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鎮國寺,見純一

京都定陽大鎮國寺,始建於大雍朝開國之年,位於定陽城南。寺門口正面,就是京都城最熱鬧的南大街。

既名“鎮國”,修建這座寺廟之時,便是秉着鎮壓大雍王朝氣運的宏願。寺廟歷經數次擴建,如今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站在大鎮國寺前,但見寺廟山門雄奇宏大,中間一個大門,兩邊各配有一個小門,稱之爲“三門”,取得是佛家三解脫門之意,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佛家認爲入三解脫門,即可得到解脫,寺院的山門是佛界和俗界的交界處,此三門並立,才顯示出佛門的神聖。兩座小門上各有題詞,一寫的是“崇虛”,一寫的是“垂幽”。中央大門上,刻着大雍開國帝君親筆題寫的“信佛順天”四個大字。

大鎮國寺裡面,更是廊廡曲折縈迴,梵宇輝煌,莊嚴華麗,氣象萬千。有文人贊曰:“榭亭巋然,袁鬆多壽,繡角畫拱,霞暈於九霄;藻井丹楹,華垂於四照。修廊重複,潛奔潛玉之泉;飛閣巖曉,下映垂珠之樹。風鐸觸鈞天之樂,花鬘搜陸海之珍。碧樹花枝,舂榮冬茂;翠嵐清籟,朝融夕凝。”

據說不管一個人心中有多少雜念紛擾,只要到大鎮國寺中走一轉,看一看外二十四殿的香火雲霞;拜一拜中二十四殿的諸天佛陀;聽一聽內二十四殿的木魚誦經聲;再穿過經幢禪林中的二十四曲合澗橋,當遠處鐘樓上傳來的洪鐘大呂莊嚴之音,胸中如灌醍醐,再多的煩惱也會煙消雲散,一心只欲青燈古佛,長駐寺中。

凡俗之人相傳大鎮國寺中的種種神蹟,是有佛祖寄託意念於金身佛像之上。可大鎮國寺表面上是一座凡俗寺廟,其實乃是九州佛宗各門在京都定陽城中的落腳之處,類似道門供奉閣的所在。大鎮國寺中隱居的佛宗高手甚多,平日裡不需刻意作法,亦有千重佛光籠罩,自然會感召虔誠之心,顯化出諸般異相來。

容昭皇后的馬車,停到大鎮國寺門邊,寧青凌與侍衛宮女都留在門外,俞和細細叮囑了青凌,便與六皇子周淳風一齊下馬朝大鎮國寺走去。

周淳風常來此處,倒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俞和卻分明察覺到有一股極其莊嚴凝重的氣機,罩定了整座寺廟,他越是走近,越覺得恍然有道沉如山嶽之勢壓迫過來。

真元自然而然的流轉周身,將這浩瀚佛力卸入俞和腳下的大地。若有懂得望氣之術的人,看天目去看俞和,就見他每一步踏出,足下都生出一團無形的九品蓮臺形影,這步步生蓮花的異相,當俞和越靠近大鎮國寺的山門,就越是鮮明。

可週圍都是些尋常的庶民,俞和注意四處去找那黑瘦僧人,但卻一無所獲。

兩人並肩走進了無相門,剛站到天王殿門口,就看迎面走來一個身穿月白粗布僧袍的清瘦中年僧人,這僧人徑直攔住了俞和與周淳風的去路,雙掌合什,口中頌了一聲佛號。

“兩位施主,純一大師有請,還請移步,隨貧僧去地藏殿一敘。”

“純一大師?”周淳風聞言吃了一驚,轉頭看了看俞和,又收聲不語,只等俞和表態。

俞和聽周淳風的驚呼聲,便知這位純一大師定然身份不同尋常,而且自己一走進了大鎮國寺,人家和尚已經等在門口,其中必有玄虛。

不過俞和心道:既來之則安之,本就是來大鎮國寺尋訪端倪,人家自找上門來,邀自己二人過去一敘,必有什麼話要說,去聽聽也好。一來六皇子周淳風在身邊,料想即便和尚有什麼歹心,也需顧忌周淳風的帝王貴胄身份;二來大鎮國寺在凡俗鬧市之中,自己只消小心謹慎一些,莫要一照面就被制住,總有辦法攪出一場亂子逃離。

於是俞和點點頭,作揖道:“自願一敘,還請大師引路。”

那中年和尚一笑,轉身朝後殿去,俞和與周淳風跟着他,在重廊殿宇中徐步穿行,走過前二十四殿與中二十四殿,後面香火信客漸漸稀疏,乃是僧人潛修之地。

“六皇子,這位純一大師是何人?”

