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

涼風習習,將桌上的蠟燭吹滅,侍者只好帶着抱歉的微笑,過來將蠟燭點上。陳文強輕輕點頭,思緒翻騰,便如遠處的浪潮。

利益,合作雙方都爲着這個目的,他作出讓步,只是先投入再獲取,這會讓人更加信服,也會得到更大的收穫。

只是他現在想的不是這個,而是白天拜會青島總督時的一番談話。德華大學的校址最後敲定在崖州,那裡的工廠企業將是學生們實習的好地方,能更好地學以致用。令陳文強犯思量的是總督有些閃爍、隱晦的暗示,英國海軍少將明年訪日,中德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陳文強與克虜伯公司、伏爾鏗船廠、卡爾蔡司制鏡公司、西門子公司的合作很令人欣慰,但如果能從經濟再深入到政治,則更令人期待……

別人如果不懂這些暗示,那陳文強通過探悉總督的心理,已經明白了總督所要表達的德國政府的意圖,並以同樣的隱晦回答向總督表示了對此的支持贊同。

“貴國辦理外交,應該極端注意保密,外交官員也須有世界眼光纔是。”

總督的話猶在耳,陳文強猜想定是清廷那些尸位素餐之,輩在德國的初始試探中露了醜。而英國海軍將軍將於明年訪日,英日同盟的日漸穩固使德國想另尋渠道,再行試探中德美建立同盟的可能性。

顯然,美國總統羅斯福爲了補救美國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在向中國搖動着橄欖枝,如建議中美兩國使節升格爲大使、宣佈退還中國庚子賠款等等。再加上日俄戰爭後,日本進一步擴大了它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在上述地區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嚴重威脅了美國的利益。基於這樣的考慮,中德美同盟還是大有談判成功的希望的。

但現實的情況卻使陳文強對中美德聯盟根本不抱什麼希望。只要清廷還在,憑那些蠢貨官員、白癡皇族的眼光和外交能力,是極難完成這種影響亞洲甚至世界格局的合縱聯橫的。而且,此事張揚開來不僅會成爲國際笑柄,還會令日本有所警惕,千方百計地加以破壞。從而影響到將來的發展。

德國人還是不瞭解中國的情況,特別朝廷的情況,不知道那些尸位素餐之輩無能到了什麼程度啊!

陳文強感慨地嘆了口氣,他不準備去竭力促成結盟,因爲這不可能,但他要保持日後結盟的可能,並且從德國或美國的這種預期中得到好處。如何說辭,如何佈置,這倒是個頗費思量的事情啊!

“我一直不明白。爲什麼我們要千方百計地幫助他們?”一個有點氣沖沖的聲音打斷了陳文強的思緒,他微皺眉頭看向另一張餐桌。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正對着同桌的人在發着議論,臉頰下陷,臉上泛着塗滿脂粉的蒼白色,低沉粗啞的聲音中有種越來越激奮的情緒,“至於說到那個女人……那個慈禧太后……哼!要是維多利亞女王還在世,我們絕不會幫助他們,對這點。我深信不疑。”

似乎是覺察到陳文強投來的目光,老婦人輕篾地聳聳肩膀。轉過頭,急着尋找更值得她發泄的話題去了。

陳文強聽着這一桌的英國佬在談話中國的話題,其中有海關官員,他才意識到所謂的幫助便是控制中國的關稅,不禁十分厭惡。他盯着掉落在桌上的一粒豌豆,又偷眼看了看英國佬。壞笑着,突然伸出手指猛地一彈。

一聲驚叫,老婦人剛把叉子送到嘴邊,手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叉尖立刻在臉上劃出一道傷痕。血珠立刻沁了出來。她丟下叉子,捂着臉,驚叫立刻使同桌人忙亂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陳文強不合時宜地爆發出一陣大笑,笑過之後,他緩緩起身,面對着怒目而視的英國佬,用力地比出一箇中指。

打鬥短暫而不激烈,一個英國佬歪着脖子,口水流到了自己肩上;另一個下巴掉了,嗚嗚哇哇地亂比劃。老婦人和一箇中年婦女驚恐而不可置信地呆望着陳文強。

“英國佬,是該死的鴉x片販子。”陳文強再次比出中指,罵道:“狗屁的維多利亞,該把她從棺材裡挖出來,把她的肚子剖開,用鴉x片塞滿。”

“先生,這裡”兩個侍者趕過來,面色不善地盯着陳文強。

“是他們先攻擊我。”陳文強伸手指了指已經不能辯解的兩個英國佬,隨後聳了聳肩膀,“我是正當防衛。”

“可是”

“我可以作證,這位先生確實遭到了無理攻擊。”旁邊響起了一個聲音,“他無可爭議地行使了正當防衛的權利。但是,這位先生,還是請你把這兩個英國人給,這個治一治,或者送到醫院去......”

