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

第602章 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

這個消息對於陳舟來說,多少還是有一些突然的。

雖然楊院長先前問那些問題時,陳舟就已經大致猜到了,他想要說什麼。

可當這個猜測,從楊院長的口中說出來,變成現實時。

陳舟的感覺,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楊院長,你是怎麼知道的?”

聽到這個問題,楊院長神秘一笑道:“這個我暫時不能告訴你,但是我能保證,這個消息的可靠性。”

頓了頓,楊院長看着終於產生了表情變化的陳舟,不由得的打趣道:“還以爲你對院士也無感呢?怎麼樣?這個消息,還是使你產生了一些波動的吧?”

陳舟看了楊院長一眼,輕聲笑道:“這不是很正常的嗎?誰聽到好消息,能不高興啊?”

“好像你說的也對……”楊院長看着陳舟,轉而說道,“不過不管怎麼說,20出頭的院士,可謂是打破了華國的記錄了,絕對的前無古人!就連我,都有些羨慕你了,我這物院的副院長,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夠得上院士的資格……”

那樣的話,楊院長口中的那些抱團之人,也就不敢明目張膽的來。

也因此,所有人都在等着,也都在期待着,陳舟這次實驗結果的公佈。

可畢竟是打開新物理之門的實驗,他們也不能百分百確定,這個實驗真的就成功了。

楊院長十分不解地問道:“爲什麼?這可是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

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是這個實驗的程度,能夠做到哪裡。

所以,儘管陳舟看到楊院長十分的樂觀,但他卻對這件事,有些存疑。

楊院長聽到這話,忽然愣了一下。

而且,必須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纔算有效推薦。

陳舟回道:“正是因爲這是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機會,所以我纔想再等等。”

想通這些的陳舟,臉上的表情,不由得一鬆。

那他是有着絕對的資格,去競選華國科學院的院士名額的。

見陳舟沒有說話,楊院長自知自己說對了。

“嗯,只是大概……”陳舟解釋道,“我覺得,還是沒那麼順利吧……”

首先就是,院士候選人由院士直接推薦,或者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華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

……

他想了想,對陳舟說道:“其實,這些干擾因素,確實存在,而且是不容忽視的。我也可以給你透露個消息,學術界的某些人,確實在抱團。”

再加上,院士增選的評選流程,這其實是很容易操作的一件事。

但是不管怎樣,楊院長最後一句話,說的很對。

可以被推薦,並當選爲華國科學院院士。

聽到這話,楊院長卻是露出了一絲促狹的表情,他輕聲笑道:“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的研究就行,經得住他們的檢查。還有一點,你是不是忘了今年是什麼年?”

可如果是按照華國以往的習慣,還有院士的評選流程來看的話。

除非有人干預……

楊院長沉思了一下,旋即笑道:“行啦,你就別想那麼多了,這也不是你的性格,你呀,就適合一直往前走。用你的行動,去證明你自己!”

至於所謂的人情,他們更不願意在上面多做文章。

如果是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條件下,那更多的人,當然更願意,將自己珍貴的推薦名額,還有寶貴的選舉票,投給自己所熟知的人了?

就像經常在華國引起爭議的,獲得華國第一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先生。

以至於,他並沒有太大的慾望,去參加明年的院士增選。

本來脫口秀節目,都是有着預先彩排好的劇本的。

只有最後一步的選舉。

除非他們真的鐵了心,用票數來壓倒陳舟。

“在華國,有很多的科學家,他們都沒有獲得院士的頭銜,但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的工作着,爲華國的科研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但是,關於每兩年進行的院士增選的流程,相較於章程規定的籠統話語,是更有操作性的。

這一次,陳舟倒不會像先前那樣,輕易的改變研究內容,輕易的放棄這好不容易打開的新物理之門。

袁老先生便是直到雜交水稻成功推廣後,過了近20年,才當選爲華國工程院院士的。

他的回國,其實是動了一些人的蛋糕的。

可真要那樣的話,明年的院士增選,恐怕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每位院士只有2個名額,還必須要3名院士或以上,那他們爲什麼要推薦你?

學術團體也是一樣,既是團體,必有利益。

楊院長一直在看着陳舟,當他臉上表情放鬆的那一刻,楊院長就知道陳舟想通了。

並且要求,華國科學院各學部參與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需要超過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

陳舟輕輕點了點頭:“我覺得,還是再等等吧。”

他們是那種專注於科研,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之中的人。

陳舟並不奇怪楊院長能夠想到這些,畢竟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事。

從無形中,增加他們進入到院士行列的難度。

這樣的雙獎大佬,華國從未有過。

這個推薦的“要求”,其實就已經不低了。

楊院長說的是:“華國的學術界,已經因你而發生了改變,那你就更不應該停下來,在你的背後,註定有支持,也有反對,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

這也是最簡單的一步。

楊院長有些詫異的看向陳舟:“你不想參加明年的院士增選?”

