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震撼全球(二)

發射場,前期工作正在準備之中。

火箭被安裝在發射架上,螢火1號和其中的登陸者生態艙也準備就緒,被機械設備運裝到火箭頂端。

勇者號機器人則是自己在米國人面前狠狠秀了一把,自己攀爬到火螢1號的頂端,自己用鑰匙打開艙門自己坐了進去。

時間非常緊迫,距離兩個月的窗口期也只有不到四十天的時間。

徐利民和吉姆以及相關航天部門的負責人並肩站在全封閉的觀望臺,身後是全球的記者。

之所以是封閉式的觀望臺,因爲發動機溢出的等離子會產生強大的衝擊波,這是爲了保護大家的安全。

本次發射將對全球直播,大家也將第一次見識到可控核聚變發動機的威力。

盤古科技也非常坦然,歡迎媒體們對發射現場進行直播,整個發射過程沒有任何秘密可言,有些較爲機密的東西即便別人看見了也是無關緊要,因爲他們模仿不出來。

CNN記者站在吉姆的背後,對現場情況進行直播。

“在經過幾輪艱苦的談判之後,盤古科技和NASA達成合作協議,雙方成立聯合救援組前往火星救援缺乏食物的宇航員基耶薩和布拉德華。雖然是聯合救援小組,但是救援的一切設備,包括火箭和登陸器都是由盤古科技和夏國航天部門研發或者改造,NASA只是爲本次救援提供了可控核聚變發動機需要的原材料。”

“現在我們正在發射的現場,一個小時之後,螢火一號將會發射深空前往火星。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說,如果本次夏國的火箭發射成功,意味着他們自此踏入航天強國第一梯隊。”

事已至此,CNN也不忘記再補充一句。“是否發射成功,還需要一會兒實踐的檢驗。”

CNN和NASA一樣,內心很糾結。

他們希望發射能夠成功,能夠兩個火星上的兩位宇航員解救下來,讓這場信任危機平復下來。

他們又覺得還是不要成功好一點,因爲盤古科技的成功意味着夏國的成功,等同於米國將不再偉大。屬於米國的時代或許從今天的火箭發射後開始就宣告結束了。

早上十點十五分鐘,徐利民用青荷設備和蕭銘溝通以後確定發射時間在五分鐘以後。

隨後徐利民走到中控室,在預定的時間按下了發射按鈕。

巨大的轟鳴聲後,高能的等離子猛烈的撞擊着發射臺地面,淡藍色的火焰擁有強大的爆發力。

衝擊波從發射架向四周波散開,遠處草坪青草瞬間化爲灰燼。

火箭筆直的直衝雲霄,一轉眼就不見了蹤影,不少西方記者的鏡頭根本就來不及捕捉火箭深空的場景。

這就是可控核聚變發動機帶來的強大的動能,讓人心生畏懼。

吉姆看着早已經平靜的天空,久久說不出話來,他這下明白了爲什麼盤古科技不要NASA參與本次營救行動。

因爲技術代差,NASA在本次的合作中不能幫到任何忙。

吉姆身後的NASA專家們則死死控制室的大屏幕,上面有火箭運行的參數——初始速度、加速度、突破地球引力的時間等等。

NASA專家們拿出的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將這些參數記錄下來,隨後進入自己的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盤古科技非常大方,隨意他們記錄這些數據,就算是NASA拿到數據,這些數據也是死物沒有任何作用。

結果出來了,可控核聚變發動機給火箭帶來大推力和加速度是普通化學燃料火箭無法比擬的。

NASA的專家們的臉色非常不好,將飛船的參數導入地球和火星之間通道,再考慮引力的作用,可以得出螢火號飛行抵達火星的時間的確在三十天以內。

速度是米國飛行器六倍以上。

而且NASA還知道,這僅僅是盤古科技匆忙研發的第一代發動機,未來還有第二代三代,今後一兩週前往火星會成爲常態。

技術人員就將數據發往NASA總部,NASA則聯合米國多家物理科研機構對數據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

斯坦福物理實驗室得出結論:“令人震驚的速度!這是人類目前爲止最快的速度,盤古科技已經遠遠將我們拋在了後面。”

麻省理工則迴應道:“過去的幾個月,我們懷疑、不信任甚至充滿諷刺,如今看來,盤古科技的確有能力在一個月以內抵達火星。”

《時代週刊》更是對該事件進行持續跟蹤的報道:“我們還記得不久前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委組想方設法的阻止蕭銘和他的團隊獲得該獎項,今天這個團隊的成就已經遠超諾獎任何一屆得主的成就,超弦理論和引力波的論述更是可以比肩《相對論》,不知道錯失蕭銘,是諾獎的損失,還是蕭銘的慶幸。”

