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47軍斷糧

“哇……”

士兵中一個才十六七歲的川軍士兵,看着碗裡白花花的豬肉,失聲痛哭。

李家珏愕然的看了身邊的副官周鼎銘,周搖着頭低聲對李說道:“第一次吃肉,很多兄弟都是出發前,從老家徵召的,從小到大不知道豬肉長什麼樣?”周鼎銘嘆氣的摸樣,更是讓李家珏心裡難受。

此時,李家珏心中的愧疚之心更甚,連侍衛給他帶來的飯菜,都沒胃口吃。

用必死之心,來洗刷內戰給百姓造成的傷害,這是劉湘在出川之前,給各個高級將領臨行前的一句話。

很沉重,在沒有徹底瞭解之前,根本不知道,內戰給百姓的傷害。

但至少給李家珏靈魂上的震動,讓他更震驚的是,他終於看到了40軍的全部面貌。

在231團建立河灘陣地一個小時後,騎兵旅的到來,絕對是華麗的視覺衝擊。騎兵旅兩個團,加上一個炮兵團,這樣的配置在中國騎兵中絕對是獨一份。

武器配比上,跟日軍的獨立騎兵旅團差一些。畢竟一個日軍一個騎兵旅團,都是一個騎兵聯隊,和一個炮兵聯隊的編制,火力、機動性都很強。而且日軍在騎兵的運用上,更像是機動能力很強的騎步兵來使用。

超過六千匹戰馬的出現,在河對岸黑壓壓的一片,就像置身於馬羣之中。

匯合成一路縱隊,戰馬在騎士的約束下,迅速的從渡橋上通過,長達數理的騎兵隊伍,在渡橋上踏着奔雷般的氣勢,從對岸直撲黃河南岸。馬刀、騎槍、鋼盔,還有略顯直撲的灰布軍裝,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襲來。

“這纔是40軍的精銳……這纔是40軍的精銳……”李家珏口中喃喃的說着,231團的裝備是很好,在中央軍中也算是嫡系部隊的裝備了。

騎兵旅的炮團,在整個40軍的炮兵編制中,是最小的,只有15門75口徑山炮和野炮,其中3門還是在七里河戰役後,從戰場上繳獲的。即便這樣,騎兵旅也有和日軍精銳叫板的實力,這纔是讓李家珏震撼的原因。

尤其是,他這裡的消息閉塞,還不清楚20師團被40軍在七里河圍殲的消息。

其中大部分的火炮還都是從日軍中繳獲的,還有進口德國的火炮,質量上要比漢陽等幾個兵工廠強很多。

但步兵的戰鬥力,更大程度上是火炮的威力的延伸。

沒有見識過40軍炮羣,根本就不知道這支部隊的精華在哪裡?

周鼎銘低聲咒罵了一句:“怪不得閻錫山不讓我們川軍去山西,原來僅僅40軍就強的不像樣子。川軍那些火銅子,根本就是過家家的玩意。”

“胡說什麼?”周鼎銘置氣的話,還是沒有逃過李家珏的耳朵,呵斥了道:“你懂什麼?二十二集團軍,雖然有三個軍的編制,但除了41軍戰鬥力稍微強一些,其他的部隊武器上就差了很多。中華有40軍這樣的強軍,國家甚幸,民族甚幸。”

“可您老花那麼大心思,不就是想讓兄弟們上前線的時候,槍裡有子彈,腰上有手榴彈,如果有幾挺重機槍就更好了……”周鼎銘的眼睛不由的看向了李漫山設立的幾個重機槍陣地。

冷兵器時代早就過去了,打仗拼的一是武器,二是勇氣。

裝備簡陋,自然要用傷亡去頂,除非遇強就逃,但川軍是來幹什麼的?是來殺小東洋的,先入爲主的思想,讓每個川軍團的戰士以爲,他們身上都揹負着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他們是來洗刷恥辱的。

李家珏尷尬的笑了笑,摸着自己的鬍子,眼光閃爍的說:“聽說40軍的曾一陽爲人不錯,說不定能夠看在共同抗戰的份上,給我們些武器。”

