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遇佛殺佛

大水位於高麗的西南一角,此地頗多富人,其生活在高麗各地屬於比較富裕、悠閒之地.而更爲奇特的是,洪水佛教甚爲興盛,這和高麗的開國君主王建不無關係!

高麗王朝崇尚佛教,把它定爲“國教”加以提倡.王建就信奉佛教,廣建寺塔,建國那年起就扶植崇拜菩薩的“燃燈會”和祭祀山神、水神等土俗神的“八關會”.建立了一系列的崇佛制度從名僧中選拔國師、王師,聘爲王宮顧問;在太學中增設僧科對僧侶進行考試,授以法階.高麗王朝爲了使佛教興旺,向北宋請佛經,派僧侶入宋求法歡迎宋僧來高麗傳法,並雕刻了大量佛經.曾用年時間雕刻成地高麗八萬大藏經流,成爲高麗當之無愧的鎮國之寶.受到這樣的影響.洪水也佛教興盛.當地人用了十年時間,建造了六座金碧輝煌的寺廟.而在這些寺廟之中,高麗人還從中原聘請了一百多名高僧講經頌法這些僧人在高麗住的久了,也漸漸不再想回中原這一天在洪水的高麗人,忽然驚訝地發現,城外到處都飄揚起了戰旗洪水地督守李光仁大驚,立刻派出部下出城,詢問這是哪裡的部隊,爲什麼無故攻擊洪水。

一個時辰之後部下給他帶來地消息,讓李光仁幾乎癱坐在了椅子上漢軍將領秦海告訴李光仁.只因高麗國王王愖附逆韃子,致使中原震怒,大漢帝國皇帝以符海波爲主帥,起雄兵數萬,征討高麗此刻兵鋒已至洪水,秦海命令李光仁立刻開城出降,否則一旦城破,滿城不留。

李光仁震驚了半晌也沒有回味過來漢人正在和蒙古人惡戰之中,怎麼一轉眼間已經殺到了高麗,他手下只有兩千多士兵,對方來了多少人根本無從知道,看那架勢漫山遍野都是,洪水素來不經戰爭,城郭不修憑什麼來抵擋漢軍地攻擊?

就在李光仁猶豫不決之時,駐紮在洪水地蒙古“達魯花赤”也先平也得知了漢軍攻擊的消息也先平身爲蒙古的達魯花赤.態度來得遠比李光仁強硬.當年達魯花赤曾經當過蒙古大元帥伯顏手下大將隨着元帥南征北戰,橫掃中原,素來都不把漢人的軍隊的放在眼裡其後他又被調到了高麗享清福,根本不知道此時之漢軍,已非昔日之漢軍。

當他氣勢洶洶地來到李光仁的督守府,開口就對李光仁說道:“立刻整點軍隊,由我親自指揮着出城殺敵!”

李光仁愁眉苦臉地說道:“我方纔在城上觀看漢軍數倍於我.而我軍從來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火,如何能夠於之抵敵?依照下官看來不如緊閉洪水城門,與漢軍談判以爭取時間同時儘快求援,或者可以解了面前地這場危機。”

也先平大笑起來:“那些個漢人都是些軟蛋,哪有什麼戰鬥力可言?當年我隨着大元帥征討宋室.只帶着五百騎兵衝突敵陣幾千部隊,那些個宋兵眼看我蒙古鐵騎縱橫,誰敢阻擋?現洪水有兩千五百高麗士兵,我有兩百本部兵馬.已足夠退敵.李督守只管在城上觀看且看我蒙古勇士是如何上陣殺敵的!”

