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含仁懷義

傍晚,潘府書房彌散着一股淡淡幽香。香爐中徐徐焚燒着檀香,泛起嫋嫋青煙,令人心定神寧。

此刻的潘初八老態盡顯,他畢竟年事已高,近日又勞心費神,潘家上下諸多雜事,皆需他一人決斷。長此以往,難免身心俱疲,獨木難支。

燈火闌珊下,柳尋衣、洛凝語、林方大與潘初八對面而坐,氛圍清淨,心態平和。

潘初八強撐着睏倦的精神,淡笑道:“當初若沒有賢王府在背後支持,只怕我們連與秦家公平一戰的機會都沒有。”

洛凝語莞爾一笑,柔聲道:“潘八爺放心,明年三月初一,我爹定會帶人前往少林,親自爲潘家助陣。”

潘初八輕輕點頭,轉而又問向柳尋衣,道:“你們打算何時回洛陽?老夫準備了一些薄禮,希望你們替我轉呈洛府主。”

“前輩太客氣了!”柳尋衣笑道,“如今前輩大壽已過,迎戰秦家的人選也已定下,所以我們決定後天一早,啓程趕回洛陽。”

“也好!”潘初八微微點頭,也不過多挽留,“回去後代我向洛府主轉達感謝之意,就說老朽又欠他一次人情。”

“記下了。”

潘初八凝視着柳尋衣,臉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感慨道:“果真是後生可畏,此番能與柳少俠結識,實乃老夫此生一大幸事。賢王府真是藏龍臥虎,人才濟濟,難怪能做到今日之盛。”

柳尋衣謙虛道:“前輩此言,晚輩誠惶誠恐。此生能認識前輩這般豪傑,也是晚輩一大幸事。”

“哈哈……”

對柳尋衣的恭維,潘初八似乎極爲受用,不禁放聲大笑。他目光掃視着柳尋衣三人,突然問道:“潘武、潘春、賀虎。今日上午,他們三人已各自展示了武功,不知你們以爲如何?”

“各有本事,手段不俗。”洛凝語賠笑道,“前輩如何忘了?這個問題前輩上午已經問過了。”

潘初八自嘲一笑,搖頭道:“當時人多耳雜,你們說話難免有所顧忌,多少要給他們三個留些顏面。現在老夫再問,是想聽聽你們的真心話。”

此話一出,柳尋衣三人不禁對視一眼,眼中皆是一抹狐疑之色。

“柳少俠,聽聞你曾與秦氏三傑交過手,老夫想聽聽你的看法。”潘初八正色道,“我所選的三人,與秦氏三傑相比,究竟如何?”

“這……”柳尋衣猶豫再三,沉吟道,“潘武前輩與賀虎前輩,他們與秦氏三傑的武功相差無多,或在伯仲之間。然而潘春……則要稍遜一籌,他不是秦氏三傑的對手。”

潘初八點頭道:“不知秦氏三傑在秦家的地位如何?武功排在什麼位置?”

“秦氏三傑雖出身庶族,但他們畢竟與秦明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且‘秦氏三傑’名聲在外,也算是河西秦氏的一塊招牌,所以他們三人在秦家的地位……應該不低。”林方大思索道,“至於武功……我聽府主提起過,秦氏三傑的武功在秦家,只能排在中等偏上。”

潘初八頗爲憂慮地沉吟道:“換言之,明年若是秦氏三傑出馬,我們尚有一戰之力。但秦家若派出更厲害的高手,那結果就……”他的話沒有再繼續說下去,柳尋衣三人也自然不好多言,只能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嘆息。

洛凝語見潘初八神情暗淡,急忙安撫道:“潘八爺放心,只要有我爹在,絕不會讓河西秦氏爲難潘家。”

林方大哭喪着臉,補充道:“但‘玄水下卷’可能就……其實我一直想找機會勸勸八爺,既然潘家已退出江湖,你又何必苦苦守着那本‘玄水下卷’而不放?何不將那燙手山芋扔給秦家,也好讓自己日後過上安穩日子?”