周鼎銘不想給自己的長官潑冷水,但心裡卻是悲觀了很多。

47軍出川之後,首先進入的就是西北,西北軍政都被gcd控制,因爲以前雙方都交戰過。幾乎是zg最虛弱的時候,被川軍擺了一刀。雖然川軍也沒有吃到便宜,還損失了不少。最後,纔有了鄧錫侯部尾隨紅軍,禮送處境的結果。

給所有川軍將領心中,都埋下了一顆魔障。害怕gcd秋後算賬,把二十二集團軍硬留在陝西。西北方面派出的聯絡人員,主動將物資送到這些部隊的駐地,川軍也不敢拿一分。

導致所有進入西北的川軍都未如蛇蠍,一刻都不敢停留,加上心裡還有一點奢望。想用鮮明的立場,來感動在南京的委員長,希望從南京方面獲得足夠的補給。

自從淞滬抗戰爆發後,兩國的交戰規模越來越大,八月開戰後,日軍不斷增兵,進入11月總兵力已經突破了10個師團28萬人,動用軍艦30餘艘、飛機500餘架、坦克300餘輛。

中國方面7個集團軍,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70萬,飛機150架,每一天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蔣介石連中央軍的補給都快成問題了,那裡顧得上雜牌軍的補給,尤其是武器彈藥上。

川軍47軍,就是在這麼一個尷尬的時刻,被所有人遺忘了。

即便進入山西不久的川軍,閻錫山也在軍需上多加剋扣。連糧食都不肯多給一天,希望用後勤來約束川軍的軍紀。

如此一來,47軍的境況已經到了糟糕透頂的地步。

謝維俊拖着疲憊的身體,在231團的駐地,找到了李漫山,一見面就開口問:“附近出現的是那支部隊?爲什麼不派人去聯絡?”

“川軍二十二集團軍的47軍,朱政委已經去聯繫過了,但他們好像對我們有些忌憚,加上對方來了一箇中將,我這官小言微廟太小,請不動人家。”李漫山這話說得有些過頭,他不是請不動,而是根本沒有去請。

加上他擔負着整個大軍渡河的防禦任務,自然不敢分心。

“算了,我去看看,軍部馬上就要來了。讓戰士們注意警戒,雖然日軍轟炸渡口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在山西有日軍的特務,將我軍出晉的消息傳遞出去。”謝維俊擔憂的說道。

謝維俊先帶着幾個人,先去看看川軍的來路。

一接觸,才發現,來人是47軍軍長,中將李家珏。在黃河沿岸就是爲了等40軍的軍部。

謝維俊心裡直嘀咕,這川軍當初從陝西路過的時候,可是怕的如同街上的老鼠。看到西北兵強馬壯,幾乎是逃出了陝西,說明川軍對zg領導的軍隊,和抗日統一戰線的細節還不熟悉。

思考細微的謝維俊立刻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李家珏放下心中的芥蒂,已經頂着被蔣介石記恨,來結交40軍,說明他已經走投無路了。

這讓謝維俊不由的注意起47軍的情況,除了李家珏衛隊有一身披風之外,裡面也是穿的單衣,披風也成了禦寒的衣物,其他的士兵都是單衣。

士兵連一雙布鞋都沒有,清一色的草鞋,背後還有一個斗笠,大小不一。大部分戰士身後背一把砍刀,這說明47軍的川軍和原來的西北軍一樣,長期處在彈藥缺乏的狀態下。

一點點的信息匯聚在謝維俊的腦子裡,他斟酌良久之後,只是對李家珏許諾,40軍軍長曾一陽,政委羅榮桓,一定在第一時間去47軍視察,身份當然是以戰區副司令的身份出現。

謝維俊到最後離開,也沒說給47軍輜重上的支援,這讓李家珏大爲失望。

從初時的殷切希望,到後來的憂鬱,走的時候,李家珏已經不對40軍能撥付一部分裝備寄予希望了。

不過,李家珏最後還是遠遠的看到了40軍的大部隊。3萬虎賁之士,兩個主力炮團的出現更是讓他驚的說不出話來。

此時,他才相信,在華北。中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兩支軍一級部隊的傳言,40軍絕對的首當其衝。東北軍的105師,四個獨立旅,一個炮旅,連德國的四號坦克都配備了一個營,連日軍見了,也要避其鋒芒,自然也是一等一的主力精銳。

