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

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

“你要跟我一起過去麼?”

計算中心裡面,常浩南一邊把裝有資料的硬盤小心翼翼地裝進一個盒子,一邊向旁邊正在處理一批力學數據的姚夢娜詢問道。

後者擡起頭猶豫了一會,看得出她也很想趁着機會回一趟京城,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誠然,跟着常浩南去計算機研發中心肯定還能夠有所收穫,但姚夢娜非常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她這段時間已經從常浩南那裡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而瓶頸在於沒有太多機會動手嘗試。

因此現在更需要腳踏實地地把新知識應用起來。

“不了,我準備留在這幫着林工他們繼續推進數字化設計與生產製造工序的匹配工作,另外,我還想趁着這個對八三工程全機優化的機會,把座艙蓋稍微改動一下。”

“座艙蓋?”常浩南有些好奇地擡起頭。

對方之前從來沒透露過有這樣的想法。

“對,我之前看你在天上拍下來的那些照片,發現傳統的的三片式風擋視野非常差,空軍那邊的試飛員同志反應的情況也差不多,尤其安裝了HUD之後就更加糟糕,左右前方几乎都有30°左右的盲區。”

“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把座艙蓋前風擋改成那種整體圓弧式的,視野就會好得多。”

姚夢娜點了點頭,並且從旁邊的筆記本中抽出了兩張照片。

一張是殲8-3的,另一張是蘇27的。

“我特地去諮詢了一下楊總,他跟我透了底,咱們引進並國產化蘇27的十一號工程裡面,就有製造整體圓弧式前風擋所需的AO120型有機玻璃全套技術,至於試飛階段的小批量試製,完全可以靠目前保存的少量成品AO120材料解決。”

顯然,這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的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並證明了可行性的。

常浩南剛纔也就是隨口一問,並且他也樂見於像姚夢娜和林示寬這樣有能力的科研人員在接受過他的幫助或者指導之後,可以通過學到的能力單獨解決問題。

“好吧,那祝你一切順利。”

“伱也一樣。”

……

楊奉畑派給常浩南的秘書辦副主任楊霞是個四十來歲,看上去非常幹練的女人。

在她的安排之下,常浩南一路上基本無需操心任何事情,十分順利地入住了中科院的一家招待所,並在第二天一早來到了計算技術研究所。

使用超級計算機和普通PC不同,並不是要真的進入到那個擺滿機櫃的數據機房裡面。

實際上,外人也不可能隨便進去那裡。

至於把外面帶來的電腦直接用物理方式連到服務器上……

雖然在技術上不是做不到,但要是真敢這麼幹,估計下半輩子就能直接端牢國家給的鐵飯碗了。

想不要都不行的那種。

不過相比於後世可以直接遠程申請並登陸集羣的操作,這功夫只有特定的電腦才能通過xshell或者ssh連接超算。

“常博士,我在門口的接待辦公室等您,如果有事的話可以打我的傳呼機。”

因爲楊霞並不是技術人員,因此並沒有跟着一起進到二層的工作區域。

在研究所內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常浩南來到了一個擺着幾臺終端計算機的辦公室門口。

不過裡面並沒有人。

幾分鐘後,隨着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挽着髮髻的年輕女性小跑了過來。

“呼……請問您是常浩南博士麼?”

女人看着靠在牆邊等待的常浩南,氣喘吁吁地問道。

“對,我是。”

常浩南點了點頭,然後直接看向了一旁的辦公室裡面。 倒不是他不想打個招呼或者多說兩句話。

而是如果不轉過頭裝作看風景的話,實在很難把視線從對方因爲跑動而洶涌澎湃的胸前挪開……

“抱歉抱歉,我是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徐洋,剛纔機房那邊出了點小問題,所以耽擱了一會。”

這個自我介紹驚得常浩南重新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對方。

中科院的研究員可不是個隨隨便便的稱呼,而是個正經的職稱。

正高級的。

而眼前的徐洋看上去最多最多也不會超過30歲。

擱在二十年以後,不到30歲的正高級或許不算非常稀罕,但這可是1996年。

現在常浩南總算是知道,之前那些聽說自己只是個本科生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感覺了。

當真是恐怖如斯……

對面的徐洋看上去也早就習慣了他人的這種反應,在簡單自我介紹了一下之後就帶着常浩南走進了辦公室裡。

“我接到的任務是協助你完成整個計算工作,那麼你需要我來幫忙完成哪一部分?”

“基本的計算程序我已經寫出來了,不過如果你能幫我用MPI完成一部分並行計算開發的話會更好。”

有了系統的指導,常浩南自己當然也是會寫的,但他效率再高也是個人,如果能多一份力量自然再好不過。”

“你也懂編程的話那就簡單多了,數據是怎麼帶過來的,磁帶,軟盤還是……”

常浩南從揹包裡掏出了裝着硬盤的盒子,以及一份計算說明。

雖然他自己並不需要這東西,但八三工程項目畢竟還有其他人,而且需要留檔,所以總歸需要寫一份。

“豁,硬盤啊,不錯不錯。”

徐洋接過硬盤,把一條像是布條一樣的PATA接口數據線插了上去,然後順手幫着常浩南打開了另外一臺終端。

兩個人可以同時讀取硬盤裡面的文件,因此可以互不影響地同時進行工作。

“遺傳算法?”

在打開常浩南的程序沒多長時間之後,徐洋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不對,是另外一種……差分進化算法?”

“你已經開始用差分進化算法做尋優了?”

她的語氣顯然非常興奮。

“你知道這個算法?”

常浩南也是一愣,實際上他甚至不確定這種算法在1996年是否誕生了。

“嗯……實際上我博士是在伯克利讀的,嚴格來說,我參與了這個算法的開發。”

“啊?”

徐洋帶給常浩南的震驚,跟後者之前帶給杜義山的恐怕差不了太多。

“不過我的老師當初想到這個算法的時候,只是爲了求解切比雪夫多項式的擬合問題,而且是在我已經畢業之後,去年才徹底完成的開發,你這個是我第一次看到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國內在智能優化算法領域竟然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麼?”

“……”

看着滿臉意外的徐洋,常浩南竟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等會應該還有一次給盟主的加更

(本章完)

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83章 趕赴閻良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50章 搶人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840章 百萬美元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202章 回家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202章 回家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65章 上架感言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第453章 科工委編外副主任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202章 回家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36章 作繭自縛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208章 你好,1997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217.第217章 用光字母表的轟6改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339.第339章 凱旋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