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

武當自打老掌教王重樓仙逝後,本就不多的香火便又清減了幾分,所幸牌坊後的近千個老道人、中年祭酒與道童們過慣了清貧日子,屋漏便縫,衫舊便縫,培幾窪菜地,養幾籠雞鴨,倒也沒什怨氣。倒是此時一個年輕道人蹲在玄武當興牌坊後頭唉聲嘆氣,身旁跟着蹲了幾個附近道觀裡的頑劣掃地道童,一個個爭搶着要這道士說些書上的情愛故事,這故事兒聽着可比道經要有趣多了,可就是過於淒涼了點,裡頭的男男女女怎就沒一個有好下場的,聽身邊這位說書說到了臨近結尾,愈發揪心了,這不強撐着被師父拿板子抽也要逃掉道課偷溜出來?

“太上師叔祖,這本書裡咋有那麼多燈謎、酒令和詩詞哩,該不是都是一個人想出來的吧,要是真的,寫這書的得有多大的學問才行?差不多能跟太上師叔祖比了吧?”一位才武當山沒兩年功夫的小道童怯生生問道,小道士生得脣紅齒白,十分靈氣。雙手託着腮幫使勁望向一旁師父的師父的師父的師叔,按理本該喊掌教的,可觀裡似乎都說這位太上師叔祖不太喜歡,就依舊按輩分來喊了。

“瞎說,寫這書的哪能有師叔祖的學問厲害!”一個稍微早些入山的小道士出手打了一個板栗,一臉的正色凜然,被教訓的年幼小道童捧着腦袋不敢反駁。

“不是瞎說。寫書的這位若與我辯論道教義理,估摸是說不過的,可這些情情愛愛,我就差了十萬八千里。這便是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了,你們以後與師父們學習經文,碰到難題,莫要以爲師父們說的都是對的。一些師父們責罰而你們卻不覺得錯的事,可以去蓮花峰上找我,若我仍是說你們錯了,你們還是不服氣的話,還可以下山去尋個對錯,如果有一天覺得找到了答案,我與師父們是錯的,可以回山告訴一聲我們真的錯了,假若發覺自己錯了,也不要覺得有甚丟臉的,記得咱們武當的山門永不閉。”年輕道士微笑道,揉了揉最小那位道士的腦袋,笑容溫煦。

“太上師叔祖,我覺得師父一不高興就打我們板子就是錯的啊,你覺得呢?”那小道童天真問道。

年輕道士輕聲笑道:“我小時候也捱過幾次打,可這會兒知道大多次的確是自個兒錯了,幾次不對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去計較了,師父師兄們都不是沒脾氣的聖人,難免會有些錯。武當千年來,記載在冊的道士有十數萬,可玄武天尊的雕塑才一尊,咱們啊,包括我在內,都是凡夫俗子,得許得別人犯錯,許得自己犯錯,莫要鑽牛角尖,那就要活不快樂了。好不容易來世上走一遭,總悶着生氣,你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也無趣,再說了,咱們是出世人,榮華富貴什麼的,無非過眼雲煙,道成瓦礫盡黃金,丹藥爐中自有春,武當爲我枕,我枕是武當,就夠了。”

一個年紀稍長的小道士悄悄道:“師叔祖,可聽說富貴人家都天天吃肉呢,我可饞嘴了,肚餓唸經時我總想着就流口水。”

俊雅出塵輩分最高的年輕道士微笑道:“天天吃肉與日日粗茶淡飯可不就是一樣嗎,清風,師叔祖給你十個饅頭,第一個嘗着美味,那第十個饅頭是啥滋味?”

道號清風的小道士苦着臉道:“十個饅頭,撐死啦。”

年輕師叔祖哈哈笑道:“對啊,山上山下都是這個理,掌教師兄說過道高不如人心高,我們若貪心了,可就沒止境了,山上呂祖登仙前掛劍於南宮月角頭,那把劍最厲害處知道是什麼嗎?”

“聽師父說可以飛劍千里!”

“肯定是斬妖除魔啊!”

