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2)

第三一三章同志,我們是一路的2

慶安城內的大火,很快就讓城外戰場的雙方人員都注意到了。

閔中原奇怪,自己沒有下達攻城命令,這鬼子控制的縣城突然就火光四起,濃煙瀰漫,難道是‘天譴’?

閔中原當然不信這種鬼話。

滿是疑的閔中原,轉問身邊的旅參謀長:“是那支部隊在攻城?”

“旅長,有一個營倒是在慶安城外,可是這個營只有重機槍,連迫擊炮都被1團借走了,旅後勤的炸y也不多,根本就沒有下撥給作戰部隊。這個營是2團的,團長謝大元倒是回去了,就在這個營。他是個惹事的主,但還沒有愣到沒有攻城武器,他就敢拿腦袋去撞。慶安在我們眼裡,遲早要攻的,但沒有旅部的命令,我不相信,謝大元有這個膽子。”

“再說了,攻城?他謝大元拿什麼去攻城?”

“這就奇怪了,城裡的火光濃煙,可不會騙人,那煙衝的,就快將小半個縣城都罩住了。”閔中原心下狐疑,是福?是禍?他倒是能分得清楚,總是城內的鬼子遭殃。

“難道是城內的黨組織發動黨員,配合主力破城?”

包洪志話一說口,自己也差點被嗆着。無他,因爲他這個話連他自己也不信。慶安不過是小縣城,卡在綏鐵鐵路支線,說重要,不過是控制整條鐵路線而言的。

現在綏化在日軍手裡,鐵力被我軍控制。

慶安的作用對日軍來說,不過是阻敵在外,將戰火拉出綏化而已。

“命令部隊全力攻擊,準備衝鋒。”

兩軍交戰之初,日軍就受到了警衛旅中阻擊手的強力狙殺,軍官傷亡慘重,雖然總的兵力還有不少,但是缺少軍官的指揮,日軍進攻已經無章法可言,部隊也苦苦支撐着防線,正在蓄力突圍。

安倍道雄已經沒了心思,再更閔中原一較長短,突破警衛旅防線越過呼蘭河。

現階段,對於安倍道雄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回到慶安,固守城池。

幸好,這段距離並不算遠,只要突圍成功,留下一個校隊的日軍阻擊,幫助大部隊擺脫糾纏,日軍還是能夠在20分鐘以內,強行退守城內。

安倍道雄也看到了城內的大火,此刻他更是臉鐵青。

最怕的,最擔心的,還是來了。

安倍道雄斷定,放這場大火的不是別人,正是在城內的皇協軍,更確切的說,是向懷章。

如此的局面,安倍道雄想回去是回不去了。要是部隊一退,警衛旅會跟着退守的日軍,攻入城n。那時候,就是安倍道雄最不想預見的巷戰,在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

進攻一方,只要穩紮穩打。

一個院子、一個院子的爭奪,一條街、一條街的肅清,安倍道雄手下這幾百日軍算是全都要交代在這裡了。

退又不能退,打又打不過。安倍道雄咬着後槽牙,還是決心給城內留下的加強中隊多一點時間,說不定短時間內,能夠肅清僞軍的叛:“重機槍掩護,19小隊準備衝鋒”

沒有多加細想,安倍道雄下達了反突襲命令。

這道命令一下,就等於這500日軍,要防禦住警衛旅一個多團的兵力,並堅守一個小時以的時間。

是滅亡,還是跳出昇天,這已經不重要。

事實,安倍道雄已經做好了戰死的準備,作爲一個日軍大佐,在戰場,他已經早就不用不了那把家傳的寶刀。此刻,他的刀已經出鞘,但是安倍道雄並沒有打算將這把刀揮動在衝鋒的道路,而是準備自殺。

