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北疆航空也確實組建過一個螺旋槳支線客機機隊,只不過用的是ATR42。

主要原始設計的新舟60確實是一架找不出優點的飛機,而且真正投入運營都已經是21世紀了,最後連口湯都沒喝上。

不過重點並不是這8架飛機的訂單,而是意大利人伸出來的橄欖枝。

這對於華夏民航工業來說很有可能是個巨大的機會。

“阿古斯塔公司?”常浩南一愣:“他們不是……直升機……”

“過去確實是這樣,但從他們開出來的條件上看,誠意很足,不像是有什麼貓膩。”

易元和、劉洪波和常浩南三人走在停機坪附近,夕陽把三個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總公司那邊經過分析,認爲可能是他們想要藉此進入華夏市場吧,他們的產品性能相比歐洲直升機公司甚至還要好一點,就是成本麼,嘖嘖……”

“成本問題也未必就不能解決。”走在另一邊的劉洪波一邊整理着身上的衣服一邊說道:

“畢竟他們是直接和華夏航空工業總公司那邊在談,如果能有一條產線的話……”

趁着另外兩個人討論直升機生產線的功夫,常浩南微微擡起頭回憶了一下。

阿古斯塔公司,在他重生之前的那個時候,已經叫做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是一家主營設計和製造各種直升機的意大利企業。

代表型號諸如AW109和AW139,是未來華夏警用直升機序列中的絕對主力。

1996年這會,這家公司應該正在考慮跟英國的韋斯特蘭公司合併的事情,也正是這次合併,把該公司的產品前綴從“A”變成了“AW”。

不過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這次的意英合作不能算是很成功。

經過漫長的談判之後,兩家公司在2001年才達成協議,但聯合運營只維持了三年,到2004年的時候,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的全部股權就重新被意大利人高價買了回去。

隨後一直運營在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

“等等……”

想到這裡,常浩南好像找到了一些頭緒。

新舟60是一架40-60座級別的螺旋槳支線客機,這個細分市場眼下的規模還不算大,因此其中的玩家很少。

而最主要的機型ATR42則是意大利和法國兩家聯合研製的。

意大利這邊的參與方是阿萊尼亞宇航公司。

也是芬梅卡尼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之一。

一切似乎都變得清晰了起來。

“說起來,阿古斯塔那邊的條件是什麼,跟我們聯合開發麼?”

“沒錯,不過新舟60的整體設計已經基本定型了,所以他們只是在飛機制造工藝和航材方面提供一些幫助,而且還會注入一筆研發資金,這也是總公司方面比較看中的部分。”易元和點了點頭。

沒辦法,這功夫華夏的經濟只能算是剛剛進入上升期,說得好聽點叫做進步空間很大,所以像新舟60這種優先級不高的項目,經費都是相當緊巴巴的。

“他們……沒有要求參與其它方面的設計?”

“其它方面?”

易元和聽到這個問題也是一愣,隨即猜到了對方話裡的意思:“你是擔心你在機翼上面的技術被偷師過去吧?”

“嗯……”常浩南低頭思索了一瞬間:“算是吧,主要還是在分析他們想要什麼。” “這方面你不必擔心,別說他們根本沒提這種要求,就算提了,咱們也不可能同意。”易元和輕笑着擺了擺手:

“華夏航空工業眼下就這麼點絕活,樑總他們緊捂着還來不及呢,除非那邊也能拿出什麼對等的技術來分享。”

這個想法倒是跟當初的常浩南不謀而合。

“那最終的生產呢,是聯合生產還是……”

“在華夏和意大利分別建設一條總裝線,除了各自負責的核心零部件之外,都是分別在各自國內生產。”

“看來他們在這個領域的野心不小啊……”

聽到這裡,常浩南也算是大概明白了意大利那邊的目的。

“野心?伱是指我們國內的直升機市場?”劉洪波還在考慮直升機的事情。

“不不不,不是直升機,也不是華夏國內的市場。”常浩南搖搖頭:

“芬梅卡尼卡集團可以算是意大利的國企,而它旗下的兩個核心公司一個跟法國合作開發ATR42,另一個跟咱們合作開發新舟60。”

“考慮到瑞典那邊的薩博2000因爲成本和跑道要求的問題競爭能力很弱,也就是說在這個細分領域內,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無論選擇哪種型號,都逃不開讓意大利人掙錢。”

“而且,ATR42的總裝工作是在法國圖盧茲完成的,並沒有給意大利國內提供太多的就業機會,對意國內的產業發展幫助也有限。”

“……”

90年代的時候,這些信息還並不是很靈通,所以常浩南在最後又花了點時間介紹芬梅卡尼卡的具體情況。

聽完之後,易元和和劉洪波幾乎同步露出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

(°ο°)~

畢竟意大利人別的能力另說,站隊水平絕對一等一。

“你的意思是,對方很看好這個細分市場在未來的發展?”易元和臉上的表情逐漸從驚訝轉爲欣喜。

實際上,之所以選擇40-60座級別的支線飛機作爲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起點,跟什麼市場評估用戶調研都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因爲在90年代初這會,國內能實現自主生產的客機只有仿製安24的運7一種。

沒得選。

所以當身爲總工程師的易元和聽到這個市場未來大有發展的判斷時,自然會有一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感覺。

“沒錯,尤其是東南亞和南美這些陸路交通不便,通航距離又比較短的地區,此外還有一些多山的歐洲國家應該也會考慮。”

“如果是這樣的話……”

易元和低頭踱着步子,一隻手不斷摩挲着自己的下巴。

這是他在思考問題時的習慣性動作。

“或許應該跟總公司方面彙報一下,盡力促成這次國際合作?”

“至少以眼下對方提出的條件而言,對我們沒有壞處。”

常浩南作爲外人自然不可能直接幫易元和做出什麼決定,但他非常清楚應該怎樣給對方施加影響。

“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建議進一步加快新舟60的試飛進度,最好能趕上參加明年年中舉辦的巴黎航展。”

(本章完)

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57章 思路轉變339.第339章 凱旋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53章 直道超車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687章 歐元,崩了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597章 試飛F14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4章 我真上天了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283.第283章 溜了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62章 我要上天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84章 離間計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