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 仇人相見

“沒有什麼不好的。”李國勇的回答一點遲疑也沒有“我就是要讓所有人看到你對中國忠誠必將得到中國的真誠回報。”

隨後他向躁動的人羣揮了揮手人羣馬上安靜了下來李國勇看着他們說道“大家都知道硫球的典故我也不想再多說了。尚文王說他沒有資格出席聯邦會議我說他想他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無數身在海外心繫祖國的忠貞之士中國有着這些優秀的人才何愁不能強大何愁不能屹立在世界的巔峰?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但中國卻有着千千萬萬的最優秀的熱血男兒比如尚文王。亞洲前所未有的團結在了一起這是亞洲的驕傲也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從今往後中國必將承擔起引導亞洲不斷前進的重任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讓中國和大中華聯邦一起努力吧!”

人羣中爆發出瞭如潮的掌聲“一箇中華一個目標;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的呼聲歡送着李國勇和尚文的離去。

隨後到來的另一位特別嘉賓讓才安靜下來的人羣再次轟動熱情甚至超過了尚文。那就是中華帝國外倭省省長田中建四郎。

在整個帝國田中建四郎絕對是近幾年最耀眼的明星他幾乎憑着一己之力讓日本成功的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又在勞力資源上爲中國做出了艱苦卓絕的貢獻。從戰前到95年初外倭省(含前日本)共爲帝國提供勞工20萬人軍隊00萬人。

在田中建四郎擔任省長之後一個小小的外倭省每年上繳給國庫的收入居然達到了和富裕的江蘇省三分之二的水平這讓帝國其它幾個大省地省長汗顏不已。

中國老百姓爲這位明星省長獻上了最熱情的掌聲和鮮花黨衛軍內部調查署署長陶自強也親自出面迎接。併爲田中建四郎佩帶上了“黨衛軍特級榮譽勳章”說實話帝國對田中建四郎已經賞無可賞所有的帝國勳章田中建四郎除了軍事方面的已經全部得到過金錢上的獎賞他又堅持不收。

在李國勇最頭疼的時候陶自強及時建議專門爲田中建四郎設立了“黨衛軍特級榮譽勳章”這一獎項專門用來嘉獎那些爲中國做出傑出貢獻的非軍事人員。

田中建四郎滿含着熱淚接受了這份專門爲他設立的殊榮等歡呼的人羣稍稍安靜一些之後田中建四郎說道“感謝帝國感謝元首今天我站在這裡爲我徹底拋棄了日本人這個卑劣的稱呼而感到榮幸。爲我身爲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我做得還遠遠配不上這樣具有至高榮譽地勳章這是元首和政府給予我的特別獎賞我將以此爲激勵帶領着外倭省爲帝國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我在這裡向所有人保證本省在9年全年上繳稅收將達到和江蘇省一樣的水準並將獨立承擔橫跨大中華聯邦所有鐵路總長度中27萬公里鐵路的修建工作。並不需要國家一分錢的補貼!”

人羣裡發出了一片驚呼這樣地豪言壯語讓人羣隨即又響起了更加熱烈的掌聲。

壓力對於帝國各個省份來說田中建四郎的宣言絕對是巨大的壓力!尤其是江蘇省的省長去年上繳國庫收入在田中建四郎頑強追趕之下已經覺得很沒有面子了。作爲中國發展經濟建設最早投資最大的省份這樣子的成績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私底下江蘇省的省長對田中建四郎的做法很不以爲然誰不知道他在外倭省爲了弄到錢而採取地高壓政策但要等到今年年底外倭省真達到了田中建四郎的承諾那隻怕自己這個省長也算是做到頭了。

其後到達南京的大猶太國總統西奧多.赫茨爾也一樣受到的中國人的熱情歡迎。

當印度五國的領導人進入南京後場面則顯得有些緊張。目前印度五國關係極度緊張。尤其是在去年將近年底的時候實力最強地莫臥兒帝國的皇帝阿格曼拉也不知道聽從了哪個部下地挑唆居然悍然對泰魯固王國發動了一場侵略戰爭。

泰魯固王國雖然國土狹小但戰略地位比較重要而且還含有大量的煤礦資源開採出來的煤礦資源百份之八十歸中國百分之二十六留給泰魯固王國自行使用。正是這百分之二十的的資源。引起了阿格曼拉地眼紅。

從95年8月起莫臥兒帝國連續在本土和與泰魯固王國接壤的邊境進行了7次針對泰魯固王國的軍事演習。泰魯固王國爲此提出了數次抗議。95年月28日整整八萬莫臥兒帝國的軍隊傾巢而出悍然向泰魯固王國發動進攻泰魯固王國軍隊雖然奮起反擊終因實力上的差距而節節敗退。莫臥兒帝國兵臨泰魯固王國首都。只是因爲泰魯固王國首都附近駐紮有大量中國駐軍阿格曼拉這才悻悻退兵。

