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

清鄉以狂風暴雨的方式橫掃順德全縣。…,

由於行動隱秘,順德縣的交通要道基本被卡住,封鎖、盤查得嚴密,稍有嫌疑便予以羈押,待清鄉委員審訊;陳文強在縣城的殺伐、狠辣令士紳爲之膽寒,不管是劣紳還是正紳,還有各族紳,都害怕被盜匪牽連,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指攻、捆拿變得積極起來。

先是封城清盜,收繳私藏槍械,通過劣紳、地痞這個突破口,警察光在縣城便捕拿正法近百名盜匪。隨後,陳文強帶人馬直撲匪情最嚴重的龍江鄉,如法炮製,又是一番血雨腥風。

下鄉清剿與封城嚴捕又有所不同,不光是要通過劣紳、地痞緝拿盜匪,還要設鄉、鎮警察分局,整肅鄉團,勸諭各鄉紳董,籌款辦團;還要紳耆和鄉團清查戶口,“取具十家互保,以後如有爲匪之人,互保者不能舉發,即予連坐”。

在強大的攻勢下,有不少盜匪自首歸案,而逞兇頑抗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匪首陸領、鄧江率衆數百在順德樂從與官兵接仗,接連衝破兩道關卡,最終爲左近趕來增援的武裝警察擊敗,在輕機槍的掃射下,兩匪首斃命,匪衆傷亡慘重,潰散於野。

這是順德清鄉最大的一場戰鬥,其餘小規模的戰鬥更是不可計數。近一個月的時間,清鄉在順德反覆進行,各鄉、鎮至少都經歷了兩次以上。

所謂除惡務盡,陳文強就是要幹得徹底,不給盜匪再起留下一點的機會。而堅強的決心和雷霆般的行動,也確實帶來了人心的改變。

一批批官府在案的盜匪被抓捕、正法,親眷被強行遷走,家產被抄沒入官;一批批地痞流氓被舉家遷走。房屋、財產被稟封充公;一個個劣紳被從鄉局剔出,依罪論處……猶豫、遲疑的士紳和百姓開始轉變態度,指攻盜匪、捆拿歸案的越來越多。陳文強也沒令他們失望,所有以這種方式緝捕的盜匪一律就地正法,徹底消除士紳和百姓擔心報復的顧慮。

要麼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要做就希望官兵做得徹底。斬草除根。對一些士紳和百姓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心理。而以往的清鄉,或有劣紳、地痞庇匪,或盜匪聞風先遁,難以做到剷除乾淨。待官軍一走,匪勢再猖,一些指攻盜匪的便惹來了殺之禍。

這個積弊早有人洞悉,且登載於報端,“正紳懸紅購緝。或偵悉匪蹤,密報營汛,則劣紳反通消息,使匪得以銜恨報復。焚燒屋宇者有之,劫擄殺害者有之。士紳爲顧身家性命,只好敷衍塞責,甚至匿跡家居,噤口不談公事……”

現在則完全不同。劣紳、地痞都在嚴厲打擊之列,最輕的處罰也要強行遷走。可謂是絕了盜匪藏匿的根基,斷了盜匪獲得消息的渠道。而盜匪一經抓獲,多是就地正法,少數罪行不彰者也被押到瓊州服苦役,基本上失去了報復的機會。

後顧之憂一除,爲了以後的平安。士紳和百姓的積極性自然高漲起來。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此番清鄉的煥然一新。年輕精幹、認真負責的清鄉委員,少有借捕匪而搶掠擾民的官兵,誣良爲匪、濫殺無辜的事情也非常少見,使民衆對清鄉的反感和怨恨降到了最低。

而陳文強的親自參與,利用他的異能則使清鄉工作的效率大爲提升。是良是盜。是否私藏槍械,是否窩匪庇匪,經他審問的嫌疑人很快便有結果,且驚人的準確。

巨盜區新、區和落網;著名匪首李福林被擊斃、匪衆或死或降……僅龍江一鄉,清鄉官兵便捕獲官府列名的盜匪一百餘名,迫使盜匪自首歸案者數十名,另有庇匪劣紳、地痞百餘名被鎖拿問罪,收繳槍械上百,抄沒充公匪產數萬……

清一鄉、鞏固一鄉,警察分局設立,鄉團整頓組建,扶持正紳入鄉局辦事,加強保甲,清查戶口,外來人員登記備案……這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極大地保證了清鄉的善後。