這一刻,西方那些對盤古科技技術表示懷疑的媒體全部選擇了閉嘴不再發表任何評論。

現實擺在面前,沒有人能夠更改現實。

此時可控核聚變火箭的發射成功對整個西方時間的震動並未結束。

米國和歐洲優秀的學生開始考慮,是否選擇去夏國留學,是否去就讀盤古科技直屬盤古科技基礎科學院。

那些略有成就的研究者們,也在考慮,是否可以和皮布爾斯一樣,在去世後進入虛擬天堂。

觀禮並沒有結束,這一次螢火一號登陸火星將會進行全程的的視頻直播,盤古科技在火箭、螢火一號等上面都安裝了能夠在極端條件下拍攝視頻的攝像頭。

攝像頭的視屏信息將通過量子通訊實施傳輸到盤古科技園區的中轉信號,該信號被盤古科技免費交給夏國電視臺網絡向全球直播。

該直播也是人類探索太空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過去的直播,大多集中在火箭發射的前後一段時間,後面會因爲距離、傳輸技術以及數據量的原因無法做到實時直播,這一次盤古科技做到了。

在推特和臉書上,原本粉絲只有不到十萬人的夏國電視臺,因爲本次直播吸引力百萬網友的關注,粉絲數量直線上漲到四百萬。

大量的歐米網友都前來圍觀地外太空旅行是什麼樣子,未來這些粉絲也會第一時間接受到夏國電視臺推特的消息,他們也能夠以更加客觀的角度去看夏國。

夏國的網友卻處於徹底興奮的狀態。

發射一個小時後,盤古科技正式宣佈螢火號衛星發射成功。

第655章 什麼是先進科技第283章 未來能源第193章 技術自信第534章 電話打爆了第695章 錯誤判斷第717章 圍捕第314章 你這是挑釁第226章 關注重點第470章 數學第一課第677章 改變拍攝方式第66章 比不過就收購第501章 貧民英雄第40章 狼狽爲奸第590章 地獄到天堂第627章 初代小初計劃第744章 失道者寡助第745章 釜底抽薪第608章 哲學討論,思維是怎樣形成的第266章 你要鬧大事(二)第373章 瘋狂的寶媽們第129章 超乎預料(求訂)第97章 科研苦,實驗苦第204章 英特爾小希望第228章 五霸聯盟第535章 全球矚目第303章 可真夠窩囊的第140章 背後的主宰第861章?聯盟?屁!利益第443章 錯誤的判斷第261章 躁動和不安(二合一)第148章 你發展我們兜底第834章?一萬個後悔第760章 量子力學、相對論,統一!第300章 可穿戴設備現狀第620章 盤古科技最機密的實驗室第857章?背後偷襲第271章 你需要提供證據第650章 光明的應用前景第883章 空天車發佈(二)第2章 讓人驚訝的表現第55章 新年的驚喜(求一切!)第53章 高校的關注(求一切)第567章 國產崛起之路第847章?極度震撼第400章 《時代週刊》專訪第140章 背後的主宰第750章 人類科技,燃爆(一)第818章?國際能源組織緊急會議第537章 人類第一次第703章 收網第287章 萬事皆利益第348章 背後的黑手第130章 讓人驚喜的裝機量(三更)第272章 歐洲的專家小組第675章 你所想的,都是可能第52章 衆人爭搶香饃饃(求一切!)第627章 初代小初計劃第715章 一號人物第574章 來自西方的判斷(一)?第644章 毫無疑問,必須成功第314章 攘外安內第792章?主動權在我第35章 記者來訪(求收藏)第243章 量子實驗室的重大成果(二)第222章 簡單的金融學模型第310章 精準打擊(一)第411章 蛋糕大家吃第14章 差生鐵三角第503章 衛星不覆蓋第494章 憔悴的老徐第861章?聯盟?屁!利益第657章 江城的能源問題第851章 打破你的壟斷第688章 華爾街,大聲哭第560章 你好,蕭院長第698章 誘人的中等科技第801章?信任多一點第78章 服務器崩了第431章 軍令狀第184章 醫療爆點(二)第327章 到底是誰的舞臺第32章 轟動江城的小新聞(一)第394章 生態鏈之爭第29章 汪明東的計劃第269章 傲慢的英國學術界(二)第403章 後顧之憂第461章 打骨折也沒用第858章?利益交鋒第684章 戰略實驗室第712章 他已經故去,但是他還活着第796章?你的外賣到了第256章 來吧,電池革命(二)第560章 你好,蕭院長第387章 火爆的票房第511章 重大突破第501章 貧民英雄第735章 亡靈人才計劃第331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598章 你可以抗議,但是無效(一)第821章?大幹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