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

如同滾雪球一樣,陳文強因爲自己的能力,因爲自己的左右逢源,攤子正越鋪越大,勢力在越來越強。

按理說,湖北槍造廠交給他管理,在外人看來應該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從復興會角度,這更是掌握軍工,於兩湖發動革命的最好保障。但陳文強的思路與別人有着很大的差異,對於如何接手,他有着自己的擔心和考慮。

湖北槍炮廠掌握在手中,固然有很多好處,但也會成爲一個負擔。很簡單,接手就得經營好,陳文強斷不會把錢投進無底洞而不見效益。那造出的槍炮呢,在未公開變臉前,肯定是要供應清軍,不管是新軍或舊軍,不管以後是不是支持革命。

更關鍵的是,經營良好的兵工廠在革命爆發後勢必是敵我雙方都要爭奪的重點,革命軍是肯定要投入重兵來保護兵工廠,以確保不落入敵手。先不說硬碰硬的激戰能否勝利,就說現在的革命的總體佈置,瓊州、廣西、雲南、廣東是重心所在,想要轉換,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相當的複雜,也非短時間內能夠完成。

總而言之,陳文強對於湖北槍炮廠的地理位置是相當地擔憂。這不同於崖州,孤懸海外。這裡可是中國的腹心地帶,北洋軍由蘆漢鐵路可直接南下,必將是以後的大戰所在。

但無論如何,接手是肯定的,只不過需要巧妙地計劃一番。首先是使湖北槍炮廠能夠贏利,虧本的買賣陳文強不幹;其次是藉機使崖州兵工廠轉爲公開,作爲湖北槍炮廠的一個分廠,生產製造更有利於革命軍作戰的武器裝備;還可能達到的目的就是控制將要陸續建立的南方新軍的槍枝和彈藥。

陳文強思考了一天,又召集親信商議了一番,纔在第二天趕赴武漢。與總督張之洞洽談條件。

而要想忽悠張之洞,陳文強覺得並不困難。因爲張之洞雖然學富五車,卻不明白科學,只要把一些術語什麼的一白話,估計就聽得頭暈腦脹了。

“漢陽鐵廠所出鋼材,再經鋼罐廠加工。製造槍枝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要造炮,則力有未逮。造炮之鋼,要摻入鉻、錳等金屬元素,施以特別工藝,方能適用。”陳文強觀察着張之洞的神情,繼續忽悠,“另外,漢陽鐵廠所出鋼材雖經去磷,可造槍枝。但要造炮,即便加入鉻、錳亦無濟於事,非用低磷生鐵鍊鋼不可。”

“這低磷生鐵嗯,槍炮廠確實外購洋料,這與你所說的原因倒也相符。”張之洞顯然不明白,這什麼鉻啊錳的,又是低磷,弄得他有些頭暈。只想聽陳文強的最後章程。

“所以,下官以爲湖北槍炮廠當先精後廣。先把槍、彈制好,再考慮其他武器。”陳文強把自己的主要意思一下闡明,“如果要造炮,下官以爲可設分廠,有合格鋼料則事半功倍。”

“建分廠耗資巨大?”張之洞走入了陳文強設計好的思路,盤算着說道:“你看。得建鐵廠、鋼廠、藥廠等等,還有其他的附屬設施,這,這沒有個幾百萬兩,如何能成?”

“下官倒有一個便捷的辦法。”陳文強故意沉吟了一下。說道:“崖州鍊鐵廠,大人知道!那是下官的產業,建立早,選用的鐵礦石亦是瓊州的低磷礦。本來所鍊鋼料是爲黃埔船廠造船之用,若大人有意,下官可從廣西採購鉻、錳礦石,由崖州鍊鐵廠生產造炮之鋼。至於藥廠,下官以爲可將現下之鋼藥廠一分爲二,分別爲槍炮廠和崖州分廠生產火藥。”

“不需另行建新廠?”張之洞思索着,並沒有馬上決定,而是繼續問道:“湖北槍炮廠規模極大,若只生產製造槍枝、彈藥,這個,這個豈不是啊”

