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連環計之蠻天過海

事情比李顯想像的還要順利,這或許也是跟李顯當年交給樑鎮的那一本三十六計範本沒有傳出去有關吧,若不然,不論是曹評,亦或者是司馬相如,再或者是陸準,只要這些精英級的人物,讓他們看上一遍李顯寫的那個三十六計,相信,他們再對照眼前這麼一回事,什麼綿裡藏針,什麼蠻天過海,暗度陳倉,相信他們保準就肯定會明白李顯這唱的是哪一齣了。

但可悲的是,他們到現在還不知道,所以,李顯這個假借着道義之舉而行的假道德之事,卻是如此簡單的得以通過了。

以魏國與晉國的關係,在曹評許下秦國白送來的那三十萬石糧食分上三分之一給晉國後,司馬相如方纔點頭答應下了這件事情。

晉國對於秦國如今已經是大開了方便之門,而讓秦國的大軍壓着糧草緩慢通過。

而對於秦國派出的十萬大軍,李斯所給予的回答是讓這十萬大軍增援魏國,幫魏國去抵擋北面燕趙之地的大軍進犯。

白送糧食外帶還白送將士替別人守國土,如此好人,絕對是天下難尋啊,有的時候,曹評在夜裡醒來後,想想都會覺得自己以前老是隨着那晉韓二國攻打那楚國是否做得太過份了,你看人家秦王這氣量,那得多寬宏大量才行?

不說感動吧,但滿心歡喜那一準是肯定的。

對於曹評,司馬相如以及這天下間諸多諸侯們是如何個看法,李顯自然是不會去管他,如今,李顯,卻已經是在安排好了朝中之事之後,轉而就直奔這金州而來。

金州之外,大河對岸就是晉國的中州,只是要到對面去,卻有個很大的麻煩,就是要渡過黃河這條大河口。

好在如今已經是金秋十月間,黃河河水已經是比較淺,人要隻身就這般趟過去可能會有一點困難,可是若是騎在馬背之上過去,確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十萬大軍,以蒙恬爲主將,其它如王翦,白起,葉步,黃泰,方悅,呂亮,餘新,郭棟等大小將佐,那是點了足足近百名左右,一併兒隨着大軍而去。

