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沒圖這個掙多少錢

安置十幾萬人的就業崗位,哪怕其中七成是人力成本落差較低的體制外合同工、派遣工,至少也得四五萬塊一年——還沒算社保這些額外成本。按照中國的法律,企業和個人繳納的所有社會保險、公積金這些成本算起來,也相當於員工到手工資的60%了。

何況,那裡面還有幾萬個體制內人。

雖然顧莫傑不願意爲體制內的身份多掏錢,但是眼下爲了促成改革,還是隻能捏着鼻子讓這幾萬懶漢“軟着陸”而非“硬着陸”,免得他們過度鬧事阻撓。

初音的智庫覈算了一番,安置10幾萬就業崗位,人均年成本突破了7萬塊。按照先管未來4年計算,總計安置成本300多億——之所以按照4年算,是因爲歷史上4年之後中鐵塔還是成立了,所以,這事兒只是被顧莫傑加速了,不可能永遠賴在他身上。

他願意幫忙出謀劃策養4年,已經是很有社會責任感了。

300多億人力成本,算上大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工作電腦、設施、房子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總共將近200億。所以這個項目的總預算就需要500億人民幣。

雖然500億人民幣不是小錢,但至少比花1500億白白多建很多浪費的鐵塔,省錢多了。何況這500花下去,得到的成果也是有價值的。

方案可以通過的話,顧莫傑終究是爲國家在通訊基建領域淨省了一千多億,還加速了一年多4g時代的到來。

按照昨夜的算法,初音要出資150億,在這個國有數據中心佔股30%,國家出資350億,佔股70%。初音負責一切技術指導和技術支持。

除了各種覈算之外,顧莫傑也少不得在正式的秘密報告上,加入了很多技術細節的解釋。比如未來主要讓這些人回答些啥問題、如何完善漢語的語音識別率等等,好讓不懂行的官員們深入淺出看懂。

將來事情略有小成之後,通過向各大企業和機關出售人工智能的接線機器人,按照顧莫傑和初音智庫的估價,一個接線員一年的體制內人力成本怎麼也要5萬塊錢。而人工智能機器人只要每年服務費低於直接養人的四成,應該就能比較順利地引爆市場。

到時候按照替換20萬電話客服、每人每年等效租金2萬,那就是一年40億的收入。

只要初音在那塊上賺到錢,後續的同行肯定也會跟進,所以初音的暴利階段也就維持最初兩年,隨後就會更進一步降價。

投入150億,這生意只能說是有得賺。至於賺多少,顧莫傑也沒指望靠這個過日子。

……

“例:對於學歷程度僅爲初中的轉移就業人員,可以安排到語音識別組工作。除普通話之外,還可以選出各種主流方言如粵語等、讓工作人員與‘初秘’等軟件使用的底層語音識別算法對話。

工作人員每說出一句話之後,按照軟件設定讓機器複述幾遍、並相應給出幾個估算的語義選項。讓工作人員選出完全正確或最接近人話原意的選項。如此經過數億、數十億次訓練,未來的漢語語音識別助手精準度就會更加提高。

又例如:針對學歷程度高中或中專以上的轉移就業人員,應當進行3個月的專業培訓,然後進行分類網絡提問檢索和回答、對即將上線的‘初音知道’(暫定名)上,全國網友提的問題進行人工回答。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加強檢索、或者歸類提交專家組回答。

專家組應當由轉移就業人員中的大專以上學歷者擔任……”

一份極盡翔實、讓方案看起來更有可行性的報告,擺在了首相大人的案頭。

國-務智庫的磚家組,緊張地對項目進行了全面的評估。

材料分析四平八穩,一看就是下了非常紮實的功夫。

在報告最後,還貼心地寫了一些維持穩定的細節貼士:

比如,考慮到目前各省的運營商基建隊伍當中,以西南貧困山區省份地貌複雜、勘測工作難度大、原先佔用人員較多的特點。一旦成立鐵塔公司,便意味着西南不發達省份的擠出勞動力最嚴重。