李家珏走後不久,曾一陽就聽說了,還專門去找了一回。

張學良調任武漢,成爲第六戰區的司令官,這已經是肯定的事實了。而程潛由總參謀長出任一戰區司令官,也沒有什麼奇怪。

但曾一陽總覺得,河南不會像表面的那麼簡單,蔣介石不會放任河南的重要地理位置而不顧,自然會有後手。只不過,蔣介石的手腳都被淞滬戰場束縛住了而已。

拉攏被蔣看不上的雜牌軍,是40軍立足的根本。

離開山西的時候,曾一陽就對日軍的作戰給出了一個定義,作戰避重就輕。

山西的仗打的很蹊蹺,日軍主力進攻的方向都是中央軍和東北軍等其他入晉的部隊。

反而對晉綏軍的打壓不夠,而晉綏軍也有避其鋒芒的想法。

在40軍軍部研究的時候,曾一陽就對當下的形勢分析過,日軍想通過保留晉綏軍的主要戰鬥力,將其他側翼部隊個個擊潰,最後逼迫閻錫山投降。淞滬戰場上投入的兵力,已經讓整個日本國內大爲震驚,抽調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華北戰場。那麼,日軍對收編閻錫山的40萬晉綏軍也是戰略需要。

可以說,日軍只能抉擇,華北和淞滬兩個戰場上,只取得一個戰場的成功。

雖然,石原莞爾等參謀部的官員都表示反對的態度,但日軍高層,尤其是軍部的高層,卻是自信滿滿的認爲,只要拿下南京,中國的戰事就可以結束,到時候,利用整個中國的國力,南下則是資源豐富的南亞,北上可以和蘇聯一較長短。

被自己畫的一個大餅給噎傻了的日軍高層,不但從華北抽調大量兵力支援淞滬戰場,至本來戰事不利的華北戰場於不顧,而且還命令寺內壽一迅速穩定華北戰場。

要想穩定華北戰場,無法逃避的一個事實就是佔領山西。

寺內壽一迫於國內的壓力,發動了一場註定要悲劇的戰役。用兩個缺編的師團,進攻有十幾萬大軍的晉東防線。前期的順利,不過是黃紹竑指揮的部隊不多,加上有14師團的增援,才順利從太行山中部進入山西。

這兩個師團,一下子就成了中隊圍獵的對象。

八路軍3個師,在西北三省的兵源補充下,已經發展到了每個師,至少3萬人的大部隊。加上山西當地的兵源,已經順利突破了十萬大軍。

武器裝備上,也比華北日軍估計的好很多。加上裝備精良的40軍和東北軍精銳105師,近7萬大軍,被曾一陽調動,進入晉東防禦,整個正太線沿線的中隊超過了20萬。

才兩萬日軍,很快就淹沒在中隊的人海之中。

七里河殲滅戰,和昔陽大捷之後,山西的形勢已經開始穩定起來。日軍佔領了北部山西,而晉綏軍爲主導的二戰區佔領南部山區,加上呂梁山和太行山區。

曾一陽當時的判斷就是,華北日軍必然進入一個階段的守勢,這段時間不會超過半年,加上中央軍無力顧及華北,這是40軍發展河南,河北和山東的最佳時機。

雖然,陳光等人對曾一陽的判斷有所疑惑,但對進入河南並不反對。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北通山西,西進可以進逼潼關,接壤山東,北拒黃河,是一個四戰之地。尤其是作爲西北的門戶,河南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

