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一御林軍

那五千士兵在兩名使者的帶領下,即刻啓程,星夜趕路,第二日便到西充城下,顧鬆大開城門,迎接江南軍到來!

按照朱斌的吩咐,江南軍援軍才一進城,立刻禁閉城門,清除城內張獻忠的死黨,統一號令,堅守西充以等待江南軍主力的到來。

那接替顧鬆的官員,千辛萬苦到了西充,卻發現城樓上“大西國”的旗幟已經換成了大明戰旗,心中無奈,在城下徘徊了會,想到既然不能完成張獻忠的任務,回去也只有死路一條,左思右想之下,居然也乾脆投降了官軍。

西充被不費吹灰之力奪取,隨後,朱斌帶領主力大軍趕到。??西充豐盛的糧草,讓朱斌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這一天的江南軍將士,幾天來第一次痛痛快快的飽餐了一頓。

問起張獻忠的近況,那顧鬆和投降過來的僞大西官員知無不言。??原來張獻忠在成都自稱秦王,國號大西,改元大順,就把蜀王府當成了他的宮殿。

又任命汪兆齡爲東閣大學士,嚴錫命爲文華殿大學士,孫可望爲平南監軍,劉文秀爲平南先鋒,李定國爲前軍都督,艾能奇爲平南將軍……

但蜀地之西的一些少數民族部落奉大明爲正統,向投降張獻忠的地方官員進攻,隨即被張獻忠派去的艾能奇等人擊敗。??但這一帶的其他明軍受此影響,紛紛繼起。??推舉從成都逃出地參將曹勳爲領袖,與張獻忠抗衡。

而當時新成立的弘光朝廷也趕來湊熱鬧,派故相王應熊前來經略川湖雲貴四省軍務,全權負責對抗張獻忠。

從此川西南雙方對峙,互有攻守勝負。

“武英王,張賊盡失人心,我料次番王爺必能克盡功成。??”顧鬆這時諫道:“張獻忠麾下各將俱都驕橫。??勇則勇矣,卻無多少謀略。??唯李定國真將才也。??王爺千萬需得小心提防了。??”

一邊僞大西的投降官員也說道:“不錯,李定國爲張獻忠四大養子之一,今年年方二十五歲,便被封爲前軍都督,安西將軍,地位僅次於孫可望,善能用心。??心胸又廣,最得部下愛戴,便連張獻忠也多聽其言……”

朱斌如何不知李定國其人,張獻忠麾下也的確也是個角色了,能征慣戰,張獻忠敗亡後便捐棄前嫌與南明政權聯繫,矢志抗清,忠貞不二。??他本想把此人招攬到自己身邊。??但想想難度或者大了一些,便把這心思放到了腦後。

這時親兵來報,說是江南軍和大西的降兵打了起來,朱斌聞言大怒,此正剿賊平定天下的關鍵之時刻,如何自己內部便先亂了起來?也不多說。??帶着一隊親兵便趕了出去。

到了出事之地,眼見一小隊江南軍士兵,正和百來個降兵怒目相對。??這些人一個個身上沾滿了塵土,還有不少人掛花,若不是邊上幾名將領竭力呵斥,控制住了局勢,只怕這場爭鬥還不會停息……

朱斌冷着臉問了情況,原來是那些西充新投降的士兵,飯後劫掠百姓。??這本是大西軍地習慣了,酒足飯飽後總要去百姓家中施番暴行。??偏偏這次不行。??江南軍已經駐紮到城中。

正巧一隊巡邏的江南軍士兵路過,眼見這情景大聲制止。??那些降兵哪裡肯聽,反而出言相譏。??雙方拉扯推搡之間,終於發生了鬥毆。??降兵打不過江南軍,便叫來好友相助,原本一場小規模地鬥毆,卻發展到了百十來人的混戰……

朱斌在馬上也不說話。??這次鬥毆事件雖然沒有鬧出人命,但卻暴lou出了目前自己隊伍中存在的大量問題。??一是雖然有大量賊軍投降,征討隊伍急劇擴大,但這些降兵素質參差不齊,甚至降低了江南軍的作戰力。

第二個是賊軍素來kao劫掠爲生,即將張獻忠成立了僞“大西國”,但根本就沒有任何明確的政治主張,國是建了,可過的依然是流寇的生活。??這些降兵若是依然如此禍害百姓,自己辛苦在蜀地民衆間建立地聲望豈不一下化爲烏有……

可要處理這些鬧事的士兵卻也有些困難,按照江南軍軍規,當場就得全部砍頭。??但這些降兵若是被殺了,不明真相的降兵也許就會發生鬧事、逃亡的事情,十幾萬的投降賊軍一旦發難,後果是相當可怕的!