考慮到這個問題,初音集團方面建議,將最大規模的一個雲端智能大數據中心,建設在黔省。

一來那裡幾乎是全國最貧困的省份,因爲地無三尺平、基礎設施差,傳統工業產業投資根本不可能到那種路況太差、運輸成本太高的地方設廠投資。

而初音投資的是大數據中心,完全可以利用那裡勞動力成本低、地皮成本低、物價便宜的好處,搜刮“價值窪地”。

互聯網產業,雖然對傳統勞動力有重大擠出效應,但是其在安置勞動力方面,也有傳統產業沒法比擬的優勢。

那就是它可以比傳統工業產業、更多的拉動基礎設施落後地區的就業水平。因爲互聯網產業需要運輸的產品是數據,不存在運輸成本。越是傳統產業少、資源價格壓低的地方,互聯網就混得越爽。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

比如,爲什麼後世的某點,中低端寫手開始大量擠出到西南山區?只有白金寫手才留在滬江?

因爲同樣辛辛苦苦碼一個月字,賺五千塊錢。一個生活在錢塘的xx匹夫,可能連老婆孩子的吃飯錢都湊不齊。而一個生活在黔省六某水的吳某狼,只要五千塊就可以活得挺滋潤,因爲那裡物價便宜(好吧其實也不便宜,這個例子沒舉好)。久而久之,在錢塘這種地方寫書而且還不肯跪下來討好小白的撲街就漸漸不寫了。要麼索性跪下來賺快錢。

本來,數年之後換了屆,阿狸的馬風倒也弄過“在黔省建立阿狸大數據中心”的政績之舉。不過那都是比顧莫傑穿越前還晚的事情了。

顧莫傑並不是lowb地抄襲馬風的舉動。只是風雲際會、時勢使然,英雄所見略同。

何況,顧莫傑此時此舉,更多是爲了和諧,爲了幫助朝廷搞穩定。所以也不能完全考慮全國哪裡電信勘探人員擠出最多、經濟最窮困。還得同時兼顧目前哪些地方有經濟衰退。

於是最終的結果就是,黔省和東北幾個衰退省,分到了最大的蛋糕。如果方案實施,朝廷會把大部分的“雲端智能大數據中心”建設在那些地方。另外諸如荷蘭荷北之類的省份,也會分潤到一點產能升級帶來的就業壓力。

對此,初音集團還提出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內部口號:利用移動互聯網產業,讓擠破頭到一線城市的偏遠民工,可以回鄉找到工作機會。

那一天,紫禁城裡的燈光亮了一夜。

中移動和中電信的利益代表,也被反覆緊急召見。首相大人也知道這個策略肯定是有利於國的,反覆曉之以理動之以利。最後也不知結果究竟如何。

一夜無眠,轉眼到了3月11日。

“恭喜你,顧莫傑同志,你的提案,被拿到全體大會上表決了。”

聽到分組委員會的負責人說出這句話時,顧莫傑也頗有一股歷史豪邁感。

後面的遊說拉票造勢之類的事情,他也沒什麼可做的了。中國畢竟不是議會-政-治,該怎麼樣就怎麼樣,自己做得太出格,說不定適得其反。

開會就睡覺等結果吧,反正這些天也緊繃得累壞了。

……

2會即將進入尾聲。

中聯通總部,常某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很是焦躁不安。

中移動和中電信,好歹分權之後,還能在互通有無上得到一些互補的好處。而全程網絡升級平滑度最中庸的中聯通wcdma,似乎就這麼被無視了。

錢要花在刀口上,顧莫傑那傢伙,顯然是不打算面面俱到把所有既得利益者都拉上了。被拋在圈子外面的聯通,顯然是被孤立了。

最可恨的,是顧莫傑的孤立手段,從技術上解釋還能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似乎真是wcdma的網絡特性、導致了聯通最不樂意加入鐵塔計劃一樣。

公報私仇都報得這麼毫無ps痕跡!

煙已經抽掉了四五根,常某如同焦躁的豹子,皮鞋都磨禿了一層。

電話響了。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他拿起話筒,對面立刻傳來秘書的聲音。

“常總,是連想的楊總打來的,我給您轉進來?”

