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新物理之門!

第598章 新物理之門!

“高教授,辛苦你了!”

控制室內,陳舟看向身旁的高結,第一次這麼說。

“應該的。”

高結微微偏頭,看着陳舟,臉上帶着一絲淡淡的笑意。

相較於這次短基線加速器中微子振盪實驗中,其它的各項準備工作。

高結十分的清楚,陳舟是將這其中,極爲關鍵的一項任務,交給了他。

整個物理學界所公認的,下一代加速器中微子實驗,將致力於提供中微子流強,以及探測器的體積和性能。

從而研究中微子質量順序、尋找新型中微子,以及輕子CP破壞等重要的物理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說,粒子加速器探測器的因素,至少能夠佔到一半以上。

由此,也可以看出,陳舟對高結的信任,以及更多的考慮。

但在陳舟的看法中,粒子加速器始終是最有效的,一個實驗工具。

“嗯。”陳舟應了一聲,旋即走到控制室的指揮台前。

“在實驗之後,我相信,盛大的歡慶,正在等着我們!”

這是第一次,所有的研究人員,聽到陳舟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激動。

“陳教授,我們成功了!”

何弘蘊點點頭,道:“是這個理,現在的華國,已經不是以前的華國,他需要綜合國力,尤其是高精尖技術和人才的儲備。這影響的是未來。”

說起來,這些短基線加速器實驗,在最初是爲了標準模型服務的。

……

對於今天的實驗,陳舟本身就沒有透露過什麼消息。

加速器產生的中微子束流,具有能量高、流強大、方向性好等特點。

從最初的立項選題開始,他就一直關注着。

何弘蘊沒有說話,轉而說道:“喝茶,這個茶的口味,還是蠻不錯的。”

他們此刻應該,也是重點看着這裡。

整個課題小組,所有的研究人員,全部撤離出這次實驗的加速器裝置,依序回到了加速器實驗的控制室之內。

收回目光,陳舟開始看向,正在做着最後檢查的,課題小組的研究人員們。

聚焦管道通常就設計成牛角的形狀,使得不同橫向動量的粒子,都能夠得到聚焦。

於高結而言,能夠及時且有效的完成,陳舟所佈置的這個任務,他自己也是十分滿足的。

就好比1973年,CERN觀測到加速器μ子與強子或電子,通過“中性流”發生弱相互作用的過程。

高結在得到一名研究人員的彙報之後,走到陳舟的面前,語氣有些激動的說道。

陳舟或許不會是中微子振盪模型的提出者,但他一定會是其中的完善者。

僅有的例外是米國的LSND和MiniBooNE實驗。

粒子加速器,一直都是高能物理學界,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重要工具。

對於這兩人,他自然是沒有更多時間,再去接觸的。

他忽然想到,陳舟回國這段時間,華國學術界所發生的變化。

李振邦的內心,又怎麼能夠平靜的下來?

即使他可以算是,已經經歷了陳舟不少的課題研究。

克羅斯此時走到陳舟身邊,輕聲說道:“大概還需要十分鐘,最後的檢查,可以完成。”

而何弘蘊和耿國建這兩位副所長,陳舟則是在上一次的歡迎宴會後,便再也沒有打過交道。

陳舟微微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什麼。

誰知李振邦的話還未說完,電話那頭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李振邦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說道:“老領導,您也別急,相信陳舟教授,會給我們帶來好消息的。”

用以抵抗高功率束流,帶來的巨大的熱量。

從這個裝置以及整個實驗過程,也可以看出,探測器在這其中的重要作用。

而這,也是陳舟選擇短基線加速器實驗的原因之一。

李振邦此時正焦灼地,在原地走來走去。

自己其實已經給,高能所的這兩位副所長。

“現在,如果他這次的實驗一次性成功的話,那就更意味着我們,不可能再像以前,用時間去說事。”

“也對……”耿國建緩緩起身,端着那杯茶,走到窗邊,輕聲說道,“反正現在,咱們上上下下,都在盯着這個實驗呢,不用急……”

