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四章 葭州被圍

崇禎皇帝責令三邊總督武之望,統領陝西巡撫胡廷宴、延綏巡撫嶽和聲、榆林鎮總兵王虎等文武官員合力撫民剿賊,不過三邊總督武之望已經病入膏肓在那裡等死,榆林鎮邊兵新敗後畏寇不前,整個陝西境內根本是無兵可調,使得陝西的農民起義是越演越烈。

府谷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造反之後,尤以府谷王嘉胤的勢力最大,王大梁、高迎祥都隱隱以他爲盟主,躲藏在延安府的張獻忠帶了幾十號去投奔王嘉胤,有了張獻忠這個延安通,王嘉胤在延安府作戰更是如魚得水。

對於朝廷來說固原兵變更是讓陝甘寧雪上加霜,十二月固原官軍以朝廷欠餉越年飛,拒絕出兵剿滅農民起義軍,在得不到官府總鎮補發的餉銀後,固原官軍一齊造反劫奪固原州庫,巡撫胡廷宴與延綏巡撫嶽和聲無錢無兵互相推諉,譁變士兵在崇禎二年正月攻取了涇陽、富平等地,俘虜了遊擊將軍李英,之後這些固原官軍多數分散加入到各支農民起義隊伍中去,成了後來明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主力。

從七月府谷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造反,全陝西因爲朝廷多事徵兵徵餉,更遇連年凶荒,經年不見雨水,以至於秋三伏亢旱禾苗盡枯顆粒無收,百姓流離絡繹載道擁道告賑,可是手下官府富人鮮有救助,以至於災民白晝摽掠弱血強食,蓋因飢寒交困鋌而走險。與其忍餓待斃,不若搶掠苟活,也是災民不是加入農民起義軍,就是自己拉幫結夥自立爲王,到崇禎元年年底,陝西洛川、淳化、三水、略陽、清水、成縣、韓城、宜君,中部、石泉、宜川、綏德、葭州、耀、靜寧、潼關、陽平關、金鎖關等處,均遭流賊恣掠佔領,並且大營多至三十六,小營亦有七十二,各營造反人馬多達數十萬。

府谷王嘉胤趁着固原兵變,陝西和榆林的官軍都無暇顧及之時,以府谷爲根據地崇禎元年年底拿下了神木,兵力達到了兩萬多人,王嘉胤自立爲王,開衙建府設置官吏,崇禎二年二月王嘉胤南下兵發葭州。

崇禎二年二月二十三日,王嘉胤沿途裹挾災民達三萬多人,把葭州是團團圍住,在王嘉胤部圍城之前葭州毛知縣和守備檢事郭景嵩就向榆林鎮、延安府和周邊的綏德州、米脂縣、高家軍寨發出了求援信,不過能不能有援兵到,葭州毛知縣和郭守備一點底都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動員全城軍民死守,以免城破之時玉石俱焚。

日大王王嘉胤率軍爲主葭州城對葭州毛知縣和郭守備進行了誘降,被葭州毛知縣和郭守備拒絕之後王嘉胤三天後,自己領張述聖、姬三兒、苗登雲、苗登霧、小紅狼、張立位、張獻忠、王國忠等一萬多人的中軍駐紮在葭州城東北面,以大將王子順五千人打東門,苗美五千人打南門,黃虎五千人打西門,紫金樑王自用五千人打北門。

王嘉智取府谷偷襲神木,現在實力強大了就採取硬攻葭州城,哪知道葭州毛知縣和郭守備一文一武,都是善於撫民守城的官員,散佈王嘉胤的農民軍*燒殺無惡不作,動員上萬城中健壯守城,絳州城軍民恐懼城門失守殃及自己,於是人人奮勇個個效死,跟王嘉胤的農民軍血戰五天,讓王嘉胤的農民軍在葭州城留下了三千多具屍體,雖然付出千餘人的傷亡,可是絳州城依然是巍然不動。

王嘉胤的農民軍畢竟組成時間短,只適合打順風仗,遇到葭州城這樣的攻堅戰,就成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攻城戰達到第三天就有氣無力了,勉強再打了兩天農民軍純屬是在應景,到了第六天王嘉胤只好放棄了進攻,把絳州城圍起來繼續進行誘降。

可是王嘉胤萬萬沒有想到投靠他的的狡詐之徒張獻忠,給他捅了一個天大的簍子,原來在圍攻絳州城這八天中,王嘉胤派出張述聖、姬三兒、小紅狼、張獻忠等多股農民軍四處打糧劫掠人口,剛開始張述聖、姬三兒、小紅狼、張獻忠等給王嘉胤劫來數千人口和數以千車各類財物,把王嘉胤樂得喜不自禁。