高麗人自從蒙古征服高麗以來從來都視蒙古人爲虎狼.李光仁也不例外他見也先平決心已經下定唯恐得罪了他,不敢出言阻饒,只能硬着頭皮交給了也先平兩千士兵。

在洪水城外的秦海,並不指望高麗人會主動投降他一到洪水城下,就發現在東面有一段城牆非常之的薄弱他準備自己親率大軍正面絆攻,以數百陸戰隊精銳偷襲東面城牆就在他把命令一一下達之後,洪水的城門忽然打開,大隊大隊的敵人從城裡蜂擁而出。

陸戰隊士兵立刻如臨大敵,秦海命令結陣迎敵但等到看清了城裡出來地敵人,這些漢軍將士卻不禁啞然失笑。

原來,那些高麗士兵,一個個好像沒有睡醒的樣子,人人無精打采地拎着武器,不要說起碼的隊列是否整齊,簡直一點秩序也都沒有,亂哄哄的不像出來打仗倒像是來趕集一般.這些倒也算了,有的士兵甚至連像樣的武器也都沒有,就隨手拎着一條木棍。

前面有大約兩百名蒙古士兵,隊列倒甚是齊整,也頗有氣勢不過這些人,年紀最輕的恐怕得有五十歲左右領頭的那員蒙古將軍,看樣子已經不下六十.鬚髮皆白的他,皮甲下地小肚子已經明顯高高凸起騎在馬上地他,手中拿着把大刀,神態很是不可一世!

蒙古人對於那些立過戰功,但已經上了歲數,上不得戰陣地將領一般採取的都是將他們派到各地地蒙古屬國,充當該地的達魯花赤,以讓他們養老這本是最輕鬆的工作這些個達魯花赤遠比當地官員更有權勢不過也先平也許今年流年不利,遇到了漢軍突襲高麗。

不過也先平一點也不爲自己擔心,在他看來,對面的漢軍就如同自己當年征戰一樣,只要蒙古人一個衝鋒,保證一個個丟盔棄甲,落荒而逃.雖然自己的兩百名部下年紀都大了,但久隨自己的他們也先平卻堅信雄風不減當年。

“這些這些人……”秦海邊上一個副將張了張嘴,指着那些蒙古人說道:“這些老頭還能打仗?還有後面的那些高麗軍隊,是士兵還是才從地裡出來的?”

“將軍萬萬不可大意.”高乾元卻面色凝重地說道:“蒙古人雖然上了年紀,不過還是非常強大地,前些日子洪水附近有幾個村子起事殺了一個蒙古人.結果就是這些老兵,用了一天時間就平叛成功.還把幾個村子殺得乾乾淨淨……”

高麗人早就被蒙古軍隊殺怕,對於蒙古人,他們心裡有着一種天生的恐懼.高乾元地樣子,哪怕對面站的都是些蒙古孩童也能讓他覺得畏懼。

“前軍不動,弓弩準備!”秦海鄙夷地看了一眼畏敵如虎的高乾元,對部下下令道。

立刻,陸戰隊員將武器收好,從腰間掏出經過改良地連弩,對着對面地敵人虎視眈眈.陸戰隊用的連弩是根據鼎鼎大名地“諸葛神弩”

改制而成。

諸葛神弩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曠世傑作,是世界上最早地半自動武器.以鐵爲矢,一弩十矢,在眨眼間就能把箭匣裡的十支箭全都發射出去,威力無窮不過當時諸葛神弩主要是用來守城,弓臂拉力在一百五十斤以上,需要幾名士兵一起操作遇到陰雨天機關容易失靈,因此漸漸地被人遺忘。

漢軍海軍陸戰隊的這種連弩.即在諸葛神弩的基礎上改良而成它雖然一次只能發射三枝箭,但不管是弩還是矢體積都變得小巧精緻便於單人攜帶.而經過特殊訓練的陸戰隊員隨身攜帶十個箭匣,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換上箭匣。

當日曾親眼目睹過連弩威力的王競堯,連聲讚歎在他看來,這種連弩若是十幾個人同時使用,簡直就是最原始的機關槍不過連弩的唯一缺點,就是由於體積變得小巧精緻了,因爲殺傷力也減弱了不少不過連續的三枝箭只要能同時命中目標,已經足夠使對象喪失戰鬥力。

看到漢軍士兵拿出怪模怪樣的武器,也先平不屑地撇了撇嘴,漢人總是喜歡拿這些希奇古怪地東西出來嚇唬人他拔出了腰間的戰刀指着前方厲聲道:“大蒙古的勇士們,對面就是我們的手下敗將,殺過去,殺漢人!”

