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高溫超導的物理機制與強關聯模型

雖然對赫雷羅教授提出的課題很感興趣,但陸舟現在身負可控核聚變工程的重任,暫時分不出精力去研究sg-1材料中所蘊含的深刻的物理意義。

不過直覺告訴他,如果能夠通過對sg-1材料中蘊含的強關聯模型進行求解,說不準可以因此揭示高溫超導的物理機制,甚至是通過計算得到明確的超導態。

一般人或許無法理解,但陸舟很清楚。

相比起可控核聚變來說,這項理論工作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更加重大。

因爲一旦高溫超導的問題得以解決,無論是強子對撞機還是可控核聚變的磁約束裝置,工程難度都會得到極大的削減。

將這個課題錄入了高等研究院的課題庫中,陸舟打算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再繼續這個研究。

至於現階段,在他時間表的優先級上,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依舊處在第一序列……

在華國只待了兩天不到,第三天上午克雷伯教授便登上飛機,匆匆返回了德國。

另一邊,幾乎就在克雷伯教授走後不久,潘院士從上京抵達了金陵,在鐘山國際的別墅找到了陸舟。

潘院士環視了一眼客廳,有些驚訝地咋了咋舌頭。

“你這房子買的可夠大的,花了多少錢?”

陸舟:“幾千萬吧。”

潘院士羨慕地感慨了一句,“看來這鋰電池,確實幫你賺了不少錢。”

“年都沒過完您特地從上京那邊趕過來,該不會就是專程來給我拜年的吧?”端了兩杯熱茶過來,放在了茶几上,坐在了潘院士對面的沙發上,陸舟笑了笑說道。

潘院士笑着說:“怎麼,不歡迎我?”

“怎麼會?”陸舟笑了笑說,“最多隻是有點意外。”

“不閒扯了,說正事兒,”收斂了說笑的表情,潘院士在沙發上坐直了,看着陸舟,語氣認真的問道,“你已經和馬普學會的人聯繫過了?”

陸舟:“算是吧。”

聽到這曖昧不清的說法,潘院士皺了皺眉問:“什麼叫算是?”

陸舟:“和我接觸的是螺旋石7-x實驗室的總工程師,至於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那邊我暫時還沒去接觸。”

抿了一口茶,陸舟潤潤嗓子,繼續說道。

“接觸這結果還算順利,我們這邊簡單的向他們展示了下碳基超導材料的技術,並且表示我們會在年內完成碳基超導磁體的設計。他們對這技術很感興趣,然後我就提出了用技術換技術的建議。”

潘院士緊接着問道:“德國人同意了?”

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當年湳華大學從澳洲國立大學手上弄到h1-heliac仿星器,除了3500萬澳元的成本以及400萬rmb的運費之外,還在協議中答應了爲澳洲國立大學的“magpie-ii”磁化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實驗裝置提供發電組件。

澳大利亞人的技術不完善,但德國人可沒這方面的需求。

而且wega畢竟也是創造過幾個世界紀錄的設備,即便已經退役擱在那兒吃灰,想要買回來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陸舟笑了笑,語氣輕鬆的說道:“暫時沒有,但我覺得可行性很大。”

說着,陸舟簡單地和潘院士講了下當時的情況。

坐在他對面聽着,潘院士的眼中浮現了讚許的神色。

陸舟的個人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沒有人會懷疑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專業水平。

但他畢竟只有二十四歲,即便能力很強,但經驗依舊是個問題。

一開始潘長虹還有些擔心,陸舟是否能夠勝任這種大型科研工程的領導者的位置,能否協調各研究單位的工作。

但現在看來,自己的擔心完全多餘的……

再次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陸舟繼續說道。

“現在的關鍵是,我們需要組織一批專家,做好與那邊交接設備的準備,你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沒?”

仿星器不是冰箱,買回來往家裡一放,接上電源就能用。

如何安全的使用設備,如何拆卸以及安裝,掌握這些知識都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才行。馬普學會那邊在交付儀器的同時會負責人員的培訓,但陸舟這邊也得派幾個聽得懂的人過去才行。

至少,不能讓人從頭教起吧?

潘院士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如果真能買到的話,這些都好說,直接從其他研究所調人過來就行了。西南核物理研究院有這方面的專家,還有華科院的物質科學研究院,不過仿星器在國內實在是太冷門了,研究這一領域的人或許有,但深入研究的恐怕不多。”

理解國家在這方面的困難,陸舟也沒有強求,只是開口說道:“儘量找吧,實在不行研究託卡馬克的專家也行,兩種聚變裝置雖然技術路線不同,但都屬於磁約束,在技術細節上還存在共通點的。”

潘院士:“我會盡量幫你物色這方面的人選……說到這個,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還有多久才能完工?”