面對王嘉胤農民軍瘋狂劫掠,那些對農民軍抱着幻想和好感的士紳鄉民,終於知道這些農民軍不是自己的保護神,而是大家的催命符,於是葭州縣民衆開始了大逃亡,而逃亡的出路只有南下延安府,去延安府只有兩個選擇,從米脂縣南下或者從綏德州南下。

不過在葭州毛知縣和郭守備的宣傳中,綏德州知州周士奇、守備孫守法都是清官好官,而米脂縣高家軍寨的高桂英、高一功的形象差不多就是土匪強盜,說到底毛知縣和郭守備這些朝廷官員骨子裡還是不接受高桂英、高一功這樣就撫朝廷的官員,想方設法都抹黑高桂英、高一功的高家軍寨,使得大多數矇昧無知的葭州百姓踏上了綏德州這個鬼門關。

在綏德州被綏德州知州周士奇、守備孫守法這些官老爺用盡辦法壓榨折磨,交出了錢財女子的百姓還能保住性命,稍有反抗就會被當成亂民橫屍當場,在葭州遭了災在綏德州受了害,到延安府哭訴告狀的何止千人,得了綏德州知州周士奇、守備孫守法好處的陝西承宣佈政司官員,在陝西巡撫胡廷宴面前大說周士奇、孫守法的好話,誤聽人言的胡廷宴氣得大罵告狀百姓是刁民,下令陝西承宣佈政司官差把告狀的葭州百姓亂棍打出延安府,以免這些刁民破壞了延安府的和平寧靜。

小部分走米脂縣的葭州百姓非幸運,這個米脂縣境東北內是安靜祥和,使得這些百姓順利的從子洲逃往延安府,不少不願意遠離葭州的百姓,乾脆在高家軍寨附近搭起了帳篷蝸居,高桂英心地善良不忍爲難這些葭州難民,默許了這些難民在高家軍寨的地盤逗留。

高桂英不僅沒有驅散這些葭州難民,還讓弟弟高一功派了一千士兵去保護,到二月二十九日進入米脂縣高家軍寨的保護範圍的難民達到七千人左右,由於不少難民缺衣少糧,高桂英還不得不可是賑濟難民,就在這一天米脂縣知縣晏子賓押着一百擔救災糧和一批舊衣破被來到高家軍寨。

晏子賓見到高桂英之後,發現高桂英一副富家太太打扮,一旁的的侍女還抱着一個嬰兒,晏子賓的心都涼了一大半,看樣子這高桂英已經紅妝換武裝,在高家軍寨雖不相夫卻在教子,要高家軍幫着朝廷去打仗,恐怕寡婦死了獨兒沒有指望了。

晏子賓知道高桂英去年八月間生下一個千金,自己還隨了一份賀禮,現在高桂英的千金已經過了半歲,卻一直沒有見到高桂英那個蒙古王子出現,米脂縣乃至延安府不少人懷疑那個蒙古王子姬妾太多,對高桂英是始亂終棄。

可是對高家軍寨非常瞭解的晏子賓知道,高桂英的夫君應該是大同薛家軍的高級將領,據查證高桂英在安塞至邊牆販馬時,曾跟薛家軍將領李小勇交好,所以高家軍寨一直得到薛家軍的支持,可是隨着晏子賓對高家軍寨的瞭解,薛家軍對高家軍寨的支持,遠遠超出了一個薛家軍大將的能力範圍,晏子賓得出結論高桂英的蒙古王子就是薛雲的託詞。

今天看到產後豐腴白嫩更加好看的高桂英,更堅定的晏子賓的想法,其實這是晏子賓的級別低了,跟榆林鎮嶽和聲、王威綏德州周士奇、孫守法走得也不近,對薛雲是高桂英丈夫這個公開秘密一無所知,完全靠自己的經驗在哪裡瞎蒙亂猜。

晏子賓說道:“高將軍,現在整個陝西流寇四起,陝西百姓陷入生靈塗炭之中,陝西巡撫胡廷宴胡大人,委託下官問候高將軍,能否出兵解黎民於倒懸。”

高桂英說道:“宴大人,桂英就撫時有言高家軍只保境安民,不聽調不聽編。”

晏子賓知道勸說不易,沒想到高桂英連藉口都沒有找,就直接拒絕了,晏子賓知道完不成胡巡撫的任務,卻又不願意繼續糾纏,壞了自己跟高桂英的和氣,於是給自己說法留了一個伏筆。