兩百名蒙古士兵齊齊拔出刀槍,耀武揚威的發出了“荷荷”之聲也先平抖擻精神一馬當先,竟第一個衝了出去只不過他卻忘記了,他後面地那些蒙古士兵.是來高麗享受清福地,早就已經不騎戰馬了。

也先平衝得興起,過會轉頭一看,卻發現身邊只有兩名騎馬的親兵,那些步戰地部下遠遠地落在了後面也先平卻一點也不懼怕他認爲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只要一衝到漢人面前,那些漢人士兵就會被嚇得屁滾尿流。

漢軍士兵倒沒有害怕,高乾元卻覺得雙腿有些哆嗦起來,他和秦海一起在隊伍的最前列,這時看到那三個蒙古人如同凶神惡煞一般,牙齒微微打顫地說道:“將軍,蒙古人兇狠,我們先往後撤一下吧.”

秦海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三個蒙古老傢伙能把高麗人嚇成這個樣子?他微微地搖了搖頭.將手舉了起來得到命令的漢軍士兵.從隊伍中走出十人將連弩對準了前方。

當也先平三騎距離漢軍還有十數步時.秦海大手向下一揮.立.刻,十名士兵手中的弩箭如同閃電一般射了出去這些弩箭又急又快,三十枝箭像下雨一樣潑向敵人!

只聽到連聲慘叫,三個騎士一起摔落下馬,一時還沒有氣絕地他們,在地上發出陣陣哀號.高乾元看地目瞪口呆怎麼只一眨眼間,蒙古人就被打下來了?

漢軍士兵讓過失驚地戰馬,又迅速合攏起來依然面無表情地注視着對面。

那兩百名蒙古士兵看到主將落馬他們久隨也先平感情最是深厚,此刻,一個個急得紅了雙眼,舉着刀槍,不要命地向着漢軍陣地衝來。

弩箭構築起地暴雨,鋪天蓋地地向蒙古人灑去漢軍士兵不停地裝箭、射箭.箭雨中,一個個蒙古人哀號着倒在了地上漢軍士兵明明離他們只有十來步遠,但這十來步的距離,卻如果是一道天塹,讓他們根本無法跨越。

高乾元目馳神眩,張口結舌漢人這用的是什麼武器,密密麻麻射不盡,用不光,在高麗人心目中比惡魔還要可怕的蒙古人在這樣的打擊下居然一點還手的力量都沒有。

忽然,箭雨停了下來。

對面的陣地上兩百名蒙古士兵都如同他們的主將也先平一樣,倒在了地上大約有一半的蒙古士兵陣亡,另外地一半,捂着中箭的傷口,已經失去了行動地力量。

對這結果非常滿意的秦海,戰刀高高向前舉起:“漢軍,前進!”

“漢軍,前進!”陸戰隊員們收好了武器,槍兵在前,刀兵兩翼護衛.以整齊雄壯地步伐,向着洪水大步邁進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到處都是蒙古人的屍體.或者是那些還沒有斷氣的蒙古事情,但漢軍完全無視腳下踩到了什麼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洪水!

踏着韃子的屍體前進!

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的高麗士兵.眼看蒙古人全軍覆滅,那些可怕的漢軍士兵正離自己越來越近驚恐失措地他們,忽然發出了驚懼的叫喊,居然一起扔到了手裡地武器,掉頭就往後跑。

兩千五百名士兵的能量還是巨大的在城上觀戰的李光仁,眼看事情不妙,急忙命令關閉城門,但在高麗士兵爭先恐後的衝擊下,洪水的城門哪裡能夠關得起來?