聽到這個問題,陸舟笑了笑。

可控核聚變工程從開始到現在,碰到的問題不少,但唯獨仿星器研究所的工程進度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每次想起這事兒都可以給他帶來好心情。

“根據戴團長那邊的說法,五月份就可以完成交接了。”

……

在陸舟這裡沒有待很久,去仿星器研究所的工地上還有高等研究院那邊轉了一圈之後,潘院士便返回了上京,開始幫陸舟物色訪問團專家的人選。

另一邊,新年過去了大半,陸舟這邊的工作重新迴歸了正軌。

在繼續對sg-1材料進行改進的同時,他同時也在籌劃着對物理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的組建。

畢竟理論工作是一切的基礎,在他對金陵高等研究院的未來規劃中,物理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

然而比較尷尬的是,他在事業起步的最開始,便遇上了麻煩。

相比起計算材料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的組建,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順利。

雖然收到了很多優質的簡歷,但這些應聘者普遍比較年輕,甚至於大部分都是剛離開校園的應屆博士畢業生。

至於頂尖人才,依然缺乏。

理論學科和工科存在着本質上的不一樣,材料學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科研勞力去從事一些稍有技術含量的重複工作,但數學和物理這種強調理論工作的學科,是很難靠人力堆出研究成果的。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陸舟最終想到了許校長,在過完年後的第二天便造訪了他的辦公室,向他取經這方面的經驗……

在聽完了陸舟的問題之後,許校長抿了一口熱茶,笑了笑說道。

“……高端人才對於更換研究環境的意願不是那麼的強烈,一般能在研究所裡混到正式研究員的職位,除非是受了排擠,經費申請下不來,很少有人願意挪屁.股。你這種廣撒網的方式對十年以下科研經歷的phd很有吸引力,但對於已經做出過出色工作的研究員來說,吸引力相當有限。”

頓了頓,許校長繼續說道。

“至於待遇,你開的條件已經不錯,也沒必要繼續提高了。光靠待遇把人才吸引過來是不現實的,對於已經做出過出色工作的學者來說,反倒是名比較重要。”

雖然是院士出身,但在行政崗位上幹了這麼多年,許校長對於行政工作,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的。

認真聽完了他說的那些經驗,陸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繼續請教道。

“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主動挖人,”許校長笑了笑說道,“來自諾貝爾獎得主的邀請,就算是院士,想必多少也會考慮下吧。”

第841章 存在爭議?第980章 排他協議(4/4)第1374章 第五類接觸第1606章 輸給他不丟人第1327章 世紀之問!第1655章 電梯完工第1092章 凜冬已至的硅谷第890章 意想不到的事兒還多着第1101章 畫風有點不太對勁第880章 監考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一點微小的貢獻第735章 可以吹一輩子的大事兒第952章 項目路演(3/4)第545章 堆芯捕集器第429章 角谷猜想的報告第1617章 從火星寄來的信第1135章 暫時保密(1/3)第一百章 結題!第312章 昔日的對手第1368章 初現端倪第621章 我解出來了第995章 城裡人套路就是多第1154章 有件事兒我一直瞞着你們第677章 舉手表決第157章 抵達瑞士!第592章 拆卸殘骸三號第六十四章 賽區答辯第453章 101K!第648章 被證明了?第672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527章 禮輕情意重第331章 助手兼保鏢?(3/3)第1661章 人聯第967章 隨便寫寫第715章 重要的是它就在那裡第1489章 投資我自己第301章 購置儀器第574章 你說了算第1651章 星門閃耀第613章 克雷研究所的來信第425章 衆望所歸第260章 投稿《自然》第161章 物理是一門嚴謹的學科第177章 信息量有點大第826章 CERN的新時尚第1132章 千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3/3)第196章 充滿爭議的獲獎者第1067章 一個活着的世界!第七十九章 記者到樓下了!第九十章 自作多情是種病第798章 地下冰層的蹤跡?第459章 師傅的師姐叫什麼?第1324章 一個懸而未決的爭議第1337章 同時立項!第1391章 震動全球的證明!第1665章 反物質?第1412章 關於未來的賭約(2/3)第611章 那篇論文是你寫的?第673章 達者爲師第599章 有人在調查你第二十三章 商人與隨從的經典建模問題第1491章 誰說我只有一家公司了?第148章 畢業答辯(4/4)第516章 這不可能!第536章 大亞灣捷報第309章 心中的那點任性第545章 堆芯捕集器第1429章 地獄歸來第620章 停在黑板上筆第1667章 反物質能量堆第1326章 盛會開幕!第1232章 差點被人當豬宰了第369章 先定一個小目標(2/3)第1436章 我是陸舟第795章 救援成功!第1434章 彈弓效應!第782章 抵達火星?第370章 超導材料研究的新思路(3/3)第252章 令人流連忘返的夜景第450章 聽說有人把你寫進了論文第748章第415章 兩封邀請函(1/3)第486章 技術換技術第1077章 這是哪門子訓練?第530章 折騰自己不如折騰別人第598章 一篇論文創造的市場第1591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575章 錨地選址第1594章 哪怕是1%的概率第456章 諾獎晚宴的邀請第1052章 Future!第1029章 六十分鐘足矣第375章 NS方程的階段性成果(3/3)第265章 大新聞!第1279章 啓程之日第四十一章 下來收個快遞第1614章 天庭!第1065章 一切都是爲了科學!第653章 衰老是一個悲傷的話題第669章 大局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