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軍令狀

崇禎看了朱斌一會,嘴角微微露出了一絲笑意:“你倒是很有信心,好吧,朕也不追問你,可是生爲巡撫,可不光光就是練兵而已啊!”

朱斌知道他指的是什麼,很快就回答道:“回陛下,三個月之後,從浙江和四府之地,理應上繳給朝廷的第一筆稅賦就會押解到京城。臣願意以身家性命擔保,若臣做到以上的兩件事,請斬臣首!”

崇禎還在那笑着,但很快他的臉色變得陰沉起來,他環顧着大臣們,冷冷地說道:“聽見了沒有,這就是你們所反對的人立下的軍令狀,你們誰也敢在朕面前以自己的命來保證能做到朱斌答應的事,朕就派他去浙江,派他去四府之地……有沒有人出來!”

異常嚴厲的口氣,讓幾乎所有的人都低下了頭。在他們看來,這個朱斌簡直是瘋了,半年之內要讓組建的軍隊初見雛形,又要在三個月之內交上稅收銀子,這個人要麼就是真的胸有成竹,要麼就是爲了想當官而衝昏了腦袋。

“拿朕的劍來!”忽然,崇禎厲聲說道,很快就有太監遞上了一把寶劍,崇禎把玩着手中的劍,過了好久,緩緩地吐出了一口氣:“朱斌,朕這就任命你巡撫浙江,監管四府之地,提督軍務。可是有一點,你今天的話朕都記住了,做好了,朕沒有任何的獎勵,可要是做壞了,你就拿着這把劍,就在這大殿之上實現你的諾言吧!”

朱斌倒抽了一口涼氣,雖然做這兩件事自己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可還不是太有把握。之所以在大殿之上做出這樣的承諾,一來是爲了自己能順利的當上巡撫,二來也是爲崇禎爭這個面子。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崇禎此時全然沒有了第一和自己見面時的和藹,說話時再不留半分情面,以崇禎的性格,只怕他當真是說到做到。

那些大臣們倒是個個露出了幸災樂禍的樣子,朱斌現在這個巡撫當起來舒服,可是幾個月後,誰知道他的這顆腦袋還會不會在他的脖子上……

“陛下,臣有本。”這時一個吏部侍郎上來說道:“朝廷和地方上,最近各處都嚴重缺乏官員,僅兵部一處,就急需三十七人,臣以爲,既然陛下一心提攜青年俊才,天字第一營之中,人人皆有不俗表現,當從其中大量選拔人才,以充實朝廷和地方……”

朱斌頓時心中破口大罵起來,他知道,明末時候官僚體系已經龐大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僅僅是在一個小小的常熟,就有各類候補官員萬餘人,這是一個何其恐怖的數字?可現在這個吏部侍郎居然說朝廷缺官?

他悄悄擡頭看了眼崇禎,卻發現這位年輕的皇帝,露出了苦澀的笑容,朱斌很快明白過來,這就是一場交易了,既然皇帝可以任命十七歲的巡撫,那麼也一樣可以任用天字第一營的那些年輕人了。

交易,**裸的,皇上和大臣之間,如同生意人一般的交易!大臣們可以很理直氣壯的提出這個要求,因爲天字第一營的人的確立下了戰功。況且,這些大臣爲了自己的子侄而所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算連尊貴的皇帝陛下也無法忽視。

“去吧,吏部去擬去摺子上來,該怎麼賞就怎麼賞吧……”崇禎的樣子看起來異常的疲憊,他揮了揮手,說了聲“散吧。”接着自己站了起來,慢慢的向後轉了過去。

看得清清楚楚的朱斌,只覺得崇禎的背影,微微有些顫抖,而且移動艱難,哪裡還像個二十歲不到的青年,簡直就是個蒼老的老人。朱斌心裡陣陣發酸,這人,不應該是一個末代皇帝……

……

從大殿出來的時候,朱斌的腦海裡,想着的還全是崇禎的那個背影。他爲了自己,不惜做了他並不想做的事。爲了自己,他頂住了巨大的壓力。可是朱斌在這一瞬間,忽然也覺得非常迷茫,爲什麼,崇禎爲什麼會這麼做?

自己的“宗室”身份雖然得到了確認,可是崇禎不應該爲了自己這個才加入“宗室”,一點也沒有政治經驗,當官經驗的人去那麼重要的地方,升自己那麼大的官,甚至根本不管不顧大部分大臣的反對意見,他究竟有什麼理由要那麼做?

正在他沉思的時候,背後被人拍了一下,朱斌轉頭望去,居然是禮部侍郎周延儒。朱斌知道此人,這人也算是明末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有才華,有才能,肚量也大,可就是愛面子,也因此受了大量的賄賂,幫了門生弟子親戚不知道多少忙。而且周延儒最大的壞毛病就是好色,這好色可不分男女……

朱斌打了個哆嗦,心裡直想他不是看中自己了吧。卻看到周延儒向自己悄悄招了招手,很快只當不認識朱斌一般,自顧自向一處僻靜的角落走了過去。朱斌知道他必然有話對自己說,向邊上看了一眼,也很快跟了上去。

“老弟臺。”待到周圍無人,周延儒親切地稱呼道:“你小小年紀,就得到聖上如此錯愛,當真可喜可賀。在周延儒看來,老弟臺前程當真不可限量啊!”

朱斌微微笑了一下:“哪裡,今日周大人在朝堂上爲朱斌說話,朱斌心裡感激得緊。我才當官沒有多久,對這朝廷裡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小的事一竅不通,將來要向周大人請教的地方還很多,到時候還請周大人不吝賜教……”

見他說得客氣,周延儒滿意地點了點頭:“你雖然是皇室宗親,可朝廷裡還是有很多人嫉恨於你,我癡長你幾歲,有幾句肺腑之言相告,不知道老弟臺你,可願意聽我幾句廢話?”血沃軒轅 第一卷 邊塞風雲 五十三 軍令狀

十一得勝五百五十神射手二百五十二進軍山海關七十二絕境四百六十一投降四十八老實人十五清雅院二十一剿匪任務三百零三太陽和火焰一百三十一歷史軌跡一百六十二入籍一百九十八保國公六十六水軍五百零二進入德里五百四十七孩子五百二十五皇帝陛下的意思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五百二十一妖女二百二十五臺灣長官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二百四十一平西伯四百七十六莫臥兒的終結下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一百二十八孫家當家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三百二十四佈局二十八反賊的使者三百零一三百勇士一百四十七解決十七分別三百十九擒賊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二百十六破圍濟南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二十七招攬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三百三十九請願十五清雅院三百三十滅國九十三青場嶺之伏九十死境三百八十九黎風五百三十一盟友三百五十四徹查五百二十三處決四百二十二滿人殺滿人滿狗殺滿狗三百九十三西班牙的特使一百二十四熟人一百七十七閹狗三百十一必須承受的陣痛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三百八十六紅圈和黑圈的區別二百二十五臺灣長官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二百零三血染黃沙三百十八隆武帝三百二十九大破象兵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二十五土匪頭子一百二十四熟人五百六十一投降四從軍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三百五十英國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三百八十二軍政大權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九十死境四十七初見崇禎三百十九擒賊一百八十七生擒高迎祥下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四百九十二倭皇之安排二百五十五白衣江南軍二百十四武英王和睿親王四百四十五敗仗一百五十五賺錢之策四百三十四兵臨盛京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十朱大人的妙計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二百十八亂局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二百五十六起事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三百六十一殺父四百八十八百姓四十錦衣衛校尉二百零八德王三百四十五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