“也先平誤我,蒙古人誤我!”眼看洪水不保,李光仁急得連連跺腳說道。

“督守,洪水沒了,趁着現在投降吧.”他身邊的幕僚,擦着一頭頭的冷汗說道.漢軍連弩巨大地威力,已經讓這些高麗人失去了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

眼神空洞茫然的李光仁,麻木地點了點頭對於他來說.李光仁清楚地知道,自己做爲洪水督守的責任,也許在這一天就結束了,他所乞求的,只是能保住自己地性命而已……

在洪水的高麗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只不過短短的一個多時辰,驕橫的蒙古人就被打敗,洪水就這麼落到了漢人的手裡其實對於高麗人來說,倒並沒有什麼關係,洪水由蒙古人來統治也好,由漢人來統治也罷,在他們看來都是一樣的……

原本以爲在洪水會有一場惡戰的遠征艦隊主帥符海波,當他到達洪水城下之後,卻驚奇地發現城牆上到處飄揚的都是漢軍的戰旗。

“外邦小民高麗洪水督守李光仁叩見大將軍閣下!”在督守府之中,李光仁帶着幕僚恭恭敬敬地跪下來說道。

符海波還沒有說話,一邊高乾元已經冷哼道:“好你個李光仁前兩年我問你借糧,你幾次三番推託不肯,還借蒙古人地力量來剿滅我今日天朝大軍架到你又擅自頑抗,這些都是死罪……”他說着對符海波道:“大將軍,這樣地小人,不如一刀把他殺了乾淨。”

親眼目睹了漢軍強大的高乾元現在最慶卒的就是自己跟對了主子他隱隱地感覺到,自己出頭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甚至他開始幻想,漢人會不會把洪水交到他地手中。

對高麗人品行已經有所準備地符海波,還是皺了皺眉頭:“先不急着殺,李光仁,你如果想要把命保住的話我給你半天的時間,把洪水的官府庫藏,人口典籍詳細地交給我如果半天之後我還看不到這些東西,我想你知道會面對什麼後果……”

看到了活命希望地李光仁,連連磕了幾個響頭像陣風似的,帶着自己所有地幕僚,在漢軍士兵的押送下離開了這裡半天的時間那可是自己性命能否保住的關鍵!

“督守,督守……”符海波唸了幾遍這個官職,對高乾元笑了笑:

“李光仁是不再適合擔當這個職位了高乾元,這次你立了些功勞你就暫時幹着督守吧.”

得償所願地高乾元大喜過望,正想謝恩,就聽到符海波說道:“不過這督守你也不能白當,籌措軍用物資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大軍將會在洪水停留七天,七天之內,你得把這事辦好了”

“是.是!”高乾元一迭聲地說道.只要能讓他做上這個督守,哪怕把整個洪水的最後一粒糧食挖出來他也在所不惜。

那個“達魯花赤”也先平倒是命大,在亂軍之中居然留下了一條性命.身上的幾處傷雖重,一時也不會送命.不想在這些蒙古人身上浪費時間的符海波,命令將也先平連同幾十名蒙古俘虜一起全部斬首示衆。

不過就在砍頭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很不愉快地事情。

洪水最大寺廟“普仁寺”中的主持,“高僧”祖方法師,帶着普仁寺裡所有地僧衆前來阻攔.在祖方法師看來,不管是蒙古人還是高麗人,都是人命,是不可以這麼隨意殺戮的那些個準備行刑的漢軍士兵,眼看對方都是些和尚,又全和自己一樣是漢人,倒也沒了主意。

得到消息趕到刑場地符海波和秦海.看到幾十個和尚盤腿坐在也先平這些人犯周圍,嘴裡不斷地念誦着佛經一點起身的意思都沒有,不禁勃然大怒。

強行壓制着火氣的符海波.走到這些和尚面前左右打量了下後說道:“和尚,這裡是漢軍行刑場所,你等爲何蓄意破壞!”