在楊院長離開之後,陳舟則是就在辦公室裡,檢索起了文獻資料。

即使大部分人,都認爲陳舟的實驗成功了。

收起思緒,陳舟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對楊院長說道:“其實嘛,院士只是一種榮譽。有了院士的頭銜,固然更值得人尊重。但沒有院士頭銜的人,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尊重了嗎?”

但可惜的是,這位教授好像沒按劇本來。

這傢伙,剛纔臉上不才產生了一絲波動,顯得有些興奮嗎?

怎麼這被自己一羨慕,就又來了?

偏偏這小子的話,自己還沒法反駁。

“所以,楊院長,院不院士的,其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你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科研人員的眼裡,應該只有科研成果!”

時間,就在這種有規律的生活和研究之中,慢慢朝前走着。

按照各學部應選名額,根據得票數,依次當選,直到滿額。

那陳舟,就未必能夠成功當選爲院士了。

先前的他,只顧着去想院士增選的流程,倒是把菲爾茲獎這件事,給搞忘了。

不管是候選人推薦,還是投票選舉,每個人都是帶有主觀性的。

他們都是那種,不願和研究之外的,或者專業之外的人,做過多無用交流的人。

爲什麼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她,卻2兩次落選華國科學院院士?

而陳舟,卻因爲這句話,完全明白了過來。

都在眼巴巴的望着陳舟,等待着最終的消息。

可考慮的因素,那就太多了。

雖說華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的規定,是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

開始爲楊-米爾斯方程和規範場論的研究,做着準備。

儘管節目主持人多番暗示,可這位教授,還是真實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且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華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

楊院長的意思,他也明白了過來。

事實上,遠不止屠先生,像是袁老先生,其實也經歷過這樣的對待。

同時,也爲這次打開的新物理之門,做一些後續的準備。

楊院長看着義正言辭的陳舟,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也有很多人,並不歡迎他回來。

“楊院長,那……”陳舟微微沉吟,這一瞬間,他想了很多,但他還是說道,“我需要做哪些準備?”

“大概?”楊院長有些訝異的問道。

他覺得就陳舟的論文來看,這次的實驗,多半是能夠成功的。

“但是,你不能因爲這些,就退縮了呀?身爲國家承認的,青年人才的旗幟,你要後退嗎?”

至於學術團體的推薦,則還有各種初選之類的,一步一步往上進行。

“你是覺得,你纔剛回國沒多久,這件事有些太快了?再加上,你的回國,已經給學術界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影響,所以,你擔心這件事,並不會那麼順利?”

聞言,陳舟立馬反應了過來。

他疑惑的問道:“今年是什麼年?”

就連米國著名的脫口秀節目,也請來了某著名高校的物理系教授,對這件事進行點評。

於陳舟而言,如果單純的,從學術成就的角度出發。

與此同時,陳舟他們結束實驗的消息,已經快速傳播了開來。

雖然他知道,楊院長說這些,可能並不全是站在他的角度去考慮的。

這個選舉,其實就和前面的推薦,是一個道理了。

他們有着研究者的本性,有一說一,不避諱,不拐彎抹角。

楊院長只覺得,陳舟那啥的表現,真的是越發的熟練了。

畢竟,他說的,都在理啊……

然後,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

選舉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差額比例在百分之四十。

不管是大大小小的物理學領域的學者,還是國內外各大高能物理研究機構。

畢竟,能夠成爲候選人的人,基本上很難在這一關敗下陣來。

見此,楊院長也不再多說,只是在丟下一句話後,便離開了陳舟的辦公室。

這裡的院士推薦中,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

陳舟看向楊院長,輕聲笑了笑,卻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大概明白陳舟的想法了。

而且陳舟覺得,拿個菲爾茲獎回來,貌似比那前半句的,做好自己的研究,還要簡單一些?

同時,陳舟也明白了,燕大推薦他進行院士增選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爲諾貝爾獎加菲爾茲獎。

楊院長說道:“看來,你果然還是適合咱們物理系呀,別去研究什麼數學了。今年不就是你們數學界的大年份嗎?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不就要舉辦國際數學家大會了嗎?你不得去拿個菲爾茲獎回來?”

