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二進軍山海關

李自成之所以敢大膽出兵,並不是一味魯莽行事,而是在之前得到的消息,他內心深處最畏懼的對手,大明的忠勇武英王朱由斌已經死了,江南軍內部大亂,這使得自己將減少了一個最大的敵人!

但李自成最大的隱患,卻是他自入京師後的所作所爲,已經弄得人心盡失,官員軍民哀聲載道,京城裡流言四起,人心不穩,就連李自成重要的謀事宋獻策都私下裡對親信說道:

“我主本是馬上天子,但卻殺戮太重,容易招來天怒人怨,此番又貿然出征,在我看來我們大順的日子恐怕已經到頭了……”

這話不知是誰傳來出去,聽到連軍師都這麼說,賊軍人心一下慌亂起來。

四月十三日這天,天剛亮,李自成正式出師,共計馬步兵六萬,加上派往山海關的唐通、白廣恩餘部近三萬人,大順軍此次出征已近十萬之數。

這已經是李自成全部的主力了,雖然大順軍進北京的兵力有五十萬衆,但真正能打仗的,這次全部都被李自成調往山海關隨其出征。

李自成先出東長安門,他親率精兵七千,擎刀牽馬,列隊於長安街。??在大將劉宗敏、李過等一批將領的簇擁下,李自成出正陽門,留守京師的牛金星、宋企郊等官員送至金水橋。??百姓聞訊,多跑到東西長安街上觀看……

在李自成和他的重要將領後面,還有幾位引人注目地人物。??他們是大順軍控制北京後,在京城裡找到的崇禎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火良、永王,定王,以及三桂的父親吳襄隨後而行。

李自成把他們挾往山海關,目的還是指望利用這幾個重要的人質,對吳三桂作最後一次的爭取。??以上要讓吳三桂親眼看到親生父親還牢牢地掌握在他地手中,如念父子之情。??當時投降還不算晚。

同時,他也暗示。??如仍迷途不返,他會隨時將吳襄處決。??李自成攜帶明太子及二王,也是出於同樣的用意。

吳三桂通過使臣和散發檄文,已向李自成提出索要他們地強硬要求。??吳三桂意在把太子控制在自己手裡,以爲“中興”之計,一旦把太子朱慈火良擁上皇帝寶座,他自然就成了擁戴的第一元勳。

李自成是要吳三桂確信。??太子及二王還健在,如願效忠故主,那就必須乖乖歸順。

大順軍率大軍經通州,至密雲,過永平,浩浩蕩蕩,朝山海關進發。??一場關係命運的決戰正在日益臨近……

……

當吳三桂遣使郭雲龍、楊珅馳離山海關前往瀋陽請兵時,清朝剛出動大軍。??已離盛京,踏上了進關奪權的征途。

還在三月中旬,清朝獲知明放棄寧遠進關的消息,就已判斷出明朝面臨嚴重危機,時刻密切地注視着局勢的發展,並下令修整軍器。??儲備糧餉、馬匹,在安撫住吳三桂的同時,預定四月初旬大舉進討明朝。

其實滿清最早爭取地並不是吳三桂而是李自成。

當時主持朝政的攝政王多爾袞, 曾遣使攜帶書信,取道內蒙古地區,尋找闖軍,企圖實行聯合伐明,從中分享勝利果實。??滿清統治者急於推翻明王朝,但又力不從心,自己纔出此計策。??但李自成根本不予理會。??遂使此項謀劃落空。

而李自成率百萬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捷足先登,已於三月十九日進入京師。??形勢發展之快,大出清朝的意料之外!多爾袞聞訊,迅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當時,剛到蓋州湯泉養病的重要謀臣漢官范文程被召回,參與決策。

范文程老謀深算,胸有成竹,侃侃而言,明確指出了闖賊雖然攻陷北京,但其內部將會出現的重大問題,並指出了李自成的三敗。

其後,范文程建議趁明朝剛被推翻,局勢混亂之機,揮師進關奪權,建立全國統治。??他提出的這一戰略目標,無疑大大鼓舞了以多爾袞的勃勃雄心。??而他闡述農民軍“三敗”地論點,又加強了他們奪取整個中原的信心!