在這樣的情況下泰魯固國王亞魯紐曼緊急向中國政府求援在中國的千涉下阿格曼拉被迫歸還了所有侵佔的土地從泰魯固王國退兵但莫臥兒帝國和泰魯固王國也結下了深仇大恨也爲97年爆發的“五國戰爭”埋下了種子。

“亞魯紐曼國王你現在最應該呆在自己的國家好好治理自己的領地。”肥胖的莫臥兒帝國皇帝阿格曼拉譏諷地說道“這是大中華聯邦最高領導人會議一個連自己首都都差點丟失的領導人是沒有資格來參加的。”

亞魯紐曼控制着自己的怒氣反脣相譏“阿格曼拉皇帝我總算有着0幾個兒子不用爲王位傳給誰而頭疼。你更應該考慮皇帝位置的繼承者希望莫臥兒帝國不要出現無人繼承你的位置地局面。”

他的話讓阿格曼拉大怒亞魯紐曼國王的話觸動到了他的痛處自從登上了皇位他的嬪妃不知道娶了多少可就是肚子裡一點動靜也沒有。

阿格曼拉怒氣沖天地道“難道泰魯固王國準備迎接第二次戰爭嗎?你知道誣衊一位皇帝將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們將衝進你的王力——然後把你關到馬廄裡!

亞魯紐曼毫不示弱“那麼來吧我們的軍隊雖然沒有你多但我們英勇的戰士將讓會讓一切侵略者付出慘痛的代價!”

中國地老百姓聽着這兩個什麼皇帝國王說着他們聽不懂的話。一副就要打起來的樣子誰都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熱情歡迎好還是爲雙方助陣的好。

還好這時帝國的總理曾爭走了過來他皺着眉頭看着爭吵不休的兩個人一點也沒有國家領導人地樣子。上前各打五十大板子說道“兩位一個是國王一個是皇帝怎麼還象個小孩子一樣吵鬧這有失國家體統大家退讓一步到此爲止吧。”

心有不甘的兩個人惡狠狠地互相盯着在中國民衆一片愕然的目光下離開了歡迎現場。至此中國人對這兩個毫無禮貌國家的印象差到了極點。

在聯邦會議結束之後阿格曼拉和亞魯紐曼兩個人立刻回國以各種名義大肆擴軍不惜問中國貸來鉅額貸款再反過來問中國購買武器拉攏盟友積極備戰在第二年即爆發了“五國戰爭”

“總理先生。請等一下。”曾爭正準備歡迎其它客人忽然邊上有人叫道曾爭回頭一看原來是已經嫁給國防軍特種大隊大隊長莊劍的美國姑娘現任《中國日報》記者的詹妮佛。

曾爭笑了一下“是莊夫人才結婚沒有多久怎麼就跑出來了。”

詹妮佛的臉微微紅了一紅。接着正色說道“我在工作的時候請叫我原名詹妮佛只有在平常情況下才能叫我莊夫人。”

曾爭尷尬地擾着擾頭。這個洋妞可不是個好惹的主打從嫁給了莊劍之後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大行便利給她一個人就挖到了不少地內幕消息。而且她爲了得到新聞而死纏爛打也是出了名的弄得現在總理府、總參謀部的人看到她就害怕。

“總理先生。請問您對‘第一大中華聯邦最高領導人’會議有什麼看法?”見總理不吱聲詹妮佛主動問道。

“這是一個象徵亞洲人民團結的盛會……”曾爭的例行官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嚴重不滿的詹妮佛打斷了“這話您對其他記者大概說過一百遍了我想知道您自己的想法。”

“我地想法?我很滿意非常之的滿意。”曾爭敷衍着說道一邊眼睛向四處觀望看能不能找個機會溜之大吉。

詹妮佛擺出了一副吃定他地樣子“這次會議召開是不是意味着中國即將插手在歐洲的戰爭?德國即將舉行一場大型的戰役中國會在那個時候進入歐洲嗎?您認爲同盟國有可能取得這場可怕戰爭的勝利嗎?”

