北涼,她都要忍不住腹誹一聲北涼蠻子了。

鬧市中,原本忙着給媳婦女兒挑選幾樣精巧物件的呼延大觀,翻了個白眼,不再跟掌櫃的討價還價,悻悻然離開店鋪,顧不得會不會惹來街上百姓的震驚,拉起鐵木迭兒手臂一躍而起,轉瞬過後,兩人便無聲無息落在了那棟宅子外頭。對徐偃兵和澹臺平靜抱怨道:“這是鬧咋樣啊,這也能打起來?”

謝謝終於找回了場子,嗤笑道:“呦,得力幫手來了啊,是不是很快就有成千上萬陵州兵馬也會火急火燎趕來?”

呼延大觀懶得理會這個女子,自顧自看了眼院落那邊,十分驚訝地咦了一聲,嘀咕道:“這也行?”

鐵木迭兒欲言又止,大概是想問又不好意思問。

呼延大觀始終擡頭目不轉睛望向院子高空,下意識習慣用中原語言說道:“當年送了你兩個字,你蠢得很,這麼多年一直沒能理解透徹。所以才讓你一路跟隨徐鳳年,是希望你先真正走近這位差不多同齡人的大宗師,然後再走出去。”

沒聽懂呼延大觀說啥的鐵木迭兒一臉茫然。

呼延大觀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紕漏,改用北莽腔調沒好氣道:“教你兩個字,離譜!想要有朝一日境界高出徐鳳年,你就要先擺脫他。當年王仙芝每逢李淳罡與人比試,必定會厚着臉皮在一旁觀戰。很多人也這麼多做,但是非但沒有離譜,反而對李淳罡越來越高山仰止,然後就一輩子站在山腳看山頂風光了,只有王仙芝咬着牙亦步亦趨,走到了高處,最終勝過了李淳罡,哦不對,當年是打平。那時候李淳罡心灰意冷,自己把位置騰出來讓給王仙芝了。之後王仙芝尤爲難得,沒有止步,境界攀升一日千里,行至最高處,仍要山登絕處我爲峰嘛,其實這個道理我也懂,就是實在沒那份心氣去做而已。離陽有個叫斧丁的年輕人,如今在東海武帝城繼承了王仙芝的半數衣鉢,只不過他在輸給徐鳳年後,暫時還沒能離譜,不過你小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沒法子的事情,你那悟性跟我比起來,真是讓人感到絕望……”

聽着呼延大觀久違的絮絮叨叨,鐵木迭兒咧嘴微笑,天底下比他腰間那柄廉價佩劍更讓自己感到親切的,應該就只有這個老男人的貶人和自誇了。

但是他第一次看到這個男人真正出手後,在一旬之內接下徐偃兵兩槍後,鐵木迭兒不得不承認呼延大觀,真是天底下最暴殄天物的傢伙。

呼延大觀突然輕聲感嘆道:“傻小子,我開始不奢望你這輩子超越徐鳳年了,但你一定要緊緊跟在他身後啊。”

鐵木迭兒憋了半天,終於還是壯起膽子把內心深處一句話說出口。

“我鐵木迭兒,我的劍,我的劍術,從一開始就是世上唯一的。我不需要學誰。”

呼延大觀聽到後愣了愣,轉頭看着這個跟自己一樣從北莽走出來的年輕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瞧你了,很好。”

呼延大觀揉了揉下巴,一本正經說道:“難怪我呼延大觀會選中你,原來是性情相似的緣故啊,害得老子這些年在離陽時不時捫心自問,是不是當年豬油蒙心外加瞎了狗眼纔去點撥你。就憑這一點,你小子以後當上天下第一,沒跑了!”

不遠處的謝謝整個人都呆滯了,這位不要臉得很用心的傢伙,就是那個被尊稱爲一人一宗門的北莽大宗師?那個號稱原本有望頂替拓拔菩薩去跟王仙芝爭奪天下第一的武道天才?

然後謝謝感到有些頹然無力,覺得還是早些回蜀地吧,外邊世道的這些個男子,從姓徐的,到徐偃兵,再到這個呼延大觀,真是個個王八蛋至極啊。

院中。

陳芝豹依舊紋絲不動。

謝觀應則正襟危坐,只是這位讀書讀出大境界的讀書人,尚未有絲毫如臨大敵的跡象。

徐鳳年望向杯中茶,念頭起,水起漣漪。

曾有北莽劍氣近黃青,遞出大半劍,十六觀生佛。

徐鳳年滿是嘲諷地說了一句“原來有這樣的讀書人啊”,隨後輕輕舉杯,仰頭一口喝光了一杯茶。

然後可謂閱盡人間滄桑的謝觀應看到一幕,讓他都忍不住歎爲觀止。

院中有無數“來客”,橫空出世。

有羊皮裘老頭好似站在山巔高處,高呼一聲“劍來”。

有中年劍客倒騎驢拎桃枝,飛劍縈繞飛旋。

有白髮如雪的魁梧老人負手而立。

有雙縷長眉的老者盤腿而坐,作吃劍狀。

有矮小缺門牙的老人,彎腰背匣而行。

有年齡懸殊但神態酷似的三個道士,並肩而立。

有身穿相同道袍的三位武當道人,有人低頭皺眉解籤,有人平視伸指欲斷江,有人昂首負劍前行。

有雙手空空的年邁老者,人至即劍到。

有人屹立於紫氣升騰的雷池中央。

有符將紅甲氣象森嚴。

有綠袍女子像是在憑欄托腮遠望。

有偉岸男子持槍面北。

有蟒袍老人雙袖纏紅絲。

有高大老人腰佩一柄冰雪涼刀……

持續不斷有“人”出現。

還算寬敞的院落,地面站滿人,空中也懸滿了人。

甚至最後連謝觀應身邊的石凳上,也坐了一位病容枯槁的文士,似乎在嘲笑着謝觀應。

這數十人,聯袂道盡了春秋百年的寫意風流。

第28章 大字誓殺貼第171章 摘刀撕面第102章 自在不自在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148章 是誰先見他白頭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302章 西楚霸王(四)第51章 數風流人物第126章 雷聲第58章 九十之爭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407章 豪賭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108章 念來念去都是情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137章 胭脂評胭脂第73章 廟堂之高第154章 西遊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71章 想拎酒而回第80章 樹葉紅了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144章 銅錢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59章 劍仙晚到一百年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67章 隱相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8章 將軍甲涼王袍枇杷樹第40章 賣劍作畫睡青樓第51章 廟堂老樑,北涼青壯第37章 老牛嫩草第288章 天上大風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58章 風過臥弓城第158章 風過臥弓城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126章 水落石出的密信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169章 可惱第336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三)第40章 新無敵(中)第165章 讀書人第141章 女子剎那第412章 天人攔仙人第134章 拋人皮第100章 觀音身後萬鬼夜行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392章 無我這般幸運人第252章 日出東方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314章 收屍第151章 你方唱罷第19章 教你一劍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8章 問劍答劍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301章 西楚霸王(三)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78章 雨停收春秋第129章 怎麼殺一品高手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114章 一口缸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95章 狗刨江湖第5章 勿念勿等第336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三)第157章 死儘儘死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99章 大王巡山第10章 佩涼刀上朝第369章 一氣呵成第83章 救人第167章 女子心思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22章 沒有你們的天下十人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171章 葫蘆口築京觀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121章 開門不見山第138章 兩百歲說百年江湖第296章 我徐鳳年在第109章 一張書頁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30章 清明灑黃紙第83章 這麼高第11章 胭脂探花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105章 咫尺風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