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看走眼的大佬們和投資回報豐厚的學

第488章 看走眼的大佬們和投資回報豐厚的學校

在SLAC的官方,放出“膠球被發現”和“關停對撞機實驗室”的兩則消息時。

物理學界就有許多人在猜測着,弗裡德曼是否會成爲歷史上第五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卻沒想到,《物理評論快報》所刊登的這篇論文的作者,居然是一位數學家。

這也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甚至想都沒有想過的事。

普林斯頓大學的附近,世界著名的理論研究機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此刻,在自然科學學院的院長辦公室裡。 wWW• Tтka n• ¢ ○

愛德華·威騰有些無奈的看着眼前戴眼鏡,白頭髮的老頭。

明明你當初看着德利涅、朗蘭茲等人向普林斯頓大學建議,要把陳舟挖到普林斯頓來時。

還在一旁潑冷水,就覺得華國的年輕人,都是後繼無力的“天才”類型。

並曾於1997年,與戴維·奧利弗共同獲得過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在1985年,爲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而設置的年度性獎項狄拉克獎章。

他們幾乎已經看到了陳舟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沒來由的,三人一起打了個噴嚏。

因此,戈達德的心裡,除了惋惜,就還是惋惜。

愛德華·威騰此時正在腹誹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英國物理學家,彼得·戈達德。

否則,不止是陳舟,大概所有人都不會想到。

並不知道戈達德的言語,已經對數學學院的幾位老朋友,造成了一定困擾的威騰,看了一眼剛纔還愁眉苦臉,頗有捶胸頓足之勢,現在卻有點“幸災樂禍”的老友。

除了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氛圍有些奇怪外,麻省理工學院的氛圍,倒是極爲的歡快。

想到這,戈達德不禁搖了搖頭,就算在這個年齡時,再加上他,也未必能夠比得上陳舟如今所取得成就。

威騰擡起頭,看着戈達德,他自然明白這位院長的意思:“拿到手的第一時間,我就仔細研究了一遍,但是……”

朗蘭茲還感慨的說了句:“看來,我們真的老了啊,天氣都已經回暖了,結果我們卻打噴嚏了……”

“因爲,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他在華國的‘萬人計劃’裡,申請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數論研究課題。”

不管這所學校已經取得過多少次這樣的獎項,這樣的榮譽。

戈達德輕聲笑了笑,說道:“你應該猜的沒錯,他的那篇數學論文的價值,同樣不低,相信法爾廷斯這老頭,此刻正和德利涅等人在捶胸頓足呢……”

“我現在,倒是很期待SLAC那邊的後續操作,還有弗裡德曼的最終決定,以及那篇最終實驗的論文。”

就已經把數論領域的最高榮譽,柯爾數論獎給帶了回來。

即使外界還在通過《物理評論快報》的論文,在猜測膠球最終實驗的理論指導是誰完成的。

在陳舟這個年齡時,威騰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也是無法和陳舟相比的。

但是能夠像陳舟這樣,在如此年輕的時間,就能同時在數學和物理兩方面,取得如此傑出的學術成就,還是極少的。

戈達德院長看了一眼表情無奈的威騰,不無惋惜的說道:“你當初爲什麼不從專業的數學角度,來給我一點建設性的意見?”

但此刻,看着戈達德的模樣,威騰反而更多了一絲感慨:“不過,能夠同時拒絕法爾廷斯這些人所拋出的橄欖枝,也註定了陳舟與我們普林斯頓無緣……”

威騰點了點頭,隨即又說道:“現在我們後悔也沒有用了,相信德利涅他們,比我們更後悔……”

這簡直就是超額兌付了聯合培養計劃的投入啊!

過了好一會,戈達德看向威騰,開口說道:“這篇膠球的論文,你仔細看過了嗎?”

這是理論和數學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

威騰伸手拿過戈達德手中的《物理評論快報》,翻到陳舟的那篇論文。

三人都是有些感慨,這小子明明說的是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怎麼就突然冒出來一個“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了”?