“仙師,純一大師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我大雍開國建此鎮國寺時,他便是大鎮國寺的住持,執掌寺院五百年後,禪讓住持之位,轉而閉關潛修佛理,據說已經證得金身羅漢果位。便是我父王母后親來,也極難見上一面,更莫要說親聆純一大師講法指點了。”

俞和點點頭,前面那中年和尚自然聽得到他們兩人竊竊私語,但這和尚渾似全沒聽見,只顧低頭帶路。

地藏殿在鎮國寺的西南角,有主殿一座與偏殿三座。中年和尚在主殿門口站定,合什道:“純一大師,兩位施主到了。”

殿內木魚聲一停,中年和尚推開了殿門,對俞和與周淳風引手道:“兩位施主請進。”

俞和稍稍遲疑了一下,順着門縫朝殿內看去,只見裡面一片昏黑,影約約有兩個人影盤坐在地藏菩薩的金身塑像前。

暗自將真元在白玉劍匣中流轉了一匝,俞和邁步進了地藏殿,周淳風也跟了進來。那中年和尚自外面將殿門輕輕合攏。

藉着昏黃的香燭火光,俞和這纔看清,有兩個年邁的和尚,面朝殿門盤膝而坐。這兩個和尚都已不知多少年歲,臉上皺紋溝渠縱橫。當先一個老和尚慈眉善目,兩道銀絲壽眉直垂到顴骨,兩耳耳廓如蒲扇,耳垂奇長,幾乎能搭到肩頭,他一雙眸子沉凝若深潭,臉上不喜不怒,寶相莊嚴。這老和尚身穿石青色的麻布僧衣,面前放着斗大的朱漆木魚,但卻未見他拿着木槌。

另一個老和尚坐在他身側,面上無眉無須,雙眼與雙脣都緊緊閉攏,直挺挺的盤坐在那裡,恍如木雕泥塑。俞和凝神一聽,這老和尚竟然連呼吸聲都沒有,但一團勃勃生機卻好似暖春山頂的青松。

銀眉老僧看俞和與周淳風進來,低宣了一聲佛號,淡笑道:“鎮國寺純一,見過俞和小施主與六皇子。老衲年事已高,腿腳不便,未能到山門前親迎,願二位恕老衲輕慢之罪。”

周淳風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能見到純一大師真身法駕,已是淳風大幸。”

俞和猛聽到這位純一老和尚竟能一口道出自己的名字來,心中大驚,念頭翻騰間,竟忘記了行禮。

“俞和小友莫要驚詫,老衲雖身居鎮國寺,但亦心繫大雍。俞和小施主在城東校場大展神通,一人一劍獨鬥西夷來使,揚我九州修士威名。如今京都定陽街頭巷尾,人人都在傳頌小施主的赫赫聲名。便是老衲聽了這事,也覺得振奮,若老衲年輕得幾百歲,定與小施主煮酒相慶。”

俞和拱手一揖道:“大師謬讚了,晚輩不過是一時逞能,僥倖得勝而已。”

“只怕同軒子也未料到,小施主身居如此手段,獨身破敵。”純一大師忽然莫名其妙的接了這麼一句,可他也沒做解釋,只是將手一擺:“這位是老衲師弟純方,修的是閉口禪,故而緘默,二位莫怪。”

那無眉老僧也不睜眼,只輕輕的從鼻孔中噴出一縷氣流,權當應諾。

俞和卻無暇去深究這閉口禪的玄虛,純一大師寥寥幾句話,已讓他心潮起伏,眼前這老和尚,似乎知道的事情很多。方纔那話,沒來由的提及同軒真人,似乎是暗指同軒真人命自己下場邀鬥西夷來使,是有深意。

純一大師似乎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就聽他接口道:“皇后寢宮被人佈下了逆五行靈偶陣,容昭娘娘身中離神散魄煉屍法,此時俞和小施主和寧青凌小施主既陪六皇子來鎮國寺,想必容昭娘娘已經大好了吧。”

這一句話說完,六皇子周淳風臉上也變了色,他一挺身子,就想追問下去。但嘴巴空張了張,周淳風猛想起面前這老僧,乃是名震九州的純一大師,卻又不知道如何發問才合適。

“大師有觀天查地的大神通,何事都瞞不住大師慧眼,那俞和與六皇子此來鎮國寺,倒要請大師解惑。”

純一大師垂下眼簾,只聽得他身前的朱漆木魚沒徵兆的響了三聲,過了數十息,才緩緩道:“天演命數,但大道無常,俞和小施主本就是定數之中的異數,何需來問老衲?”

俞和皺了皺眉道:“大師,晚輩不懂。”

老和尚正要接口,但六皇子周淳風忽然直直的瞪着純一大師,沉聲道:“大師既然知道我母后中了煉屍術,以大師之能,要救我母后易如反掌。淳風有一事不解,大師身爲大雍鎮國法王,卻坐視帝后被歹人所害而無動於衷,究竟是憑何緣由?莫非大師鎮的只是北宮賦春娘娘的氣運,卻不顧我母后容昭的生死?”