無論對吳三桂,李自成,還是滿清具有命運攸關的一次進軍即將開始。??多爾袞果斷作出決定,下達緊急動員令,徵調兵馬迅速集結。

這年四月七日,清軍舉行儀式,向太祖、太宗神靈祭告出師;八日,七歲的順治皇帝駕臨篤恭殿,大會諸王諸將,向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頒賜“奉命大將軍”敕印,以自己年幼,授權多爾袞“代統大軍,往定中原”,戰守方略,一切賞罰,俱都便宜從事。

多爾袞受敕印,行三跪九叩頭禮。??順治帝又賜給黃傘等御用之物,以重事權。??其他隨徵將領也都按軍級賜給衣服、鞍馬等物。

九日,多爾袞率多羅豫郡王多鐸、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續順公沈志祥及范文程、洪承疇等一大批滿漢蒙古將領,還有留質於瀋陽的朝鮮世子等人,奏樂行禮,再行向天叩拜。

拜禮畢,頓時炮聲大作,多爾袞統率滿洲、蒙古兵及漢軍與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啓行。??此次出征中原,滿清志在必得,共出動大軍十萬餘人!

及至四月十三日,大軍已渡過遼河,前進至遼河西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宿營。

多爾袞身任統帥,全軍乃至清朝興亡命運繫於一身,他感到一種沉重地壓力壓在肩上。??說實話,他對此次事關重大的進兵似乎還感到沒有把握。??這也難怪,因爲清兵多年來一直同明兵作戰。??已熟知它地作戰特點,但從未與李自成交過鋒,能否取勝,他確實有幾分擔心。

無法入睡的多爾袞,特意請來了洪承疇,徵詢他的見解。

洪承疇原是大明薊遼總督,在松山決戰中戰敗被俘。??降了清朝。??他出任薊遼總督前,已任陝甘三邊總督。??統率明軍征剿農民軍達十餘年,積有豐富的經驗。??而多爾袞正是考慮到洪承疇瞭解農民軍,才召他來談談想法。

洪承疇根本不假思索,說道:

“我大清兵丁之強,早就已是天下無敵。??只要將帥同心,軍紀嚴整,進退得當。??闖賊的軍馬根本就不堪一擊。??賊軍得京師後,只顧貪圖享樂,先前的那些鬥志飛到了九霄雲外,一經聽到我大清強軍將至,必定攜財焚宮殿而遁,我軍應限定時日,以精兵爲前驅,速行追剿。??即使賊軍據京師不撤,也可以給我們造成攻破和消滅它的最好機會……

但是,不管賊軍墮落到了什麼樣地地步,李自成親自指揮地竟日戰鬥力很強,不可與明軍等同看待,輕視不得。??爲慎重起見。??保證萬無一失,我建議用馬步更迭之法,以防止誤中了賊軍地埋伏……”

“況且,我們還有最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朱斌死了。??”洪承疇着重說到了這點:“我和江南軍一起剿過賊軍,其戰鬥力之強,不在我大清之下,但老天要使大清奪取天下,遂使朱斌早亡,江南軍更是內訌。??此次奪取中原。??我八旗鐵騎必能所向披靡!”

關於進京路線,洪承疇認爲須從薊州、密雲接近京師地地方突破。??這一方略。??當然沒有把吳三桂開關請兵考慮在內,他沒有料到吳三桂會有如此驚人的舉動。

洪承疇一席談,確實進一步堅定了多爾袞的信念,大軍按着奔薊州、密雲的方向前進。

十五日的早晨,滿清大軍進至翁後,才只行軍五里,突然停止前進,衆將士都覺奇怪,只聽范文程神秘地告訴他們,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遣副總兵一人,遊擊一人來,說山西流賊犯圍皇城,三月攻陷,皇帝與后妃俱赴國難。

國事至此,已無可爲,賊鋒東指,列郡瓦解,惟有山海關獨存,力而弱兵單,勢難抵擋,吳三桂業哀求多爾袞,若及時促兵來救,當開山海關門以迎清軍,清軍一入關門,則北京指日可定……

原來,來地兩個人正是郭雲龍、楊珅。??他們兼程疾馳,終於在翁後遇到了清軍,面見多爾袞,遞上吳三桂的信。??多爾袞展讀後,一下子瞭解了目前形勢變化的真相,大感意外!

他對先帝皇太極曾一再招降而不顧的吳三桂如今自找上門來,又是一陣驚喜。??自己在寧遠的所作所爲,甚至不惜讓兩名親信斷手以博吳三桂好感等等的舉動,到現在終於有了回報……

但稍稍可惜的是,吳三桂的信仍無降意,但這年僅三十餘歲地攝政王多爾袞確實精明過人,他思前想後,沒有輕信三桂千懇萬懇的話語,卻是更多地想到了此中有詐,卻又不便說明。

他很友好地安頓好郭、楊二位使者休息,便急忙召來阿濟格、多鐸等人商量。

結果,他們都無法確認吳三桂的真實意圖。??明清長期處於交戰狀態,雙方積怨甚深,很難取得相互信任。??吳三桂一直同清軍作戰,拒降堅守,這封求援的信來得太突然,他們思想上毫無準備,僅憑一紙書信,怎能叫他輕信!

