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桃花命劫(二)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我峨眉派未曾殺害唐乾,又何來的血債血償?”對於唐仞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慧春終於忍無可忍,惱羞成怒。

“你……”

“怎麼回事?”不等唐仞駁斥,葉桐已開口問道。

唐仞在葉桐面前不敢放肆,只能憤憤不平地將今晨發生在辰福客棧的慘劇,一五一十地告知葉桐,最後還將“屍體”與“念珠”奉上,以作證據。

葉桐白眉微皺,對唐乾的屍體細細查探一番,神色遲疑地點頭說道:“唐乾的確是死在峨眉刺之下。”

“葉前輩。”慧春大驚,急忙道,“峨眉刺雖是我派的獨門兵刃,但卻也並非只有峨眉弟子才能鑄造,外人若想鍛造,實在易如反掌。只憑傷口,絕不能斷定唐乾之死是我峨眉派所爲。”

“那這顆念珠呢?”唐仞質問道,“你何不將峨眉弟子的珠串全都拿出來,讓我一一盤查?看看究竟是誰那麼不小心,被唐乾抓住把柄。”

“唐仞,你休要欺人太甚!”慧春道,“這種念珠天下到處都是,你何以斷言是我峨眉之物?”

“念珠雖不稀奇,但昨夜在辰福客棧內,隨身帶着念珠的,卻只有你們這羣尼姑!”唐仞冷笑道,“不是你們,還會有誰?”

慧春怒不可遏,沉聲道:“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贓!唐仞,你信口雌黃,屢屢辱我峨眉清譽,只憑模棱兩可的揣測,便誣陷峨眉弟子殺了唐乾,試問誰能證明?”

“你說誣陷?誰又能證明?”

“我能證明!”

不等柳尋衣勸阻,陳雍已快步上前,朗聲道:“我能證明,昨夜的確是有人殺了唐乾後,再故意栽贓給峨眉派。”

此言一出,衆人臉色陡然一變。尤其是葉桐,一抹難以名狀的怪異之色,自其眉宇間一閃而過。

陳雍畢恭畢敬地朝衆人拱了拱手,隨後將今早柳尋衣與洵溱查探出的一切,事無鉅細地娓娓道出。

衆人聽後,無不面露驚奇之意,就連騰族弟子也不禁變的有些猶豫起來。

唐仞眉頭緊鎖,冷聲道:“賢王府與峨眉派一向關係匪淺,你當然幫着她們說話。”

“並非如此。”湯聰附和道,“我們還在窗欄上發現迷魂煙留下的粉末,足以證明陳門主所言非虛。”

說罷,湯聰將事先採集的一包粉末遞於葉桐,葉桐稍稍嗅探,便已瞭然一切。

“果真是迷魂煙。”葉桐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看來此事確有蹊蹺。唐仞,我知你爲門下弟子報仇心切。但冤有頭、債有主,凡事都應有真憑實據,斷不能無中生有,冤枉好人。”

“可是……”

“罷了!”不等唐仞開口,葉桐卻頗爲不耐地揮手打斷道,“其實老夫今日將各門各派請來,爲的是化解六大門派與四大世家的矛盾,以免掀起一場不必要的江湖風波。”

柳尋衣遲疑道:“敢問葉前輩的意思是……”

“少林與河西秦氏的恩怨,老夫已略有耳聞。”葉桐幽幽地說道,“河西秦氏爲‘玄水下卷’之事,連殺少林十一位僧人。而今,少林爲報仇雪恨,召集賢王府及六大門派,與其一道殺去河西。而秦家爲求自保,則火速聯手金劍塢與武林四大世家,欲要對抗六大門派的發難。如此一來,八月初二,中原武林豈不是要鬧出大亂子?”

“我等只想與少林一起,向河西秦氏討回公道,絕無與之廝殺的心思。”胥準急忙解釋道,“葉前輩……怕是有所誤會……”

“誤會?”葉桐輕哼一聲,嗤笑道,“老夫縱橫江湖數十載,什麼是誤會,什麼不是誤會,我一眼便能看穿。這種事,名義上是討回公道,實則是藉機打壓對方,而你們這些人……到時又有幾人能活着走出河西?”