“林少俠所言,老夫何嘗不想?”潘初八嘆息道,“只是‘玄水下卷’乃家師遺物,又關乎歸海刀宗的榮辱,你讓老夫如何能輕易脫手?老夫在上半輩子,做過許多錯事,所以下半輩子,就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彌補過錯。在老夫心裡,生死不足慮,道義大如天!若讓河西秦氏如願以償,那江湖道義何在?天下公允何在?老夫死後又有何顏面去見家師,以及歸海刀宗的歷代掌門?”

“可秦家只要一天沒得到‘玄水下卷’,他們就一天不會善罷甘休。”洛凝語勸道,“就算這次潘家躲過一劫,秦家真會信守一百年不再滋擾潘家的承諾嗎?我看未必,說句不恭敬的話,潘八爺若在,或許秦家不敢欺人太甚。可潘八爺日後萬一有何不測,那潘家子孫又該如何抗衡秦家?‘玄水下卷’,潘家能守住三五年,卻未必能守住三五十年。”

“這一節老夫早有預料。有我在一天,便會死守它一天。一旦我有不測,潘家子孫必不能保它周全。因此在臨終前,老夫會將‘玄水下卷’託付於他人之手,寧死也不讓秦家得逞。”潘初八義正言辭地說道。

“他人?”洛凝語反問道,“敢問潘八爺所說的‘他人’是……”

“你父親,北賢王洛天瑾。”潘初八坦言道,“老夫自歸隱潁川后,便不再與江湖中人有任何往來,卻唯獨結交了你爹。你爹不僅有資格收下‘玄水下卷’,更有能力保住它。江湖雖大,但讓河西秦氏忌憚的勢力卻不多。而賢王府,絕對算一個。”

閒談至此,柳尋衣心中突然涌出一個可怕的念頭。他懷疑,洛天瑾當年結交潘初八時,會不會早有預謀?從一開始他就是衝着‘玄水下卷’而來?

此念一出,柳尋衣立即在心中暗罵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如此揣度別人,尤其是對自己不薄的洛天瑾。

“或許……”潘初八眼中突然泛起一道淚光,不等洛凝語三人關心詢問,他已悄然開口道,“或許這一天就快到了。”

“前輩此話何意?”柳尋衣從潘初八的言語中,聽出一抹濃濃的悲苦淒涼之意。與此同時,一種不祥的預感也漸漸涌上其心頭。

“前輩正值老當益壯,清心寡慾,修身養性,必能益壽延年,青松不老。爲何突然要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聽到柳尋衣的話,潘初八不知是被他感動,還是爲自己傷懷,眼神突然一暗,苦笑着擺手道:“我只希望,老夫日後一旦有什麼不測,賢王府能在河西秦氏的威懾下,儘量保住我潘家子孫,免受滅門之災,由此足矣。”

“潘八爺放心,你與家父是忘年之交,就算……就算八爺有什麼事,我爹定不會坐視秦家恃強凌弱。只要有我賢王府在一天,潘家子孫定能高枕無憂。”洛凝語似是被眼前的遲暮老人所感動,當即信誓旦旦地將潘初八的請求應允下來。

“如此甚好!甚好!”潘初八如釋重負般嘆息一聲,繼而以疲憊爲名,與洛凝語三人寒暄辭別。

離開書房的路上,洛凝語和林方大一直在感慨潘初八的艱辛與不易。柳尋衣卻一言不發地走在後面,眉頭深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賢弟,你在想什麼?”林方大注意到柳尋衣的異常,不禁詢問道,“莫非還在想潘八爺剛纔的話?”

柳尋衣神情凝重,緩緩開口道:“你們……有沒有察覺出潘八爺今夜的異樣?”

“異樣?”洛凝語和林方大連連搖頭,齊聲問道,“什麼異樣?”

“似乎話中有話,卻欲言又止。”柳尋衣沉吟道,“他今夜的言談,不像在與我們閒聊,尤其是最後幾句話,給我的感覺更像是……託孤!”

