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長途拉練(二)

ument.write(

找到折返點,張鵬和班長看到大部隊離他們兩公里左右,正在休息。倆人爲爭取時間,沒有走超過直線距離幾倍‘之’字路線,而是在草密的地方直接滑下去。下到谷底,發現有底部有10多米寬,前一陣的山洪將裡面雜草衝得很乾淨,光禿禿的地面上佈滿拳頭大的礫石高低不平和一叢叢頑強的荊棘,走起來深一腳,淺一腳的,稍不留心,就會將腳扭傷,或被荊棘刺傷。前行的途中可以看到泉水從石縫中滲出,只是量太小了,只夠兩三人飲用。

轉過幾個山坳,前行了大約八公里,張鵬和班長再次覈對地圖,方向稍有偏離,但大致不錯,又走過一段後,一道高五米的石坡橫在谷底,兩邊的山峰陡峭,彷彿一下子掉進了死衚衕。數米高的石坡,單人根本無法逾越。

爲翻越這道石坡,先頭排曾想用戰備十字鎬、小鐵杴修成石梯向上攀登,但終因上無牽引點、下無支撐點,滑不留手而對它無可奈何。先頭排只好組成塔式人梯分批向上傳遞,攀越過的人再用繩索把石坡下的人員拉上去。固定好幾條攀登繩,留下四個人接應大部隊,顧不上休息,又出發了。

一個多小時的急行軍後,先頭排終於走出了這條深谷,讓人眼前一亮,洪水的衝擊在這裡形成一個小盆地,不斷涌出的泉水匯成一條小溪,旁邊開滿五彩的野花,猶如走進世外桃源,一羣偵察兵的到來,打擾了這裡千百年的寧靜。排長李玉山看看地圖,深山裡不會有村莊,這裡地形開闊,又有水源,是個在好不過的宿營地。

“今晚就在這宿營了!”李排長一錘定音。

李排長指揮大家劃分好各連的宿營地,做好標示,免得大部隊到時引起混亂。張鵬找了個乾燥的地方,解下身上的裝備,把槍和班裡的戰友架在一起,鬆開綁腿,人輕鬆多了。跑到泉眼處,喝足水,洗把臉,甘甜清涼的泉水把滿身的暑氣一下褪下去了,張鵬覺得汗毛孔都透着舒服。後面大部隊的陸續到來,標誌着第一天四十公里山地行軍的結束。

行軍隊伍中最苦最累的是先頭排和炊事班,先頭排不必說了,炊事班除了行軍是揹負更加沉重的炊具外,別人到達宿營地後可以馬上休息,他們卻要立刻壘鍋搭竈,收集柴火,淘米洗菜,解決百十號人的吃飯問題。張鵬對炊事班最有‘感情’,主動幫助他們揀柴火,到各班收集每個人自帶的大米(爲減少炊事班的負擔,每個戰士除了個人裝備外,要背三天食用的糧食,到宿營地後,再收集到一起,統一做飯)…好像他也是個炊事兵。

飯後,各連佈置好哨位,生起幾大堆篝火,第一天的行軍,大家並沒有感到特別疲憊,各連不斷的互相拉歌,通訊營的女兵還跳起舞來,幾個多才多藝的吹着笛子,口琴伴奏。張鵬沒這個興致,悄悄的到炊事班領了明天要吃的乾糧,把水壺灌滿開水,用臉盆舀了點熱水,回去燙腳。在家時,父親張全義就告誡過他行軍最主要的是要喝上水,燙過腳。聽着戰友們的拉歌聲,張鵬鋪好行李,合衣鑽進被窩,他必需要休息好,明早還要提前上路。他睡的很沉,連長几次查鋪,給他拉被子,都沒有醒。

行軍,全靠兩條腿,這既是對體力、耐力的考驗,更是對腳力的考驗。一連三天的山地行軍。兵貴神速,走,既要走得動,又要走得快,更要走得通。爲達到“動、快、通”的要求,指揮部根據兵種自身的特點,行軍路線有意選擇安排溼地、沙石路、山溝、陡坡等多種地形和道路,不斷穿插的急行軍開始讓人疲憊不堪,俗話說‘人行十里無輕載’,長途行軍,一個空水壺都會在你的肩膀上留下深深的勒痕,何況還要揹負二三十公斤的裝備。張鵬的已經肩膀紅腫破皮,汗水一痧,鑽心的疼,好在腳還沒有起泡。

穿過‘解放鞋’的人都知道,它雖然輕便耐磨,但是鞋底薄走山路硌腳,拉練由於負荷重,路難行,汗水不易揮發,腳板很容易打泡。拉練的第二天,不少戰士的腳上都起了大小不等的泡。戰士們用針將泡穿透,然後用頭髮系在穿透的泡上,讓泡內的積液流出,泡就會慢慢地消下去,那兩天,一到宿營地,男兵就找女兵要頭髮,穿水泡。

