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清帝退位(下)

公元1906年2月18日清晨,全中國的大部分人才從睡夢中醒來,他們和往常一樣,爲了新的一天而忙碌着,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天的清晨,一件即將震動全國,震動全世界的大事就要發生了。

“前因南京起義,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經年以來,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輟於塗,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中華帝國,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交於中華帝國,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李國勇天所歸,當茲新陳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今。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安寧,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注:該文爲清帝退位原文略做修改。)

這是光緒的退位詔書,而隨着這份詔書,統治中國長達263年的滿清歷史結束了。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順治入關,到所謂的“康乾盛世”,再到維新變法,八國聯軍之亂,中國象做了263年的夢,當一夢醒來,卻發現曾經的泱泱大國已經被世界強國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現在夢醒了,在列強虎視眈眈地目光下,在侵略者閃動着寒光的刺刀下,在中華帝國覺醒的大聲吶喊下,中國就象一隻沉睡了許多年的雄師,發出了第一聲咆哮。

當楊度拿着這份退位詔書,心情複雜地走出紫禁城時,發現士兵們在柳波成的帶領下,正整齊肅穆的排成兩行,用最尊敬的目光看着他們的總理。

“全體,舉槍!”柳波成大聲命令道。

士兵們齊刷刷舉起了手中的槍,威武挺拔的身姿,象忠誠無畏的戰神,護衛着帝國總理,護衛着新生的中華帝國。

楊度一步步走來,他帶着淚,微笑着看着這些可愛的士兵們,當他走到柳波成的面前,卻驚奇地發現年輕的師長眼中也閃動着晶瑩剔透的淚光。兩個人就這麼注視着,好久好久,楊度說道:“給元首發報。”

同樣是在2月18日早晨的元首府外,趕着來上班的元首府工作人員,驚訝地看到元首府外站滿了穿着黑色制服的黨衛軍,一個個站得筆挺,臉上雖然嚴肅卻掩蓋不了興奮的神色。而帝國的元首也換上了平日難得一穿的大元帥服站在門口,元首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眼睛裡卻閃爍着深沉。

元首府外的人越來越多,有好些路過的市民也嗅出了這麼不同於往日的氣氛,紛紛停住了趕路的腳步,想看一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不一會,元首府外就圍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羣。

“就在不久前,我接到了總理從北京拍來的電報,只有十個字,很短。”李國勇揮了揮手裡的電報,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讓大家感到了一種巨大的幸福即將來臨的感覺。

象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李國勇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了電報上的內容:

“清帝退位,中華帝國萬歲!”

十個字清清楚楚地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先是一愣,接着人羣就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中華帝國萬歲”,“元首萬歲”的呼聲不絕於耳,整個元首府一瞬間就成爲了歡樂的海洋。無數的人呼喊着,跳躍着,盡情發泄着自己胸中的快樂。

每個人都知道這一天終將會到來,但誰也沒有想到幸福來臨得竟然如此迅速而突然。

李國勇看着歡樂的人羣,心潮起伏,對身邊的陶自強說道:“自強,想到過這一天嗎?”

“想到過,我也毫不懷疑這一天一定會到來!”一向不輕易流露感情的陶自強這時也顯得非常激動,但卻沒有一點猶豫堅定地說道:“有着領袖的領導,什麼樣的奇蹟都會發生。”

部下這句略帶恭維的話讓李國勇笑了:“清帝是退位了,不過事情還是很多的,北京局勢不穩,甘願爲滿清賣命到底的人也不在少數。自強,選派人手去北京,協助總理處理好北京的事情,必要的時候,手段要狠,不要有顧忌。”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北京醇親王府。

王府裡的人一個個如同末日來臨,惶惶然不可終日。大清就這麼沒有了,他們的主心骨老佛爺慈禧也被扣押着,怎麼辦,怎麼辦?雖然現在那些當兵的還算規矩,可沒準哪天就會翻臉,北京的城門也被看守得嚴嚴實實的,想跑都沒有個地方跑。

醇親王載灃畢竟經歷過大風大浪,還算是鎮靜,不過也煩躁不安的在家中客廳裡走來走去,忽爾坐下,忽爾站起。客廳裡還坐着兩個人,一個二十歲纔出頭的年青人和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正平靜地看着醇親王載灃。