晏子賓說道:“高將軍的難處下官是知道的,實在是朝廷有困難,纔不得不問候一下高將軍,不過人無傷虎心虎卻有害人意,如果流寇侵擾我們米脂縣家鄉父老,那時候還請高將軍施以援手。”

這下子高桂英無法無法推諉了只好說道:“宴大人,米脂是本座的桑梓,但有不知死活的流賊進入米脂縣,高家軍一定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晏子賓一聽就樂了,自己在米脂縣可以高枕無憂了,而且現在整個陝西流寇遍地,你高家軍有這麼牛嗎,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一不知死活的流寇打上門來,那時候由不得你高家軍不剿流寇,只要你高家軍一流寇,以後可就由不得你高家軍了。

晏子賓跟高桂英再說了一會,就準備起身去葭州難民所在之地賑災,真是不巧不成書高桂英女兵侯在廳外有軍情稟告,狡猾如狐的晏子賓知道高家軍寨有事,可是說東道西賴在客廳裡就是不走。

高桂英看着客廳的女兵焦急的走來走去,只好把女兵叫了進來,女兵帶的的是口信,只好在高桂英耳邊嘀咕了一會,高桂英頓時火冒三丈,自己不去剿他王嘉胤,他王嘉胤居然敢老虎頭上拔虎鬚找死。

高桂英擺了擺手讓女兵退去,深深的看了看晏子賓,心說這個傢伙來得真是時候啊,看來自己跟王嘉胤開兵見陣是難以避免的了,不能白白便宜了朝廷和陝西的文武官員,於是高桂英要從晏子賓這裡替高家軍寨爭一下好處。

大漢雄魂新書《大明國賊》近期登陸遂浪,敬請關注!

正文_第一百一十八章 響馬正文_第二百九十七章 東江七百二十一章 周士奇正文_第三百二十六章 勾連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六章 家宴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章 瀋陽七百零四章 相抱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一章 取勝風起雲涌_第四百三十三章 御宴七百八十二章 婚事從簡七百四十章 峈伊八百二十二章 紀天恩護商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章 掌控風起雲涌_第四百八十三章 江華第五百八十五章 皮毛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八章 船孃風起雲涌_第五百一十章 開會正文_第八十九章 貿易七百五十七章 倪姐正文_第三百五十八章 有問第二百四十七章 街市正文_第一百八十七章 埋伏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章 漁民正文_第三百四十四章 開價正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分開正文_第八章 鬥將風起雲涌_第四百六十二章 條件正文_第二百二十九章 瀋陽七百六十六章 堡壘村六百七十一章 宣化城風起雲涌_第五百六十六章 敗兵正文_第二百二十二章 講數七百八十六章 薛燭風起雲涌_第四百五十一章 纏綿第五百九十五章 糧食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三章 桂英正文_第一百五十九章 派兵風起雲涌_第五百六十七章 殲敵六百九十六章 長驅七百三十八章 洪家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章 姑姑六百二十七章 地道正文_第三百九十七章 破城風起雲涌_第五百章 登陸六百五十八章 留下七百一十六章 王長老正文_第十九章 掌權七百五十章 糧價正文_第六十五章 王魁八百零一章 議和贖人正文_第二百八十九章 震怒正文_第二百八十四章 準備六百七十一章 宣化城第六百章 李知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杭州風起雲涌_第四百二十一章 追兵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章 爭吵七百七十章 雙喜風起雲涌_第五百二十章 炮火六百八十二章 “流寇馬匪”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章 漢奸六百四十章 剮人正文_第三百零二章 紮營正文_第二百二十四章 觀望風起雲涌_第四百九十章 對射風起雲涌_第四百五十二章 棋會六百四十一章 嚇死正文_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屯正文_第三百六十八章 行刑七百七十五章 分離正文_第二百二十章 羔羊正文_第一百九十二章 紀律正文_第二百零三章 遇伏風起雲涌_第五百五十四章 對持七百一十五章 出事八百三十四章 截擊武昌第五百八十六章 “議事”風起雲涌_第五百三十三章 潘撫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章 生意正文_第三十七章 護法正文_第一百三十九章 銀票七百四十一章 聘禮正文_第六十八章 阻擊風起雲涌_第四百四十六章 家宴七百三十二章 插魚正文_第二百一十一章 賭命正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死正文_第一百五十章 擾邊正文_第四百一十七章 江邊風起雲涌_第五百一十章 開會第六百一十章 帶話第六百一十二章 國輝八百二十一章 光州揚威第五百八十二章 擱淺六百八十九章 “亂子”正文_第十四章 師門正文_第二百八十一章 解說正文_第二百四十二章 廷議正文_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船正文_第二百七十八章 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