“託孤?”林方大驚呼道,“你是說潘八爺在給我們留遺言?”

“不是給我們,而是借我們之耳,說給府主聽。”柳尋衣道,“你們仔細想想,以潘八爺的精明和老練,他豈會猜不到今日的潘家,與秦家究竟有多大差距?秦家再不濟也是武林四大世家之一,潘家再如何努力,也不過一介商賈。二者竟要比武論成敗,孰強孰弱根本不用猜。就算潘武、賀虎、潘春三人再如何苦練,也根本不可能抗衡河西秦氏的高手。如若不然,今日的武林四大世家之一,就不可能是河西秦氏,而是潁川潘氏。”

“言之有理。”林方大似懂非懂地點頭道,“其實我也一直想不通,若隨便一個人,苦練幾年武功,就能輕易打敗秦家高手,那河西秦氏又豈能在江湖中屹立多年而不倒?”

“今日上午,潘武、潘春父子暫且不提,你們只想那賀虎。他雖應允的十分痛快,但卻一直心不在焉,似乎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是一場非死即傷的血戰。”柳尋衣遲疑道,“可是他爲何會表現的如此輕鬆?他是龍威鏢局的總鏢頭,常年行走江湖,若說別人不知道河西秦氏也就罷了,他不可能不知道。既知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一等一的高手,又豈會如此風輕雲淡?”

“你的意思是……”

“我猜想,賀虎早已料到明年少林一戰,潘家毫無勝算。”柳尋衣直言道,“而他之所以明知打不過還要打,只能有兩個原因。其一,他甘心爲潘家赴湯蹈火,視死如歸,但若如此,他不可能表現的如此輕鬆隨意。其二,他此行能得到諸多好處,而這些好處……極有可能是潘八爺許給他的。”

“潘家有什麼?”洛凝語思量道,“潘八爺總不會把‘玄水下卷’給他吧?而潘家除了刀譜……似乎就剩錢了。我想賀虎再如何貪婪,也不至於爲錢把命豁出去吧?”

“錢只是第一個好處,除此之外,可能還有第二個好處。”柳尋衣揣測道,“或許潘八爺已對他做出承諾,承諾明年少林之行,他必定性命無憂。所以賀虎纔回來,而且還表現的如此平淡。賀虎畢竟是潘家的女婿,又是龍威鏢局的總鏢頭,多少還是要些臉面的。如今岳丈有難,他若不露面,只怕會有損龍威鏢局在江湖中的體面。”

“這……”聽到柳尋衣的話,洛凝語和林方大頓覺背後一陣發涼。

洛凝語狐疑道:“潘八爺憑什麼承諾他性命無憂?並非我小覷潘八爺,既然他寧死不肯交出‘玄水下卷’,那以他今天的本事,似乎也沒能力要求河西秦氏殺人,或是不殺人吧?”

“潘八爺雖沒這份本事,但賢王府卻有這個能耐。”柳尋衣苦笑道,“你們不妨回想一下,剛纔在書房中,潘八爺希望賢王府可以保住潘家子孫的性命,免遭河西秦氏屠殺。而且……還是凝語你親口答應下來的。”

“聽你這麼說……”洛凝語黛眉緊蹙,腦中飛速盤算着柳尋衣的話,躊躇道,“莫非潘八爺知道……潘家必輸無疑?”

“正是。”柳尋衣點頭道,“所以潘八爺真正打算是,萬不得已時,犧牲自己來了結兩家的宿怨,並將‘玄水下卷’轉交賢王府,繼而由賢王府出面,保住潘家其他人。”

“是了!”林方大恍然大悟道,“我現在終於明白,剛纔潘八爺那句‘這一天就快到了’究竟是什麼意思。原來他早已安排好一切,能打則打,拼死一搏。若實在打不過,他就當衆以死明志,而這一天就是……明年三月初一?”