而對盜匪和庇匪者最有震懾力的措施則非強行遷移、抄沒家產莫屬。這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的毒計,儘管有株連的詬病,但效果確實很好。不少盜匪便是顧及親眷,不得不自首歸案,尋求寬大處理。

其實這項措施倒也不是陳文強的獨創,之前廣東在安置散兵遊勇時便有過類似的政策,只不過缺乏安置資金,瓊州官吏又不願接納,散兵遊勇也吃不了墾荒拓殖的辛苦,最後不了了之。

在兩廣總督張人駿看來,只是此項政策能夠實施,清鄉剿匪便已經顯示出了成功的希望。更何況,清鄉的費用不僅全由陳文強籌措負擔,還給他送來了數萬元,以解官府燃眉之急。投桃報李,張人駿很痛快地上奏朝廷,一面誇大在他領導下的清鄉剿匪的成果,一面保舉萬福華爲瓊崖道,以獎其安置莠民之功。

瓊崖兵備道,瓊崖道,這兩個官職到手,全瓊州的行政和軍事大權便落到了復興會的手中。而這種可能性,現在來看是非常大的。

……

“我之前便說過,清鄉也是能賺錢的。”陳文強翻看着資料統計,意味深長地說道:“龍江鄉、大良鄉、容奇等地,盜匪衆多,可咱們的收穫也豐啊!若是治安稍好的地方,怕是就沒這麼多匪產可抄沒充公啦!”

“大人高明。”陳炯明點頭贊同,“起初屬下還擔心清鄉費用不敷,現在看來,以清鄉養清鄉,以剿匪助剿匪,大人的設想已變爲現實。”

“非如此,清鄉不能持續啊!”陳文強苦笑了一下,說道:“本官的聲名在外面怕是會傳得很不堪,可這也顧及不了了。”

“大人綏靖地方,剿平盜匪,功在萬民,些許非議不必介懷。”

“你有這個心理準備?”陳文強似笑非笑地看着陳炯明。

“是的。大人,屬下不懼流言非議,只以剿匪利民爲己任。”陳炯明迎着陳文強的目光,作了堅決的表示。

“很好。”陳文強低下頭繼續翻看着資料,好半晌才緩緩說道:“本官保舉你爲清鄉委員會副主任,兼清鄉善後委員會主任。以後這清鄉重任,便要你挑起來了。”

陳炯明趕忙躬身施禮,保證道:“謝大人提拔,屬下定竭心盡力,不負大人栽培之恩。”

陳文強擡頭笑了笑,說道:“清鄉的模式基本建立起來了,只要能夠堅決地貫徹實施,剿平盜匪是可以期待的,只不過時間早晚而已。警察要繼續招募。民團要繼續興辦。本官還從瓊州又借了數百人馬,都是精兵強將。這些加在一起,也差不多夠你使用了。至於武器、彈藥,本官亦會提供,只不過要分期付款。”

“大人不親自主持清鄉工作了?”陳炯明有些疑惑地問道。

“若有時間,本官或者會親自出馬。”陳文強模棱兩可地說道:“但清鄉工作以後主要由你和清鄉委員會負責,畢竟這是個長期持久的工作,本官事務太多。時間、精力都很有限。”

“屬下明白了。”

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但也沒再說什麼。陳炯明明白什麼。他所想的與陳文強所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你要把精力暫時放到廣州城周邊,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這盜匪猖獗之地。清鄉要反覆進行,民團、鄉團要不斷加強,治安要不斷鞏固。”陳文強諄諄教導道:“不要因爲貪圖速度而使清鄉不徹底,留下隱患。只有清一地,穩固一地。把具體的規章制度貫徹實施下去,才能杜絕盜匪再起。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廣東全省範圍內逐漸壓縮盜匪的生存之地,最後方竟全功。”

“大人,這樣的話。若盜匪之間聯絡集結,豈不……”陳炯明收住了話,因爲陳文強笑得出聲。

“競存啊,你還沒洞悉這清鄉剿匪的關鍵和困難之處。”陳文強收住笑聲,耐心地解釋道:“盜匪之所以是盜匪,人數雖衆,卻未有攻城掠地之事,便因其難以與軍隊正面抗衡。而剿匪之難不在其集中,卻在其分散;不在其互通聲氣,而在於互不聯繫,各自成股。若是各盜匪聯合集結,看似勢大,卻是烏合之衆,動用軍隊可一鼓擊敗,豈不更加省事?化整爲零,分散活動,倒是更令人頭痛,剿滅起來更麻煩啊!”