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這一步,安倍道雄也明白一個道理,無力迴天。

阻擊安倍兩個中隊的戰場距離慶安並不遠,就是站在平地,就能遠遠的眺望到那座算不高大的城牆。

最多也就四五里的樣子,用望眼鏡看,城頭的人影都能看的真真的。

安倍道雄不是沒有擔心過,城內一個加強中隊的日軍是否能夠彈壓住向懷章這頭狐狸。

關東軍對待滿洲和朝鮮的政策差別是非常大的,朝鮮作爲早就彰顯日本殖民統治的區域,青壯被吸收進入日軍中,成爲關東軍的衛戍部隊,或者直屬守備部隊,非常常見。但由朝鮮籍貫組成的日軍,除了少數低級指揮官會由朝鮮人擔任之外,軍官大部分是日本人,控制不會有問題。

但是東北軍投降部隊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關東軍處處壓制皇協軍,層層壓制之下,皇協軍的兵力已經縮水到了三四年前的一半,甚至更多。有些部隊,空有番號,卻無兵營,就是很好的解釋。

還有就是原先投誠的東北軍將領們,也絕跡想不到,日本人會卸磨殺驢。

32年的時候,整個滿洲,僞軍大概有14萬人左右,而當時的日軍只有4萬。

老東北軍,裝備雖然比不日軍。

但在當時國內國民政fǔ的部隊中,也不算是差的。擁有當時亞洲數一數二的奉天兵工廠,東北軍的裝備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完成了從進口到自制的過程,火力更是得到了顯著的加強。

直接導致早期關東軍在滿洲沒有安全感。

加長城抗戰,關東軍和互有損失,但是對於日本來說,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華北自治’。卻得到了察哈爾長城以北荒漠,和熱河。這兩個地方,地廣人稀,就是有地也無人耕種。

更別說挖礦了,熱河倒是有幾個規模不大的煤礦,但關東軍坐擁東山省,還看不這些地方。

回到東北的關東軍主力,只能加緊經營滿洲。

而在這之前,最刻不容緩的就是,消除內部隱患。抗聯自然是關東軍的眼中釘r中刺,必須要消滅的;但還有一個隱患也提了關東軍的日程,就是皇協軍的編制太大,在33年整個滿洲國內,竟然比日軍還要多出5萬人。

這對於日軍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抓軍隊控制,這是關東軍在長城之戰之後,最重要的任務,也被提了日程。

在此政策下,在滿洲和關東軍公治的那些投誠軍政大員們的實力,下落的非常明顯。就拿控制着濱江、三江、牡丹江、東安四省的實力派於琛澂來說,手下最多的時候,擁有滿員的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加司令部直屬部隊,總兵力超過5萬,可以說,整個滿洲,這實力也是獨一份。

可才幾年光景,於琛澂手下的兵力就縮水了七成,現在一萬五的兵力,都不見得有。

當然,於琛澂是不會背叛日本人,一是張學良對他恨之入骨,要不是拜他和熙寧幾人的反水,張學良也不會把地盤都丟了,差點成爲蔣介石n前的食客。

日子一天苦過一天。

有了這層關係,國民政fǔ中還真的沒有人敢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再說,日本人雖然在實力將於琛澂打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但其他方面,還是比較寬厚的。幾處大莊園都是投降日本人後,關東軍給幫忙着張羅的,加起來有千餉,要是換成畝,那得十萬多畝地啊

有了這筆橫財,於琛澂三代也敗不光。

可關東軍對於琛澂優待,可並不是說連於琛澂身邊的部下,也都得了實惠。旅長一級的還好說,但是要是在團長這個級別的,日本人就顧不着那麼多了。

向懷章對日本人有怨言,那不過是滿洲一百多個僞軍團長中的一員。

之所以能在最後,給日本人捅刀子,主要還是在綏化地區,日軍的兵力不足。而原本在該地區的主力,高品彪的n成第17旅團,南調至哈爾濱,松花江大橋被炸之後,高品彪奉命歸建14師團,防守嫩江防線。才導致了該地區的日軍作戰兵力空虛,讓向懷章有了可乘之機。

要是周邊有一個日軍野戰旅團,借向懷章十個膽子,也不敢幹這麼出閣的事情來。

向懷章早就帶着人離開了慶安縣城,留給日軍的不過是一個更加慌的小城。

單純的打仗,城內的老百姓也不會慌。

關院n,躲在家中,等那邊勝了,自然會街攤派,這已經是慣例了。但是要成城內着火了,那房子可都是緊挨着,火勢藉着風力蔓延開來,誰都逃不過去。

於是,城內老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了救火隊。

等來到事發地點,老百姓也傻眼了,鬼子也在救火,要是燒的是中國人的房子,鬼子大半都樂呵呵的站在一邊傻看着,取樂。但是燒的是鬼子房子和倉庫,這救火的老百姓可就犯難了。

幫,心裡就說不過去,小鬼子多缺德啊

他們死,管中國人什麼事?

