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志向道不合

上海的會黨都怎麼了?陶成章滿頭霧水、十分鬱悶地被金三爺派人三言兩語便給打發了出來。⊙,金盆洗手,告老休養,不再理江湖之事,這都什麼狗屁理由呀?

其實陶成章的猜測並不準確,金三爺並不是託詞拒絕,而是確實在遠離江湖,且是越洗越白。名義上是青紅幫大佬,黑道勢力都要賣個面子,基本沒人打他的主意。入股藥廠,趁着新藥的再三問世,金三爺也是賺得厚利。於是,江湖上的金三爺便越來越有錢財樂善好施,越來越象民間的金大善人。而且,最近金三爺還捐了個縣令,有了官身,兒子也跟着陳文強歷練得不錯,很快要送出去留洋。所以,他是越發得意洋洋,向着上海聞人的行列繼續邁進。

至於金三爺爲何也在盧家灣蓋房建屋,自然是想着多接觸些名人。盧家灣很快便有電力供應,除了洋人的地面,這在中國還是第一個地區,很多工商名人或是圖方便,或是覺得這裡清靜,或是想就近觀摩學習,紛紛購買新建的別墅區。住在這裡,經常與這些名人見面,金三爺這個江湖草莽出身的粗坯,頓覺沾了些文雅之氣,身份立刻提升了層次。

產生這樣的心理,做出這樣的行爲,其實都是心理在作怪。讀書少、沒讀過書的羨慕、尊敬文士、大儒,這種現象不僅在普通百姓間存在,那些粗豪的草莽也很普遍,那些想洗白、提高身份地位的黑道人物更是如此。

聯絡會黨、結拜拉攏,陶成章在浙江干得本是不錯,平陽黨、烏帶黨等都與其結好,唯獨到了上海,卻是一再碰壁,不知何意?

鬱悶之餘,陶成章只得暫時回到工地,幹着活兒,以便混上今天的晚飯。“以革命爲事”的陶成章經常“窮得不堪”,在上海一度自稱會稽先生,教人催眠術餬口,嗅覺靈敏的清廷在緝拿他時就有一對句:“著《中國權力史》,學日本催眠術。”其實,在革命歷程中,經他之手募集的經費何止千萬,而他竟潦倒如此,從中也不難想見其人格。

可轉機就在這時出現了,從不遠處勤工儉學的學生閒談中,陶成章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幫助他留學日本的蔡元培,現在就是校長。

……

清朝入關取代朱明政權後,在長達260多年的統治中,中國社會上“反清復明”、“驅滿復漢”的秘密反清鬥爭一直綿延不絕。清兵入關後,曾對江南地區官僚地主的反抗和具有反滿意識的文人士子進行殘酷打擊,在浙江一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呂留良開棺戮屍、捕殺曾靜等事件,企圖以此壓制漢族反抗。所以,許多浙江人誓死要爲家鄉父老報仇雪恥。

歷史上,陶成章與他同屬浙江的徐錫麟、秋瑾、章太炎等人大都具有類似的思想,在他們的頭腦中還存在着帝王思想,主張恢復漢室,建立漢人皇帝統治的政權。

月牙高高在上,天是暗藍的,沒有一點雲。月牙清亮而溫柔,把軟光輕輕送到大地。有點小風,帶着不知何處的花香,淡淡的飄來。

“什麼?還建立一個帝制國家。煥卿,將萬民之幸福寄望於百年難遇的英明皇帝,你是在開玩笑吧……”

“什麼?帝王一人秉政,優於立憲,沒有什麼不好。陶兄,多讀讀歷史吧,想想中國兩千餘年的帝制時代,爲何總陷入‘分合’與‘治亂’的怪圈。”

“哈哈,請問陶兄,光復漢室,大振國權,當以何法實現?只是推翻滿清統治,便一切完事大吉,事事皆能順暢?”

“君主制度不能保證永遠都有好皇帝,而民主制度則可以保證人民有權讓不好的皇帝下臺,從而維護民衆的利益………”

“會黨雖有反清思想,但良莠不齊,很多都是作奸犯科之輩,與土匪盜賊無異。若不加甄別改造,不過是烏合之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長沙起事未動而敗,便是教訓。”

………

陶成章越想越是煩悶,一把推開門,大步走到院子當中,凝望着天空中的星月,久久無語。

好不容易找到了蔡元培,相見甚歡之後的交談卻並不融洽。蔡元培不僅對陶成章的帝王思想作了批駁,對廣爲聯絡會黨也不是十分贊成。

陶成章此時還遠未達到後來手定《龍華會章程》時的理論水平,他只是憑着一腔愛國熱血,四處聯絡會黨起義,立志推翻滿清朝廷。這當然有些淺薄和幼稚,甚至包括他在日本學催眠術,曾有過在北京開設妓院,把滿清達官貴人都請來,席中下毒一網打盡等糊塗甚至不無荒唐的念頭。

但陶成章六歲入本村陶氏義塾讀書,十五歲爲塾師。天資聰穎,過目成誦。少年時就接觸新學,閱讀愛國思想書籍,漸萌革命思想。雖然他的革命理論還不夠系統,不夠深入,但他確實是有學識的,不是莽漢。而且,他“性雖褊急,心實坦白”,並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這一點猶爲難得可貴。所以,歷史上,光復會人對陶成章多是敬仰有加,且“尊敬仰之爲光復會繼承領袖”。

復興會!陶成章知道這個在日本東京宣佈成立的革命團體,蔡元培也沒有全瞞着他,承認自己是其中一員,並給了陶成章一些關於復興會的宣傳材料。從這一點來看,復興會的組織紀律和發展規範確實正在深入到會員的心裡,並起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所以,挖到筐裡就是菜的擴充辦法不是復興會提倡的。先精再博,志同道合者加入,志同道不合者則先爭取改變,再視情況吸收。一個團體建立之初,最忌諱的便是各懷心思,各行其是。只有精誠統一,只有保證嚴密的組織紀律,團體才能夠發展壯大,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

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7章 吃講茶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08章 毛娃娃,山谷基地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35章 無題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91章 赴日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7章 身跨青紅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07章 大戰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99章 陳袁會第181章 無題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29章 迫走地痞第35章 酒宴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4章 衝突起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59章 戰端開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54章 攤牌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5章 綁架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61章 陷阱,等待第191章 無題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90章 硬碰硬第20章 搭救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02章 一槍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8章 會做人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54章 攤牌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9章 暗殺團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51章 無題第90章 廣州第41章 親熱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15章 隨走有感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7章 觸痛,招聘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35章 酒宴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