“師傅的意思是,既然此事是少林與秦家的恩怨,那其他門派便不要再冒然插手,讓他們兩家自己去解決。”彩蝶突然開口道,“你們插手,非但不會化干戈爲玉帛,反而會越幫越忙。到時,少林與秦家爲了各自的顏面,定會互不相讓,拼個你死我活。”

“言之有理。”柳尋衣不可置否地點頭道,“一旦廝殺,必將死傷慘重。更何況……少林十一位僧人之死,真相究竟如何,一切尚未可知,我們又豈能橫加干預?”

此刻,柳尋衣已得知葉桐的真正目的,不禁心中暗暗自責,暗罵自己不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冤枉江湖前輩心懷鬼胎。

其實對於六大門派與四大世家水火不容之事,柳尋衣一直心存芥蒂。他最不希望看到漢人自相殘殺,一旦中原武林陷入亂局,那對大宋朝廷而言,非但少了一支奇兵助陣,反而會徒增內亂,雪上加霜。

所以,對於少林與秦家的恩怨,柳尋衣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回去轉告你們的掌門人,若他們眼中還有老夫,便不要再繼續插手此事。”葉桐道。

唐仞目光猶豫,幽幽地說道:“葉前輩,若六大門派執意與少林狼狽爲奸,難道我們還要對秦家棄之不顧?”

“什麼意思?”慧春嗆聲道,“什麼叫狼狽爲奸?”

“既不與少林沆瀣一氣,爾等又爲何要殺我唐門弟子?”唐仞三句話離不開報仇,足見其內心對唐乾之死何其震怒。

“一天!”

不等慧春開口,葉桐卻突然說道:“你們暫且在老夫的桃花塢中小住一日,明天老夫必將殺害唐乾的真兇找出來,給唐門和峨眉彼此一個交代,如何?至於其他人,也請在塢中暫歇一日,老夫要親筆修書一封,好讓你們給自家掌門人帶回去。”

“好說!好說!”

葉桐親自開口,衆人又豈能推辭,紛紛點頭應允。

晌午過後,彩蝶將衆人安頓在桃花塢中歇息。

爲免紛爭,賢王府和六大門派的人,被安頓在東跨院。金劍塢及四大世家子弟,則安頓在西跨院。

東西分開,倒也免去彼此不少麻煩。

一晌無話,六大門派與四大世家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一下午相安無事。

天近黃昏,陳雍親自下廚,在東跨院設下一席酒宴,宴請峨眉、青城、武當、崆峒、崑崙幾派的弟子。

陳雍本來只打算宴請峨眉與崑崙,畢竟這兩派曾與他有舊。

但轉念一想,六大門派親如一家,若對其他三派視若罔聞,未免厚此薄彼,落人口實。故而,陳雍索性將衆人一道請來,並囑咐湯聰、廖川、廖海幾人,前往城中的酒樓,買些菜餚、美酒,以增顏色。

金烏西墜,玉兔東昇。

今夜月明星稀,暖風徐徐,天地間透着一股子說不出的清爽。

此時,東跨院內擺下三張露天大桌,無需等人招呼,各派弟子便已紛紛落座,在一派推杯換盞的熱鬧聲中,一場小宴正式拉開序幕。

“尋衣,來嚐嚐我親自炒的黃酥豌豆。”陳雍興致極濃,連連舉筷爲柳尋衣夾菜。待他看到柳尋衣吃完後的讚歎模樣,臉上頓時眉飛色舞起來。

洵溱見狀,話中有話地笑道:“想不到陳門主不僅劍法超羣,而且還能做得一手好菜。”

陳雍嘿嘿一笑,轉而面露苦澀,若有所思地解釋道:“其實這碟‘黃酥豌豆’是惠英最愛吃的菜,當年我爲了她,專程跑去峨眉山下,找當地最好的師傅學的。只可惜……她在世時,我做的‘黃酥豌豆’總是不夠滋味,如今我好不容易掌握了火候,但她卻……”

言至於此,陳雍雙眼已紅,眼中還若隱若現地閃爍着一抹淚花。

見平日玩世不恭的陳雍,此刻竟如此動情,柳尋衣不禁深受感動。他主動攬着陳雍的肩膀,舉筷笑道:“她在九泉之下,一定會知道你爲她所做的這些事。難得天下有這麼好吃的素菜,今夜我定要將它吃個精光,一飽口福……”

“不可!不可!”