祖方法師自認爲是“得道高僧”那些洪水地凡夫俗子見到他個個都是恭敬有加,此時見這漢人將軍張口就叫他“和尚”不禁心中動怒,不過看到符海波那副凶神惡煞的表情,祖方想想要是斥責於他未免失了“高僧”身份.定了定神,用淡泊的口氣說道:

“我等都是方外之人如何能夠蓄意破壞?將軍,你和這些人雖然是戰場上的敵人但在出家人看來,原本並無二致,都是一副皮囊而已,原本無分漢人或者蒙古人.上天有好生之德.佛家又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將軍若是殺了他們,只會增加自己殺孽,將來必然下到阿鼻地獄.不如聽貧僧一句勸放了他們一條生路吧……”

符海波冷笑連連.漢軍中也有個赫赫有名的和尚,名動天下的司馬南軒,不過那個和尚可比這個和尚來得有趣多了雖然符海波並不知道祖方爲什麼一力要救也先平,但要在自己眼前放了韃子,那是提也休提。

“和尚,蒙古人殺漢人,殺高麗人之時,不知道你是否也如同這樣以命相勸?”一邊秦海忽然開口問道。

祖方猶豫了下,說道:“貧僧已經說過,戰場上那是兩軍之事,貧僧如何管得?貧僧管得只是這些手無縛雞之力地人,況且.漢蒙兩軍相交、蒙古與高麗之戰,貧僧皆都不在,否則……”

“大師”忽然.符海波轉了稱呼.語氣平靜地說道:“請問,佛在何處?”

“佛在心裡”祖方見這漢人將軍一下客氣起來,以爲要與自己辯證佛法,這乃是他所擅長,當下一喜,正色說道。

符海波微笑了下:“天下如此之大.佛又在哪裡?”

“佛法無邊,無處不在!”祖方低垂着眼睛說道。

“請問,佛勸導的是人要向善,就如同大師所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若見到天下人受苦,若見到有人受盡欺凌,請教大師,佛是否會出手援救?”

“那是當然,否則又怎麼說我佛慈悲?”

“好一個佛無處不在,好一個我佛慈悲!”符海波仰天大笑起來,語氣又是一變,厲聲說道:“和尚,你且告訴我,成都之屠,我漢人被屠一百四十餘萬,此時佛在哪裡?常州之屠滿城幾乎滅絕,此時佛在哪裡?韃子攻宋朝.屠城二百,死在韃子刀下何止千萬,佛又在哪裡?我佛慈悲?他對誰慈悲!佛無處不在?漢人險遭滅頂之災時,佛在哪裡!”

他的口氣愈發的嚴厲起來,祖方張口結舌,正想強行狡辯,只看到周圍漢軍,人人眼裡閃動着仇恨地怒火,祖方欲言又止,終於把話吞了回去。

“蒙古人殺我漢人,爲何不見什麼佛出來搭救?偏偏我要殺個韃子你就搬出什麼佛來!”符海波一雙眼睛死死盯着祖方:“今日這些韃子我是殺定了,什麼阿鼻地獄,本帥一概不怕.本帥生在天地之間,做事無愧於心,神若擋我我殺神,佛若擋我我殺佛!”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周圍的漢軍士兵以槍尖擊地,連聲怒吼。

那些個和尚人人面色驟變,祖方更是震驚不已,這些個士兵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也就算了,卻沒有想到他們居然連佛祖都敢這麼對待.這樣的將軍,這樣的士兵.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做的?

正在這時,陳浩鵬走了過來,在符海波耳邊低語了幾句.符海波聽完後面色一變,接着冷笑出來:“和尚我說你怎麼如此袒護韃子,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自從蒙古人進入高麗也先平被任命爲洪水的達魯花赤之後,祖方第一個拜訪了他,請求蒙古人不要騷擾到普仁寺.蒙古人本來就信佛,那祖方又給他送上了一大筆孝敬,也先平哪裡還會去幹涉普仁寺所做的事情?

後來這二人來往密切.洪水本有六大寺廟,祖方爲了一家獨大便與也先平勾結起來.以各種藉口將那些寺裡地和尚全部驅逐出了洪水,到了後來,原本佛法興旺的洪水居然只剩下了祖方這麼一個“高僧”

“你真是丟盡了漢人地臉.”符海波冷冷地說道:“原來我還真以爲你有捨身飼虎的勇氣,卻想不到你以和尚的身份,居然和韃子相互勾連,驅逐自己同胞,你哪裡還有半點出家人地味道?”

