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新聞與質疑

一個由縣扶貧辦牽頭,縣委派出了幾名精幹的幹部,再加上縣電視臺,宣傳部,畜牧局等各部門組成的考察及頒獎小組迅速定下了名單,然後根本就沒有留出什麼時間,直接就宣佈了要考察的日程

在那個年代長大的人,對榮譽有着別樣的狂熱,老張頭自然也不能免俗;

接到村支書有領導要到養豬場頒獎的通知之後,他便作好了準備,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養豬場的一期改造工作已經完成,裡面已經在正常運行;

工作人員的工作也早已經熟練了,不會有什麼變動,就連工作人員的工作服,都被王北北早就解決了,他在縣城裡的民族服裝店裡專門爲每一個工作人員量身訂作了民族服裝,用於盛大節日裡的那種盛裝;

壯族的盛裝還是很好看的,他們沒有那麼多銀飾,但是繡的花邊和圖案還是很有美感,不得不承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審美還是很厲害的;

當然,穿着這種服飾幹活,確實有點累贅,但是,好看啊!

進到監控網站裡面,看到的都是些穿白大褂或者是帆布工作服,面無表情地工作着,任誰都不想多看幾眼,而被王北北這麼一弄,哪怕不看豬,也可以看餵豬的女孩工作,養眼啊!

何況,養豬場現在的工作又不講究效率,也沒有什麼太重的體力活,所以影響並不大.....

老張頭爲了表示重視,甚至自己也換上了一身西裝,就差沒打領帶了。

豬場怎麼投資,怎麼經營,老張頭是不想去指手劃腳了,看着張一帆賺錢的能力之後,他也是有些放心了;

只不過,領獎,接受表彰的事情,老張頭覺得還是得自己上;

倒不是他好大喜功,想出風頭,而是擔心張一帆和王北北兩個小夥子沒經驗,不知道輕重,怕他們不小心把哪個領導幹部給開罪了。

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自己這種平頭百姓,要是惹上這些現管的官們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哪怕張一帆當了兵,這身份也不好使;

縣裡的一行人到了之後,老張頭帶着這一羣領導參觀養豬場各個流程,重點介紹的就是自動化養殖的演示;

看着領導們在攝相頭前面不改色地緩緩點頭,和顏悅色地稱讚着,老張頭也沒搞清楚,他們到底是聽懂了還是裝模作樣,若是後者,那麼演技還是很精湛的;

看完了養豬場的所有流程,又讓記者拍了了下李冰這些員工們工作時的片段,老張頭又帶着他們看了一下在建中的工地,胡吹了一下自己的宏偉藍圖....

最後他還在鎮上最好的飯店,擺了兩桌所謂的特色當地菜,其實這裡離縣城就沒多遠,又有什麼東西是縣城裡吃不到的?

在一行人酒足飯飽,滿意地上車,踏上返回縣城的歸途後,喝得滿面紅光的老張頭這才心滿意地回了家,此次的收穫確實不小;

不但直接減免了三年的稅費,還可以申請創業補貼,可以申請小額低息貸款,而且畜牧局還要定期過來檢查,免費爲每一批在欄豬進行防疫工作,同時也會定期派技術員來培訓工人們一些養殖的知識....

這些優惠政策,都是以前老張頭連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就這麼送到了自己的面前,當然在現在財大氣粗的老張頭眼中,這些東西的吸引力已經沒有那麼大了,但是蚊子腿也是肉!

令老張頭最滿意的,還是獲得了扶貧模範企業這個牌子,還有扶貧辦頒發的獎狀,證書之類後;

有了這些東西,養豬場也算是有了個護身符,至少在幾年內,誰想要動這個場子的話,就得先掂量一下了,畢竟這裡面牽涉的可不止是扶貧辦的事了;

————————,

縣電視臺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因爲它的觀衆只是縣城及周邊一些通了有線電視的鄉鎮,而且,由於節目資源太少,除了新聞和廣告,別的節目(基本上也就是電視劇)幾乎不會有什麼觀衆。

所以,它的廣告收入非常微薄,無論是添置設備,還是增加人員,都嚴重依賴於財政撥款;

這也就導致了他的新聞攝製組平時能夠出動的只有一兩組,因爲總得留着一組人以應對一些突發的新聞事件;