周淳風話音一落,俞和猛見對面兩個老和尚一齊睜開了雙眼,目綻奇光。

俞和心中警兆大生,伸手在地上一推,飄身擋在了六皇子周淳風的面前,只聽見純一大師宏聲唸佛,四字佛號撞入耳中,好似驚雷巨響,震得俞和心神亂顫,魂魄欲飛。他喉頭一甜,頓感一團逆血翻上來,俞和猛一咬牙,硬生生將涌到咽喉的逆血吞回腹中,臉上青氣一閃,額頭冷汗涔涔滾落。

這老和尚一身佛功深不可測,修爲不下於長空洲符津真人,只怕能直逼長鈞子,金身羅漢果位的確非同反響!

俞和咬着牙,寒聲道:“六皇子帝皇貴胄,大師這是何意?”

“邦邦”聲連響,俞和只覺得那朱漆木魚的每一聲,都好似扯動了自己的心脈,暗自調理那丹田中亂作一團的真元,俞和雙手指尖,已然隱隱有劍芒吞吐。

六皇子周淳風卻恍然未察覺方纔的兇險,他推開俞和的肩膀,對着純一大師喝道:“大師,父皇母后已被長生之術亂了心神,我要見光武祖帝!”

“釋天已然閉死關坐禪,不問外事十七年。六皇子稍安勿躁,你不可見他!”

純一大師一句話,暗含了佛門無上獅子吼的神通,字字如洪鐘之聲,震得整座地藏殿搖晃起來,撲簌簌的有許多灰塵落下。一時間,俞和彷彿覺得純一大師的身子,直能有百丈高,好似一尊萬古坐佛當面,腦後一輪明光照耀四合。

俞和身子猛晃了晃,臉上煞白,錦袍下的中衣已然全溼透了。身後六皇子周淳風悶哼了一聲,翻身栽倒,雙目一翻便昏了過去。

第332章 舊時怨,今成仇第22章 御雙劍,五行陣第332章 舊時怨,今成仇第307章 鎮老妖,何需劍第329章 諸寶聚,真劫啓第143章 雨夜悟,劍通明第166章 探湖底,古石城第47章 血毒疫,暗計議第299章 城再隱,地仙至第63章 探海底,地火怒第43章 論劍道,談因果第174章 仙人屍,天魔影第48章 易藥方,夜南行第66章 下海眼,爭銀霜第175章 劫仙蛻,憶天劍第225章 波瀾轉,求劍難第313章 山道險,魔影亂第186章 開門迎,八方客第327章 脣似槍,舌如劍第84章 少年強,劍則剛第222章 心生潮,掃塵埃第174章 仙人屍,天魔影第218章 明真相斷情殤第93章 鬥戰勝,禍橫生第213章 佳人意,盼君明第27章 屍起香第1章 贔屓歿,因緣啓第25章 聚驛站,人不同第8章 晝勤修,夜入夢第343章 五劍連,藏玄機第346章 滅傀儡,觸情殤第330章 神琴現,墜劫淵第44章 中秋宴,變臉戲第256章 子落盡,親下場第342章 破合璧,戰邢天第228章 宗華怒,何因由第334章 疑生鬼,岔路口第96章 長生夢,詭喚魂第233章 生死符,天罡寒第293章 空歡喜,東皇鍾第46章 又春分,再試劍第98章 銀觀音,煉屍法第116章 三試法,五真人第351章 北極境,大團圓第283章 夷獸兇,吾敢當第82章 劫數起,惡客來第31章 御紫雷,顯異相第82章 劫數起,惡客來第276章 煉血煞,胡營哀第274章 夜襲營,合歡現第220章 遭斥罵,語驚人第87章 曉光鏡,劫消弭第91章 同軒子,異域客第85章 機關兵,力斷金第165章 九玦齊,遇元曦第344章 拔暗疾,劍愈銳第298章 合力戰,魔雲詭第61章 又生變,淨闕劫第277章 血與火,半神影第122章 師恩重,脊若龍第330章 神琴現,墜劫淵第150章 撫仙湖,胡門厄第293章 空歡喜,東皇鍾第86章 亂相鬥,橫插手第22章 御雙劍,五行陣第162章 三味火,黃砂風第307章 鎮老妖,何需劍第18章 引元炁,御劍難第98章 銀觀音,煉屍法第101章 涼厚子,面如春第189章 顯神通,鬥老僧第72章 攝真書、金身壇第147章 三人行,鬥兩儀第334章 疑生鬼,岔路口第68章 木雕人,火龍柱第95章 帝王宴,酒稱雄第279章 戰火起,陣前思第190章 退密宗,裂地拳第78章 錯襲人,亂施藥第208章 試道行,三條件第327章 脣似槍,舌如劍第294章 血洗劍,非吾道第1章 贔屓歿,因緣啓第363章 一念拒,一劍驚第286章 尋真由,煉內煞第155章 劍如龍,刀盡折第348章 歷前塵,終明心第310章 毒門亂,憂客來第210章 聚時樂,別時愁第105章 詭銀鏡,引入甕第212章 酒作苦,夜聞香第201章 知酒濃,結伴行第193章 五行破,神氣竭第257章 顯仙蹤,昭其心第199章 劍光寒,血作雨第77章 回淨闕,夜來香第43章 論劍道,談因果第234章 人猶在,心已遠第324章 朝陽峰,道魔聚