“產能過剩,浪費資源。”陳文強再捅出個新詞,張之洞不管懂不懂,反正是點頭認可確是他的意思。

“大人所慮不無道理,但下官卻是這樣想的。”陳文強先捧了一句,才慢慢開始解釋,“依現在的產量,不過日產快槍三十餘枝,尚有四分之一不能通過精密檢查。下官接手下來,一年之內使產量達到日產八十枝,恐怕已是極限。而朝廷要編練多少新軍?三十六鎮,三四十萬人,若全由槍炮廠供應,要生產多長時間?槍炮廠日夜開工,怕也要數年之久?再加上子彈供應,就更不虞產能過剩的問題了。現在的關鍵是如何造出令人滿意的槍枝,拿到新軍裝備這個大訂單。”

“嗯,嗯,文強說得透徹。”張之洞被陳文強算的細賬說服了,這也確實是他所希望達到的目的,時間又緊,任務又重,資金又缺,除了陳文強,誰能完成這個任務?

“另外,槍炮廠還可爲其他新軍生產彈藥。”陳文強看了張之洞一眼,繼續說道:“比如北洋六鎮,所用多爲洋械,可彈藥不是全購自洋人?再有新軍裝備之馬刀、軍刀,甚至手槍和所用彈藥,槍炮廠若能生產製造,又豈有浪費資源這一說呢?”

“沒錯,這細賬一算,倒是本部堂多慮了。之前似乎有些貪多嚼不爛哪!”張之洞自嘲地笑了笑,說道:“那文強是打算接手槍炮廠,爲本部堂分憂了?”

陳文強點了點頭,又苦笑道:“文強敢不爲大人分憂解難,可這條件嘛,倒也要向大人呈請,以免日後有負大人期望。”

張之洞看了陳文強一眼,意思是說:我早就知道,你肯定要藉此撈些好處,接手粵漢鐵路時便與我打過幾次擂臺,現在也是如此。

陳文強並不在乎,開口說道:“槍炮廠、鋼藥廠積年虧欠加起來不過十數萬兩,大人給想辦法解決了!之前槍炮廠常年經費爲三十六萬兩,後來增至八十餘萬兩。文強不敢獅子大開口,只要四十萬兩,大人想必不會拒絕?另外……”

張之洞的臉是越來越黑。直翻眼睛,等陳文強終於說完了,沒好氣地哼了一聲,說道:“你這還不是獅子大張口?好,你說完了,就聽聽本部堂所能辦到的。看本部堂還有什麼能被你壓榨出油水的。第一,由江漢、宜昌兩關洋稅銀下撥十五萬兩,以償清虧欠;第二,漢口淮鹽厘金、宜昌川鹽厘金、湖北米穀厘金、宜昌土藥正稅、土藥過境稅、北路土藥稅……”

陳文強本來就是打着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主意,而張之洞卻是很實在,開出的條件已經是竭盡所能了。嗯,積欠還上了,厘金加上亂七八糟的地方稅收,也有二十多萬兩。再投入三十多萬的話,購進機械、改造槍枝也差不多夠了。

“一年!”

“三年!”

“最多兩年!”

“成交。”陳文強一拍大腿,雖然厘金和雜稅的支持只有兩年,但這顯然已經是張之洞的最後底線。做人,也不能太過分不是。

張之洞也吐出了一口長氣,雖然還是要把不少地方稅收和厘金拿出來,但與槍炮廠一直以來的耗資甚巨,已經算是甩脫了包袱。況且。陳文強的脾氣稟性他也瞭解了一二,要麼不幹。要幹就能幹好。所以,他對槍炮廠的前景還是比較放心的。

“大人,下官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陳文強的話又讓張之洞緊張起來,皺着眉頭盯着陳文強。

“聽於明年朝廷便要擬定頒佈各省編練新軍的章程。”陳文強狡黠地一笑,說道:“如果那時候鐵路修築順昨,鐵路巡警已經無需太多的話。能不能抽調部分,劃入新軍的編制序列?”

哼,張之洞明白了陳文強的意思,不禁翻了翻眼睛,“你倒會省錢。”

鐵路巡警現在是由鐵路公司開資供餉。劃入新軍則由各省財政供應,張之洞自以爲看透了陳文強的小心思,想了想勉強點頭,“一個標,不能再多了。”

按照新軍編制,一個標就是兩千人,這個數字符合陳文強的要求,他也就不準再爭取。

“多謝大人體諒。”陳文強鬆了一口氣,拱手致謝,還不忘訴苦,“爲了修這鐵路,下官可是押上了身家,更得罪了很多人。組建鐵路巡警,也是爲了修路不得已而爲之。若是長久掏錢養人,實在是難以爲繼啊!”