“還廢什麼話!”

電話立刻“嘟嘟”了兩聲,然後轉接了進來。

“老常,這事兒不是我不幫你,沒辦法——今天表決,各方通氣,都是交代過的。顧莫傑那個提案,被通過了。具體怎麼實施,你們就等國**院牽頭、國**委和發**委出具體方案吧。主體上沿用顧莫傑的意見的可能性很大。每個部委可能就稍微改改,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什麼?真過了?真的過了?怎麼會……”常某手一僵硬,話筒掉在玻璃桌面上,喀喇喇響了幾聲。

事情爲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他覺得一陣陣理解不能,侵襲着他的大腦。

這簡直不符合國內的政治生態規律。

圈內人都幾乎都聽過一個笑話:

檔委的人被請吃飯,會問:和誰吃?

政府的人被請吃飯,會問:有什麼事?

人**的人被請吃飯,會問:在哪裡吃?

正**的人被請吃飯,會問:吃啥?

一票只配問“吃啥”的人,不就該乖乖地當泥塑木雕、讓你舉手你就舉手、讓你按電子投票器就按電子投票器、不讓你幹啥你就乖乖睡覺的存在麼?

從來只聽說有人擔心代表提些衝動、激進的案子、並且成功通過的;但是愣是沒聽說過有哪個委員有那種能量的。

“他只是一個委員……怎麼做到的……”

“他是委員不假,我不也是委員?怎麼,看不起委員?”楊源慶的語氣,也有些變冷。幸好他知道常某心情不好,不願意計較。

“委員這個身份,當然不值錢。但是對於我,對於顧莫傑那種人,就是一個敲門磚。只要換取了提案權,後面的案子採納與否,不是靠他的委員身份來決定的。醒醒吧!”

楊源慶丟下這句話,就掛了電話。

有好多美國總統,都是哈佛法學院畢業的。

就能說讀了哈佛法學院,就有相當概率當總統麼?

不,是那些政治門閥的子弟,本來就很有機會當總統,然後才選擇去讀哈佛法學院的。這個因果關係絕對不能顛倒。

委員身份不值錢,這點不假。委員,只是顧莫傑的一塊敲門磚。有了這塊磚,他背後的幾千億的影響力,才能發揮出來。

僅此而已。

常某無力地坐回椅子上。

國家牽頭主要出資、初音集團出30%、成立國家掛牌的公益性基礎科研機構“中國雲智能數據中心”的消息,已經隨着提案的通過傳出來了。

只不過,這個消息很隱蔽:不承認,不否認,不宣傳。因爲那內定了就是給通信行業三大運營商因爲鐵塔改制後擠出來的十幾萬勞動力解決就業的。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移動和中電信顯然都在這個轉移的過程中,佔了比額定比例更高的好處。而聯通就那麼邊緣化了,吃肉喝湯分量都等比減少。

他們並不知道,未來隨着改革的深化、隨着電子商務的進一步崛起,未來幾年後,三大運營商還得往裡面塞好幾萬人。

那都是被擠出、解僱掉的移動聯通營業廳櫃員們。

從2008年開始,其實三大運營商在全國的一線營業廳櫃員人數,就在以每年7%的速度遞減——自動充值的人越來越多,用網上自助營業廳辦理業務和查詢的人也越來越多,國家就不需要那麼多一線櫃員了。營業廳數量其實每年都在裁撤,基本上是每年每15家裡面關掉1家的比例。

互聯網AA的發展,對傳統低端勞動力的擠出,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抱着鐵飯碗思想的人,終究會被科技滅殺。

第二步是櫃員,第三步是電話客服。

……

315消費者日剛剛過去,2會也勝利地落下了帷幕。

鐵塔公司的規劃,已經在國資和發改兩家統籌下,拿出了官方第一稿草案。預計今年暑期可以完成鐵塔的成立工作、並且從三大運營商分組進人完成班底架構。至於全線磨合、用新業務模式工作,可能要拖到9月份了。