一個女人,年輕的外國女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白白的臉上揚着一對大大的藍眼睛,用德語很簡明地給陳文強作了辯解。

陳文強有些意外,略想了想,走上前粗暴地擰、推、打、扳,把兩個英國佬脫臼的脖子和下巴復位。然後後退幾步,把右手放在胸前,向着洋女人微微一躬。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這個女人手裡拿着一本書,寫着中國字的書。

侍者退開,陳文強再向洋女人點頭致謝,然後邁步走了出去。

……

時間安排得緊緊的,不管合作是否能談成,陳文強都要按照計劃好的時間表行動。幸好德國basf公司的回覆很快,他的提議獲得通過,並希望陳文強早日訪德。

即便basf公司拒絕合作,陳文強也準備訪問德國。一來合成氨的工業化生產所需的設備和技術,在國內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要選德國、美國這樣科技和工業水平很高的國家;其次是關於中美德聯盟的事情,陳文強準備用在野之身進行遊說,保留日後洽談重續的餘地。

由青島乘船出發。陳文強只在上海稍作停留,等隨行的一干人等上船後,便按照計劃駛入長江,直奔武漢,前去接手漢陽鐵廠。

雖然已經找到了漢陽鐵廠鋼鐵質量不過關的問題所在,但要使其順利發展。陳文強認爲管理是更爲關鍵的因素。而要改變舊廠的體制,便要涉及到原廠上至官員,下至工頭、工人的利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陳文強此行不僅帶着很多的工程技術人員,還從上海商團調了六十名精幹隊員,全佩手槍,擔任他的護衛。如此鄭重,陳文強是已經作好了用鐵腕接手並改造漢陽鐵廠的準備。另外。在岑春煊的舉薦和運作下,朝廷雖同意了陳文強所提的條件,但要使漢陽鐵廠運作正常,陳文強知道還有湖廣總督張之洞這一關要過。

……

武漢,是漢江與長江匯合處三鎮的總稱。當陳文強踏足漢陽的時候,是用一種審視的目光看待並觀察這個中國腹心的地方。

鋼鐵廠高聳的煙囪冷寂地矗立在遠方,看不到冒出的煙,虧損已經使它停產了一年多;街道是擁擠骯髒的。這與上海差不多,畸形的經濟繁榮也只是少數人的快樂。大多數人並沒有因此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龜山和蛇山聳立在江水兩岸,依山傍水的亂石坡上,擠滿了大大小小的窩棚。穿過不大的漢陽鎮,老遠就看見一座座高爐和一堆堆的焦炭。

“先入駐工廠,接手後馬上開始按計劃進行改建擴建,然後我再去拜見張之洞。”陳文強看着這些景象。知道要使漢陽鐵廠重現初建時的熱火朝天,肯定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內行與外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截然不同的,而科技的進步和專家的研究,也使漢陽鐵廠的改造可以走捷徑,而不是歷史上的全拆再建。

漢陽鐵廠現有100噸鍊鐵爐兩座。10噸馬丁爐即平爐)一座,5.5噸貝塞麥轉爐兩座以及一些軋鋼設備。轉爐因爲出鋼質量低劣而停產,只有平爐還能生產一些魚尾板等零部件。

因爲從德國訂購的三十噸平爐還需一個多月才能運到,而陳文強需要立竿見影的效果,受聘爲總工程師的德國人呂柏便提議改造貝塞麥轉爐,也就是把原先的酸性硅酸質爐襯改爲鹼性爐襯,並在轉爐冶煉時與鼓風同時添加石灰石,從而把高磷鐵煉成脫磷鋼。