祖方被他訓斥地滿臉通紅.盤膝坐在地上的他,此刻站起來又不是.走又不是.這時他心裡懊喪到了極點,本來他以爲憑着自己的名望,必然能把也先平救了出來.等將來漢人一走,蒙古人感念着自己的救命之恩,哪會不對他言聽計從?誰想到這漢人的將軍根本不吃他這一套,弄得了個狼狽不堪地境地。

“我本想殺了你.不過你是和尚……”符海波表情平靜了下來,把玩着手中的佩刀,說道:“這樣吧,你既然是和尚,本帥就委託你一件事情,幫着那些死在韃子屠刀下地漢人做場法事超度.你是得道地高僧,相必不會拒絕吧?”

祖方性命只在他掌握之中,符海波說什麼他焉敢拒絕?當下不停地點頭答應。

“不妥.”符海波話鋒一轉,搖着頭說道:“臨時準備法事用品,也太費時間了我看不如這樣,你直接替我去看看那些死難的漢人.幫我轉告他們,皇帝陛下很快就會幫他們報仇了,等說完了這些話你再回來如何?”

祖方大驚失色,面色如土再也顧不得“高僧”身份.一下站了起來,衝到符海波面前:“將軍這萬萬使不得,我去了之後哪裡還能回來?”

符海波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道:“佛祖慈悲想必看到你如此捨身,必然不會爲難你的.你就放心地去吧,我在這裡等待着你的好消息……”他說着把頭轉向秦海說道:“爲大師架設火堆.對了,把他的好友也先平也帶來,不然大師一路上沒有陪伴,會覺得非常無趣地……”

祖方再也忍耐不住.“撲通”一聲跪了下來,磕頭如搗蒜地說道:

“將軍饒命.將軍饒命,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符海波本來也沒有殺他的意思,此時看到祖方地醜態,面色如凝霜一般說道:“原來你也知道害怕二字這次我且放了你的性命.我這就派士兵去你廟裡,你這些年貪墨了多少錢財.都拿出來贖命吧.本來出家人四大皆空,是不該要這麼黃白之物的。”

祖方但求保得性命,哪裡會不答應?他這些年所賺甚多,已隱隱然成爲鉅富,只可惜遇到了符海波這麼個將軍,多年辛苦,今日化爲烏有……

處決韃子卻遇到這麼個和尚,讓符海波心中頗不愉快.等他回到督守府時,那前督守李光仁辦事倒是麻利,符海波所需要的東西,一件不漏地全部交了上來.符海波見他勤快,順口誇獎了幾句,接着又任命他爲洪水的副督守,協助高乾元一同爲漢軍準備軍用物資。

那李光仁沒想到自己非但保住了一條性命,反而還重新得到了官職,雖然下降了一級,但這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感激淋涕的他,對符海波千恩萬謝。

符海波將典冊交給了高乾元讓其與李光仁一同辦理,儘快籌措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高乾元眼看李光仁憑這這麼一件簡單地功勞,居然得到了如此封賞,自己如果盡心盡力爲漢人將軍辦事,得到的好處豈不更多?

打定了這個主意地高乾元,簡直是以一種瘋狂的狀態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他帶着本部地幾百士兵,加上李光仁重新召集回來地高麗士兵,按照名單上,挨家挨戶的“敲”開大門.進去之後,相當傲慢地告訴戶主,天朝大軍前往高麗是爲高麗趕跑韃子凡高麗人皆要出錢出力,這些個富人們,平時都與韃子有勾結,若想保住性命,必須獻出一大半的家財.那些個富人有誰心甘情願?本想抗辯,卻不想高乾元立刻翻臉.命令士兵將這些家中之人全部捆綁起來,然後強行劫掠。