看要是不幫,這小鬼子秋後算賬,城內的老百姓都得遭殃。

猶豫間,這老百姓中,就有人開始跑了,這兵荒馬的,見着當兵的躲,總沒大錯。

可還有一支部隊,也隱蔽在慶安城外不遠的一處林子裡。

林子不大,但要隱蔽這幾百人,根本就不成問題。林子中間一塊空地,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舞着一把鎖日大刀,這種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重,稍微考究一點的刀身,一般刀重都在十斤左右,有點像清軍用的斬馬刀,勢大力沉,是白刃搏殺中的利器。

舞刀的漢子,人隨刀走,刀光人影之中,轉成一道旋風,周圍的戰士一個勁的叫着好。

“團長,不好了,慶安城着火了?”

“着火?不可能,一定是旅部主力發起攻擊了,命令部隊馬集合,全營發起攻擊,拿下慶安城”

“團長,沒有旅部的命令,我們要是冒然出擊……”

第一六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四七章 名將風采第一二二章 刺殺斯大林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一章 一生的遺憾第七十六章 援軍?第十七章 時空戰第一OO章 死亡奔襲第二零八章 敵後爭奪第八十章 歷史從此改變第二六二章 以退爲進第五十四章 松田的大災難第一二九章 第三股勢力出現第四一一章 殺豬殺屁股第九章 圍點打飛機(下)第一三七章 俘虜三木清河第一一六章 蔣家父子第二五零章 冒充紅軍的鬼子(中)第一五一章 中國在進攻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八十五章 烏龜陣第一百章 最後的底牌第二七六章 放火第六十章 血煉軍魂(三)第一零九章 整編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維第四二七章 礙事的傢伙第一六七章 火燒連營第三二七章 潛行第四一五章 運氣很重要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四六零章 換帥第五十五章 倒黴的松田第三八一章 殺鬼子,開洋葷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四五六章 打的好第七十二章 瀨谷支隊第四七八章 突破點第三九六章 水與火的較量(下)鐵流1937 第二八六章 臨陣第三三一章 燃燒的寨門(上)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一四六章 龍江爭奪戰(4)第二一五章 突破口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第十四章 殺狼曲(一)第一八四章 奪城(上)第三四一章 騎兵的未來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三七零章 將計就計(上)第一五二章 震驚世界的轟炸第一O二章 川軍威武第九十六章 瘋狂的武器第二二八章 東條上等兵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點第二一四章 爭奪新站第三一一章 陣前反水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二零六章 殺人地,死亡林(3)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四三一章 火線出擊(下)第四五五章 學打仗第二六一章 書生闖軍統第四十六章 拷問第二章 憎恨日本的理由第八十九章 謀劃湘西(一)第二一六章 泥潭第一一四章 ‘妖將’曾一陽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烏龜殼(上)第一五九章 點將(中)第十四章 黨魁第四十章 哀兵必勝第八十四章 百萬農民 百萬兵(下)第四十七章 20師團的覆滅(下)第三四五章 江邊破敵(3)第一二三章 警報——零式戰機來襲第二二七章 搶佔敦化(下)第五十三章 補充第一旅的覆滅第一二七章 一縱隊出關鐵流1937 第二八六章 臨陣第八十七章 遍地開花(中)第七十章 南線戰事第五章 時代最強音第二八五章 挫折第九十九章 領獎?不去!(上)第二十章 換將第六十六章 小人物 大英雄第三八三章 讓鬼子暴走的偷襲第一一零章 是誰吹起了衝鋒號?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九三章 決勝江橋(下)第一八三章 遍地開花戰術第四九一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一八一章 北線第三三三章 提前發動第二十五章 總攻第八十章 苦難歷程第二八三章 輕取額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