還不等柳尋衣等人起鬨着下筷,陳雍卻如臨大敵一般,迅速將那盤黃酥豌豆端了起來,轉而對身邊一名峨眉弟子問道:“慧春師姐爲何還不出來?這盤菜……我可是專程爲她炒的。”

慧春與惠英是同門師姐們,昔日感情極深。

如今惠英已死,陳雍想讓慧春親口品嚐自己的廚藝,其實是想尋求一絲心裡的安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陳雍已將對惠英的思念,轉移到曾與惠英相熟的每一個人身上。其中最爲重要的,無疑便是峨眉派的一衆師姐妹。

“一盤豌豆能有什麼滋味?不如剁條羊腿啃着痛快!”

阿保魯見狀,悻悻地放下自己剛要去夾豌豆的筷子,哼哼唧唧地嘟囔道:“不吃便不吃!豌豆再怎麼做還是豌豆,總不能做出羊肉味來!哼!”

聞言,許衡、湯聰等人不禁哈哈大笑。

廖川端起一碗酒,朝阿保魯敬道:“這位兄弟說極對。來,我敬你一碗!”

“滾一邊去!老子不和你這漢人喝酒!”阿保魯冷哼一聲,轉而和蕭陽、蘇忽幾人對飲起來。

被阿保魯無情拒絕,一片好心的廖川臉上陰晴不定,好生尷尬。

這一幕惹的柳尋衣、洵溱等人忍俊不禁,紛紛鬨笑起來。

一時間,東跨院中的氛圍變的更加融洽熱鬧。

胥準、荀再山、鄭松仁等人,輪番來與柳尋衣敬酒。他們曾在泉州陸府,與柳尋衣有過一面之緣,所謂江湖中人不拘小節,今日再見,自當如多年好友一般,無拘無束,相談甚歡。

轉眼間,一個時辰過去,陳雍抱着那盤已經放涼的黃酥豌豆,滿眼焦急地望着二樓的一間廂房,那裡正是慧春住的地方。

“我說小師妹,慧春師姐爲何還不下來?”陳雍焦急地催促道。

“誰是你師妹?”一名面相白皙的小尼姑,嗔怒地瞪了陳雍一眼,又道,“師姐她在房中沐浴,哪有這麼快出來?我看你還是別等了,就算師姐來了,也不會吃你做的菜。”

“不行不行!”陳雍連連搖頭道,“我再去把菜熱一下。小師妹,你去替我叫慧春師姐下來。今夜,無論如何我都要讓她嚐嚐我的手藝。”

“不去……”

“快去快去!”不等小尼姑滿腹牢騷地抱怨,陳雍已死纏爛打似的苦苦哀求道,“求你了,好師妹,乖師妹,漂亮小師妹,快去替我‘通稟’一聲。”

見陳雍這副嬉皮笑臉的不正經模樣,小尼姑頓時臉頰一紅,轉而輕啐一聲,心不甘情不願地緩緩離席,憤憤不平地朝二樓走去。

見狀,陳雍朝柳尋衣等人擠了擠眼睛,露出一個得意的微笑,頓時又引來一片鬨笑。

“師姐!師姐!陳雍叫你下去嚐嚐他的手藝。待會兒,你一定要好好羞辱羞辱他。”

小尼姑獨自一人,嘟嘟囔囔地來到慧春房前,朝燈火通明的房間內大聲呼喊道:“師姐,你洗好了嗎?”

小尼姑等了許久,房間內卻無半點回音。

“砰、砰砰。”

小尼姑心生好奇,輕輕拍打着房門,呼喊道:“師姐,你洗好了嗎?”

等來的,又是一陣死一般的沉寂。

“師姐?我進來了。”

小尼姑眉頭一皺,隨即小心翼翼地推開房門,一邊探頭朝房內望去,一邊壞笑道:“師姐,你可要穿好衣服,當心露了春光……”

“啊!”