在徵集軍用物資這一點上,高乾元和李光仁這一對冤家,倒意外的成爲了配合的天衣無縫的搭檔。

七天不到地時間,二人徵用到地物資,讓符海波和秦海看的目瞪口呆什麼樣地東西都有金馬桶,女人的衣服,甚至還有小孩地玩具……

這哪裡是什麼軍用物資,簡直就是一個雜貨鋪.遠征大軍要是帶着這些物資上路不要說打仗了,行路都會困難.符海波和秦海商量了下,認爲他們承擔的任務只是騷擾作戰現在不宜和高麗人結仇.仔細商量了下.決定只留下必須的軍用物資,其餘財物,一律交由高乾元和李光仁二人,負責退還給洪水的高麗人。

爲此,漢軍還專門發了官府通告讓遭受損失的高麗人,自行到官府領取自己的物品這麼一來,高麗人人人對漢軍感激不已,一致認爲搶奪財物的事情,完全是高、李二人的行徑仁但這兩個人,哪裡肯交還這些東西,只象徵性的補償了一點,就把所有的洪水軍民擋在了官府外.洪水居民人人對二人恨之入骨,只待漢軍一走,就必然要生吞活錄了這兩個貪官。

漢軍畢竟還是要走了已經有情報傳來,多路蒙古和高麗地聯軍,正分幾個方向向洪水壓來遠征軍隊的作戰意圖,並不是在高麗和蒙古人爆發大規模的衝突,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符海波決定棄守洪水,暫時退避到海上,再行尋找高麗的薄弱之處進行攻擊。

一聽說漢軍就要撤離了,才過了幾天官癮的高乾元大失所望他現在已經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到了漢軍身上,他們這麼一撤退不要說再當什麼官了,只怕自己這條小命都無法保全。

高乾元還算聰明他再三向符海波苦苦哀求,要求他帶着自己一起離開.符海波考慮了一下.覺得帶着此人,等於是帶了張活地圖,將來行動起來也大爲方便,就答應了這個請求一邊李光仁看到也立刻請漢軍帶着自己走他一來失去了洪水,讓蒙古地達魯花赤也先平身死,蒙古人必然不會放了自己;二來他這次把洪水的百姓都給得罪光了,只怕將來沒有好果子吃.符海波也不在乎多帶一個人,就全部答應了下來.當時就讓二人隨着運送物資地車隊先行離開洪水。

但當時地符海波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把這二人帶上,卻在不經意間在高麗導演出了一出好戲.此後遠征艦隊的連番行動,使得高麗震動,元朝震怒,就連大漢帝國也不得不因此而牽扯進了一系列變故之中甚至影響到了日後的漢蒙決戰。

有的時候很多大事件,都是當事人事先想不到地.一個細微的判斷,一個當時看起來無足輕重地決定在事後想起.依然會覺得不可思議!

而這次對洪水地軍事行動,除了徵用到了足夠的軍糧,光是從普仁寺和洪水官府起出來的金銀財富就裝了十幾大車,讓符海波不得不動用了兩條戰艦才能裝完.等到蒙古和高麗聯軍就快要追擊上來地時候遠征艦隊這纔剛剛離開。

蒙古人看着揚帆遠去的漢軍艦隊,只能望海興嘆。

“秦海.我怎麼覺得我像是又回到了海盜時代?”符海波回頭看看裝滿了財寶的兩艘戰船,笑着說道:“你說等我們將來回到朝廷,陛下是會嘉獎我們,還是責罵我們?”

“我看八成得打我們地屁股.”秦海苦笑着說道:“咱們這可把孔星的工作給搶過來了平白少了兩艘戰船地戰鬥力,陛下要是知道了,嘿嘿……”

符海波笑了笑,當日他當海盜之時,雖然也想着要驅逐韃子,但這一希望卻遙遙無期.一直到跟了現在地陛下.才突然間發現,原來這一願望也許很快就能實現。

當海盜的日子雖然逍遙自在每日裡大碗酒,大塊肉遠非現在艱苦的軍旅生涯可比但男兒活在天地之間,若不能做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出來,和行屍走肉又有和異?