“屬下愚鈍,多謝大人教誨。”陳炯明臉有些紅,爲自己的見識淺薄而羞愧。

“不必妄自菲薄。”陳文強擺了擺手,說道:“這清鄉剿匪的工作,對你和那些清鄉委員來說,都是要逐漸熟悉適應的。本官暫時選了四個地區派駐清鄉委員,江門、肇慶、惠州、清遠,皆是廣州周邊,匪患又比較嚴重的地方。以後呢,再視情況繼續派駐,大致的方針便是以廣州爲中心,逐步向外擴展。”

陳炯明認真聽着,知道陳文強的佈置肯定不止這些。

“先清劣紳、地痞等庇匪嫌犯,勒繳槍械;再整肅民團、鄉團,用咱們的人加以掌握;依靠些正紳,把諸項政策制度貫徹下去。這樣也就差不多穩固了根基,然後纔是反覆的清鄉行動。”陳文強繼續面授機宜,“清鄉之初,先滅股匪,再清剿分散的盜匪。剿匪的人馬可以根據盜匪的情況集中或分散,先是以中隊爲單位,後可以小隊爲單位,劃區包乾,分兵駐剿……”

“本官還要組建一支全便衣的強悍部隊,以奔襲戰術對全省的大股盜匪進行重點清剿,助你一臂之力。”陳文強最後交代完畢,把身體向椅子上一靠,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大人謀劃周全,可謂是面面俱到,屬下欽服萬分。”陳炯明這回是心服口服了,按照這樣細緻的佈置,剿平盜匪真的是大有希望。

“再好的謀劃,再好的政策,也要看實施的人。”陳文強微微一笑,說道:“對你的最大考驗其實不是清鄉,而是知人善任。因爲你是領導,是關鍵。”

“屬下明白。”

……

隨着西南革命軍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最後一次的物資補給便成爲了工作的重中之重。陳文強因此不得不暫時放下清鄉剿匪,進行籌劃和佈置。

按照革命軍秘密調集的兵力,重新奪回防城、打通出海口,是很有把握的軍事行動。陳文強所擔心的是廣東水師的艦船,如果與運輸船在海上遭遇,可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因此,他要調開廣東水師的那兩三條能夠遠海航行的破軍艦,伏波號、琛航號、振威號。

要說這三艘廣東水師目前最大的軍艦,不僅艦齡差不多已有三十年,材質、裝備也實在是寒磣得很。伏波號,木殼炮艦,排水量1258噸,航速10節,裝炮7門;振威號爲武裝運兵船,木質船身,排水量572.5噸,航速9節,裝備6門炮;琛航號爲木殼運輸艦,排水量1358噸,航速10節,裝炮8門。

若以排水量和堅固程度比,聯合航運公司可是有排水量三千噸以上的鐵殼輪船數艘。且艦齡不過十幾年,輪機比較新,航速也超過伏波、振威、琛航三艦。可到底一個是商用運輸船,一個是軍用艦隻,臨時安裝火炮、架設機槍,也未必能夠佔據上風。

況且,陳文強現在也不想冒着暴露的風險,去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海戰。對李準的判斷,使陳文強一直沒斷了爭取、勸降的念頭。

或許陳文強有些多慮,因爲清廷及廣東官府還根本有封鎖海面的意圖,西南的戰事還是依靠着部分新軍和巡防營的陸上兵力。而廣東清軍以欽州、南寧(革命軍主動放棄)構築了新防線,以防革命軍殺入廣東省(當時廣東行政區劃包括現在廣西的欽州地區)。其中南寧更駐有重兵,由李準親自坐鎮,作爲整個防線的中間據點和指揮中樞。

也就是說,清軍並沒有意識到出海口對革命軍的重要性,又被革命軍在南寧西北方向的佯動所迷惑,防範重點還處在內陸。

………….(。)

第12章 夜市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41章 親熱第126章 新武器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86章 黑吃黑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39章 新思路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53章 一箭三雕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207章 大戰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99章 陳袁會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114章 無題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55章 攤牌(二)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85章 熟人再遇第94章 瓊州之基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8章 商機,愁怨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51章 無題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85章 熟人再遇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38章 爭論妥協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26章 新武器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0章 搭救第17章 吃講茶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46章 茶館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