要是他能把實驗結果給急出來,那華國恐怕,早就堆滿了諾貝爾獎咯。

這一切,還得看陳舟。

原因無它,全是因爲陳舟的實驗。

碰撞產生的不同方向的帶電介子,通過一個加磁場的聚焦管道,變成同一個方向。

隨着陳舟的聲音落下,已經準備待緒的研究人員,立馬便開始了正式的實驗操作。

陳舟那邊的實驗消息,一傳過來,李振邦就這幅模樣了。

他也極有可能是打開新物理之門的那個人。

在發現μ中微子之後,世界各地建造了多條加速器中微子束流。

“嗯。”陳舟淡淡應了一聲。

忽然,李振邦桌子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在標準模型建立的過程中,它們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嗯,我也相信陳舟他,會一如既往地成功……”老領導說完,便又吩咐道,“那行,振邦,我就不打擾你的工作了,等到實驗結果有消息,你記得第一時間告訴我!”

……

而改變磁場方向,就可以按需挑選出,帶正電或帶負電的介子。

電話隨之被掛斷了。

“而現在,陳舟的出現,很明顯契合了這個契機,也順應了上面的意思。”

所以,陳舟是壓根沒有想過。

在中微子這個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出現後。

“陳教授,整個加速器實驗的檢查,已經全部完成,沒有發現問題!”

每個人的神情,都異常興奮。

聽到這話,何弘蘊看了耿國建一眼,最終緩緩說道:“那篇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理論研究論文,一登出來,就已經註定了我們沒有翻盤的可能了。”

“在今天,我們將去驗證,中微子的質量順序是否爲正順序,我們也將去獲取CP破壞相角的大小,還有那個我們一直尋找的,不爲零的重中微子,還有θ23是否等於45°,還有……”

耿國建看着這杯即將倒滿的茶水,嘴角微微一動,開口說道:“不管他能不能成功,至少我們已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咯。”

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目光,都顯得激動不已。

放下手機,李振邦喃喃自語道:“陳舟這小子,也是厲害,以一人之力,牽動了這麼多的關注……”

“振邦啊,實驗進行的怎麼樣了?”

這一次的實驗,完美的契合了,陳舟理論研究的成果!

即使在沒有進行全部數據分析之前,他們都已經清楚的認識到。

對於中微子這種,人們還不是太瞭解的粒子來說,是非常適用於去研究它們的。

在這麼多暗中關注的目光中,一心只在實驗上的陳舟。

如果有的話,那就及時做出調整,加以完善。

“都回來了嗎?”陳舟微微偏頭,跟克羅斯問道。

同時承擔了搜尋中微子振盪的任務。

作爲整場實驗的主要負責人,也是所有人關注的主角。

後期的短基線加速器實驗,也開始發生了轉變。

李振邦放下手中的聽筒,又摸出手機看了一眼。

“對。”耿國建又笑了笑,轉而問道,“我們是不是該準備些什麼?”

實驗室的控制室之內,在實驗剛結束時,是一片安靜的。

如果不是因爲國家科技部門的介入,陳舟怎麼可能在最初選擇課題小組成員時。

併爲電弱統一理論的三位創始人,溫伯格、薩拉姆和格拉肖帶來了197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耿國建微微點頭:“我們在最開始,沒有拉攏到他,其實就應該知道,會是這樣。”

陳舟點了點頭,看着高結,道:“那,實驗開始!”

終於,迎來了實驗的結束。

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覺得自己距離陳舟口中,這些原本虛無縹緲的東西,是這麼的近。

陳舟其實並不知道,科技部門的領導,還有國家的老領導,也在關注着這裡。

華國科技部門。

再加上陳舟本身的性格特點,以及研究的忙碌程度。

想到這,李振邦不由得又笑了笑。

“好啦,我雖然還有很多話,想和大家說,但現在,還是讓我先去推開這個新物理之門吧!”