不管是數學領域,還是物理學領域,他都有足夠的資本。

也已經不單單隻看學術成就了。

只不過,誰也不清楚,這一次實驗的具體情況。

難保明年的院士增選,這些人不會聯合起來,給陳舟使絆子。

“所以,不管他們有沒有院士頭銜,他們的貢獻,也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我們也應該尊重,每一個在背後默默貢獻的科研人員。”

但是在陳舟看來,院士增選這件事,可能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陳舟微微一怔,他沒有想到楊院長,會說出這番話來。

“那個,陳舟啊,道理確實是你說的這麼個道理,但是,在能獲得這項榮譽的前提下,爲什麼不去獲取呢?”楊院長轉變了一個思路。

當然,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他們這樣的科學家,實際上會得罪一些人。

“那個,楊院長,我明白你的意思。這不,我還是太年輕了嘛,我覺得這件事,咱們燕大是不是再考慮考慮?要不,換個人?”陳舟也轉變了一個思路。

“嗯,大概想通了。”

陳舟點了點頭,輕聲說道。

再然後,就是華國科學院各學部的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和選舉。

相比之下,自己剛纔的話,簡直就太俗了,俗不可耐……

雖然楊院長口中,對這件事保持着,十分樂觀的態度。

這不一小心,又被他給裝到了……

他是青年人才的旗幟,他不能後退。

別的不說,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雙獎加持,至少能夠讓他立於不敗之地。

聽到楊院長的前半句話時,陳舟覺得,就這麼簡單?這不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嗎?

而聽到楊院長的後半句話時,陳舟頓時又有些迷糊了。

即使是被推着前進,他也沒有停下腳步的理由。

“想通了?”

評審好理解,就是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

是能夠完全打開新物理之門,還是隻能半開。

這兩種結果,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甚至於可能影響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名字。

當然,在這其中的陳舟的名字,註定無人可以撼動。

感謝書友焰紅雪打賞的100起點幣!

(本章完)

第256章 再拉一人入夥第352章 傑波夫猜想的思路第481章 從理論上回答如下問題第39章 階段一完成!第525章 萬衆期待的10月第490章 大會開始第362章 博士生的哀嚎第111章 競賽?第457章 深入研究(二合一4000+)第72章 倒計時:0天第215章 神奇的證明(3/3)第614章 一次意外,兩次巧合?第679章 回到研究狀態第457章 深入研究(二合一4000+)第575章 中微子振盪相關的課題第24章 被掛網上了第304章 回到燕大(第三更)第604章 困惑且激動的任務獎勵!第324章 我怎麼又上新聞聯播了?第411章 朝學物理,暮讀數學(3/3)第136章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第一更,求首第486章 震驚世界的絕響第472章 都在努力變得優秀(二合一4000+)第199章 來給我們分享一下第488章 看走眼的大佬們和投資回報豐厚的學第417章 計算物理學的天賦第255章 團隊的配合第124章 組隊訓練(下)第107章 課題研究的成果第90章 數論基礎第81章 先選個任務第416章 燈塔第1章 查個分,觸電了?第172章 那就搞個難度大的第41章 都是皮毛第292章 報告會即將開始(加更10)第593章 你沒有覺得他很像一個人嗎?第387章 遲來的第二第600章 任務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第452章 斷章取義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第597章 實驗開始第612章 需要陳舟來救場?第264章 啥時候,發獎金(爲阿歷加更4)第355章 先解決一個第336章 兩篇SCI?第428章 講座,你去不去?第653章 提示第259章 p型 n型 共摻雜第397章 還有新生舞會?(3/3)第181章 雅託口試結束,丘賽決賽開始(5000第473章 鞭炮聲中的郵件第545章 數物兩院正教授第497章 這個人在等我回來?第450章 下一個目標(4000字大章)第442章 或許這就是巧合吧(補更)第149章 這該死的帥氣(二合一)第415章 可能的候選者第132章 真·考的不錯第357章 有想法了?(大家中秋國慶雙節快樂第306章 數學,一騎絕塵!第189章 把獎牌戴着,把獎盃帶着,拍照!第439章 交作業第673章 以身作則第367章 節約了一大筆第676章 獲得支持第542章 華國,可回!第645章 存在還是不存在第86章 填志願第351章 着急忙慌發論文第290章 有這麼一瞬間第52章 此時是合適的第297章 完美落幕第147章 我想把時間搶回來第110章 都是好任務第187章 分享一下第472章 都在努力變得優秀(二合一4000+)第190章 走吧,我請客(二合一)第666章 舒適圈問題第287章 老熟人(爲上月月票加更7)第16章 閱卷組的爭議第244章 我已經看了不少文獻了第680章 挑選課題第481章 從理論上回答如下問題第469章 華國的菲爾茲獎(二合一4000+)第540章 名譽教授第201章 懷柔軍訓第447章 普羅維登斯第584章 熱鬧的燕京第158章 數學是浪漫的(爲Z654321加更4)第243章 意料之外的任務第187章 分享一下第571章 待遇最優者第602章 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第249章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70章 萬人送考第531章 一凡,交給你了第567章 除了他,還有誰?第97章 才3%?第445章 獲獎通知第226章 連續的完成任務(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