最後,議定取慎重戒備態度,先搞清虛實再說。??於是,多爾袞把楊珅留作人質,派其妻弟拜然與郭雲龍一起回山海關探視真情。

儘管多爾袞對三桂疑慮重重,他憑其敏銳的目光,仍然看到了某種希望,這就是他信中所說,未必都是假話。??況且又有人質在手,諒吳三桂也不致大膽輕舉妄動。

多爾袞入關心切,決定冒險一試,不按吳三桂所約走中協、西協,而是改變行軍路線,轉向山海關。??爲加強清軍的攻擊力量,以防不測,又遣學士詹霸、來袞前往錦州,調漢軍攜來攻城用地紅衣大炮發往山海關。

次日清軍進至西拉塔拉,多爾袞給吳三桂復了一封信,派人飛馬送去,這封形向吳三桂昭示了清軍出兵之本意,打出了“期必滅賊,出民水火”的旗號,從而與吳三桂提出的爲君父報仇,與流賊不共戴天的呼籲取得了完全一致。

但這封信的主旨,還在最後幾句話,即勸吳三桂來歸,以裂土封王的最高獎賞誘其動心。

勸誘吳三桂投順,是多爾袞執行皇太極在世的一項既定政策。??他感到在吳三桂眼前遇到危難,無所憑依的情況下,進行勸誘,可以說是抓住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吳三桂投順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從十七日開始,清軍行速稍加快,每天行八十里,十九日中午進至錦州,在城中歇息半天,第二天早纔開拔。??多爾袞不急於進兵,目地還是等待他地妻弟拜然隨郭雲龍探聽消息後,爾後再做決定。

二十日這天中午,清軍已至連山驛城,忽見原使者郭雲龍與新來的孫文煥兩人飛馬而至,叩見多爾袞,十萬火急地說道:

“賊軍已經迫近,早晚就到山海關下,請攝政王儘快抵達!”

終於,多爾袞不再一律,當即下令急行軍,輕騎疾馳。??入夜,大風颳得很猛,塵土蔽天,夜色如漆,睜不開眼,咫尺不辨。

急行軍到半夜時,經寧遠城不顧飛馳而過。??拂曉,至沙河所城外,此處距山海關僅一百里左右。??多爾袞傳令住兵小歇。??天剛亮,又急行軍四十里,稍作短暫休息,然後,繼續疾馳,連續越中前所、前屯衛、中後所。

至傍晚,夜幕低垂時,已抵山海關外十五里地地方,多爾袞下令停止前進。??至此,清軍疾行了一晝夜,奔馳了整整兩百里。

似乎,所有的人都忘記了一支力量的存在,那就是曾經強大無比,但現在卻已經“四分五裂”的江南軍,而這個時候的江南軍,卻將發出石破天驚的怒吼!

【……第三部大地風雲 二百五十二 進軍山海關 文字更新最快……】@!!

()

一百五十分兵突襲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二十四驢皮溝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二百零六江南軍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六十九馮長興四百六十九中英聯手一百七十一催情香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二百七十三夾成溝的皇帝五百五十一炮火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三十四見機行事五百六十莫斯科之亂四百五十一噶木南的火刑二百十三亂戰二百八十二新皇的安排二百三十二進攻蠔鏡一百九十四連環畫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五百三十八波特蘭大海戰上五百二十八並肩作戰三百六十八老兵們的資歷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三百零七定賊四令一百二十五米小脂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四百六十一投降二少年將軍二百三十三僱傭軍九十一斬草除根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二百八十九廣元大火一百二十劊子手還是功臣一百二十劊子手還是功臣一百十一太平城一百五十七誰是密探三十八撤兵三十三密議三百二十七一體同心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十一得勝二百四十八得子嶺四從軍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四百十九火器和騎兵的對決三百八十二軍政大權四百八十六倭島之亡八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三百四十一名單五百三十五大海戰上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一百五十一反攻第565章 - 百年歐洲戰爭四百五十三黎風的秘密四百五十六莫臥兒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五十三軍令狀一百五十二軍令狀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四百十四急速變幻的世界局勢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三十八撤兵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四百九十八佈置四百九十八佈置二百八十三闖賊之死二百四十二決斷三百四十五門派二百二十二臺灣三百六十九蘿蔔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一百二十七招攬一百二十四熟人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五百零二進入德里二百八十二新皇的安排三百五十二金屋藏嬌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一百二十五米小脂四百十四急速變幻的世界局勢三百三十九請願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一百四十二皇太極五百六十一投降五百三十七大海戰下一百六十二入籍三百九十四合作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