“修鐵路的功勞,本部堂記着,也不會虧待你。”張之洞的口氣緩和下來,笑着揶揄道:“得罪人是真的,可你也結交了很多人哪!有人靠把持路政、拖延修路而飽私囊,可也有人指望着鐵路速成、贏利致富呢!鐵路尚未修完,鐵路運輸公司的職位已經被各方分肥,你在其中也獲益匪淺?”

“所得確實大於所失,還是大人明鑑。”陳文強坦然承認,笑道:“若無意外,長株線將於四個月後修通,一年之後,武長線貫通也甚有把握。”

“好,很好。”張之洞連連點頭,不無感慨地說道:“只要這鐵路能大功告成,你就是”他突然停頓下來,擺着手,“嗯,不能說,若隨口說出,你是定會順勢再提要求。滑頭,本部堂對你還是要小心提防啊!”

“大人把下官想得如此不堪?唉!”陳文強似乎有些委屈,可卻並不在意,起身告辭,“下官這便去接辦湖北槍炮廠,請大人靜候佳音!”

“放手去做,本部堂要的是結果。”張之洞起身送至門口,又不忘提醒道:“要儘快造出一批合格槍枝,以便送往京師檢驗。若是遲緩,等朝廷定下章程,可就晚矣。”

“大人放心,下官竭心盡力,定讓大人滿意就是。”陳文強拱手告辭,大步而去。

……

晚清的洋務運動雖然搞得轟轟烈烈,多上快上,但實際上投資巨大,收效卻很有限。盲目上馬,盲目建設,盲目生產,很多決策和行動都近於兒戲。

而最主要的問題便是外行領導,既不懂外語,又不通洋務,想由傳統官員直接變成管理和科學人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陳文強率領一批中外技術人員進駐槍炮廠,很快便發現了問題所在,開始了雷厲風行的整改。

“造藥工程師好賽爾,爲瑞士國哲學進士,本非造藥專家。今所造之藥程度甚低,亦多不合造藥之用。”

“有番譯而充藥廠之監工者,有銅匠而充硝磺漒水等廠之匠目者,所習非所用,所用非所習,大率類是。”

“其弊全坐於用人之失當,辦事之無條理。查該廠開送員司工匠表冊,分派職司,名目繁瑣,辦理一切,未有一定之權限,又無統一之機關。”

…………

三天之後,關於槍炮廠的問題及整改文件已經擺到了張之洞的案上。同時,陳文強建議停止改造德國委員會1888式,直接生產製造毛瑟1898式步槍。

這樣一來,只是生產設備的更換,所需的資金就達到了三十多萬兩,而且是由陳文強借債進行。

因爲張之洞對毛瑟公司的槍械極爲讚賞,這使得德國人不得不耍花招,謊稱委員會1888式爲毛瑟1888式,方纔將圖紙和生產機械賣了出去。而且,張之洞已經獲悉德國淘汰了委員會1888式,這才決定對現有漢陽造步槍加以改進。現在,直接更換更加先進的毛瑟1898式自然是張之洞所希望和贊同的。

是改進投資大,還是直接更換投資大,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只是外觀的改進,實際性能區別不大的話,投資小也沒有什麼意義。

而陳文強如果要改進漢陽造,就不僅僅只滿足於照門、標尺、護木、套筒這些方面。

首先,若要使用精度和威力更大的尖頭彈,便要改變漢陽造的槍管直徑和膛線,以解決炸膛問題。

其次,漢陽造的漏夾使其不能散裝子彈,而且射擊中途無法裝彈,必須全部打完才能重新裝填。這個或許在旁人眼中不是問題的問題,卻令陳文強這個狙擊專家感到不滿。

在張之洞看來是投資巨大,但他肯定不會知道,陳文強早已在崖州兵工廠購進了德國毛瑟1898步槍的生產設備。當初是看在錢上,現在依着他和德國方面的良好關係,生產設備的再度購進肯定是相當優惠的。

………….

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51章 無題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37章 定遼東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45章 忽悠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58章 安排託付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58章 蒙亂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190章 硬碰硬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258章 蒙亂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54章 一切順遂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4章 結死樑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9章 接客,賣唱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12章 夜市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43章 安頓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35章 無題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4章 過苛,面具第17章 觸痛,招聘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