這裡面還有很多細分山頭的工作要做,遠不是顧莫傑這樣紙上談兵之人可以理解的:比如,三大運營商現有的鐵塔資源,要入股到新公司,那麼自然要對每一座鐵塔的價值進行資產評估。以便確定三大運營商將來在特塔內的佔股比例。

否則你讓在某省擁有100座鐵塔的中移動和只有20座鐵塔的聯通平分股份,移動肯定是不幹的。

不過,爲了減少重複建設的浪費,在資產評估合併完成之前,國資已經要求三大運營商先把本身的鐵塔數據統計出來、有償付費共享。先把相互租賃的生意做起來,免得另外兩家額外起不必要的塔。

比如,這幾個月的過渡試運營期內,租塔收入就可以是中電信問移動直接收錢。等將來鐵塔公司成立了,再由中電信在鐵塔內佔股、由鐵塔出面收錢。

這麼做,好歹也是避免了未來半年內白造塔、突擊造塔。

作爲提案人,顧莫傑親自跑了好幾趟國資,接受磚家質詢,反覆學習上面擬定出來的方案。一直忙活到3月20號前後,纔算是完工。

他覺得自己日理萬機的程度,已經不亞於首相大人了。

第52章 想讓誰當影帝就讓誰當影帝第八十九章 刺頭鳥姐第九十七章 小馬哥的風林火山第七章 殭屍網絡第十六章 一步到位第二十八章 投名狀第五十五章 哪兒都去不了第67章 神仙打架後遺症第四十九章 真-無間道第二章 喬布斯怎麼配有主角光環?第184章 這貨是穿越的吧第五章 你該被電擊第九十四章 不拿薪水的好教員第四十九章 無心插柳謀多玩第四十三章 電郵三國殺第80章 你見到的只不過是上半場第八十六章 別亂開地圖炮第28章 抽搐的機會都沒有第九十四章 吊打豆瓣小學生第八十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百章 告學霸書第五十七章 眼界第十三章 上了公交就堵門?第九十四章 颯颯女王受若攻第三十九章 寓教於計第四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十八章 尺番錢第二十七章 被拖下水第七十八章 教授堆裡的暴發戶第132章 信初音得永生第九十六章 不擇手段也要上第200章 首富遇首富第四十四章 愛買不買第二十章 非戰之罪也第88章 辣雞妙用存乎一心第二十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三十六章 曲線陰影第二十五章 一曲定神格-下第三十五章 哭暈在廁所的英特爾第四十二章 俗人俗事第二十六章 忙死人的寒假第九十三章 不是抄家也是抄家第79章 天下無不亡之泡麪第十一章 喝涼水也塞牙第四十五章 多線出擊第七十四章 巋然不動第44章 移動支付大潮第十八章 隱情第十二章 見招拆招第十二章 山寨機時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九十七章 奧黑馬都幫你第十章 雲舟泛海第四十九章 真-無間道第154章 新生代進場第十章 雲舟泛海第188章 新的戰爭第十六章 瞌睡送枕頭第七十六章 3G時代第194章 替天行道-下第一百十七章 大小非解禁第二十九章 初見初體驗-上第二十六章 合作達成第106章 產業鏈不全的下場第六章 當務之急第32章 肌肉時刻喪鐘響第九十章 武林盟主第六十三章 費潔詩第164章 打完收工第二十六章 忙死人的寒假第一百零九章 大佬斡旋第三十六章 想象力不夠用第159章 頂級峰會第十八章 敗老孃的雅興第二章 喬布斯怎麼配有主角光環?第三十五章 哭暈在廁所的英特爾第40章 見招拆招破偷襲第160章 谷歌推倒計劃第十四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七十六章 3G時代第六十九章 摸底第三十五章 轉移焦點第121章 野蠻人遇到野蠻人第三十五章 一口老血第七十章 沒聽說過逼人轉專業的第三十二章 家有剁手黨第四十三章 非典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大佬斡旋第84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八十六章 新浪末日第十二章 撩妹時節第五十四章 鳥槍換炮第一章 捨得第十四章 激活初音娘第二十六章 反偵察第一百章 連環增資-下第二十三章 這事兒沒算完第六十九章 摸底第六十六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十七章 好風憑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