偏偏這個線性表示,還是在“伽羅瓦羣的”……

戈達德示意威騰繼續說下去,自己卻翻開了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

或者說,這位聯合培養計劃的主角,能不能入預期般成長起來。

因爲膠球的發現,就意味着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誕生。

“更何況,以他現在的年齡來說,他實在是太年輕了。能夠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以短短的三年時間,展示出自己的無限潛力,實在不知道他以後會怎樣……”

所以,戈達德院長從內心來講,還是很惋惜,沒有在陳舟本科畢業的時候,將他帶到普林斯頓來。

要不是知道戈達德的脾性,威騰肯定要吐槽一番。

沒錯,他們三人也是爲陳舟所發表的論文,才“湊巧”碰到一塊的。

威騰張了張嘴,很想立馬反駁這人,但最後還是說道:“我親愛的戈達德,陳舟他最初表現的,也只是數學方面,尤其是數論領域的極高天賦。”

“你說的沒錯,確實是如同重磅炸彈般的潛力。”戈達德院長十分贊同威騰的這一說法,“我想,所有人直到這兩篇論文出現前,都以爲陳舟會繼續耕耘在數論領域,以期取得更高的學術成就。”

可麻省理工的管理者們,卻已經從弗裡德曼這裡獲知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

威騰愣了一下,緩緩點了點頭:“你這麼一說的話……他這次發表的兩篇論文,確實完全刷新了學術界,對他的固有認知。”

可現在,怎麼人家一篇發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論文,就讓你懊悔了?

這位戴眼鏡的老人,也是現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院長。

威騰說完之後,戈達德沉默了一下,然後說道:“你的看法和我的一樣。雖然這篇論文已經給出了膠球實驗的下一個步驟,但是給人的感覺,卻還是差了一點。”

所以,對於陳舟的未來,也是極度不看好的。

同時,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許多教授,也同時兼職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陳舟他並不是一個只侷限於眼前一個課題研究的人,而是有着充沛精力,並且勇於實踐的人。”

而且,這也代表着,學校目前的學術研究水平,仍然處於世界前列。

要不然,彼得·戈達德這位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院長,也不會和威騰有這樣的一番談話。

但是兩者之間,有着很深的淵源。

如果在投資領域的話,這應該算是翻倍的收益了。

雖說,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和普林斯頓大學沒有互屬關係。

本來還擔心和燕京大學簽署的,關於陳舟的聯合培養計劃,會不會爲麻省理工帶來不好的影響。

饒是這位素來以勤奮著稱,獲得了理論和數學物理領域最高榮譽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院長,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也對陳舟有着極大的讚賞。

把這個困擾物理學界數十年,只存在於理論預言中的膠球,給探測到了。

“只能說,陳舟他的成長速度,學習效率,以及他自己對於未來的選擇和把握,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所見。”

“大概率是不可能通過這篇論文,完成膠球發現實驗的。我認爲,至少還需要多次的對撞機實驗,才能將這篇論文的理論繼續往下推進。”

威騰輕輕點頭:“不止是我們,我相信整個物理學界,都在等着SLAC那邊的消息,也都在下一篇論文。”

此時,法爾廷斯、德利涅、朗蘭茲三人,正聚在一起,就在德利涅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辦公室裡。

現在,更是幫助弗裡德曼教授,在SLAC即將關停所有對撞機實驗室的時刻,把膠球實驗完成了。

就已經註定了,這位年輕人,與普林斯頓是無緣的。

“包括對撞機實驗中,探測膠球的方法和探測器本身,也都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但是給我的感覺,這應該還不夠。”

以弦理論的研究著名。

不得不說,陳舟所展現出來的天賦,已經令這兩位物理學界的大佬,十分的讚賞,外加萬分的惋惜了。

“卻沒想到,最終幫助弗裡德曼和SLAC的對撞機實驗室,以一種光榮的方式‘退休’的人,居然是一位年輕的數學家。虧得我們,還瞎猜了這麼長的時間……”