40軍進入河南後,立刻就對周圍友軍的調查,發現47軍的物資都沒有補充,馬上就有斷糧的危險。

李家珏四處尋找補給,都被戰區的後勤部門以戰區司令未到任爲由,而拒絕。

將情況上報中央,請示後,中央通過40軍做出了一個驚天之舉。

將47軍的後勤補給都由西北負擔,從關中用火車起運,讓40軍前期組織一部分物資贈送給47軍。

“軍長,你決定吧”羅榮桓也知道情況棘手,47軍的情況,很有可能出現譁變,哄搶當地老百姓。

李家珏還能控制住軍隊,已經實屬不易。

兩天後清晨,李家珏處在兩難之境地,差點在昨天晚上就答應其弟,47軍107師師長的要求,讓部隊自己籌糧。這幾乎和搶沒有區別,一旦發生,那麼川軍在抗戰道路上,必然會越來越艱難。

李家珏消瘦的臉龐已經籠罩在煙霧中,地上一地的菸頭,顯然是一夜未睡。

“40軍,曾一陽將軍到——”

李家珏茫然的擡頭看了一眼門口,就見一個二十出頭的後生,打着綁腿,穿着灰色軍裝,皮帶倒是挺新的,不過連一把配槍都不帶,是否有些託大?

李家珏暗暗打量,這就是曾一陽?

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三章 談判(三)第四二八章 缺少一股子巧勁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會議(1)第四七八章 突突破點第二十九章 鏖戰老君山(四)第二十八章鏖戰老君山(三)第四四九章 致命弱點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八十五章 雄兵漫關第二十五章 總攻第四七九章 第廝殺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零四章 鬱悶的團長們第三五零章 一葦渡江(上)第四十六章 拷問第一八九章 虛虛實實第二一三章 圍而不攻第一四四章 龍江爭奪戰(2)第二三二章 小南溝殲滅戰(中)第十九章華北危局第六十章 昏招第四五八章 分地盤(上)第四十九章 潰敵第四十五章 空襲第四五八章 分地盤(上)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一五九章 點將(中)第三六四章 全線反撲第一O二章 川軍威武第二零五章 殺人地,死亡林(2)第四零五章 堡壘城市的秘密第四七四章 決心不好下第三四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二一章 血染東京城(5)第一零六章 歸建(下)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計劃(1)第三二六章 籌謀第二六零章 陪都街景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處第三八六章 山地精魂(下)第三四三章 江邊破敵(1)第九十三章 要槍!要糧!要軍餉!第四六四章 鬥法第一九一章 魯莊阻擊戰(中)第九十九章 領獎?不去!(上)第三六八章 土煙霧彈的厲害(下)第二十八章 血夜第一四六章 龍江爭奪戰(4)第三三三章 提前發動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二五九章 步步爲營第七章 戰區總參第四五八章 分地盤(上)第一O一章 刀切16師團第二十九章 鏖戰老君山(四)第一六九章 落幕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二一一章 蓄勢第三八四章 越來越玄乎的戰鬥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四十四章 山地游擊戰第六十三章 逆襲第二二二章 血染東京城(6)第一零一章 領獎?不去!(下)第四五五章 學打仗第七十二章 劉紹先的計劃第七十六章 援軍?第四五六章 打的好第四七九章 第廝殺第四五三章 大時代,大背景第二二三章 血染東京城(7)第十五章 鐵血軍官團第一八六章 過河拆橋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四四二章 想死?沒那麼容易第二一七章 血染東京城(1)第四六六章 心態的轉變第六十九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五章 首戰告捷(3)第三三四章 兵貴神速第三九一章 一戰定音(中)第一八零章 利劍出鞘第四七五章 對車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一五六章 解放區的天(中)第十二章 破襲戰第十七章 時空戰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五十五章 沒見過這麼橫的第三十章 鏖戰老君山(五)第六十六章 掐死他第四五二章 軍魂飛揚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十七章 殺狼曲(四)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四七七章 破冰飛渡第四一七章 爭議無處不在第四零九章 陣防流(下)第一八二章 民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