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p型 n型 共摻雜

第259章 p型 n型 共摻雜

陳舟先把沈靖整理好的10組實驗數據進行了彙總,然後便開始參照薄膜製備工藝的研究方法。

先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把所有的問題擺出來,尋找解決的思路。

再結合四十三所的這10組實驗數據,通過錯題集進行試錯。

而沈靖,則被陳舟安排了和張一凡一樣的任務。

那就是,他需要和方結明一起,構建摻雜實驗的分析模型。

“p型摻雜的硼源的選擇是B(CH3)3,這點應該沒有問題。”

“因爲B(CH3)3作爲硼源,有利於硼原子摻入金剛石晶格中的替代位置,可以提高硼的摻入效率……”

“……不同金剛石襯底晶面對製備的硼摻雜金剛石載流子遷移率的影響……”

“……從實驗數據和文獻資料來看,分別在(100)、(110)、(111)面單晶金剛石襯底上製備硼摻雜金剛石層時……”

而他一直所心疼的筆芯,也在以一種超乎常理的速度,不斷流逝在草稿紙上。

這些內容,他已經過了一遍了。

這是國外的一篇文獻給陳舟的啓發。

只掃了一眼,下午的思路便接續上了。

吃飯時,沈靖還忍不住打趣了一句:“陳舟,那個彭工快成你迷弟了……”

沈靖指了指電腦:“數據分析完成了。”

因爲在磷—氮共摻系統中,磷原子摻入後產生許多缺陷,形成了碳原子懸掛鍵,有助於氫原子摻入金剛石晶格。

在四十三所的共摻雜實驗中,裝置內並沒有採用多餘的系統作爲輔助。

“噢。”陳舟應了一聲,起身走到沈靖旁邊看了一眼。

“就在今晚了……”

既然沈靖和方結明那邊已經跟上的話,那下午就先從p型摻雜的試錯開始吧。

於是,兩個人把資料整理好,跟彭飛那邊說了一聲,便離開了四十三所。

在外人看來,他寫在草稿紙上的內容,可能並沒有什麼規律。

p型摻雜的問題,相對簡單,他的方向已經摸準了。

在共摻雜實驗中,最早被作爲磷源的是PH3,被作爲氮源的是N2。

“第一次實現金剛石n型摻雜是在(111)面金剛石襯底上進行的,而且樣品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都表現了n型半導體傳到特性……”

看到這,陳舟手中的速度不自覺的慢了下來。

原本特意準備的一沓嶄新的A4草稿紙,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變薄。

所以在共摻雜中,他們研究的便是磷—氮共摻的方法。

“再梳理一遍文獻資料……”

陳舟把電腦上的頁面最小化,在電腦裡查找了一下,就看到了彭飛整理的資料。

“系統和氮源、磷源確定後,那共摻雜實驗剩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同時,陳舟手中的筆也在草稿紙上不斷的書寫着。

“金剛石襯底的晶面選擇……”

【……】

就把陳舟看過的內容全部印了上去,直至到達一個波峰。

陳舟奇怪的擡頭看了看他:“怎麼了?”

【理論上,磷可以作爲淺施主雜質,但磷原子的半徑大於碳原子半徑,很難摻入金剛石晶格中……】

這也使得陳舟就這樣把兩者聯繫在了一起。

“晚上好好休息,明天有你忙的。”丟下這麼一句話,陳舟就關門進了房間。

聽到陳舟的話,彭飛有一瞬間的失落。

而消失的內容,則代表着陳舟已經解決了相應的問題。

但其實,如果有其它系統輔助的話,可能結果會更好也說不定。

“所以……”

陳舟轉身就準備走回座位,這時沈靖拽住了他,指了指電腦屏幕的右下角。

屏幕上的內容被陳舟拉到了共摻雜的部分。

結合四十三所已經完成的10組實驗數據,陳舟開始p型摻雜實驗的試錯。

這樣想着的陳舟,放下了手中的筆,將目光再次移向電腦屏幕。

有些舊內容被新內容覆蓋,有些內容則是完全消失。

陳舟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方向也逐漸明確。

他在把思路轉變爲明確的方向。

在外面簡單的吃了晚飯,陳舟和沈靖就回到了酒店。

“不是這部分的內容……”

注意到彭飛的表情變化,陳舟想了想,又補充道:“我建議你先去休息,後面還會有不少事情。”

“電子散射機制?”