“他爲何要這麼做?”洛凝語百思不解,連連搖頭嘆息道,“他可以不用死……”

“因爲他既不想爲家人背叛歸海刀宗,也不想爲歸海刀宗而禍及家人。潘家一輸,他若不死,又不想交出‘玄水下卷’,勢必理虧,到時府主也不好出面,替他強詞奪理。反觀秦家,必會窮追猛打,說不定還會在一怒之下屠滅潘家滿門。”柳尋衣眼中閃爍着一抹敬佩的光澤,語氣苦澀地感慨道,“爲了化解恩怨,這或許已是他能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他這樣做,對潘家、對秦家、對歸海刀宗,甚至對賢王府,或多或少……都算有個交代!”

“既然如此,那爲何還派人去打?豈不多此一舉?”

“非也!其一,比武依照歸海刀宗的規矩舉行,潘八爺心念舊情,自然不忍破壞。其二,潘八爺想借此機會磨練潘家兒孫,令他們經歷一番艱辛,可以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日後潘家能更爲和睦。其三,潘八爺雖視死如歸,但其實在必死之局,也存有一線生機。”柳尋衣幽幽地說道,“便是光明正大地打敗秦家!若潘家能打敗秦家,雖不能永保無憂,但潘八爺卻能安心活到壽終正寢。日後再向賢王府託孤,結局也是一樣。只不過單憑今日所選出的三人,潘八爺的‘一線生機’希望極爲渺茫,甚至……根本不存在。”

……

第928章 一箭雙鵰第360章 單身赴宴(一)第582章 同根相煎(二)第451章 抽生死籤第641章 天佑憐人第31章 任人擺佈第303章 萬夫莫敵第156章 插翅難飛第475章 龍象之威第645章 生死由命(三)第130章 府中古怪第102章 小王駕到第480章 巔峰之戰(一)第242章 金陵密會(二)第152章 雪夜風波(四)第31章 任人擺佈第851章 窮不失義第415章 龍盤虎踞第377章 此情可待(一)第596章 一出好戲第95章 忠義存心第810章 箭無虛發(三)第956章 順勢而爲第643章 生死由命(一)第394章 無盡血淚第680章 人不爲己第852章 日暮途窮第137章 古靈精怪第26章 沈大老爺第997章 羣英薈萃(二)第818章 風流雲散第606章 苦中作樂第239章 桃花婆婆(三)第837章 再見仇寒第802章 權宜之計第411章 有恃無恐第606章 苦中作樂第983章 玩火自焚第284章 江州風波(一)第357章 不請自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三岔之劫(三)第16章 情如父子第294章 生死一輪第298章 聞風而動第730章 患難真情(一)第202章 另謀他計第967章 若即若離(一)第306章 謹慎善後第682章 善惡一念第642章 望風而動第714章 見風使舵(二)第871章 注血洗髓第197章 塞北來使(二)第886章 血濃於水(一)第440章 大會前夜(四)第653章 生死由命(十一)第973章 潞州客棧(一)第170章 震破虎膽第108章 歸海宿怨(二)第375章 深夜教誨第388章 彌天大錯(四)第816章 抱憾臨別(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明修棧道第993章 鞠躬盡瘁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安回府第1002章 情理之爭(一)第603章 由愛生恨第470章 技驚四座第830章 天翻地覆第853章 一見如故第756章 天羅地網(五)第322章 川蜀波折第912章 破而後立第727章 雲牙古鎮(四)第250章 羣雄畢至第470章 技驚四座第426章 翁婿夜話第309章 審時度勢(二)第827章 秋草人情第293章 以死明志第693章 無地自容(一)第429章 翻臉無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合一分第406章 風雲突變(一)第477章 秦氏宿怨(一)第777章 大漠悲歡(二)第91章 各奔東西第843章 舉棋不定(二)第40章 九重內力第53章 察言觀色第五百三十章 :伺機試探第898章 天袁客棧(三)第5章 雁門客棧(三)第738章 北上江陵第719章 竭澤而漁(二)第955章 畫地爲牢第922章 色厲內荏第756章 天羅地網(五)第660章 江湖始元(一)第668章 爲母則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