邊恢復生產,邊等待設備到位以便擴建,這符合陳文強的要求。而當陳文強帶領着上百人進入鋼鐵廠時,一個意外的驚喜正等着他。

“下官李維格,爲漢陽鐵廠總辦,接到朝廷旨意後已將全部檔案資料整理完畢,陳大人先前所派人員業已開始工作……”由盛宣懷委任的鐵廠總辦廠長)李維格雖然流露出失落和悵然,但還是恭謹而細緻地向陳文強作着彙報。

陳文強轉頭看向呂柏,這個提前趕到鐵廠的洋鬼子聳了聳肩膀,笑着說道:“貝塞麥轉爐的改造工作正在進行,李總辦很配合,召集工人也很盡力,預計這項工作會提前一週完成。”

陳文強點了點頭,再看向李維格時,目光中已有讚賞之意,等李維格彙報完畢,便微笑着說道:“李總辦盡職盡責,令人欽佩。這鐵廠的情況,李總辦自是比我等更加了解熟知,若是李總辦尚無去處,便暫且留下,助本官一臂之力,儘快使這鐵廠恢復運轉,如何?”

李維格原定被盛宣懷奏請出國考察鍊鐵新法並洽購設備,但陳文強橫插一槓,擠掉了日暮西山的盛宣懷,也就使他的差事懸了起來。漢陽鐵廠改製爲商辦,由陳文強接手,朝廷旨意已經說明,但卻未重新安排他的職務。陳文強露出婉留之意,自然是件好事。況且,李維格是個負責任的人,被聘爲鐵廠總辦時也有着雄心壯志,要把鐵廠辦好,不枉自己的一番苦學。

“陳大人好意,下官豈敢相拒?”李維格苦笑了一下,說道:“漢陽鐵廠本東亞創局,事非素習,然自張、盛二公指張之洞、盛宣懷)以及二公所用之人,無一非門外漢,暗中摸索,何能入室登堂?下官自接任鐵廠總辦以來,苦思鑽研,卻不明鐵廠弊,實是心有不甘。陳大人遠在崖州,未至鐵廠卻已心中瞭然,令下官欽佩備至。若是能解下官心中所惑,下官感激萬分,願暫留鐵廠,效綿薄之力。”

“見識得不錯,辦廠人員不懂技術,盲目訂購設備,正是最大的問題。”陳文強微笑頜首,說道:“那咱們就共同努力,拭目以待!”

不懂裝懂,當官的拍腦袋作決定,正是洋務運動的弊病之一。

當年籌建漢陽鐵廠時,洋人曾提醒過“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寄廠化驗,然後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即以何樣之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未可冒昧從事”。可張之洞大言曰:“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後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分可耳。”

結果可想而知,先是馬鞍山的煤不能煉焦,還要從德國購焦炭;後來改用江西萍鄉的煤,又因爲所購機炮爲酸性配置,不能去磷。折騰了五六年,花費了五六百萬銀子,合格的鋼卻還未煉出來。

而陳文強甫一接手鐵廠,便雷厲風行地開始各項工作,數十萬元砸下去,召齊散落的、形如乞丐的原鐵廠工人,馬丁爐開工,轉爐改造,廠房修補,設備檢修,兩座鍊鐵爐也採用新工藝生火鍊鐵。

一座座高聳的煙囪陸續冒出煙柱,生氣又逐漸回到了停產多時的漢陽鐵廠,並由此向漢陽鎮擴散,掙到工錢的工人臉上露出了笑容,家屬也掃去愁容。在鞭炮鑼鼓聲中,冠名爲華強公司的米店、雜貨店陸續開張,從上海駛來的輪船不時靠岸,運來各種商品。

在一片紅火的氣氛中,上海、武漢的數家報紙登出了漢陽鐵廠已經全面復工,一座平爐、兩座轉爐經過工藝、設備改造,陸續出鋼。經克虜伯公司的專業人員檢驗測定,鋼鐵質量全部全乎標準,可以用現行設備軋製鋼軌,製造鐵路所需零件。

…………..

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102章 一槍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92章 天涯海角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99章 陳袁會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51章 商團,試槍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8章 會做人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02章 一槍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65章 海上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45章 革命起航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5章 綁架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59章 檳城立足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45章 忽悠第34章 猶太人第45章 求知少年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49章 茶樓比試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4章 衝突起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