正是這樣的條件,造就了縣電視臺新聞團隊的高效,每天拍攝的素材,只有很短的時間配音,配字幕,甚至有時候不到一個小時,卻要趕上晚上八點鐘開播的縣新聞節目,不得不說擔子也很重;

當然,只有兩三個新聞,卻佔據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段,剪輯和製作未免會做得有點粗糙,但是卻也滿足了這麼一個最基礎的信息傳播的需求;

當天晚上,這條新聞就在縣電視臺上播出了,先是領導發言,然後又是養豬場裡各個流程的介紹及旁白,再加上頒獎,掛牌儀式,整整播了足足近二十分鐘;

收看縣電視臺新聞節目的觀衆都是些什麼人呢?

很大一部份是鄉縣裡的公務人員,想通過這個節目,領先一步瞭解到縣裡面又有什麼新的政策,哪裡又發生了什麼新聞;

剩下的一部份,則是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人,或者說一些店鋪用來公開播放的電視機,政令什麼的,跟他們的生活其實沒多大關係,看本縣的新聞,純粹就是找點代入感;

畢竟他們又不追劇,也不喜歡看什麼綜藝,看新聞的同時,大多手裡都還握着個手機,看本縣新聞,就是想看會不會有熟悉的風景進入到鏡頭裡,甚至見到一個熟人的面孔閃過,都能讓他們興奮不已;

要不然,製作粗糙,毫無營養,枯燥無味的縣新聞,根本就吸引不了他們的眼球;

然而,這一次,這羣人很快就發現不一樣的地方了:

一水的年青漂亮女孩子,穿着民族服裝,在那裡餵豬?

用足足五個人伺候二十頭小豬?這還不包括看門的,種菜的,還有老闆之類的人....

然後,又來個自動化養豬?

自動化投食,自動化給豬稱重,自動給豬洗澡,按摩,甚至連豬屎豬尿都自動清洗....

這些也就算了,還能即時電腦監控豬的健康?

要不要那麼誇張?連人都沒有這待遇好不好?

更過份的是,這些小豬還有飯後果吃,而且,這果子還是上萬塊錢一棵的,算起來要三百來塊錢一斤!

三百塊錢一斤,這是個什麼概念,在珠市,如果是白騰頭海鮮市場,波士頓龍蝦三斤重到八斤重的,一百六十八一斤,彩龍貴一點,兩百六十八一斤,紅龍,也就是澳洲大龍蝦,也才三百多一斤....而毛子那邊的帝王蟹,兩百塊錢一斤左右;

用吃龍蝦的價格吃這種街邊三五塊錢能買到的桔子,而且還是拿來餵豬,而且還是要用漂亮的女孩子給它們剝好皮,喂着吃的....

這到底還有沒有天理?

這要是在發達地區這就算了,畢竟有錢人的生活,有時候難以理解,但是,這可是在陽縣的一個小山村裡面.....

於是,這新聞直接造成了轟動,扶貧了多少家這些事情,城鎮裡的普通老百姓當真沒幾個會關心這個,裡面有對玩數字遊戲和假大空的事情的厭惡,還有更多的是,確實沒有切身的影響;

“快看縣電視臺的新聞,豬吃得比人好!”

“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有機食品,全是漂亮的小姐姐伺候着,真覺得自己連頭豬都不如!”

“做豬真好,吃得好,住得好,還可以每天有機器幫洗澡,那釐村還需要豬嗎?我爸也常說我是豬!”

“看了縣臺的新聞,十萬塊錢一頭豬,熊貓都未必有它們過得好,他們還真敢幹啊!感嘆一下,人不如豬啊!”

一連串的朋友圈發了出來,配的圖都是電視上直接拍的照片,有些甚至直接錄了像,還有的直接就截了一段錄像扔到朋友羣裡;

信息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是超乎想象的,這條新聞播出沒到五分鐘時間,很多人便看到了信息;

如果說人不如狗之類的,或者別的什麼新聞,可能吸引不來什麼太多的關注;

但是,人不如豬,這個話題,就頗有爭議度了,畢竟一般農村家裡的狗,可能有一部份逃不了上餐桌的命運,但是城鎮裡的寵物狗,大多都能有個善終....