這種缺陷的能級位於金剛石導帶底約1.7eV的位置上,可以補償施主,阻礙磷原子的電離。

而且還不知他一個人……

後來,隨着陳舟對問題研究的深入,錯題集上記錄的內容開始發生了改變。

【理論表明,磷—氮共摻的方法,也許是克服寬禁帶和超寬禁帶半導體自身補償的一種有效方法……】

“硼源的摻雜濃度……”

“……1.7eV?”

採用改進工藝製備的金剛石薄膜已經完成。

n型摻雜和共摻雜的問題,相比於p型摻雜,則要難上許多。

想了想,陳舟看向沈靖問道:“學長,你們構建的分析模型怎麼樣了?”

而氫原子可以刻蝕sp2相,有利於高質量金剛石薄膜的沉積。

是因爲磷原子比碳原子大,很難嵌入金剛石晶格。

舊內容被新內容覆蓋,則意味着研究方向的清晰。

好給自己受阻的思路,打開一個缺口。

接下來,該輪到n型摻雜和共摻雜的問題了。

“……(111)和(110)面金剛石襯底的晶格缺陷捕獲了大量硼原子,降低了硼原子的摻入效率,並且存在較強的雜質散射,使遷移率低於(100)面金剛石襯底……”

沈靖回頭說道:“還差一點。因爲你要求的模型要具有針對性,所以p型摻雜、n型摻雜、共摻雜的模型,我們充分考慮了實驗的各方面因素來構建的。不過,也快了。”

陳舟手中的動作加快,鼠標的滾輪不斷滑動。

但得到的金剛石膜的電阻率依然很高。

像是NH4H2P04這種包含磷元素和氮元素的單一摻雜源,也被應用到了研究上。

陳舟又看了一眼四十三所的實驗數據,隨即開始在草稿紙上整理可以作爲氮源和磷源的物質。

分析的結果和他的預料基本上沒有多大差別。

陳舟擡頭跟彭飛表示:“我看到了。”

看到這個內容時,陳舟的雙眼瞬間明亮起來。

把n型摻雜和共摻雜的問題,暫時擱置一下。

然後起身走到沈靖身旁,把草稿紙甩給了沈靖。

陳舟看了一眼,這才驚覺居然已經六點半了。

進而導致難以獲得高質量的磷摻雜金剛石薄膜。

聽彭飛的意思,陳舟估計他今晚又會熬夜加班。

房間裡,陳舟迅速打開電腦,掏出草稿紙和錯題集。

但陳舟的眼睛卻一眨都不眨。

在陳舟沉浸在研究中時,房間外的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

不過陳舟還沒說話,彭飛已經先說道:“你交給我的任務,全部搞定了!所有資料,我已經通過內網發到你面前的電腦上了!”

陳舟不由得在心中笑了笑,但也隨即便決定將n型摻雜和共摻雜的問題放在一塊解決。

看到彭飛眼裡閃爍着的神采,陳舟不由得笑了笑,這傢伙幫忙還能上癮的?

輕輕搖了搖頭,陳舟說道:“暫時沒有了。”

這是在研究氮源和磷源時,針對不同情況,陳舟所做的參數研究。

“缺陷的填補……”

現在再看,只是尋找自己有沒有漏掉的地方。

上午,在陳舟剛開始入手研究p型摻雜問題時,錯題集上是刷刷刷的堪比印刷機一般。

彭飛這時走到陳舟身邊,就這麼看着陳舟,也不說話。

彭飛這才說道:“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

沈靖拿到草稿紙後,微微一愣,旋即開始和方結明溝通,進行模型分析。

隨後的實驗中,磷源和氮源的選擇被不斷變更。

因爲四十三所的n型摻雜實驗,採用的是磷摻雜。

迷弟不迷弟的無所謂,主要是有幫手的感覺,真好呀~

午飯過後,短暫的休息了十分鐘,陳舟便再次坐在了電腦前。

雖然磷的能級位於導帶底以下0.58eV,但是這種缺陷卻還是存在。

“好。”陳舟應了一聲,不再說話。

陳舟看到他的樣子,都有些擔心,這人會不會突然……倒了?