待得十萬大軍渡過黃河,至晉國的中州城外之後,早有魏國的大將王忠領着數千兵馬並着魏國使臣和晉國的中州主將在那裡接着了秦國大軍。

二方相見,那自然是一片歡聲笑語。只是蒙恬卻以大軍在外,主將者不得隨意走動爲由,不論那魏國的使臣亦或者是晉國的守將如何個勸法,蒙恬卻就是怎麼也不進城,就在這中州城外,黃河邊安或紮下寨來。

~~~~~~~~~~~~~~~~~~~~~~~~~~~~~~~~~~~~~~~~~~~~~~~中軍大帳內,蒙恬,王翦,白起,李斯等諸多將領分兩列而坐,而上首處坐着的,赫然就是大秦國那位戰功赫赫的武穆王李顯。

此次伐晉之戰,李顯有意於躲在暗處,明面上以蒙恬爲主,其它諸將爲輔,也是打着着力培養蒙恬,王翦,白起等數員大將的意思。

畢竟,到如今來說,整個大秦國內,能夠打仗的將領有很多,可是能夠打硬仗卻是很少,少到幾乎是沒有,全都是些半懂不懂的光靠着看了幾遍時造要論這種書的人。連個系統的兵法戰策都沒有,這等樣的人,又如何能當得將帥之責?

李顯如此做,也是迫不得以,畢竟以晉太祖司馬相如的領兵經驗上的老道,就蒙恬,王翦這一羣年不過二十五六的小夥子,在這個完全不着兵法,只講資歷的戰場上,李顯還真的很擔心,這一羣小夥子們玩不過那個老奸巨猾的司馬相如,而白白的葬送掉了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稟將軍,如今十四萬大軍並二十萬石糧草已經全數渡過了黃河,盡入了中州地界,接下來我大軍該何去何從,還請將軍示下。”

做爲此次明面上的主帥,也是這近百員戰將當中官職最大的一員將領之一,蒙恬卻是當先起聲問道。

看了看蒙恬,又看了看帳下諸多大小將佐,李顯哂然輕笑道:“在咸陽時,孤就着令此次伐晉之戰將由蒙將軍爲主,孤當初既以委任蒙將軍爲主將,蒙將軍大可按自己之意行事,無需事無鉅細皆過問於我。”

“諾。”回身朝李顯一禮後,蒙恬就轉過身來,朝着帳下諸將朗聲道:“本將受大王令,爲此次東征主將,全責負於此次伐晉之事,還望諸將士用命。”

“諾。”帳下諸將皆起身應諾。

“諸位將軍且看地圖。”蒙恬一臉平靜地走至案前,以手指地圖道:“晉之地共中州,河州,晉州三州之地,帶甲之士不過三十五萬餘。其中,晉州爲晉國之王城所在,有兵甲十八萬,中州七萬,河州十萬。賴李斯將軍之妙計,如今晉國中州之地,以爲我大秦大開門戶,不知諸位將軍對接下來之舉有何妙計?”

帳下,諸多大將一番耳語後,有大將王翦第一個戰出來,朗聲答道:“末將以爲我大軍可乘此時機,鼓全軍而上,一舉而定晉國之中州,以中州爲基點,傳令大河之後的金州荀則將軍,着荀則將軍再渡兵馬於中州,而後對晉國之晉州,河州二地徐徐圖之,末將以爲,定晉州六個月足矣。”

“不然。”邊上白起此時卻是站了出來,朗聲道:“末將以爲,王將軍之計雖好,然耗時太長,其中變數太多,以魏,晉,韓三國之交好,若三國傾力一戰,我受困於中州之十萬大軍危矣,末將以爲,我十萬大軍,可以在此地等待後續十萬石糧草齊備後一併上路爲由,尋隙拖延在此地不走,而暗路着大軍繞烏恆之地,急襲晉國之河州之地,如此,晉國中州,河州二地,當可一鼓而下矣,以二州爲基,撥晉州之亂,當指日可下矣。”

“不知李斯將軍以爲如何?”對於白起,王翦二人之計,蒙恬不置可否,轉而又問起李斯這位最近很是得寵的新晉將軍。

眯着雙細眼,李斯淡然答道:“本將意以爲,在中州之地,當留死士三千人以爲內應,其餘諸大小將佐各安份領兵如前以爲迷惑之勢而直入晉州,所謂擒賊擒王,蛇無頭則不行也,晉無司馬則必生大亂。彼時,待晉州破,回軍擊中州,河州二地,大軍一至必揮手可定也。”

三員大將中,王翦之策最爲穩妥,只要守住這黃河之線,背靠金州之地,可謂是進可攻,退亦可守,只是,這計看是穩妥,卻正如白起所說,此策耗時太長,其中如魏,韓,蜀,楚,諸國皆是變數,這等情況之下,最要不得的就是變數了,所以,總體來說,王翦之策屬下策也。

而白起之策,所要仗着的無非就是一個快字訣,以如今之勢,晉國的中州那是必然會被秦國給拿下來的,而如白起所說,相信靠近邊境的河州之地,亦是可一舉而定,如此,晉國三州已去其二,穿留一個晉州之地,就算再有多大的變數,至少中州,河州這二個州地已經是歸於秦國所有了。

可是李斯之策,雖然看是最險,可是隻要把這個快字訣給施展到了極限,快到要讓周邊諸國都不能反映過來的話,那麼此計確是最能成功的。

誠如李斯所說,先一切照常仍然如前般領大軍壓着糧草直入晉州,待入得晉州之地後,三軍齊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蕩平整個晉州,誠如李斯所說,晉國一時間失去了司馬相如的領導,餘者中州,河州二地必然生亂,此亂一起,晉州之大軍回壓各處,晉國必滅也。

“李斯將軍之計甚妙,卻是與本將不謀而合矣,大王以爲如何?”轉過身來,蒙恬方纔向李顯請示道。

暗自點了點頭,李顯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李斯,方纔一臉讚許地對帳下諸將道:“諸位將軍之計皆甚妙,然李斯將軍之計確能爲我大軍帶來最小的損失。孤自會傳令與雍州的樑寬將軍,着他加重函谷關兵力,以威嚇韓國,使韓國不得救援晉國,餘下者,就看諸位將軍了。”

李顯之舉,算是簡單的拾遺補闕了,然而,李顯此一句,亦算是李斯之計中最爲缺失的地方。

如此明顯的缺漏的地方,李顯不相信以李斯之纔會想不到,可是李斯確是仍然沒有說,所以,李顯的這一句補充,看着是在給予李斯的一句讚揚的話,可反過來說亦算是李顯給予於李斯的一點小小的警告。

“諾。”帳下諸將應諾相繼而去,靜等接下來的大戰來臨。

~~~~~~~~~~~~~~~~~~~~~~~~~~唉,俺這腦子不太好使了都,想着要有個完美的攻晉的計策出來,可把我給整慘了,這一章足足寫了四個來小時,中間除了吃個飯外,其它時間都在想啊想的,總算是弄出來了,真是悲哀……

第五十七回 血戰第十三回 惡運降臨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七十七回 武穆王的衣冠冢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七十五回 三更四鼓擾陰平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五十三回 野戰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七十一回 北蒼狼完顏齊第二十回 秦王二斗老司馬(第二更)第八十六回 因爲他是武穆王第十回 死局第七十六回 草原神鷹的隕落第一二六回 招搖過巷第二回 變法亦謂之爲適者生存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四十一回 潤物細無聲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第八回 甕中擒完顏第三十九回 騎賽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九回 逼蛇出洞第七十九回 精忠報國秦王臣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七十一回 北蒼狼完顏齊第二十七回 入蜀之計較第八十八回 虎梟一吼驚天地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一零二回 水漲船高(四更)第四十六回 鋒火遍韓城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三十回 麻九的豪賭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九十八回 議徵南蜀第九十八回 議徵南蜀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一一三回 李牧說秦人第六十四回 決擇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一二八回 論人才與取才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二十三回 秦王詐城門,守株待兔擒段淳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六十四回 蒼狼神的子孫們第十三回 一世梟雄司馬相如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十四回 困守第五十七回 狂潮(補更)第四十九回 鎮威鏢局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二十三回 秦王詐城門,守株待兔擒段淳第三十八回 百步穿楊九原呂莽第一回 三年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七十二回 當雄鷹落難碰上狼時第十三回 一世梟雄司馬相如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五十六回 勝利後的哀傷(補二更)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第八回 大秦的將士們,爾等長矛還利否?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二十八回 宿命第六十回 看我驍騎橫掃大宛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二十一回 言傳身教,戰爭的藝術(三更)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八十一回 雄城難破怎奈何?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二十回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五十六回 吞韓城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一二四回 蘇秦之死第七十六回 圍點打援坑紀煥第六十回 看我驍騎橫掃大宛第十四回 困守第五十五回 殺將(補更)第十二回 天外飛仙(第二更,求收藏)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