她的話讓曾爭難以招架苦着一張臉地曾爭說道“中國什麼時候或者會不會介入在歐洲的戰爭並不是我所能夠決定的即便我知道了我也無可奉告。我認爲同盟國必將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我們的盟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正在各條戰線取得勝利現在保加利亞也加入到了同盟國並且徹底擊敗了戰爭的挑起者塞爾維亞現在的塞爾維亞政府只能夠龜縮在希臘以期望取得庇護但這樣的庇護又能夠維護多長時間呢?去年三月意大利出爾反爾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並向奧匈帝國宣戰隨後對奧匈帝國發動多次進攻但結果又怎麼樣呢全部被奧軍擊敗!任何投機者都不會有好下場的。”

曾爭嘴裡的意大利一直都是獵取領土的投機者94年奧地利人在東線的挫折使德國不得不去支撐其盟國以對付即將衝過喀爾巴肝山山口和掃蕩匈牙利平原的俄國人。其後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另一次輕率的進攻也同樣是損失慘重。由於奧匈帝國屢戰屢敗意大利人顯得不大想再持中立了。95年4月意大利和協約國簽訂了秘密的倫敦條約這個條約規定作爲對協約國軍事援助的報償將給予意大利以蒂羅爾、的裡雅斯特、伊斯特拉、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一部分和希臘人聚居的多德卡尼斯羣島。還允許意大利擴大其非洲的殖民地和參預瓜分奧斯曼帝國。

意大利人於95年5月22日對奧匈帝國開戰但財政枯竭和懼怕德國使它的軍事野心受到約束。意大利得到它的新盟國的同意不對德宣戰。

德國康拉德將軍輕蔑地稱這個敵人爲“背信棄義的意大利”但意大利的背叛並沒有讓協約國得到任何的實惠。在經濟上這個國家是協約各國的負擔。要履行意大利它在軍事上承擔的義務但是意大利的裝備太拙劣了既缺乏生產重武器的手段又沒有錢購買。英國過去分享着法國的煤法國東北部的煤礦而今都落在了德國戰線後面了英國自身也失去了重要來源。現在英國不得不把寶貴的燃料大量運給意大利用以供其工業和船舶之用因爲意大利海軍能把奧地利潛艇圍困在亞得里亞海。

其實在訪問德國的時候李國勇已經警告過德國必須小心意大利的反覆但這個建議沒有得到重視現在看起來同盟國失去了意大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而是好事。

“那麼美國呢中國對待美國又是什麼態度?”身爲美國人的詹妮佛提出了她最關切的問題。

“美國?”曾爭微微停頓了下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詹妮佛女士你這樣可不好現在你可是中國的媳婦怎麼還處處想着美國?”

第376章 - 正面還是東面第449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一)第49章 孝 敬第223章 - 金沙怒吼第360章 - 伊普雷戰役第483章 - 再克威里亞第426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下)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515章 - 海上決戰(下)第192章 - 三十八旅第378章 - 美國的爭論第192章 - 三十八旅第206章 元首夫人第554章 - 英國的投降(上)第177章 湖南士子第214章 - 條件第4章 千古名臣第475章 - 別了,英國人第459章 - 追擊朱可夫第504章 - 再見吧,俄羅斯(完)第352章 - 印度終戰(中)第394章 - 聯邦會議(下)第541章 - 元首接班人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105章 誓師北伐第69章 死 戰第130章 家 人第155章 用鐵血澆鑄中華第332章 - 德里第67章 援 兵第347章 - 攻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544章 - 鐵血統帥第463章 - 前進,中國海軍!(四)第287章 - 發 展第481章 - 忽左忽右第70章 進步的代價第209章 - 敵後第327章 - 1914年的變化第336章 - 河內第584章 - 救濟行動第133章 劫 獄第214章 - 條件第393章 - 聯邦會議(上)第540章 - 丘吉爾主義第456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上)第15章 借 款第227章 - 麻 煩第562章 - 動盪的新年(上)第154章 回來了第529章 - 埃萊娜修女第486章 - 山谷的伏擊第98章 黨衛軍第110章 帝國第五師第12章 領 事第149章 北洋軍的命運(中)第187章 平叛新疆第303章 - 勞 工第111章 密 議第413章 - 傷亡慘重的突圍第427章 - 華西列夫斯基第395章 - 凡爾登大會戰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398章 - 沙皇的決心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195章 - 歡迎來到地獄第62章 遭遇戰第184章 潛 艇第330章 - 鋼鐵怪獸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95章 喜 訊第504章 - 再見吧,俄羅斯(完)第358章 - 海軍大臣的建議第38章 鐵血軍官團第382章 - 可笑的勝利第244章 - 定 局第108章 突 擊第515章 - 海上決戰(下)第28章 政治幼稚第311章 - 殺頭第259章 - 皇 宮第417章 - 比斯塔沙男爵第31章 中國的恥辱第160章 漢人滿人第17章 德國顧問團第278章 - 東京審判(下)第20章 兵變前夕第445章 - 掌控奧斯曼第198章 - 帝國師,前進!第280章 - 何謂仁義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第260章 - 挺進皇宮第322章 - 田中建四郎第287章 - 發 展第250章 - 中華威武第202張 日 本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325章 - 中國人的態度第564章 - 恐怖國家第13章 密約和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