朱斌考慮了下,當時命令西充城內新歸降的八萬賊軍,打亂編制,由顧鬆帶着,返回陝西修整,爲防路上萬一,又增派了八千江南軍協助。

至於那犯事的上百名降兵,朱斌也不殺,也不罵,卻把他們分開,編到了江南軍中,那些接受地江南軍將領哪裡肯?紛紛找到武英王訴苦,卻被武英王虎着臉趕了回去……

在西充修整了兩天,才準備向成都進軍,忽報留駐京師的錦衣衛指揮駱養性到了,朱斌聽了心裡一驚,駱養性此時出現,難道是北京出了什麼事情?

那駱養性一進來,便匆匆低聲對朱斌道:“陛下已到西充。??”

朱斌大驚失色,愣在那裡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回過神後勃然大怒:“胡鬧,胡鬧!簡直是荒唐之極。??蜀地大半尚在賊寇之手,陛下萬乘之軀,豈可親臨險地?萬一出了事誰來承擔?黎風、嶽謹元、史可法都是做什麼吃的,怎可如此不明事理!”

“自武英王走後,陛下日日思念,天天都說要親臨前線來看武英王。??”駱養性一臉的苦色:“本來黎風和嶽謹元都不答應,誰想到陛下居然兩日水米不進。??那,那史可法大人後來也說。??陛下親征,當可鼓舞三軍士氣等等,這話說了出來,朝中大臣十個中倒有八個贊成的……”

朱斌苦笑不止,什麼狗屁地御架親征,鼓舞士氣之類地屁話。??景平帝又不是馬上天子,到了軍中。??自己勢必還要分出大批兵力保護皇帝,反而減少了作戰力量。??那史可法忠自然是個大大的忠臣。??可終究沒打過仗,又是書生意氣,這可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麻煩……

“武英王不要怪罪幾位大人,這都是朕自己要來的。??”

隨着一聲稚嫩的聲音,年幼的景平帝出現在了大營之中。??朱斌急忙帶着江南軍衆將迎上,山呼萬歲,景平帝朱慈火召說道:“衆位將軍免禮。??武英王與江南軍衆將東征西討。??勞苦功高,從今特免參拜之禮。??”

他雖才只得九歲,可終究生在帝王之家,舉手投足說話之間也非同齡人可比。

看到景平帝身後地史可法,朱斌苦笑着道:“我的史大人,眼下這裡何等兇險之地,若是陛下有甚閃失,就算把我等抄家滅族可也不夠了啊……”

史可法卻不在意地笑道:“王爺請勿煩擾。??陛下年紀雖幼,卻膽識非凡,早晚必成英明之主。??這次御架親征,特帶來了兩萬精銳御林軍將士,可爲王爺輔助!”

“精銳?”一邊何凱冷笑一聲:“那些御林軍地士兵,平常守護着京師。??保護下陛下也就算了,真要上了戰場,不被嚇得尿了褲子那就算本事了。??”

“大膽!”史可法喝道:“這是陛下親自指揮的,乃是堂堂天子之師,自然有浩然正氣,臨陣之時賊軍無有不望風而逃者,豈是你所想像地等閒之軍!”

江南軍諸將面面相覷,浩然正氣?kao着浩然正氣就能嚇死敵人,那還要他們這些軍人做什麼?kao着浩然正氣就能擊潰賊軍,那京師當初也就不會丟了。

魏重義嘆息了一聲。??拿絲絹擦了擦額頭:“史大人。??你要不要動怒,大家都是爲了陛下着想。??戰場實在兇險不過,御林軍……恩,御林軍當然是能打仗地,可咱江南軍自有自己的戰法,將御林軍加了進來,反而打亂陣型,你說是這個道理不......”

史可法點了點頭,這位將軍說地倒在理,也比那粗豪的何凱說得動聽多了。??可要說御林軍不能打仗,那可真是天大地笑話了,天子之師那是何等的威武。

正在這時,忽有探馬來報:“報督帥,賊軍僞平南將軍艾能奇,聞知西充已失,正率領十七萬軍向此趕來,離西充已不過五十里了。??”

一聽有了軍情,景平帝趕緊道:“武英王只管發號施令,只當朕不在也就是了。??”

朱斌當即調度兵馬,以何凱一萬人爲前軍,魏重義總督炮隊,自己領五萬江南軍精銳其後,列陣於西充城下,以與艾能奇決戰。

衆將一一領命而去,朱斌忽又大聲道:“大學士史可法聽命!”

“史可法在!”

“以你領兩萬御林軍將士保衛陛下,無論戰場形勢如何兇險,皆不得出戰,違令者,斬!”朱斌厲聲說道,還是不放心地囑咐了兩句:“史大人,你的首要任務就是衛護好陛下,其它的事情千萬一概不理。??”