中年人叫鄭來福,是老甘軍董福祥手下的標統,那個年青人叫杜衛,是鄭來福的親戚,也在甘軍幹過。這兩人的來頭可不小,是由日本公使芳澤謙吉派來和醇親王聯絡的。

“王爺,您這麼轉來轉去也沒有用,皇上退位那是無可挽回的了,您還是想聽聽我們的計劃吧。”年青人杜衛說道。

鼻子裡“哼”了一聲,醇親王顯得對杜衛的態度很是不滿,這些個奴才,要是大清國還在的話,借他們個膽子也不敢對王爺這麼說話,可現在這兩個奴才還真得罪不起,能不能逃出北京的希望都在他們身上了。

杜衛倒沒有計較載灃的態度:“王爺,我們準備先把你們悄悄護送到日本使館,等北京的風聲沒有那麼緊了,再把你們送到滿洲。滿洲可是日本人的地盤,給他李國勇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那。只要能到滿洲,咱們臥薪嚐膽,再借着日本人的力量,這大清國沒準就能在王爺您的手中重新建立起來。”

他的話讓載灃怦然心動,復國的希望一下子出現在了眼前。老佛爺和皇上那是鐵定要送去南京的了,到時候滿洲最大的王爺可就是自己了。皇帝的夢人人都會做,可現在看來這個夢還真有可能在自己身上實現。皇帝,中興大清,載灃彷彿看到了一條金光閃閃的大道已經出現在了面前。

“那皇上和老佛爺怎麼辦?”載灃猶猶豫豫地問道。

第96章 春色無邊第322章 - 田中建四郎第493章 - 國王爭奪戰第512章 - 恐怖襲擊第584章 - 救濟行動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570章 - 大峽谷的空襲第172章 特工在行動(中)第458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下)第374章 - 達古潘大屠殺第484章 - 美國人的援軍第557章 - 李空一世第221章 - 變 故第377章 - 統一陣線第59章 莫愁湖上第474章 - 元帥在這裡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151章 特殊飛行第196章 - 寸步難行第272章 - 投 降第335章 - 閃電裝甲師第65章 順 利第431章 - 收復庫葉島第157章 清平行動第482章 - 全線突擊第382章 - 可笑的勝利第267章 - 靖國神社第90章 爲了祖國,死戰!第66章 中 伏第59章 莫愁湖上第232章 - 計 劃第473章 - 進攻永不停止第409章 - 朱可夫上士第161章 選 擇第156章 甘羽鋒和羅瑋第60章 德齡公主第574章 - 坦克大決戰(上)第458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下)第191章 - 宣戰之後第575章 - 坦克大決戰(中)第142章 清帝退位(上)第193章 - 杆子屯大隊第190章 戰爭宣言第360章 - 伊普雷戰役第181章 猶太民族第79章 擴 軍第237章 - 倫 敦第146章 光 緒(上)第539章 - 獨立之父第296章 - 破 城第327章 - 1914年的變化第563章 - 動盪的新年(下)第232章 - 計 劃第106章 海軍首戰第411章 - 炮火覆蓋第30章 宣 戰第413章 - 傷亡慘重的突圍第192章 - 三十八旅第37章 殲 匪第565章 - 從開始到結束第20章 兵變前夕第254章 - 東 京(二)第458章 - 中西伯利亞軍團(下)第58章 袁世凱的謀略第312章 - 思想第583章 - 華盛頓大暴動第99章 陳其美的心思第149章 北洋軍的命運(中)第89章 戰鬥工兵團第196章 - 寸步難行第77章 說 服第376章 - 正面還是東面第25章 視察新軍第177章 湖南士子第36章 遇 伏第561章 - 私人間的恩怨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四百六十五章第573章 - 決戰開始第339章 - 高地第229章 - 世界局勢第243章 - 造 反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105章 誓師北伐第427章 - 華西列夫斯基第235章 - 榮 譽第552章 - 父與子第223章 - 金沙怒吼第204章 - 11.6兵變第89章 戰鬥工兵團第424章 - 安加拉河大會戰(上)第33章 老虎和老鼠第150章 北洋軍的命運(下)第210章 - 海戰第13章 密約和土匪第175章 未來的情報天才(上)第538章 - 都柏林大起義(下)第510章 - 海上決戰的建議第382章 - 可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