中午,陳舟和沈靖也是在四十三所的食堂簡單吃了午飯。

“磷的摻雜濃度?”

這會,正好拿來驗證。

當磷原子進入金剛石晶格內,會引起晶格扭曲,影響金剛石中的構型、鍵型和電荷分佈。

“但是,相對於(111)面單晶金剛石襯底表面拋光難、缺陷多、尺寸小來說,(100)面取向襯底表面具有原子級的平整程度,缺陷小,外延膜質量也優於(111)面襯底金剛石……”

陳舟本來還奇怪彭飛居然一下午沒過來找他,打電話時才明白過來。

“發給我,我做最後的處理。”

但是在陳舟眼裡,他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被沈靖的聲音喊醒,陳舟疑惑的擡起頭看着沈靖。

把寫滿的草稿紙拿到一邊,換上一張新的草稿紙,再把筆芯換上滿水的。

陳舟說着,把放在一旁的幾張草稿紙拿了過來。

相比單純的氮摻雜金剛石,sp3-CH3形式的H原子更容易摻入磷—氮共摻的金剛石晶格中,提高共摻雜金剛石的質量。

一個小時後,陳舟拿出一張新的草稿紙,在草稿紙上寫下一系列的實驗參數。

“在溫度500K時,霍爾遷移率在23cm/(V·s)……”

想到這,陳舟手中的筆停了下來,習慣性的在草稿紙上點着點。

“陳舟。”

彭飛這會正忙着金剛石薄膜成品的收集呢。

“不管裝置內的系統是什麼樣的,它都始終只爲了製備出摻雜的金剛石薄膜……”

“可這也並不是絕對的,而且晶面的問題,也不是最爲關鍵的因素……”

【氮原子處於金剛石晶格中的替代位置,會形成激發能量爲1.7eV的深施主能級,在室溫下不導電……】

手中鼠標的滾輪不斷滑動,屏幕上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

門外,沈靖看着被關上的房門,嘀咕道:“這該不會是閉關吧?”

“反應壓力、溫度……”

本來是準備先解決n型摻雜問題的,結果這一思考,問題就跳躍到了共摻雜?

這是陳舟思路受阻時的表現。

所有關於p型摻雜金剛石的內容,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的被過濾和篩選。

現在,錯題集上即將再次上演一波拋物線走向。

沈靖本打算像先前一樣跟到陳舟房間的,結果被陳舟攔了下來。

陳舟在草稿紙上寫到:

【在NiMnCo—C系統中,採用P2N5、羰基離子粉末和磷粉末在高溫高壓下混合,提供氮源和磷源,以此方法摻雜金剛石……】

陳舟腦海中的思路十分清晰。

沈靖點點頭:“好。”

陳舟對此倒是沒多說什麼。

彭飛來到了這間小辦公室。

錯題集上,關於p型摻雜實驗理論研究的內容,已經經歷過一波拋物線的走向。

“怎麼把這個數據忘了!”

陳舟再次沉浸於n型摻雜和共摻雜的問題研究中。

如果氮原子能夠填補缺陷,磷原子的摻雜就有了空間……

“這麼簡單的道理,爲什麼我還想了這麼久?”

寫完這句話,陳舟突然笑了出來。

但是,採用這兩種氣體進行實驗時,得到的結果卻並不理想。

n型摻雜,或者說磷摻雜金剛石,之所以難。

他臉色興奮的神色還沒完全褪去,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仍舊異常亢奮。

上午11點。

錯題集上的內容,也在不斷的增減着。

想了想,陳舟並不打算在四十三所加班,還是回酒店舒服些。

聞言,彭飛立即看向陳舟,趕緊說道:“沒問題!我吃完飯就去睡覺!”

