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家、苦日子

大街走完了,土道坑坑窪窪,阿發在破舊的巷子裡穿行,終於來到了自己那更顯破敗的家。

院門斜歪着,一個門軸已經脫落,似乎一碰便要掉下來。阿發皺着眉頭,站在門前猶豫着,更多的記憶讓他有些難以邁動腳步。不是什麼近鄉情怯,而是那有些慘痛的兒時經歷。

阿發的父親,人們都叫他黑皮二貴,人曬得黝黑,脾氣又暴躁,還好喝酒,喝多了還特別的好找毛病,動手更沒個輕重。塘橋衰落下去之後,原來在碼頭上扛活的二貴只好另找活計。反正是幹啥啥不順,賺錢艱難,他難過,難過就喝酒,喝多了就拿老婆孩子撒氣。

小時候捱了多少拳腳,阿發已經記不得了。即便是被打得連躺好幾天的次數,他也不是確切能算出來。母親的早亡,忍飢挨餓是一方面,經常捱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而阿發的離家出走,雖然有他不學好,偷雞摸狗的因素,但追根究底,從小的家庭教育和生存環境,也是逼使他改變的主要方面。

就這麼呆站了好半晌,阿發才側起身子,小心地從院門旁閃了進去。兩間破屋子,裡面連個燈火也沒有,也不知道是荒廢了,還是人都沒在家。

拎着兩包剛從鎮上買的點心,阿發在院子裡小心地走着,心中有些後悔,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個錯誤。或許,自己應該轉身離去,隨便找個旅店呆上幾天。

這時,屋內似乎有低低的說話聲,立時吸引了阿發的注意。他邁步走過去,在破窗下側耳傾聽。

“姐,我餓。”一個低弱的孩子的聲音,夾雜着悉悉索索的響動。

停頓了一下,另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先是嘆氣,然後是可憐的安慰,“小志啊,忍忍,別亂動,睡着了就不餓了。明天,咱們給孫家打執事,就能吃上飯了。”

悉悉索索的聲音停了下來,然後又響了,男孩子吭吭嘰嘰地低聲嘟囔着。

小志,嗯,是叫這個名字。阿發心裡也不知是個什麼滋味,退後一步,咳嗽了一聲。

“是爹?”

“不,不是。誰,誰在外面?”問話都顯得有氣無力。

阿發的嗓子哽了一下,又咳了一聲,才說出話來,“小喜,我是你哥,阿發。”

屋內一下子沉寂了,似乎不敢相信,也或許是這個名字過於久遠,小喜和小志需要思考,需要回憶。

“哥——”小喜終於發出了驚喜的叫聲,響動大了起來,咔、咔、咔,火石敲打火鐮的聲音,很急促。

…………

一盞如豆的燈火,映着阿發的臉色忽明忽暗,菸頭在一明一滅,煙霧繚繞,更看不清他的表情是怒、是悲,或是別的什麼。

小喜和小志正圍着一張少了條腿的桌子,狼吞虎嚥地吃着點心,輪流用一隻破了邊的大碗喝着冷水,這纔不致於再噎着。

小喜已經十三了呀,但長得瘦小,看起來至少要比實際年齡小兩歲。骯髒的破衣衫,小得已經不稱身了,不時把消瘦、蒼白的小臉蛋轉過來看看阿發,似乎在反覆確認阿發左臉頰的一小塊疤,怯生生的想說什麼又說不出什麼。

十歲的小志對這個哥哥有些陌生,畢竟時隔五年,那時他還小,只顧着低頭猛吃。

屋裡幾乎沒有什麼傢俱,地上鋪着稻草,那就是睡覺的牀了。阿發掐滅了菸頭,這還是洋鬼子身上的東西,還有火柴,剛纔不是有這,不知那火石火鐮要敲到什麼時候呢!

小喜停了下來,開始低聲地訴說。阿發多是在傾聽,偶爾簡短地問上兩句。

二貴依舊是那個樣子,東一下西一下地打零工,有點錢就喝,偶爾買回些食物給孩子們吃。沒了錢,或是喝了酒犯了脾氣,他便不管孩子們吃什麼。

小喜也小志沒有辦法,只好自己想辦法。先是賣東西,家裡賣得啥都沒有了,便四處亂找活,去弄點東西吃。他們會給辦紅白事的去打執事,會去拾些碎銅爛鐵,有時候能在外面混上口剩飯,有時候煮點鄰居給的地瓜、蘿蔔,有時候卻要連餓上兩三天。

“哥,你,你還走嗎?”小喜望着阿發,帶着一種低聲下氣、唯恐遭到拒絕的神情。

小志聞聲也擡起頭,但只是看了看阿發,便又低下頭,把最後一塊點心塞進了嘴裡。

“嗯,走不走的你都不用擔心。”阿發停頓了一下,篤定地說道:“以後呢,我養活你們,不會再捱餓了。”

小喜笑了,發自內心的放鬆,困苦的日子,還有那老是喊餓的弟弟,幾乎壓垮了她的堅持和掙扎。

燈光晃了幾下,燈油要燒盡了。阿發知道無可再添,而且天色已黑,有什麼要買的東西,要辦的事情,都得等到明天了。

“睡覺,睡覺,明天再說。”忙碌了一整天的阿發也實在有些睏倦,便起身歸置着稻草。

小喜也趕緊過來幫忙,把兩條破棉被中的一條拿給阿發。

“你蓋着吧,我有夾襖。”阿發推開了,手裡拿把稻草擰了擰,拿着當火把,湊到油燈上點着,轉身出了屋子,邊走邊說道:“我看看旁邊的屋子,你們把燈吹熄了先睡吧!”

“哥——”小喜不捨而又擔心地叫了一聲。

“放心,我不走。”阿發的腳步頓了頓,又走了起來。

…………

這是一個明媚的早晨,天空比平常更藍更明淨。這是小喜醒來,看見阿發並沒有走時,發自內心的感覺。

阿發起得很早,主要是把昨晚匆忙藏的手槍換了個更保險、隱蔽的地方。然後,他便在屋中、院裡蹓躂,盤算着要添點什麼東西。等到小喜和小志相繼醒來,他洗了把臉,帶着兩人出去吃飯。

鴨肉麪條,算是塘橋的特色吃食了,作爲早餐也不錯。兩個孩子吃得開心,渾然不顧旁人投來的驚異的目光。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塘橋鎮也算是個小社會,要買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買到,也不用大老遠地跑去城裡。

吃過早飯,阿發便領着妹妹、弟弟開始採購。估衣鋪買褲襖、衣服,米店買糧食,雜貨店買煤油、碗筷等雜物。反正是逛了一大圈,提着、扛着向家裡走去。

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3章 樂極生悲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02章 無題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78章 拒法拒俄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69章 工會設想第91章 赴日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191章 無題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3章 奪槍、回家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9章 外謙內毒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273章 訪德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51章 無題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56章 無情殺戮第34章 猶太人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1章 現實,人脈第117章 義軍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70章 長期攻略第79章 朋友?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39章 新思路第273章 訪德第91章 赴日第117章 義軍第8章 會做人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14章 無題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258章 蒙亂第34章 猶太人第9章 接客,賣唱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51章 無題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62章 甬商關注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4章 過苛,面具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38章 立威,鴉*片第54章 攤牌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42章 陰謀論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