話未說完,小尼姑戲謔的笑聲,卻陡然化作一聲滿含驚懼的尖叫,瞬間穿透整座桃花塢,令院中熱鬧的宴席,頓時安靜下來。

“怎麼了?”

衆人臉色驟變,不等有人開口詢問,柳尋衣和陳雍已腳下一頓,身形登時沖天而起,眨眼間飛上二樓,掠至小尼姑身旁。

此刻,小尼姑已昏倒在地,身體壓着門檻,房門半開半合,生死不明。

柳尋衣與陳雍面色凝重地對視一眼,隨即二人一左一右,同時將房門奮力推開。

可接下來映入他們眼簾的一幕,卻令二人全身的汗毛,瞬間立了起來。

房間內,慧春裸露的身體被懸吊在房樑半空。

在她的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滿針線,千絲萬縷從她的身體穿插而過,最終固定在四面牆壁上。

血流如注,一道道殷紅順着她的身體、順着一根根細線,緩緩流淌着,最終滴落在早已是一片血泊的地上。

無數根細若髮絲的紅線,在房間內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張恐怖的線網,錯綜而複雜。

慧春的身體,則變成這些懸浮於半空的紅線,相互交織的中心。

從額頭眉心一直到腳趾,一根接一根的紅線,如縫衣刺繡般穿體而過,將她的屍體生生扯拽懸吊在半空之中,就如同……一隻巨大的提線人偶。

……

第322章 川蜀波折第380章 父愛如山第345章 以假亂真(二)第174章 鳥入樊籠第609章 寶貝女兒第309章 審時度勢(二)第44章 以血還血第701章 別鶴離鸞(一)第971章 捷報易得第634章 弄巧成拙(一)第296章 同門之隙(一)第247章 豐州之劫(一)第261章 棄之不顧第320章 生死考驗第672章 物是人非第998章 羣英薈萃(三)第119章 危困交加第496章 救命之恩第484章 非常之法(二)第695章 豪傑如故第19章 皇族貴子第330章 藏王鬥場(三)第728章 雲牙古鎮(五)第509章 義利之爭(一)第501章 一波又起第581章 同根相煎(一)第757章 天羅地網(六)第942章 失之東隅第56章 天山霍都第五百一十四章 :謀無遺策第438章 大會前夜(二)第79章 龍象榜爭第50章 節外生枝第970章 騎虎難下第507章 迫在眉睫第408章 中元風波(一)第118章 利義之爭第1005章 集腋成裘(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爲情所困第71章 一波三折第59章 敢捻虎鬚第598章 桀驁不馴(二)第351章 橫插一槓第五百五十二章 :西遼寧王第199章 殺機四伏第260章 衆矢之的第900章 上京四府第五百三十二章 :爲情所困第709章 落井下石第78章 趁火打劫第1000章 羣英薈萃(五)第19章 皇族貴子第433章 貓鼠同眠(二)第225章 少林噩運(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合一分第997章 羣英薈萃(二)第333章 布達拉宮(一)第636章 顧全大局第714章 見風使舵(二)第248章 豐州之劫(二)第321章 去留之爭第106章 投石問路(二)第242章 金陵密會(二)第262章 龍困淺灘第669章 爲母則剛(二)第417章 故人重逢第244章 金陵密會(四)第33章 羣雄畢至第87章 生死由天第831章 泣血捶膺第939章 治家不易第990章 地牢之厄第491章 幸與不幸(一)第505章 王者之風(三)第150章 雪夜風波(二)第659章 善而不仁第399章 魂斷唐州(二)第282章 唐門議事第604章 雁去難歸第652章 生死由命(十)第316章 各取所需第974章 潞州客棧(二)第452章 塵埃落定第731章 患難真情(二)第661章 江湖始元(二)第291章 一脈相承第107章 歸海宿怨(一)第219章 白雲蒼狗第764章 強勢攪局(二)第386章 彌天大錯(二)第230章 桃花命劫(二)第697章 人非草木第40章 九重內力第850章 穀風景雲(五)第366章 柳暗花明第815章 人才難得第701章 別鶴離鸞(一)第882章 昊天罔極第720章 引風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