磷摻雜金剛石中存在大量空位,也會與磷原子形成結合力很強的磷—空位缺陷。

陳舟則再次回到座位坐好。

“不管氮源和磷源的採用的是什麼,目的就只有一個……”

製備出來的摻雜金剛石膜的電阻率很高。

一般的襯底溫度、摻雜濃度、工作壓力等等等等,通過錯題集的試錯,很快就能得到一個大致區間。

再經過分析模型的驗證,再回轉到錯題集進一步試錯。

那就成了!

把共摻雜的問題一解決,那n型摻雜的問題,也就是鋪在紙面上的答案了。

(本章完)

第495章 尋找陳舟第196章 有什麼計劃?第95章 伸懶腰的姿勢真美第253章 抓緊抓緊第537章 帶着諾獎回國第211章 尋找合適的審稿人(2/3)第141章 好好做課題第634章 意外的發現第423章 自我感覺良好時第288章 挖牆腳的人(爲上月月票加更8)第548章 以後我們多多交流第95章 伸懶腰的姿勢真美第301章 從國外(爲上月補更1)第237章 在此之前,一步到位第254章 試錯的價值第671章 推進第258章 兩天第107章 課題研究的成果番外第373章 他要是申請1+1呢?第150章 像回事了(二合一)第518章 三個任務,四個課題方向第540章 名譽教授第450章 下一個目標(4000字大章)第452章 斷章取義的功夫(二合一4000字)第398章 麻省理工學院第280章 我發明的第294章 這一瞬間叫天才!第318章 青年拔尖人才!(1/3)第489章 物理學家大會第610章 大會開始之前第128章 考試季結束,UPC報名第211章 尋找合適的審稿人(2/3)第267章 都是小問題第300章 Excuse me第422章 沉迷的陳舟第46章 小目標之外的目標第608章 新入圍的諾獎競爭者第256章 再拉一人入夥第627章 “華未”該怎麼理解第123章 組隊訓練(上)第242章 他到底是不是學數學的?(爲阿歷加第676章 獲得支持第365章 我想打破壁壘!第555章 又帶來了思路……第102章 第一次課題討論第439章 交作業第482章 實驗前夕第421章 coffee hour第478章 有些影響在悄然發生第268章 發獎金第381章 語言學經驗值的獲取途徑第429章 負責的教授第655章 衆望所歸(5000字大章)第313章 會下蛋的金雞?(爲上月月票加更2)第530章 練手之地第269章 增加獎金!第90章 數論基礎第476章 大獎獨攬第187章 分享一下第126章 意料之外第26章 抓住限時解鎖的機會(修改)第250章 時間很緊第93章 統治十九世紀的數學第150章 像回事了(二合一)第342章 退票重買(爲月票加更)第140章 看電影去(第五更,求首訂)第464章 最後的計劃(二合一4000+)第99章 做我助教不?第618章 再獲語言學經驗值第195章 在家總是舒服的第683章 找到研究方向第192章 我習慣回去帶娃第643章 時間節點之前第274章 沒抓住嗎?(七夕快樂!)第343章 願前程似錦第88章 直達燕京第281章 大佬什麼情況?第120章 考試季來臨第59章 真·考題海戰術第276章 你要現在改簽?第253章 抓緊抓緊第565章 意想不到的評價第562章 數學①第529章 國家隊出手第634章 意外的發現第689章 時代學者第174章 舉個例子第620章 先期想法第140章 看電影去(第五更,求首訂)第37章 小目標纔是真理第629章 任課教授的快樂第101章 有餘力就多學點嘛第442章 或許這就是巧合吧(補更)第681章 搞定學生第172章 那就搞個難度大的第247章 這是第10組第95章 伸懶腰的姿勢真美第497章 這個人在等我回來?第33章 把自然學科提升到必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