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

按照原本的計劃,常浩南在410廠的視察應該持續兩天時間。

畢竟,除了渦扇10以外,這裡還承擔着其他不少型號的生產任務。

渦噴14是目前創收的絕對主力。

考慮到有相當一部分殲8C這樣的新機,以及殲7F這樣的出口飛機都在使用這一型號,因此對於渦噴14的旺盛需求很可能持續10-15年時間。

所以黎明集團乾脆把所有跟渦噴13有關的生產全部轉給了當年對口支援的貴發集團,自己則把兩處主要的製造車間都轉產了渦噴14。

至於渦扇10,由於新一代發動機對生產工藝的要求更高,加上黎明集團眼下也不缺錢,因此他們直接劃了一塊地,準備重新蓋一間集中程度更高的現代化車間,專門用來生產這個全新的型號。

除了當家產品以外,航空工業體系內的不少燃氣輪機,以及壓縮機一類葉輪機械,也都放在410廠生產。

當然,這些肯定就沒資格佔據主要車間,甚至進不去主廠區了,很多都是在周圍單獨建廠完成。

而常浩南第二天的行程,本來就應該是去這樣一家專業生產特種氣體的子公司。

根據之前跟俄方那邊達成的交易,對方交付的離子鍍設備就要全部到位了。

這段時間他先是在624所盯着渦扇9A的測試進度,回到盛京之後又直接投入對渦扇10的技術研發。

而這個特種氣體公司,就正好可以生產鍍膜過程中所需的保護氣。

總之,第二天一早,常浩南就直接從北陵機場坐了一架挑戰者公務機回京城,緊接着馬不停蹄趕到科工委。

之前把溫度設的低一些那是沒有辦法,如果能的話誰不願意更高呢……

然後趕緊給請到科工委宿舍裡面,稍微梳洗一番,又換了件衣服。

今天早晨又起個大早,連飛機帶汽車花了幾個小時纔到科工委。

最後還是看見了旁邊的朱雅丹,才確認對方身份。

至於視察特種氣體廠的事情就更是不着急了。

總之當蘭秘書在大門口看見常浩南的時候,差點沒認出來。

不過技術交換的內容僅限於設備和相關技術,原材料問題還是得自己解決的。

科工委主任直接發話,又是直接把人叫回去,那肯定是大事。

這對於常浩南來說完全屬於意外之喜,因爲如果能在渦輪和燃燒室內壁表面增加一層高附着力的氮化鈦塗層,那麼甚至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渦輪前溫度,達到真正“準四代”的水平。

這次倒是沒讓他就近找個保密專線回電話。

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

飛機都已經安排好了。

常浩南剛剛離開生產車間,還沒來得及吃晚飯,一個電話就打到了他手機上。

兩個多月時間都處在工作狀態下,每天最多通過電話遙控指揮一下火炬集團那邊的情況,形象自然有些不修邊幅。

好在對壓氣機的設計優化已經基本進入尾聲,常浩南現在離開問題也不大。

是丁高恆。

總算才恢復了人形。

是直接讓他第二天早上回京城。

常浩南飛機落地很早,一番折騰之後,此時其實也纔到正常上班時間,便和蘭秘書一起往科工委的辦公地點那邊走。

“丁主任這次這麼急着叫我回來,是又出了什麼緊急狀況?”

路上,常浩南首先打破沉默,開口問道。

丁高恆是直接打了他手機,所以哪怕沾點涉密的東西都不能聊。

而蘭秘書雖然級別不是特別高,但因爲職位特殊,該知道的東西基本都知道。 但是面對這個問題他卻是一愣,然後才笑着回答道:

“跟緊急狀況沒關係,常總您真是貴人多忘事,現在快要二月末了,找您回來肯定是要領獎啊……”

“之前科學技術獎評選委員會聯繫到火炬集團,但那邊說您不在……”

火炬集團畢竟是科技委那邊的企業,哪怕跟航空工業系統關係難解難分,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人也沒有相應涉密權限。

所以常浩南並不會告訴他們自己的具體行程,通過公司找自己找不到也正常。

“科學技術獎評選委員會……”

常浩南這纔想起來,去年夏天的時候,好像確實是說過這麼一個事。

他的“息壤”防洪設備在整個搶險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爲了那次抗洪搶險而設立的榮譽都是嚴格面向至少是參與過一線行動的人員,愣是挑不出一個發給常浩南。

後來就捉摸着乾脆算了,留到科學技術獎評選的時候給個BUFF。

只不過1997年下半年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如果不是蘭秘書提醒,就連常浩南自己都快把這回事忘了。

當然,按照正常情況,常浩南也差不多該混到一個科學技術獎了,只不過現在帶着buff,可能獎項的級別會更高。

1998年這會,地位超然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沒設立,所以自然不可能拿到。

剩下四個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原則上不同獎項之間不分高低,只分領域。

二人邊走邊聊,很快就來到了丁高恆的辦公室。

後者此時正把毛呢外套掛在衣架上面,顯然也是剛剛上班。

看到常浩南是跟蘭秘書一起過來,丁高恆便直接從自己的辦公桌抽屜裡面掏出了一封裝幀精美的信封:

“剛纔蘭秘書應該跟你說了,這次叫你過來是去領獎,這個是現場的請柬,後天晚上,在大會堂,回去之後好好準備一下。”

看到對方拿出來的是一份請柬而不直接是獎狀,常浩南多少鬆了口氣。

90年代這功夫,幾個獎項最低都能發到四等獎,數量相當之多,因此一般情況下,三等獎和四等獎都是直接列個表公示一下,然後就把獎狀寄到獲獎者單位了事。

只有二等獎以上會到現場領獎。

而且是到了現場以後,纔會知道自己具體拿了什麼獎。

而再過兩年,就連二等獎都沒這個環節了,而三等獎以下甚至乾脆不發。

當然再往後到了網絡時代,所有的獎都會提前公佈出來。

儀式當然還有,但懸念就留不到那時候了。

“小常啊,你估計,自己到時候能領到一個什麼獎?”

這個獎的評選是由科技委負責,而且有個專門的委員會,所以就連丁高恆眼下也是不知道的。

“常總的話,我覺得一等肯定沒問題吧……”

旁邊的蘭秘書給常浩南和丁高恆分別倒上水,自己也坐到旁邊的沙發上。

這種話常浩南自己說怎麼都有自賣自誇的嫌疑,所以蘭秘書十分恰到好處地給接了過來。

“我也估計一等獎是穩的。”

丁高恆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然後繼續道:

“就是不清楚具體會給發哪個獎。”

“小常同志的研究領域這麼廣泛,我覺得除了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以外,剩下三個好像都能貼點邊……”

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694章 幽靈出擊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41章 搶人,不能講武德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98章 緊急起飛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94章 焉知非福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7章 方案敲定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42章 破格,直博!第93章 塞翁失馬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75章 重熔層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57章 思路轉變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491章 你們不會自己改嘛?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83章 趕赴閻良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83章 趕赴閻良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