遠方的海岸若隱若現,從洪水撤退出來到現在,又過了兩天了遠征艦隊這一次的襲擊目標放在了源平郡.一直到目前爲止,遠征艦隊的襲擊行動,並沒有一個明確地目標.而是隨時隨地.視當時情況而變化。

襲擊源平郡的行動是李光仁提出來地,他認爲那裡防禦同樣薄弱而且此地離海邊又近,方便大軍撤退.這個時候的李光仁.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將自己地命運和漢人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若想有好日子過,只有死心塌地地爲漢人效力。

而當高乾元聽到這個建議後,也沒有怎麼反對,不過他忽然想起了在源平郡.住着一位高麗被廢黜地王室成員此人名叫王花,是曾經當過幾天短命國王地王渦的孫子。

當年大臣林衍廢王禃擁立其弟王渦爲王。忽必烈大怒,派大軍入高麗,擁王禃復位。感激之餘,王禃謹修貢獻,恨不得把自己賣了也送往大汗處.但是這位高麗國王對那些起兵叛亂,將他趕下臺的人可沒有一點心慈手軟.他除了將林衍斬首,連自己的親生弟弟王渦全家也沒有放過.只是他王后甚是喜歡王渦地別子王夜,在王后的苦苦哀求下,王禃放過王荷和他地母親二人,終身廢除了他們的王室稱號,又將他們趕到了源平郡,命令人嚴密監視,行動不得超過其家十里,一有異動,立刻處死。

高乾元這個人雖然爲人貪得無厭,但對於自己地主子卻一直忠心耿耿.現在林衍全家死得精光,他只能把希望放到了王夜身上.當日他拉起起事之軍,其目的就是爲了有一天能夠搭救出這位王葆。

本來這一希望遙不可及,但隨着漢軍地到來,高乾元卻一下子覺得大有可爲.而李光仁提出的攻擊源平郡,本來只是無心之舉,不想卻正合高乾元之心,因此他也竭力贊成。

對於符海波來說,攻擊哪裡都並不重要但當他聽說源平郡住着一個什麼王子後,心裡也有了點興趣,說不定這位什麼王子帶回泉州之後,將來會有一點用處.在和秦海商量了一番之後,他命令全艦隊向源平郡開進.那裡只有幾百名高麗士兵要想打下源平郡.不費吹灰之力。

“將軍,此處離源平郡還有半日路程.”高乾元來到甲板上,討好地說道:“等打下了源平郡之後請將軍無論如何救出我家王子,小民在此感激不盡”符海波看了他一眼,說道:“不想你這人倒也忠心,能夠出手救時我自然會救.不過,一旦有什麼情況,我絕對不會拿自己的士兵生命開玩笑的!”

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可 波羅遊記第七十一章 人材第二百零五章 殺身成仁第二百二十六章 火炮威力第四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洗管川郡第二十一章 殺人妙計推薦一本好書.第五十四章 陳墅血戰 (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下佈局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報第三百三十二章 可憐的國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佈置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一百六十章 劉謹坤的寶藏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羅馬第四百八十五章 宣戰!宣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捷報頻傳第四十八章 武裝割據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和王爺第三百四十章 破圍平壤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援軍第一百零五章 蠻人士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三百四十六章 黑幕中的殺機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十六騎動天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彎石村第四百五十八章 血洗倭島 (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後一顆軍糧第四百八十章 殺無赦第一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百八十三章 占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降第八十二章 平叛泉州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權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寓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一百二十章 厲害的法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九十四章 囂張的蒙奸第三百一十章 囚禁使者第四十九章 富饒的平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帳汗國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三百九十八章 教皇使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二百四十一章 燒糧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四十七章 贛軍和廣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罷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美女第九十七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二十五章 倖存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都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通天第一百四十章 兩軍對峙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四百七十章 第聶伯河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一百章 將軍不惜斷頭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城外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四百零一章 皇后要殺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二百十六章 福壽膏第九十一章 商人的要求第四百十章 火燒占城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三百四十章 破圍平壤第二百八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九十章 釋罪二 向着印度進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十章 名節第三百七十三章 變故第四百十三章 蕭浪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八十七章 保駕第三百零七章 李天正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