而豬這種牲畜,在陽縣裡面還是沒有多少人養寵物豬的,大多數人對豬,還是保持着古老傳承至今的觀念:殺了吃肉。

於是有條件的手機黨們紛紛調臺,想看看到底怎麼個人不如豬,十萬塊錢一頭豬,難道那豬要上幾千斤不成?

就連沒在電視機旁的,也不免有些人會好奇地問一下,到底是個什麼回事;

一時間,這起新聞還真引起了不少人關注,甚至還有人把整條新聞給錄了下來,上傳到網上,短視頻軟件上,還有微信羣裡....

縣電視臺的收視率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當然,這對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不知道的,因爲他們並沒有參與到收視率的調查中,數據採集的費用不是一個小縣城的電視臺能承擔的。

可能沒有人考慮過,一個小縣城發生的事情影響力會有多大?

一般來說,除了大規模的自然災害,事件或者是有天理不容,六月飛雪的案件發生,否則一個縣裡的新聞,基本上也就是他們縣的人會關注一些,最多也就加上一些外出的人口,因爲外人根本不會關注這些與他們完全無關的東西;

但是,一個縣的人,只要不是半輩子都沒出過縣的人,他的朋友圈裡,都會有着大量的外地人;

一般的人,對於朋友圈裡面的曬娃,曬旅遊,曬美食,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抵制心理,更不用說賣東西的了,不屏掉就算不錯了,偶爾能點個贊,那絕對是朋友;

集體免疫力這麼高的情況下,能讓人轉發的朋友圈,也就不多了,當然,聰明的人會發一些心靈雞湯笑話什麼的,還能引來一些轉發,反正就是娛樂,誰也不當那是一回事;

但是,一些特殊的朋友圈還是會引來一些人的關注,然後轉發,比如這個人不如豬。

惡搞?不存在的,那可是官方的新聞,雖然縣電視臺的級別確實是低了點,但是也不是能拿來亂搞的;

圖出名?人家地點,內部的錄像什麼都公佈了,除非縣裡面的領導都是傻的,否則誰會跟這個養豬場這樣玩?養豬場可以說關就關,但是關係到那麼多人的仕途,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十萬塊錢一頭豬的事情,到底是個噱頭,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呢?

想不明白,所以轉發一下,也不求別人能一下子想明白,很多人也只是想說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人爲了賺錢,真的什麼主意都能想得出來。

但是這東西能賺錢嗎?

很多人心裡都在打問號,甚至還有些直接打了感嘆號,不可能!

誰都不傻,會拿這麼高的價錢去買一頭豬,它吃了又不會成仙....

十萬塊錢一頭豬,就算這豬長到兩百斤,也是五百塊錢一斤的肉,這價錢,拿來吃什麼它不香?

然而事態的發展卻並沒有像最初發出朋友圈的人那樣想像的,大家一起去質疑這個天價豬,質疑這天價的桔子——好像有了天價豬在前面,桔子的關注度已經不是太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未能,很多人也許是轉發了信息之後,就玩起了自己喜歡玩的東西,比如遊戲,或者視頻網站什麼的,這種完全就是不負責任的轉發,朋友圈連回都懶得回,我轉了就好了,管你怎麼解讀。

但是,還有一些喜歡糾根問底的人,就開始糾結起來了,憑什麼這個豬可以賣這麼貴?

就因爲它有機養殖?

就因爲它們是幾個穿着民族服裝的漂亮女孩子養的?

就因爲它吃的天價桔子?

就因爲他們解決了這麼幾個人的就業?

然後,這個縣的政府就給他們頒了獎?

不對,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

看多了柯南的人就會明白一句話:“真相只有一個!”