……

答案林林種種千奇百怪,年輕師叔祖聽着微笑不語,等寂靜下來,才柔聲道:“呂祖看似留下三尺劍,實是留了道根與武當,教我們要以青鋒寶劍斬去煩惱、貪嗔與色慾。”

“色慾?”最幼道童一臉茫然。其餘幾個懵懂略知的少年道士都嘿嘿笑着。

“我讀的書叫《東廂頭場雪》,裡面一些略過的男女事便是了。”年輕師叔祖笑眯眯道。

“太上師叔祖有色慾嗎?”小傢伙刨根問底了。

不等師叔祖回話,小傢伙就被小師兄小師叔們痛打一頓了。

年輕師叔祖再次替他揉了揉小腦袋,輕聲道:“有的。”

身邊響起一陣驚訝的啊啊聲,卻沒有誰覺得自稱有色慾的武當山上年輕祖宗人物如此一來便不高大不學問不和藹了。

年輕師叔祖呵呵笑道:“自知不好,不是壞事。這與我們道士求天道一般無二,自知道不在我手,纔要去求個道。”

“師叔祖,你還沒求成道嗎?”一個少年道士忐忑問道。

“不好說啊。”年輕師叔祖實誠道。

這時一批從雍州來的老年香客總算走過十幾裡的神道,氣喘吁吁來到牌坊下,年輕道士立即起身,招呼身邊小道士一起去幫忙提拿行囊。上山時,道童們嫺熟介紹武當山景與道觀,老香客們約莫是覺得小道士們可親可愛,都露出滄桑笑顏,走走停停,疲態漸消,年輕師叔祖知道後輩們不可能送到山頂,就讓他們先下山,獨自拿起所有行囊,老人們過意不去,這位一路上言語不多的年輕道士笑着說沒事沒事,老香客見他上山如行雲流水,說不出的神奇風采,的確不像是在故作輕鬆,便放心許多,沒了小道士,老香客終於問起一個略微敏感的問題,繞不開武當山新老兩位掌教,這批雍州老香客們上次來武當已是十多年前,這次差不多是此生最後一次登山燒香,他們大多對武當印象不差,只是家中子孫更多願意捨近求遠去龍虎山,他們的身子骨走不動,不過言語中透露出他們如能年輕個二十年,說不定這趟真就去連續出了三位國師的龍虎山了。

那個背起衆多行囊的年輕道士聽聞這些,也不說話,只是微笑,顯得憨態。看在老香客眼中,反而要比竭力給武當山說好話來得順眼舒服很多。

一路緩行上山,臨近山頂,才遇到一位坐望雲海悟道的老道士。

老道士好不容易認清負重上山的年輕道士容貌,趕緊起身畢恭畢敬打了個稽首,道:“見過掌教。”

年輕道士笑着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十幾位老香客們不太相信耳朵,齊齊望向陪了一路便聽了一路龍虎山如何了得武當山如何清冷的年輕道士。

他們的確有聽說武當山上的掌教出奇的年輕,這一趟上武當燒香很大原因便是希冀着能與新掌教見上一面,遠遠瞧幾眼,就當沾沾仙氣也好。

武當不管這百年來如何式微,終究是曾經力壓龍虎山的道教祖庭,有仙人王重樓珠玉在前,對於新任掌教,香客們都還是打心眼視作神仙高人的。

可這位年輕神仙,咋就給咱們這幫糟老頭子背行囊了?!

第40章 新無敵(中)第93章 江湖登高第54章 烏鴉嘴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38章 我以黑劍殺白雪第38章 誰家兒郎刀在鞘第171章 哥第284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七)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293章 安身之地無處安心第91章 吃紅薯第140章 以北第405章 拒馬第72章 北望第209章 一塊肉第20章 垂死一劍第377章 舉世皆敵第422章 馳來北馬多驕氣第131章 上柱國老供奉第194章 二姐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134章 拋人皮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36章 天上劍仙三百萬,遇我一柄北涼刀第43章 人屠第171章 哥第186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五)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19章 第一顆石子,紫衣攔江第135章 拋過河第207章 欠債不還錢,說與山鬼聽第382章 大戟橫江第173章 兩份謀略兩顆頭顱,賀新涼第67章 隱相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121章 第一刀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23章 山上老道第122章 大秦皇帝鎮國符第72章 青羊宮裡殺神仙(上)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117章 九問第50章 急着投胎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36章 北謝南李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181章 請老祖宗赴死第391章 祿球兒第8章 東魁第181章 西北狼第2章 風聲雨聲讀書聲第139章 喝喝喝第185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四)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108章 今天不讀書第155章 抔土第50章 王見王第78章 吳家百騎赴涼州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1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45章 雪中第317章 中原宗師,盡至關外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121章 坐井觀天第75章 打趴下第206章 當下又憂鬱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70章 穀雨大雨第356章 處處殺氣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99章 大王巡山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183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中)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第58章 小拓跋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39章 赤腳第66章 長短術第12章 鼠吃糧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169章 我在陸地觀滄海第400章 快哉快哉番外第六章第49章 呵呵姑娘第108章 今天不讀書第83章 這麼高第50章 王見王第175章 步步長生蓮第117章 風水第27章 最是能殺人第109章 魔頭坐佛上第92章 女俠和錢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