張鵬看一羣男兵一瘸一拐的圍住女兵要頭髮,心想這麼下去,女兵們會不會變成尼姑。但這個辦法,對行軍一日、多日休息的打泡者來說,不失是一個好辦法,但對連續行軍的打泡者來說,卻不起多大作用。連續行軍,使不少人的腳掌上大泡套小泡,新泡套舊泡,甚至泡連泡,成了血腳板,每走一步,都會疼得鑽心。幹部們見狀會勸他們進收容隊,但沒一個戰士願意被收容。戰士們心中有一個共同信念:平時多吃苦,戰時少流血;平時怕吃苦,戰時是逃兵。誰如果被收容,便會感到莫大恥辱,人前擡不起頭。因此,大家都暗暗下定決心,腳走不成了,就是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走到大山的外緣,途中漸漸有了人煙,先頭排又多了項任務――號房子,一般在村莊宿營會選大一些的村子,那樣房子多,地方大,好安排,有學校的村子是首選,單獨住在學校裡不擾民。農民是最樸實的,誰家都會把最好的屋子騰出來讓子弟兵住,生產隊主動幫助收集柴草,派人做飯,燒開水,部隊進村前也會整理軍容,打起精神,唱着《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是一個兵》,排着整齊的隊伍進村,離開時,按照傳統替房東挑滿水,掃淨院子。村裡的大娘大嬸,看張鵬這麼小的孩子滿頭大汗的跑來跑去,都會心疼的塞給個雞蛋,領回家喝點水休息一會。小孩子見他與自己同齡已經是解放軍,都很羨慕,張鵬這個‘僞軍’也感到很自豪。

進入平原,部隊在離目的地還有200公里的一個大型軍工廠,才進行了休整,補充給養。那是個萬人大廠,職工俱樂部的一角就可以安排他們這五百多人宿營,廠子對他們開放了澡堂,這是戰士們半年來第一次洗熱水澡。職工食堂免費讓他們就餐,晚上專門給他們放了場電影,這裡的幹部職工很多人都有當過兵的經歷,使大家有了共同語言,也知道戰士們最需要什麼。

第二天,廠裡組織一批女民兵給他們拆洗被褥,縫補衣服,晚上開了聯歡會。部隊爲廠裡的民兵舉行軍事表演,聯合進行了一次軍民戰備演練。三天的休整,細心的照顧,使戰士們恢復了體力。

最後一段路是國道,用不着先頭排偵察探路,他們已經走了一天一夜,只短暫的休息了三次,吃飯都是在行進中完成的,張鵬覺得腿已不受大腦的控制了,只是機械的邁步前行,自己的槍在排着肩上,揹包在班長身上,大腿彷彿抽乾了身上最後一絲氣力。‘行百里半九十’張鵬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戰士們的體力都到了極限,行軍早已不是拼體力,而是靠堅強的意志在支撐,靠一個戰士‘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英勇無畏的革命主義精神。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着祖國的大地

揹負着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

直到把反動派消滅乾淨,*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在呼嘯軍號響!

聽!革命歌聲多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後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

張鵬用乾啞的嗓音和戰友們一同吼着,雄壯的軍歌伴隨他衝進軍營。當張鵬在留守戰友的攙扶下回到宿舍,他引以爲傲的‘鐵腳’已和襪子緊緊的結合在一起!

第8章 去向第29章 苦戰清平高地(四)第9章 還是個兵第6章 四天三夜(五)第20章 反伏擊第2章 其實我很‘乖’第23章 狼與羊(九)第61章 救援(三)第10章 這才叫生活第17章 初試鋒芒第59章 救援(一)第11章 在列車上第93章 偵測第91章 死地後生第37章 首戰諒山(一)第35章 不速之客第55章 回來了第31章 想法第32章 謀劃第23章 捕俘(二)第71章 有驚無險第50章 母愛無邊第53章 清剿(三)第48章 機變第18章 狼與羊(四)第36章 你有幾個好妹妹第19章 鐵血阻擊(二)第12章 初到兵團第18章 誰是‘幽冥’第31章 大雨圍城第21章 射擊訓練第15章 破襲(四)第76章 以靜制動第16章 破襲(五)第56章 清剿(六)第46章 團圓(三)第42章 緬懷第54章 特別任務第11章 在列車上第29章 苦戰清平高地(四)第20章 鐵血阻擊(三)第37章 首戰諒山(一)第16章 狼與羊(二)第38章 老家第28章 苦戰清平高地(三)第21章 困獸第70章 別情第17章 初戰告捷第65章 牽掛第15章 穿插(二)第59章 死鬥(一)第6章 雲開霧散第80章 圓滿第9章 還是個兵第57章 決定第2章 其實我很‘乖’第41章 偵察第10章 鋤奸第3章 功夫小成第28章 誤會第22章 ‘保鏢’(二)第57章 ‘惡習’第4章 前奏第52章 比試第22章 ‘保鏢’(二)第29章 野外駐訓(二)第32章 夜醫第25章 刺探第59章 死鬥(一)第31章 想法第70章 別情第40章 險第37章 新年第15章 破襲(四)第34章 家第59章 新情況第30章 日子(二)第30章 真情第2章 其實我很‘乖’第57章 ‘惡習’第12章 初到兵團第7章 四天三夜(六)第50章 迷惑第24章 誰是新兵第19章 再展身手第14章 絕殺(五)第58章 感覺第15章 狼與羊(一)第4章 四天三夜(三)第59章 死鬥(一)第25章 刺探第2章 支援第23章 ‘保鏢’(三)第37章 誰是英雄第24章 誰是新兵第38章 戰火重燃第15章 福兮禍兮第26章 摸魚第16章 破襲(五)第35章 歲月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