“而且,他幾乎是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就已經不單單是在數學的多領域,做出瞭如此出色的研究成果,更是在高能物理領域,也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這也導致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們,都有些奇怪。

“就算是SLAC公佈了膠球被發現的消息,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弗裡德曼他將再一次收穫一枚諾貝爾物理學獎……”

尤其是麻省理工的管理者們,他們的心情十分不錯。

幸好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裡的一幕幕,是沒有外人可見的。

聽到威騰的解釋,戈達德院長輕聲嘆了口氣:“不止是我們,估計整個物理學界,都沒有人能夠想到,會是一個年輕的數學家,從理論上,解決了膠球的研究問題,然後發現了這麼多高能物理學家,苦苦尋找的膠球……”

但就像他說的,就連法爾廷斯等人,所拋出的橄欖枝,都沒有令陳舟心動。

“這是法爾廷斯、德利涅、朗蘭茲等人,一開始就給出的評價。而我也一直是這樣認爲的。就算是到了後來的柯爾數論獎的領獎現場,我們的看法也還是如此。”

尤其是想到,在陳舟剛從燕京大學畢業時候,普林斯頓可是有着很大機會時,他們更是難受。

更不要說,陳舟是在短短的三年裡,就將自己的天賦兌現了出來。

戈達德所見過的傑出物理學家並不少,所碰到的傑出數學家也挺多。

“不管是數學的其它領域,還是所有人一直認爲,會成爲陳舟的累贅,拖累陳舟成長爲數學領域傑出數學家的物理學領域,他一個也沒放過,也在每一個領域潛心做着研究。”

威騰和戈達德兩人,都沉默了一會。

它也絕對不會放過,再一次獲得這至高榮譽的機會。

怎麼這次這麼安靜了?

就好像沒看到那顆閃耀新星,所發表的兩篇論文一般?

可這是不可能的啊,明明發表人家數學論文的,就是咱們的《數學年刊》,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沒有人能解釋的清楚……

陳舟的兩篇論文,居然令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一衆大佬們。

就算到了現在,也同樣如此。

這些平日裡最喜歡對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一番指點江山之言的大佬們。

既爲自己有些看走眼,看不清的惋惜,更爲自己沒有堅持的悔恨。

早期的主要人員,像是馮·諾依曼、範布倫等人,也都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系。

就像是德利涅、朗蘭茲、威騰等人,也都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

戈達德的話,說的不能算錯。

戈達德看了威騰一眼,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我不相信你,法爾廷斯,德利涅,你們這麼多人,都會看走眼。”

戈達德想了想,突然說道:“我倒是覺得他們應該召開物理學家大會……”

看着上面清楚印着的作者名字“ZHOU CHEN”,威騰再次感慨地說道:“本來我們都以爲是弗裡德曼在這一領域,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幫助SLAC的對撞機實驗室,在關停前,發現了膠球。”

如戈達德院長所言般,頗有捶胸頓足的意思。

戈達德也說道:“雖然SLAC最終實驗論文,還沒有刊登,陳舟本人也沒有正式出面迴應。但是《物理評論快報》刊登的論文,基本上已經告訴了物理學界,答案是什麼。”

就算是戈達德面前的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獲得了菲爾茲獎,卻專心研究物理的,歷史和經濟學家愛德華·威騰。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最早是借用普林斯頓數學系的辦公室,來看着研究工作的。

“但是,這應該不是SLAC能發現膠球的實驗指導論文,這篇論文裡,關於理論研究的內容,確實很深入,不管是常規量子數膠球,還是奇特量子數膠球,都有着極爲深刻的認知。”

卻沒想到,陳舟才進入麻省理工不到一年的時間。

如果說普林斯頓的一衆大佬們是“看走眼了”的話。

那麼,麻省理工就是真正投資回報豐厚了。

而同屬於聯合培養計劃的另一方,燕京大學的數院和物院,以及校方的領導們。

此刻,也在召開緊急會議。

感謝書友春風冬陽打賞的500起點幣!