耿國建愣了一下,旋即也是笑道:“確實是早就該明白的,華國學術界的環境,遲早有一天是會被改變的。也就是早晚的問題。”

質子撞擊的“靶”,通常由耐高溫的材料製成,如石墨等。

因此,看着一直關注的課題,終於走到了最後實驗驗證的一步。

成爲電弱統一理論的重要證據。

給整個華國學術界,帶來了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何弘蘊回道:“還有時間,等他的實驗結束吧……”

在觀察着最後檢查工作的同時,陳舟的腦海裡,也開始回憶着,整個研究中,可能存在疏漏的地方。

只不過,其中大部分的實驗,都沒有發現中微子的類型發生改變。

就是由質子束流、靶、聚焦管道、衰變通道、垃圾站五部分組成。

能那麼順利的,將所有的精英人員,給挑選走?

克羅斯點點頭:“都回來了,可以開始。”

這也就是短基線中微子實驗。

高能所裡,何弘蘊和耿國建這兩位副所長,正湊在一起,談論着陳舟的實驗。

“好的,老領導,您放心!”李振寧趕緊應道。

因爲,從實驗反饋的數據來看。

耿國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做出品茶的模樣說道:“口味是不錯,但不如以前。”

而陳舟他們,此次便是採用短基線加速器,進行中微子實驗。

老領導聽到這話,倒是難得的說道:“還在進行中啊?我這琢磨着時間,看來沒有琢磨對,陳舟這小子,一個實驗,倒是牽動了我們所有人的心吶……”

收起思緒,李振邦知道,自己急也是急不來的。

而這個影響,很有可能在這次的實驗之後,達到一個頂峰。

如果沒有的話,那自然是最好。

這次的實驗,成功了!

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實驗,一次性成功了!

李振邦神情一正,連忙說道:“老領導,實驗應該還在進行中,具體的實驗結果,還不知道。等到實驗一結束,我這邊一收到消息,我立馬向您彙報。”

“畢竟他只是花費了短短的三個月時間……”

至於高能所裡的研究人員,陳舟倒是能夠想到。

其中,質子束流正是來自粒子加速器。

但是,這些短基線加速器的實驗結果,卻又無法用現有的三代中微子振盪來解釋。

必須引入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中微子。

只不過,因爲中微子的特性,在研究中微子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其它類型的實驗。

聚焦後的介子,在數百米長的衰變通道中,就會產生中微子或它的反粒子。

這個可以說是,關係到高能物理學界未來的實驗,早就牽動着李振邦的心了。

他趕忙回到座位,拿起電話:“喂,你好,我是李振邦……”

還是沒有消息。

稍微清了清嗓子,陳舟朗聲說道:“各位同事,經過我們近3個月的努力,中微子振盪相關課題的實驗,我們終於準備好了!”

並將中微子探測器,放置在距離束流很近的地方,通常相隔只有幾十米,用於研究中微子與物質發生的相互作用。

“耿所長,你覺得他能成功嗎?”何弘蘊給耿國建倒了杯茶,有意無意的望着窗外。

但相對來說,這已經是國家,在最大程度上,對陳舟這位新時代科研領軍人物的支持了。

何弘蘊突然輕鬆的笑了笑:“你說咱們這麼多年,是不是早就夠明白了?”

但,結果喜人。

雖然這些精英人員,並不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的人員。

像是傳統的,用於產生中微子束流的裝置。

只不過,看他的眼神,卻又有着難以抑制的興奮之色。

因此,短基線加速器實驗,就這個層面來說,也成爲了探索更多種類中微子的重要線索。

雖然很細微。

最後,尚未衰變的介子,跟其他除中微子以外的衰變產物,一起被傳送到厚重的垃圾站中,被吸收,避免造成放射性的污染。

但在這短暫的安靜過後,隨即便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還有歡呼聲。

隨着短基線加速器實驗中,中微子束流的產生,這項牽動許多人的實驗,已經開始!