於是,對這個有點熱度的新聞,便有人就開始查起來了,而且這些人,是專業的媒體工作人員,只不過,他們查的方向卻是錯的;

首先,他們查的就是扶貧這個事情,其實這個事情,不用他們查,劉興早就查得一清二楚,甚至還有着足夠的數據和證據,否則也沒辦法在報告裡說服他的上級;

但是,新聞裡肯定不可能秀出劉興的報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看新聞的人誰願意看報告?而且這最終肯定是縣扶貧辦和縣委韜光養晦,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

弄出一個政績造假,或者說行賄受賄的大新聞,確實會很轟動,甚至可以直接一飛沖天,一舉揚名天下;

但是,同樣的,能坐在那個位置的人,自然也不會那麼容易做一個愚蠢的決定,何況,這不是一個,而是一羣人;

不說一帆科技養殖場沒有給過他們什麼好處,即便是給了,他們也不一定敢收,反而只會更加謹慎;

一個養豬場能有多少油水?至少目前,還沒有官員想在這個養豬場裡撈油水的想法,也許有,但是沒敢動手。

老老實實創業,多解決一點扶貧的問題,儘可能不要倒閉,這是領導們目前最想要的;

貪腐這裡暫時沒東西可挖的時候,有些人又想到了另一個方面.....

很簡單,那個上萬塊錢的桔子樹,怎麼解釋?

它怎麼就值上萬塊了?

一堆的質疑被堆到網上來,而且,關注度都不小!

如果說別的東西,張一帆這邊還真沒很好的辦法解釋,但是,桔子樹,卻已經做了太多準備了.....

第三十六章:第一票(1)第113章:一張名片帶來的第二十九章:養豬場事宜(1)第二十二章:王北北家的困局第150章:軍屬(2)第五十三章:張一帆的想法第十七章:妹子第三十五章:備戰及備戰之外第二十三章:愉快與不愉快的人們第四章:開服第二十五章:這不是遊戲第一百零五章:凌志的泉城之行“2”第二十七章:我全買了第179章:網紅的第一步第185章:照顧第209章:慶功宴第七十九章:小張老師的燒烤(2)第222章:熟人賣的第208章:張一帆的野望第三章:即將開服第220章:候剛的想法第259章:節前+高勇的宴請第一百零三章:王北北的詫異第七十九章:小張老師的燒烤(2)第六十四章:武裝部的高勇第七十四章:臨行第六十四章:武裝部的高勇第149章:軍屬(1)第135章:北兵的測試結果第一百零七章:思想的轉變第三十三章:張總的佈局第一章:老張家的懶兒子第三章:我讓你上學,你卻要餵豬第178章:女孩的心思(2)第一百章:退賽第205章:扶弟魔與小妹第七十章:會面的準備第九十一章:各自反映(求推薦票)第四十五章:來幫我拉屎第267章:扶貧工作(3)第264章:期望綻放的女孩第二十一章:山寨團隊的困擾第173章:面試第153章:跨界打敗內行2第284章:各有所思第一百零一章:暴底和誤會第242章:李磊的果第256章:走地機定型第三十一章:不想受制於人第282章,另類富二代第208章:張一帆的野望第七章:公告與直播第二十一章:遊戲那點事第174章:王北北買車(1)第263章:豬中金坷垃第三章:我讓你上學,你卻要餵豬第八十七章:被帶偏的凌志第六十三章:表哥的朋友圈第四十二章:陳智立的鬱悶第154章:不稱職的間諜第164章:華強北(1)第236章:張瑩的直播(1)第270章:防僞(1)第二十二章:廁所所長第一百零三章:王北北的詫異第129章:王北北的小心思第203章:減肥日記(1)第215章:王北北的錢(2)第三十三章:張總的佈局第九十五章:合作,股份第169章:危機(1)第148章:爆款投影機第192章: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第二十七章:機甲的想法第九章:崩潰的王北北第三十二章:王北北的老媽第七十七章:李強的鬱悶第二十三章:愉快與不愉快的人們第250章:導遊小花的話第一百零七章:思想的轉變第284章:各有所思第七十七章:李強的鬱悶第四十六章:小帆的經濟第249章:李磊的朋友圈(2)第五十六章:討飯機器人第162章:公司定址(1)第十一章:部隊進駐第七十一章:會面,演示(求推薦票)第279章:廣告(2)第217章:那釐村的沙塘桔第114章:新的發現第七十章:會面的準備第229章:麗江之影(1)第十章:李玲的生菜第二十六章:老張頭賣瓜第135章:北兵的測試結果第二章:張一帆的煩惱第四十四章:我真的不想運糞第一章:老張家的懶兒子第199章:減肥神器的誕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