Www★ttκΛ n★¢ Ο

感謝書友昆臨遠山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焰紅雪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書友光之晨曦989打賞的100起點幣!

(本章完)

第113章 賽題具有極強的開放性第556章 各項事宜第152章 幫個忙吧(爲神罰抽菸天官讓道加更第527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年輕得主(牛年大第590章 做這麼多,只有一個目的第111章 競賽?第587章 下一個目標?第329章 喝完酒,話就停不下來嗎?第567章 除了他,還有誰?第439章 交作業第48章 優秀的成績,優秀的人嗎?第470章 學弟大佬(二合一4000+)第266章 升級,升級!第317章 國家“萬人計劃”(5000字大章)第44章 思想上的1%第260章 捷報第376章 給學弟學妹們的畢業贈禮第304章 回到燕大(第三更)第501章 這個人,還是急了一點……第453章 德利涅的講座(二合一4000字)第348章 我不開學啊第524章 輿論之上第605章 挑戰任務出現第638章 被催論文的陳舟第615章 報告會結束,也該結束了第551章 這怎麼和先前所說的不一樣了?第685章 終於能睡個好覺了第315章 楊依依的實力第543章 粒子課題研究小組第104章 從題目裡找聯繫第127章 我再問問第214章 實驗數據(2/3)第367章 節約了一大筆第632章 上課也是靈感的來源第317章 國家“萬人計劃”(5000字大章)第10章 這種感覺真好第456章 阿廷教授的子課題(二合一4000字)第636章 兩個月時間能搞定嗎?第27章 輿論(修改)第62章 高考百日誓師大會第60章 模擬考成績出爐第217章 熱鬧的數學界,沸騰的媒體們第62章 高考百日誓師大會第422章 沉迷的陳舟第56章 完整的狀態第467章 愉快假期的開始(二合一5000+)第375章 畢業倒計時第447章 普羅維登斯第419章 坐一次飛機,可以寫多少紙?第349章 夾在中間的陳舟第338章 誤會第228章 實驗再熟悉第473章 鞭炮聲中的郵件第92章 論主動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第387章 遲來的第二第646章 趕在最後一次催稿之前第282章 投稿截止?(爲酒鬼酒香加更6)第36章 入冬天漸寒,老友且加衣第392章 這獎金多嗎?第456章 阿廷教授的子課題(二合一4000字)第66章 最終任務第260章 捷報第546章 大師兄,你這有新的草稿紙嗎?第536章 藍廳晚宴第356章 再找另一個第686章 金秋十月的大禮第154章 那你豈不是第167章 這……第387章 遲來的第二第56章 完整的狀態第478章 有些影響在悄然發生第335章 別說話,用心去感受第469章 華國的菲爾茲獎(二合一4000+)第145章 轉到我們物理系不?第549章 晚來的語言學經驗值第329章 喝完酒,話就停不下來嗎?第294章 這一瞬間叫天才!第391章 小道消息第304章 回到燕大(第三更)第684章 9月底的頭疼第175章 表演結束第121章 交卷之後第544章 粒子探測器材料的研究進度第107章 課題研究的成果第334章 課題公示第269章 增加獎金!第626章 多方面的合作(3/3爲zhuxyhh01的萬第85章 專業選擇第536章 藍廳晚宴第421章 coffee hour第234章 逆推的世界真奇妙第185章 晚宴第414章 “膠球”在哪裡第269章 增加獎金!第313章 會下蛋的金雞?(爲上月月票加更2)第590章 做這麼多,只有一個目的第206章 結果第382章 這沙雕系統都計算好的!第680章 挑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