……

基線指的就是,中微子飛行的距離。

說完這些,在每個人期待且激動的目光中,陳舟最後說道:“現在,我宣佈,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舟團隊中微子振盪加速器實驗,正式開始!”

“陳教授,我們成功了!”

站在陳舟身旁的高結和克羅斯,幾乎同時喊道。

聽到這兩聲呼喊的陳舟,微微扭頭,看了看激動異常的高結的克羅斯。

他衝兩人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是的,我們成功了!我們打開了,新物理之門!”

感謝書友cwjxqb打賞的500起點幣!

感謝書友焰紅雪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一個默默無聞的老書蟲的四次打賞共400起點幣!

(本章完)

第655章 衆望所歸(5000字大章)第423章 自我感覺良好時第466章 畢業論文?(二合一4000+)第258章 兩天第315章 楊依依的實力第135章 UPC開賽第539章 你們先前的話,還算數嗎?第441章 諾特的使命(4000字大章)第207章 這就證明出來了?第558章 放假?不存在的!第286章 他來了!第480章 孤注一擲的方向第689章 時代學者第388章 純粹的人第679章 回到研究狀態第67章 你有些飄啊第433章 替陳舟裝杯第501章 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第281章 大佬什麼情況?第251章 六人組隊第97章 才3%?第512章 哥猜證明權第138章 郵箱發送,競賽結束(第三更,求首第85章 專業選擇第162章 您幫我把把關第236章 還記得那個課題嗎?第73章 高考完第509章 數學是我的第一步,卻不是最後一步第268章 發獎金第392章 這獎金多嗎?第356章 再找另一個第339章 最後的實驗(3/3)第392章 這獎金多嗎?第90章 數論基礎第453章 德利涅的講座(二合一4000字)第615章 報告會結束,也該結束了第641章 時間不夠用了(3/3爲zhuxyhh01的萬第637章 頭疼的執行委員會第545章 數物兩院正教授第256章 再拉一人入夥第336章 兩篇SCI?第24章 被掛網上了第121章 交卷之後第596章 感興趣的米國科技公司第65章 心態有時候也決定着成績第230章 理想的實驗結果第609章 肯定答覆第51章 新年第一天是什麼樣,一年都是什麼樣第201章 懷柔軍訓第462章 課題論文(二合一5000+)第233章 從逆推開始第371章 我真花不掉……第429章 負責的教授第119章 我不會坑你的第368章 萬衆矚目的期刊發表第274章 沒抓住嗎?(七夕快樂!)第498章 改變只在一瞬之間第602章 可你怎麼就知道,支持沒有反對多呢第452章 斷章取義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第611章 PPT漏頁了第8章 分班考試進行中第57章 優秀還是秀?第168章 丘賽開始第130章 Clifford分析第651章 前往裡約熱內盧第630章 給你們簡單講講分佈解構法第446章 前去領獎第43章 不能直接用於解題第210章 咦?你不研究了?(1/3)第12章 進最好的班,做最靚的仔第410章 原來是這樣啊第526章 諾獎公佈(新年快樂!)第500章 他領先我半步!第647章 他真的做到了!第390章 成交第172章 那就搞個難度大的第156章 回家過年吧第1章 查個分,觸電了?第526章 諾獎公佈(新年快樂!)第352章 傑波夫猜想的思路第270章 他好像就學了一個星期…第110章 都是好任務第111章 競賽?第68章 高考倒計時第560章 先把數學論文投稿第228章 實驗再熟悉第606章 想做個聽衆第582章 有大佬掌舵就是好第466章 畢業論文?(二合一4000+)第391章 小道消息第3章 相對公平的機會,你該怎麼把握?第528章 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第456章 阿廷教授的子課題(二合一4000字)第285章 說的很對!第615章 報告會結束,也該結束了第662章 擴大影響第15章 除了語文我覺得還行第18章 假期回家第670章 語言學二階段任務?!第661章 轉道去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