史可法領了軍令,不放心地說道:“武英王,賊衆十七萬人,聲勢浩大,江南軍只出六萬,這……我看還是堅守城池,以避賊軍鋒芒,而後破之爲好……”

朱斌笑了一笑:“這些流寇每一出戰,總是號稱十幾二十萬人,其實哪裡有那麼多?這其中大多有以百姓老弱充之,以壯自己聲勢而已,真正能打仗的,我看有兩三萬人也就到頭了。??陛下和史大人請看我江南軍將士如何破賊!”

那景平帝小心地拉了拉朱斌的衣角:“武英王,你,你千萬要小心了。??朕,我離不開你……”

見他對自己如此依戀,朱斌用力點了點頭。??他忽然想起了自己遠在江南的妻子兒女。??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他們了,面前的這位景平帝,對自己地依戀讓朱斌覺得便如是對父親的依戀……

……

氣勢洶洶向西充衝來的大西軍,在離西充還有三十里的時候,與何凱指揮的江南軍接戰。??本以爲十七萬衆而來,官兵必然守在城裡不出,誰想到江南軍居然敢出城迎戰,倒讓賊軍猝不及防!

何凱趁勢衝突,殺了賊衆千人,眼下後面艾能奇趕到,揮動令旗,全軍便向西充方向撤退,那艾能奇見尚未見到江南軍主力,自己便損失如此,心中大怒,催動大軍潮水一般向西充的方向席捲而來。

眼看西充城在望,艾能奇拔出腰刀吼道:“陛下有令,奪回西充城,滿城官兵一個不留,給我殺!”

十餘萬賊軍蜂擁着向西充涌來。??忽然,只見江南軍中令旗招展,無數火炮在同一時間發出了怒吼,地動山搖,勢不可擋。??炮火中,大量地賊兵被炸上半空,等再跌下來時,早就沒了氣息……

“嚇死朕了,嚇死朕了。??”城樓上觀戰的景平帝朱慈火召拍着胸口說道:“剛纔炮聲一響,朕還以爲是地震了,連這城樓都晃動了起來……”

史可法顯然也被這強大的火炮所震驚,好半天才開口道:“不想江南軍的火炮一猛如此。??臣也着實被嚇到了。??陛下,咱們大明有如此威武的軍隊,何愁江山不能平定?不過,也難怪武英王不讓御林軍參戰了,這戰場果然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是啊,這都是武英王的功勳。??”景平帝定了定神說道:“若無武英王,只怕我大明亡之久蟻,等這次征戰平定了,朕要在天下人面前,親自宣讀武英王的不世之功業!”

【……第三部大地風雲 二百九十一 御林軍?】@!!

()

二百五十二進軍山海關四百三十四兵臨盛京二百十八亂局四百六十九中英聯手六十七娘娘腔的千總三百一十廷議八十六爭鋒相對九十死境一百七十八姐弟八十論勢二百九十救命糧二百二十一罵天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二百零七一門忠烈四百六十六金澤暴亂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六十八朱斌的壞心思三百二十九大破象兵一百二十三龍秀才四百五十一噶木南的火刑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三百五十四徹查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九十五經略地方一百八十五鳳陽會諸將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四百八十五倭島之亡七三百十五進取決心一百二十五米小脂五百零九命運五十五逛窯子一百七十四處處援兵二百十六破圍濟南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九十八借錢一百三十六圍殲二百二十二臺灣一百十五三十七天四百一十宣戰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三百四十九盛京一百八十九占卦殺妻二百四十四十七年之過三百七十八激變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一百十七忠魂不會瞑目三百八十九黎風五百三十五大海戰上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三百六十七將軍們的功勳一百五十六視察四百三十一放了你好嗎三百九十四合作一百零八軍民皆兵四百五十三黎風的秘密二百二十九大戰前夕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五百十六海盜四十七初見崇禎二百四十八得子嶺四十二初進京城三百二十四佈局八十八峰迴路轉五百二十九開戰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二百十八亂局二百九十救命糧二百三十四劍客之道一八六生擒高迎祥上一百十三浴血城牆四百一十宣戰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五百零九命運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二百零七一門忠烈四百零七大演習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三百四十九盛京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一百九十三送別四百七十二卡克勃爾大決戰下二百十二軍民合圍一百五十五賺錢之策三百八十六紅圈和黑圈的區別二十二出征平匪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四十錦衣衛校尉四百九十六呂宋突變四百八十六倭島之亡八四百八十三倭島之亡五三百二十五正紅旗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三百十四倭島二百零八德王八十七處處陷阱四百十一完敗之薩琴爾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三百零七定賊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