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

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

而這項任務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步驟,就是找到渦噴14發動機的各個部件的共同工作條件,建立共同工作方程。

正好是常浩南大概知道該怎麼做的部分。

於是他找到閻良這邊的負責人林剛,借了一臺試飛院的工作站,便進入了忘我的工作狀態中。

現在時間就是一切,爲了提高效率,肯定是要動用系統來幫忙的。

因此當務之急是理清整個問題的完整解決思路,才能在系統中形成項目。

想到這裡,常浩南從旁邊抽出了一張草稿紙。

葉輪機械流動分離的相關計算相當複雜,又並不是他最擅長的領域,還是動筆比較穩妥。

直接對發動機部件級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絕對不是這個時代的計算機能夠完成的事情,也沒有這個必要,因此第二步應該是對模型進行合理的簡化。

“(1)各部件間流量連續”

常浩南在紙上寫下了第一條原則。

“(2)同一個軸上的壓氣機和禍輪的功率平衡……”

“(3)一個軸上的壓氣機和渦輪的轉速相等……”

“(4)尾噴口在亞臨界工作時,遠前方和噴管出口截面的靜壓均爲大氣壓力,故而發動機流道中壓力的變化應滿足增壓程度和膨脹程度平衡的條件……”

“……”

每寫出幾條內容,常浩南就會進行一次嘗試。

在他用掉第四張紙之後,系統終於給出了迴應:

【完善項目消耗科技點數:10點,直接給出項目結果消耗點數:100點,是否確認開展渦噴14發動機不穩定工作線計算項目?】

“終於成了……”

常浩南緩緩做了一個深呼吸。

“確認!完善項目!”

……

一整個晚上的時間很快過去。

當第二天的朝陽從地平線下緩緩升起時,動力聯合攻關組終於在閻忠誠的帶領下完成了對試飛數據進行無量綱化以及喘振波形曲線的繪製。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紛繁複雜的大量曲線中,找到那個最先誘發異常的位置了。

這項工作的主要意義有兩個。

第一,可以定向指導後續的高空臺模擬,嘗試對故障進行復現。

主要是確定喘振出現的原因,到底是設計缺陷,還是製造缺陷,還是單純的進氣工況過於惡劣。

第二,如果後面需要對壓氣機進行改進的話,那麼這個喘振誘發位置就是修改的起點。

發動機設計當然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但再複雜的工作,也會有一個抓手。

就如同一團毛線中的那個線頭一樣。

“閻工,要不你先去休息一會?”

一個年輕的工程師看着正在仔細查看數據、雙眼通紅的閻忠誠關切地問道。 後者一手扶着腰,另一隻手握着鼠標在壓氣機的升壓係數和流量係數圖上分別標註出了幾個異常的工作點,頭也沒回地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

“不用,至少得先把出問題的地方找出來,應該用不了多長時間。”

對於經驗豐富的他來說,這項工作並不算特別困難。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喘振問題的來龍去脈在閻忠誠的腦海中正變得愈發清晰。

“你們都過來。”

他朝身後揮揮手,招來了跟自己同在一屋的其它幾名工程師。

“對了,怎麼沒見跟咱們一起過來的那個常博士?”

因爲整整一個晚上都在熬夜處理數據,加上常浩南並不是動力聯合攻關組的成員,工作的時候少他一個也不耽誤什麼,所以一直到閻忠誠發話讓所有人都過來大家才意識到缺了個人。

“是哦,好像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沒看見他人了。”

“不會是自己跑去休息了吧?”

“算了,等等再去找吧,先聽閻工分配任務。”

衆人紛紛圍到了閻忠誠身後,看着CRT顯示器上被放大之後的數據圖。

後者從旁邊拿起一支鉛筆,在屏幕上比劃着說道:

“你們看,我已經把喘振的振盪環單獨剝離出來了,上面的O-A、A-B、B-R和R-O是喘振過程中的四階段工況。”

“當外界擾動使得壓縮系統進入喘振狀態時,在O-A的第一部分內,由於壓氣機能夠提供的壓升無法平衡後部建立起來的壓力,在強大的反壓的作用下,流過壓氣機的氣體流量急劇下降,但由於動態響應的滯後,壓氣機後壓力變化緩慢。在某些情況下,如壓氣機的增壓比較高時,壓氣機瞬時流量可減小到零,甚至出現倒流現象。”

“當瞬時流量達到A點的最小值後,對應壓氣機後部系統壓力,由於通過壓氣機流入的流量遠小於通過壓力調節活口流出的流量,因此在A-B的第二部分內,流入壓氣機的流量不斷增大,而後部壓力逐漸下降。”

“……”

“對於現狀態的閥口開度,R點的瞬時流量無疑太大,亦即此時壓氣機能夠提供的壓升又遠小於對應同樣流量壓力調節活口所需要的壓降,因此在壓力調節活口的限制下,通過壓氣機的流量必須再減小,而壓氣機後部的壓力不斷上升,壓縮系統的瞬時工作點由R重新向原失速起始點O靠近。”

這項工作的最大難度在於找到並分離出這個震盪環,在閻忠誠已經做完這一步的情況下,動力聯合攻關組的其他年輕人自然能聽得懂他講的內容。

本來因爲已經熬了一晚上而有些疲憊的衆人瞬間重新打起了精神。

剛纔最先發現常浩南不在的那個工程師露出了茅塞頓開的表情:

“所以O點就是系統最初的不穩定工作點,我們需要找出壓氣機中最早出現符合這個點所示工況的位置,就是最早出現流動分離的喘振誘發點?”

“沒錯,所以大家現在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這個位置,讓所裡面去做逼喘試驗,試試看能不能復現這個問題!”

閻忠誠說着把鉛筆扔到旁邊的桌子上,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一瞬間,他突然感覺大腦傳來一陣缺氧感,同時眼前陣陣發黑。

這是因爲長時間作息不規律和超負荷工作,加上剛纔又久坐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突然起身導致的。

不過閻忠誠及時用一隻手在身後扶了一下桌子,好歹沒表現得太過明顯。

爲了轉移其他人的注意力,他還強撐着繼續分配了一項工作:

“另外,等一會跟601所那邊的同志們碰個頭,把進氣道的流量數據也拿過來參考一下。”

“明白!”

(本章完)

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317.第317章 巧合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72章 未雨綢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224.第224章 試驗開始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51章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